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833|回复: 0

罗天昊:南北不平衡的密码:南方内部相对平衡,北方内部更不平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4-4 18:3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南北失衡,由来已久。

  至2020年,中国的十大城市中,仅剩北京一个。改革初期曾赫然在列的天津、沈阳、大连、长春等已经悄然无踪。2022年,格局依旧。

  关于南北失衡的原因,众说纷纭,此前主要有四大主流观点

  1  南方比北方更市场化,更开放;

  2  改革开放突破口选择南方,南方占了先机;

  3  南方沿海城市,顺应了全球产业转移潮流,

  4  南方比北方更温暖,适宜生存和发展。

  在中国,不仅南北差距拉大。

  而且存在一个怪现象:北方内部更不平衡。

  以2021年的南北方十大城市比较。

  南方最大城市上海,总值43214.9亿,十大城市末位为宁波,总值为14594.9亿,极差3.0倍。

  北方最大城市北京,总值40269.6亿,十大城市末位为大连,总值为7825.9亿,极差为5.1倍。

  概言之:

  南方不仅繁荣,而且是普遍繁荣。

  北方相对贫穷,而且内部更加不平衡。

  何以如此?

  导致南北方失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却被忽略。这就是权力秩序的失衡,以及由此导致的公共资源配置的失衡。最终,公共资源的失衡,导致了地方发展的不平衡,在北方尤其如此。

  2021年中国南北方十大城市
  (1)北方的公共资源分布更为集中

  左手权力,右手市场。一片混沌。

  中国提倡 “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市场与权力交替决定资源配置。构成全球最为独特的混杂的经济体系。

  市场体系决定城市自由财富的多寡,权力体系决定城市公共资源的多寡。

  公共资源与市场资源,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资源,前者可以自由流动,后者却完全取决于权力。

  尽管北京最近几年奉行了非常严格的人口政策,但是,一代又一代,一年又一年的外地人,还是前赴后继潮水般涌入北京,北京到底香在哪里?

  北京的最大利器,是公共资源。最好的学校,最好的医院,最有审批权的机关,最强大的央企,都云集北京。这些资源,才是国内其他城市无法替代的。

  中国城市的公共资源,其实是按照权力等级排队安排的。

  简言之,城市权力等级,关乎公共资源多寡。

  为什么南方比北方更繁荣,而且更均衡?

  看两个关键的公共资源:

  双一流大学,中央企业。

  南方十强城市双一流大学分布
  其中,上海在985大学系列中独占鳌头,但是其他豪强也很强势,南京、武汉、成都、广州都有两所以上985,杭州、重庆也至少有1所985,南京、武汉、广州、成都强校云集。

  顶级大学的相对均衡分布,直接后果是人才在南方城市的相对均衡分布。

  虽然上海和广深经济发达,但是其他地方也很强势,不能吸光南方人才。各地都保留了自己的种子,可以生根发芽,长成大树。

  但是,在北方,最好的大学分布,严重不均衡。

  北方十强城市双一流大学分布
  (注:河南大学注册地搬迁至郑州)

  北京极度强势,985大学在北方十大城市中独占一半,双一流大学更是独占将近三分之二。

  更为严重的是,烟台、唐山等北方经济强市,1所双一流大学都没有,作为中部第一人口大省河南省会的郑州,1所985都没有。

  顶级大学分布不均,导致北方的人才,从一开始就被京津等极少数城市吸附和垄断。

  北方最聪明的青年,都被京津收割,从大学时代就开始。

  如果去掉东北和大西北,北方腹地的六省市,资源分布更不均衡。

  北方六大省会以上城市双一流分布
  在北方六省中的10所“985”大学中,北京独占8所。郑州、太原、石家庄均无“985”大学,其中,郑州所在的河南,人口过亿,全国第三,内陆第一;石家庄所在的河北省,人口超7000万,全国第六。

  在双一流大学系列中,北京也独占接近80%。

  郑州以前仅有郑州大学1所、近期准备搬迁河南大学。太原2所。石家庄作为人口大省河北的省会,不说985大学,连1所双一流大学都没有,冠名“河北”的两所大学都不在石家庄。其中,河北大学在保定,河北工业大学更是在天津。

  在土地广袤,人口众多的大北方区,几乎所有的好大学,都集中到北京和天津。大北方区最顶尖的青年和人才毫无选择。

  再看看央企总部在南北方的分布。

  南方十强城市央企总部分布
  (注,央企总部调整中,后续更新)

  南方十大城市,不仅是市场经济强市,就是在权力主导的央企体系中,武汉、深圳、广州等经济强市,也存在很强势的央企力量。同时,除宁波和苏州外,其它城市作为省会城市,也集中了本省最厉害的国企系统。

  在北方十大城市中,格局却迥然不同。

  北方十强城市央企总部分布
  (注,央企总部调整中,西电已搬迁,后续更新)

  北方十大城市中,央企总部96%集中在北京。

  其中,河南和山东作为人口过亿的大省,没有一家央企总部,河北也全部挂零。

  若将研究范围缩小到京、津、郑州、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等华北六大省会以上城市,则在京津之外,诺大的华北四省没有一家央企总部。

  本来北方市场经济相对南方要弱,如果在公共资源和权力主导型经济的布局上,再失去平衡,北方格局将更为失衡。

  (2)均衡北方的公共资源

  市场改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但是,权力格局的改变,却可以更快。

  改变南北失衡,需要从市场和行政两个领域的改革推动。基于北方的特点,可以先从权力主导的公共资源方面改变。

  在大学分布上,若以人口超过3000以上的省,必须配置1所985大学来划线,则河南、河北、山西至少各自应设立1所985大学。未来国家教育改革,必须给予郑州、太原、石家庄等城市更多的倾斜。这不是照顾,而是归位。

  郑州、石家庄、太原,都需要985大学。

  中国未来高校改革,可考虑优先向这些地方迁移或者设立分校。

  北京大学太多,房价高,交通拥堵,人流密集,均与此有关。

  未来北京的大学,可以适当外迁。

  2012年,罗天昊在国内首倡北京疏解非首都资源,提出“迁官迁校迁央企”的主张,当时虽然引起全国性争议,但从后来发展看,预测和顺应了国家大势。2017年,中国设立雄安新区,开始疏解北京功能。

  雄安新区的设立,只是序幕,远非终局。北京的资源,不仅要部分转移到雄安,更应该在广袤的北方其它区域转移。

  大学的垄断性倾斜,对于北方人才的分散式分布,造成了巨大困扰。

  央企也一样。

  一家央企,资产动不动几千亿乃至上万亿,对于城市发展的影响巨大,甚至很多地方为了抢央企投资,进行了剧烈的竞争。

  目前,北方十大城市中的76家央企,绝大部分总部集中在北京,既不均衡,也不利首都经济安全。未来也可以按照人口或土地面积,以及央企本身的属性和特点,适当均衡。

  尤其是河南,总人口过亿,既没有央企总部,也没有985大学,顶级公共资源残缺。

  2021年,北交所虽然最终落地北京,但青岛、济南、郑州、石家庄、西安也曾满怀热望,竞争非常激烈。既然北京已经有新的资源保底,可以激活民营企业,创新型企业,部分央企搬迁就更安心了。

  均衡北方的公共资源,才能适度改变北方内部发展不平衡的格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20 14:53 , Processed in 0.07814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