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帖子
查看: 5669|回复: 0

清风:中俄安全战略合作不封顶的意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4-2 18:55: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屯溪----积累希望。意为火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中俄安全战略合作的意义之一是反霸权,意义之二至于制衡与瓦解西方同盟黑帮,意义之三在于背靠背相互在安全方面支撑1+1》2,俄罗斯是反北约包围,中国是反印太包围以后解放台湾问题。意义之四是坚持世界格局中的公理,147个发展中国家就是寄希望于中国俄罗斯才不听命于美西。意义之五是在新国际秩序塑造中不让美西形成任意掠夺的格局。意义之六是把美国制造动荡、生物武器危害继续在世界晾晒打击美国信用,进一步瓦解美国霸权……

  一、看待中俄中美关系的深度思维

  拜登声称必须由美国决定世界拐点走向实际反应了美国对世界走向没有任何把握的战略焦虑。换句话说,乌克兰局势走向并没有按美国设计的剧本走,G7会议所谓的团结只能是临时性的,欧盟忍受不了中长期的能源断供、食品供应。

  笔者估计,欧盟暂时同意美国主张的背后是提出条件的:第一美国的能源替代必须在价格上对欧盟让步,第二美国在欧盟工业品价格方面接受欧盟的潜在补贴。否则中长期的结果是欧盟工业的全面衰退,欧盟不可能无条件的配合美国。

  所以美国急了,欧盟以俄罗斯违约为由暂时拒绝俄罗斯的卢布结算条件的不可持续性必将反噬美国。

  看到有评论说美国想最短时间内制服俄罗斯然后与俄罗斯达到媾和,然后美国抽出精力对付中国,有一定道理,笔者也是这种观点,因此从这个方面我们必须对俄罗斯关系上要深度的思维,前瞻性的谋划。

  看待中俄关系需要建立在三种思维前提上:一是国际战略高度,二是维护中国自身国家利益,三是维护以联合国为框架的国际秩序。不管有没有发生乌克兰危机,只要美国不改变其地缘战略攻势,中俄在维护全球“战略稳定”方面就存在共同利益,这不是乌克兰危机等地区安全能轻易动摇的。中俄关系也存在相互依赖的双边经贸关系,在俄乌冲突发生前后都是如此,不是任何国家通过施压所能改变。

  在这个前提下去考量中俄关系,就容易看清中美关系的实质。

  特别是乌克兰危机回不到原点,中美关系回不到过去,大国关系还将继续演变,甚至加速情况下。必须明白没有“乱局”,就没有“变局”,更不会出现有利于自己的“新局”。出现了变局和变量,既是坏事,也是好事,我们要学会回避战略风险,还要学会寻找和抓住可能出现的战略机遇。

  这次G7会议表面是对付俄罗斯的峰会,实际中心议题是中国,这个我们不能用任何幻想。G7越来黑帮化是想巩固西方对世界的控制以及对世界的掠夺特权,美国也是用这个去拿捏欧盟的,欧盟在二战后发展确实是跟在美国后面取得的,美国会一直强调“美国不好过欧盟不会好,美国倒下了欧洲也倒下了,保住美国就是保住整体西方”,实际欧盟也是这么认为的。中美关系决定了欧洲对中国的态度。至少目前是。

  二、中国必须原则性的支持俄罗斯促进欧盟的变,这种变必须是加剧欧美矛盾。

  为什么这么说?原因是利益至上的西方,不可能长期的为对方做嫁衣。目前欧盟国家中,除法国核能占70%影响比较小之外,其它欧盟大国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率都在40%以上,一般天然气库存年支持三个月,德国可支持五个月。欧美的算盘是在五个月内制服俄罗斯并能与俄罗斯达成妥协。

  欧美原来认为通过制裁能让俄罗斯民众生活水平急剧下降然后利用西方在俄罗斯收买的势力制造群体性事件,内忧外患之下的普京必然妥协甚至要下台的可能,这应该是美国预先设计好的套路。

  美西预估错误之所以出现是过于看重西方的能力,没有看到广大发展中国家长期受到美西侵略、盘剥、任意欺凌求改变的需求,所以这次制裁俄罗斯反而从国家群体层面暴露了西方把反孤立的局面,这是美西原来没想到的,原来美国认为在霸权威力下,多数国家肯定站在美国一边。

  美国失算了,它太高顾自己,太低估中国能力了。作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中国完全能提供给俄罗斯85%以上的商品需求,民生产品的90%,再加上普京提前的准备,在食品、肉类、糖类食品中储存的商品基本可满足一年需求。而基本办公用品中国及时的提供,比如A4打印纸西方断供后中国一周不到就及时提供。

  欧美的策略是打时间差,在欧盟忍耐期之前把俄罗斯制裁趴下,但是现在局面反转过来了:由于欧盟油气依赖俄罗斯在40%以上,特别是工业用天然气占30%,而制造业大国德国工业有天然气占到一半!

  普京变招了:第一清楚俄罗斯内部的高层亲西方势力,比如把经济决策层的三位高级经济学家排除出决策层。第二油气卢布结算。第三联合中国印度发展中国家。

  现在急的是欧盟了,所以G7会议后由依赖俄能源最少的法国总统拒绝普京,而不是整个欧盟。而美国答应给欧盟的“优惠”能源价格年持续多长时间?由于运输飞上涨了一倍,现在从美国运到欧洲的天然气价格超过了俄罗斯供货的两倍了,美国不可能长期赔本赚吆喝,可以肯定的是,从现在起三个月后欧美矛盾就会凸显出来!

  欧盟面临的第一个困难是工业成本急剧上升。乌克兰战争导致的不仅仅是能源价格上涨,其它基础原材料也在上涨,比如必需的铁矿石、炼焦煤(90%由我国提供)。最头疼的是居民生活水平下降,一个法国屁民当面指责马克龙就是例子,汽车加一桶油148欧元,想想都可怕。

  最先支持不住的一定是德国,最先反水的也一定是德国。

  三、警惕亚太局势突变

  乌克兰战争美国获得的利不足以扭转美国颓势。制裁俄罗斯面达到美国想要的目标,原来美国预计欧洲大量存量资本后跑到美国,但由于美国高通胀下的利率上升仍然倒挂,从欧洲跑到美国的有价值资本并不多,而在三个月内跑到中国的世界资本比美国还多。

  所以拜登在三会(G7,北约、欧盟)中反复做欧盟工作,把中国放到第一位,而对方俄罗斯放到了第二位,不能不说是拜登脑洞大开。

  由于欧洲的国家属性及地理位置,美国对中国的战略包围圈没有像对俄罗斯那样严密,四处“漏风”,拜登政府只能正在通过外交和军事攻势来掩盖自己的“软肋”。只要中国、俄罗斯、包括印度在内不跟随美国制裁俄罗斯,乌克兰危机就回不到原点,中美关系回不到过去,大国关系还将继续演变,甚至加速。

  再次强调,没有“乱局”,哪有“变局”,更不会出现有利于自己的“新局”。出现了变局和变量,既是坏事,也是好事,我们要学会回避战略风险,还要学会寻找和抓住可能出现的战略机遇。比如,美国对中国的战略包围圈没有像对俄罗斯那样严密,四处“漏风”,拜登政府正在通过外交和军事攻势来掩盖自己的“软肋”。形成了只要中国、俄罗斯、包括印度在内等地区性大国,坚持维护全球力量平衡和维护多边主义,美西方国家就闹腾不到哪去。

  目前的局面是拜登的行动余地十分有限。他可以通过欧洲之行象征性地巩固北约,向东欧国家保证团结并敦促欧洲各国继续加强国防。但在2022年,拜登在世界舞台上展示的是一个失败者的形象。尽管美国提供了武器支援,但乌克兰在军事上的失败几乎不可避免。战争结束之际,最理想的状况也只是留下一个满目疮痍、被严重削弱的中立化的乌克兰,而全世界将见证美国对此束手无策。伊拉克、阿富汗、乌克兰战争后美国的信用丧失会导致拜登的制裁政策也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更可怕的是,美国及其盟友实施的制裁可能会在西方导致更严重的通胀和供应链问题,时间久了欧盟必反!

  所以拜登把目光又对准了中国,拿台湾问题要挟中国,最近台毒分子蠢蠢欲动,以至于国台办一天三次说重话强调“果断措施”。

  告诉台独分子的是,大陆的财富比俄罗斯大10倍以上,而准备解决台独问题的存量也是俄罗斯无法比拟的,以大陆的打击能力,台毒分子冒险的代价是错骨扬灰!

  明天继续分析台湾问题的走向。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21 05:01 , Processed in 0.10943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