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067|回复: 0

毛小柒:万亿级银行连续两年盈利大幅下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3-28 07:37: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做一家好银行”的战略引领下,万亿体量的盛京银行(位列城商行第8)在各种因素的催动之下,大幅调整业务结构,但与之相伴随的阵痛亦很沉重。

  一、盛京银行连续两年发布盈利预警公告:预计2021年净利润降至4亿元左右

  (一)2022年3月23日,盛京银行(2066.HK)发布公告称,受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当期还息能力下降、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以及主动调整客户结构、资产收益率下降等因素影响,预计其2021年净利润同比下滑约60-70%。

  2021年8月17日,盛京银行亦发布了半年度盈利预警,即预计2021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60-70%。

  (二)实际上,这已经是盛京银行连续两年发布盈利预警。2021年3月23日,盛京银行发布公告称,预计2020年净利润同比下滑约70-80%。

  需要说明的是,2020年以来,盛京银行的多次盈利预警公告理由大都相近。

  (三)2021年上半年,盛京银行总资产达到10165.03亿元,营收与净利润分别实现36.45亿元和10.30亿元,同比分别下降36.30%和63.58%。

  如果按照60-70%的降幅,则意味着2021年盛京银行的净利润在2020年12.04亿元的低点后,2021年进一步降至4亿元附近,也即万亿级的体量全年仅实现不到5亿元的净利润。

  (四)同时,我们看到自2017年以来,盛京银行的总资产始终在万亿元左右徘徊,意味着其在规模扩张方面已陷入进退两难的阶段,当前对盛京银行来说,结构调整无疑显得更为重要。例如,2017-2020年盛京银行的总资产分别为1.03万亿、0.99万亿、1.02万亿和1.04万亿,2021年上半年降至1.02万亿。

  (五)盛京银行总部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前身是沈阳市商业银行,2007年2月获批更名为盛京银行,2014年12月29日在香港挂牌上市,目前辽宁以及东北地区最大的城商行。2007年8月1日,盛京银行天津分行开业,随后在北京、上海、长春等地设立了分行,也即目前盛京银行拥有北京、天津、上海、长春等四家省外分行。同时,盛京银行还拥有1家消费金融公司,即盛银消费金融。

  二、恒大入主后,盛京银行发展受冲击较大,规模未能再进一步,盈利大幅下滑

  盛京银行在恒大入主前后,经营变化较大,最明显的特征便是体量大幅扩张,但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却明显下降。也即,恒大入主后,盛京银行在经营方面便开始走下坡路,这期间恒大对盛京银行的影响可以说非常深。

  (一)2012年与2016年新湖集团和恒大地产相继入驻后,盛京银行的规模便开始快速扩张,2014-2017年期间的总资产规分别为5034亿元、7016亿元、9055亿元和10306亿元,同期实现的营收分别为103.44亿元、127.67亿元、133.70亿元和199.3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4.05亿元、62.11亿元、68.65亿元和75.80亿元。

  可以看出,短短四年的时间里,盛京银行的总资产先后突破5000亿元和1万亿元,但突破1万亿后,盛京银行的扩张道路戛然而止,总资产再未能进一步。而规模大幅扩张的同时,盛京银行并没有实现更多的营收与净利润。特别是我们看到,2017年后,盛京银行实现的营收与净利润呈现出逐年下降的态势,而2017年后,正是恒大入股盛京银行且逐步掌控主动权的时期。

  (二)2016年4月28日,恒大发布公告称,其与盛京银行的5名内资股东签订协议,拟以100.168亿元的对价(10元人民币/股)收购盛京银行10.0168亿股内资股。此次收购的股份数量占盛京银行已发行股本总额的17.28%,使得恒大持有盛京银行的股权比例累计达到27.24%。

  不过2016年5月由于触及港交所“上市公司公众持股水平不得低于25%”的监管红线,通过出售等方式恒大持有盛京银行股权比例再次降至17.28%。

  (三)2016年8月,盛京银行前董事长张玉坤突然辞任。2019年5月,恒大常务副总裁邱火发出任盛京银行董事长、盛京银行行长邱强出任恒大副总裁。

  (四)2019年6月,恒大集团附属公司恒大集团(南昌)以每股6元的价格有条件认购盛京银行增发的22亿内资股,同年11月28日,恒大在盛京银行的持股比例将由之前的17.28%扩大至36.40%。

  整体上看,自2016年恒大入局后,盛京银行的经营情况便日趋恶化,甚至出现只有规模增长没有业绩增长的情形,最后陷入规模无法再进一步增长以及业绩持续下滑的困境。据悉恒大入局盛京银行后,便强令恒大集团的员工在盛京银行存款,以支撑后者与恒大之间可能存在的关联交易,而这应该只是恒大掏空盛京银行的冰山一角,我们判断,二者之间的关联交易体量不容忽视,这大概也是沈阳当地国资接盘盛京银行股权的大背景。

  三、股权变局:恒大已退出盛京银行第一大股东序列

  (一)2021年8-9月:恒大两次折价出售盛京银行近22%股权

  1、实际上之前恒大就已经开始出售盛京银行的股权。2021年8月19日,盛京银行发布公告称,东北制药集团与沈阳盛京金控投资集团以每股人民币6元的价格分别受让恒大南昌持有的盛京银行1.57%和0.33%的股权(累计转让价格为10亿元左右),即当时恒大合计出售了盛京银行1.90%的股权。

  本次出售之前,恒大持有盛京银行的股权为36.40%。

  2、2021年9月28日,恒大发布公告称将出售旗下全资子公司持有的盛京银行19.93%的股权。此次恒大出售了所持有的盛京银行17.53亿股非流通内资股,占盛京银行已发行股本的19.93%。本次出售对价为每股人民币5.70元,合计转让规模达到99.93亿元。此次出售后,盛京银行仍持有盛京银行14.57%的股权(即本次出售前持有盛京银行的股权比例约为34.50%)。

  (二)恒大已退出盛京银行第一大股东序列,且折价幅度较高

  1、经过8月和9月的两次出售,恒大已退出盛京银行的第一大股东序列,目前盛京银行的股权结构大致如下表。具体看,盛京银行的第一大股东变更成沈阳盛京金控投资集团(隶属于沈阳国资委),恒大集团经过两次股权转让后、对盛京银行的持股比例已由36.40%降至14.57%,目前仍为盛京银行的第二大股东。

  2、恒大在8月与9月连续两次出售盛京银行股权,分别回笼10亿元与100亿元左右的资金,但折价却越来越明显(8月出售对价为每股人民币6元、9月出售对价为每股人民币5.70元)。

  要知道2016年4月恒大受让盛京银行的股权对价为人民币每股10元(累计10亿股内资股)、2019年6月恒大再次受让盛京银行的对价为人民币每股6元(累计22亿股内资股),意味着恒大这回笼的100亿元资金较原始投入成本应该是大幅亏损的。如果按照当初人民币每股6月的成本,则相当于亏了5亿元多;如果按照2016年4月人民币每股10元的成本,则相当于亏了75亿多。

  (三)恒大回笼的100亿元股权转让款用于偿还盛京银行债务

  恒大在公告中指出,此次出售事项需要得到盛京银行的配合,即盛京银行要求出售事项全部所得款项需用于归还恒大对盛京银行的债务,这意味着恒大对盛京银行的债务至少超过了100亿元。根据恒大2021年半年报披露的信息,其前二十大往来银行详见下表。盛京银行从恒大的前二十大往来银行中退出,但即便如此,恒大对盛京银行的债务也超过100亿元,那么目前这12家银行与恒大之间的债务规模便可想而知了。

  四、盛京银行近年经营情况变化简述:高息揽储是其最大硬伤

  我们列举了2014年以来盛京银行的主要财务指标,大致有如下结论:

  (一)资产质量方面。2016年底,盛京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由0.42%大幅升至1.74%,拨备覆盖率则由482.38%大幅降至159.17%。也即2016年以来,盛京银行的资产质量问题开始显现,2020年盛京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进一步由1.75%大幅升至3.26%,拨备覆盖率则由160.90%大幅降至114.04%。

  如果从细项来看,盛京银行公司端的短期贷款质量下滑最为明显,2016年盛京银行短期公司贷款的不良率由0.86%大幅升至4.04%,2020年12月与2021年6月进一步升至6.95%和8.72%。

  (二)2017年以来,盛京银行主动调整资产结构,贷款占比由27%左右逐年提升至2021年6月底的51.51%,压降金融投资占比。具体看,2017年盛京银行金融投资占其总资产的比例高达55%附近,随后逐年下降,2021年6月底进一步降至30%以下。

  不过,在盛京银行的金融投资中,券商资管计划、信托计划、同业理财等非标投资占比始终在50%以上,保持着非常大的体量。例如,2017年底,盛京银行的金融投资与非标投资规模分别为5663.66亿元和2928.82亿元。即便经过多年压降,目前盛京银行的非标投资规模仍然高达1450亿元左右,占其总资产的比例依然在14%左右。

  (三)盛京银行的贷款结构较为单一,集中度非常高,也即贷款投向的前四大行业依次为批发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和制造业,而盛京银行对四大行业的贷款余额占盛京银行全部贷款的比例依次为28.70%、14.10%、11.20%和6.90%,合计占比高达61%。当然,我们更好奇的是,盛京银行在调整贷款结构时,主要在哪些方向增加了贷款投放。数据显示,盛京银行主要在房屋按揭贷款、个人消费贷款等领域增加了投放。

  (四)盛京银行的负债质量较差,不仅定期存款占比较高,存款成本亦非常高,在银行业中处于非常高的位置。2020年以来定期存款占其全部存款的比例超过70%,而公司与零售端定期存款利率亦分别达到3.50%和4.10%以上。

  综上,盛京银行过去很多年的业务特点是,资产端的金融投资与非标投资占比非常高,负债端的定期存款占比与存款占比亦非常高,即具有典型的高息揽储特征。一旦资产端结构无法维系且大幅调整时,盛京银行的压力自然会逐步体现,风险亦会持续暴露。而近年盛京银行在不断调整资产端结构,大幅压降金融投资与非标投资占比的同时,提升贷款业务占比。但是比较遗憾的是,我们认为盛京银行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即较高的定期存款占比和存款成本。在负债端问题没有解决的同时,资产端的调整势必会造成其盈利能力大幅下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1 12:13 , Processed in 0.29701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