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335|回复: 0

黄汉城:炸了!小县城纷纷逐鹿“新能源汽车之都”,史上最惨烈的产业大战开始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3-25 19: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史上最惨烈的产业大战,开始了!

  作为工业中的工业,汽车产业向来是属于超级/特大城市的荣耀。但让人震惊的是,这股造车狂热,已经从一二线城市蔓延到了十八线小县城了。

  当前,县长们的目光正齐刷刷投向新能源汽车产业。

  宜兴、德清、桐乡、清河、昌乐……

  这些听都没听过的十八线县城,都在百亿级汽车产业的梦想上蒙眼狂奔。

  在地方政府的鼎力支持下,中华大地上涌现出近500家新能源车企。要知道,美国、欧洲和日本加起来都只有不到100家。

  从河南到四川,从江西到福建,许多基础薄弱的地级市誓与北上广一争高下,它们不惜掏出几十年攒下的老本,逐鹿“新能源汽车之都”。

  “百城造车大战”的参赛选手(不完全统计)

  暗流翻涌。

  无论成与不成,这都是一场改变中国经济版图的大戏。

  中国轿车鄙视链的尽头,绝不是什么洗浴之王凯迪拉克,也不是烂大街的某利。

  至少,它们都在帝都的泊油路上奔驰过。

  我们还有很多的新能源车,从出厂到报废都只活在“十八线小城镇”。

  看看下边这些图片:

  国机智骏GX5。号称0-50km/h加速只要3.9秒,速度比奥迪还快。

  易咖kiki,官方宣传语里有一句话:随时迎接 “注目礼”。

  (造型之亮,是不是让你很有自挖双目,双手奉上的冲动?)

  新吉奥EM10,充电一小时,通行两三天,只要59800元,今晚开回家。

  速达SA01, 只要24分钟就能充满电,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车没电了。

  云度π1 PRO,综合续航高达430KM,已获得314项专利。听起来很拽的样子。

  天际ME5,号称是“轻奢国民新能源车”,售价14.99万。

  德瑞博FT-D8,自我标榜是“中国微型新能源SUV领导者”。不知道,五菱宏光同不同意?

  凯翼轩度,据说得了个“2021年度设计车型奖”,售价不到十万。

  ……

  我敢保证,不管你是多少年的老司机,掘地三尺都很难见到这些车子。

  你撞上它们的概率,不亚于中一次彩票大奖。

  之所以见不到,表面看是它们的销量少得可怜,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它们诞生于缺钱、缺人、缺技术的小地方,打一出生就决定了主攻市场为“五环之外”。

  先来看看县级代表队的魔幻现实主义大戏!

  河北邢台下边的清河县,一个GDP只有147.7亿元(2020年数据)的小县,居然连搞了三个汽车生产基地,占地450亩的御捷一厂、占地340亩的御捷二厂、占地825亩的御捷三厂。

  看这个规划图的架势,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上汽或广汽的新基地呢!

  但御捷汽车的实际行情很差,销量逐年下滑,有两个工厂基地改为商品房用地。后来连老板都换人了,名字也改成了“领途汽车”。

  换了马甲后,新老板的蓝图更加雄伟,甚至立下了“年产50万台整车”的Flag。

  要知道,GDP是清河县一百倍的南京市(16355亿元),2020年的汽车产量也不到40万辆。

  新老板还说,自家的产品将会成为A00级细分品类超越五菱宏光MINI销售业绩的一匹黑马。

  有梦想的人总是了不起。

  柳州人凭借全省的厚爱,以及半个多世纪的工业沉淀,才堆出了五菱宏光MINI的神话,年销售42.6万台。

  而清河县的领途汽车,去年一年终于卖出了5967辆。

  浙江湖州市,有个城镇人口不到30万的小县城德清。

  看看人家的厂区鸟瞰图,什么叫做气势如虹!

  圈地1450亩,单一期用地就有829亩,相当于77多个足球场那么大,计划投资120亿打造世界级“氢谷”。

  不过,2021年9月,当记者去氢谷产业园实地考察的时候,偌大的基地不见人烟,只有一座已经荒废的两三层建筑,工地上几乎全是荒草。

  该项目的公示牌也已破烂不堪,门口还贴着一张农民工维权告知牌。

  江苏如皋市,一个65岁及以上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23.8%的超高老龄化县级市,却扬言要做“中国最具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说干就干!

  当地政府拿出了最好的地块,先后砸了几十个亿,赛麟汽车、陆地方舟、康迪电动车、青年亚曼等整车企业一夜之间拔地而起。

  不到十年时间,这些车企全部扑街,前后就只卖出几十台“老头乐”。

  以往热火朝天的生产基地,如今成了堆满破铜烂铁的荒草地。

  山东昌乐,一个靠种西瓜出名的农业县,在2016年就喊出“打造500亿级产业集群”的口号。

  那一年,昌乐县尚有4198户家庭没有脱贫。

  但这并不妨碍它搞出了3个新能源汽车品牌,雷丁、汉唐和比德文(BYVIN)。

  打造自主品牌,就是这么信手拈来。

  直至今日,中国总共有近500家新能源车企。

  被捣腾出来的汽车,多数昙花一现。

  有的,是刚在车展上露个脸,转过身就拖去当废品卖;有的是刚下线,就注定了进博物馆的命运。

  这些染指自主整车品牌的小城市,大致可以分为几类。

  第一类是缺人才的。可以江苏盐城为代表。

  盐城有一家新能源国企,江苏国新新能源乘用车有限公司。

  这些年来,盐城的人口一直在不断减少。2020年盐城常住人口为670万人,相较于十年前的726万人,减少了足足54万人左右,相当于抹掉了一个县。

  人才如此凋敝的情况下,盐城市居然还打出“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的旗号。

  第二类是财力不强的。可以四川宜宾为代表。

  说起宜宾,我是挺佩服这座城市的。

  明明是长江这条黄金水道最末尾的港口城市,出趟海都要十万八千里,却给自己想了个slogan:

  万里长江第一城。

  高,实在是高。可能是习惯了化腐朽为神奇,宜宾也想在汽车产业上干点小奇迹。

  这里一直没有一家属于自己的汽车制造厂。沿江的兄弟,哪个不是全国有名的“汽车城”,重庆有长安汽车,武汉有东风汽车,芜湖有奇瑞汽车,南京有依维柯,常州有理想汽车,上海有上汽集团。

  2017年,宜宾市终于等来了翻身的机会。奇瑞集团旗下的凯翼汽车,销量一直萎靡不振,连续多年入不敷出。

  于是,宜宾市果断出手。

  在财政收入只有235亿元,还有5个贫困县嗷嗷待哺的情况下,宜宾拿出了24.94亿元买下了凯翼汽车51%的股权,并把企业总部搬到了宜宾市汽车产业园。

  请注意,这笔巨资只能买控股权,不包括汽车制造厂的建设和运营成本。

  但不管怎样,大四川,终于有了本土的第一家新能源汽车品牌。凯翼承载的不仅是宜宾人的造车梦,也是整个四川省的造车梦。

  (凯翼汽车车标像一只倒挂的蛤蟆,网友调侃是五粮液设计师喝醉了之后的灵感之作)

  等到汽车产业园有了点起色后,宜宾就憧憬起未来:“动力电池之都”、“千亿汽车城”。

  计划之恢弘,比登月工程还要令人兴奋。

  要知道,2019年宜宾工业增加值为990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宜宾”了。

  不过现实很骨感,凯翼汽车2021年全年共销售20123辆,同比下降34.04%。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全国新能源汽车2021年的销量同比增长1.6倍。

  第三类是缺乏产业基础。可以福建莆田为代表。

  在这里,可能医院比技工还要多。这座素以假鞋闻名的小城市,居然搞出了一个听起来高大上的汽车品牌——云度新能源。

  这台车的制造商很早就立下了flag,“2025年跻身国内纯电汽车品牌前三强”。

  它敢这么吹,也不是完全没有根据。

  当蔚来、理想和小鹏还在设计车型的时候,云度的量产车就已经下线了。

  当蔚来、理想和小鹏还在通过代工模式生产新车的时候,云度汽车就已有了自建工厂。

  直到现在,理想汽车还没实现出海梦,而云度汽车早在2017年就收到了海外订单。

  为了支持云度汽车的发展,莆田市真是操碎了心。

  云度不被资本市场看好,就出资5亿收购其他股东的股份。云度卖的不好,就叫出租车公司下订单,出台下乡补贴政策,鼓励农民买车。

  据我个人的统计,如皋、三门峡、安阳、宜宾、株洲、威海、德州、赣州、淄博、淮安、盐城、徐州、肇庆等13个小城市都制定了“千亿汽车产业”的目标,加起来就是一万三千亿。

  一万三千亿是什么概念?

  吉林省2021年的GDP便是1.3万亿。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中国汽车市场容纳不了这么多汽车公司和“汽车之都”,多数城市都会以惨败收场。

  那为什么,这些小城市还要不惜一切代价去追逐“新能源热潮”呢?

  很简单,在所有的经济门类里,汽车产业的搞钱效果最好,对城市经济的带动作用最强。

  汽车生产能带动100多个相关产业的发展。汽车制造业每增值1元,可以给上游和下游产业带来3元以上增加值。汽车产业里一人就业,可以带动6-7个人在社会相关行业就业。

  而且,历史上并非没有小城市突围成功。

  柳州、芜湖和保定的故事,都可谓传奇。在造车之前,这些地区的经济基本面还是一望无际的农田和星星点点的手工作坊,一穷二白三落后。

  正是柳汽(上汽通用五菱)、奇瑞和长城等汽车企业的强势崛起,让这三个城市实现了华丽的逆袭,一举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全国有名的工业市。

  柳州、芜湖和保定都可以,为什么我不可以?

  所以,大家一拥而上,堆出百城造车大战是很“正常”的。

  可能你会问了,就算要搞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可以学“上海+特斯拉”、“合肥+蔚来”的引进模式嘛,为什么偏偏要从零开始打造自主品牌?

  不是不想引,而是引不来呀。

  特斯拉、蔚来、理想和小鹏这样的高端成熟品牌,主力消费人群在一二线城市,为了靠近市场和招揽人才,必然会把研发和设计总部设在大城市,怎么会降尊纡贵去小城市?

  愿意跟小城市合作的,往往是贾跃亭和庞青年这样的神人。

  你去问问连云港、六盘水、鄂尔多斯、石嘴山、海宁、泰安和如皋的父老乡亲,就会知道套路有多深。

  最可怜的莫过于石嘴山,给青年集团配了价值10个亿的煤矿,然后被庞青年迅速转卖套现。石嘴山一年的财政收入才20多亿元,也就是说全市人民大半年的血汗钱,都被他忽悠瘸了。

  石嘴山青年汽车集团遗留的客车

  基于以上考虑,宜宾、莆田、威海、三门峡等城市决定亲自下场造车,也就不足为奇了。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在燃油车一统天下的时代,中国就兴起过一波造车狂潮。

  80年代末,河南焦作的农民姚大军曾靠手工敲打出了一台汽车,取名叫“长剑”,在90年代初一度还卖到脱销。

  1993年,销售6000多辆,产值2.3亿多,给焦作市贡献利税3600万元。

  当时,焦作人把他当神仙一样供着。就连火遍大江南北的巩俐,也被这个农民“征服”了,做了长剑汽车的形象代言人。

  但是姚大军偏安焦作,没有及时搬到大城市,导致出现大问题。“打江山”的农民班底一直霸占着企业的管理岗位,导致企业内部管理一塌糊涂。长剑汽车也招不到优秀的技术人才,那些在大城市生活惯了的精英怎么肯来小地方。

  1996年底,“长剑”轿车全面停产,一代造车神话就此终结。

  像姚大军的失败者,真是数也数不清。我随手一查,就找到了十八个失败案例。

  虽然统计数据不全面,但可以看得出来,时间越往后,停产或破产的车企就越多。

  原因很简单,2018年之后,燃油车的总体销量逐渐下滑,内卷越来越严重。

  所以,现在还留存的燃油车品牌,不管是合资品牌还是自主品牌,绝大部分总部都在一线或二线城市。

  如今进入新能源时代,小城市面临的挑战有增无减:

  电池、电机、电控系统进步空间大,新能源汽车比燃油车的技术更新速度更快,小城市要随时掌控技术前沿;新能源汽车与消费市场的互动性更强,电动车体验店开到了一线城市的核心商场;充电站和换电站的普及难度高,对城市基础设施的依赖度更高……

  百城造车大战的结局,或许不言而喻。

  一旦“赌车”失败的小城市,将会面临一系列苦果,上百亿资金投入化为沉没成本、上千亩产业基地沦为荒地、上千人口需要重新就业。

  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无法从历史中学到任何教训。

  祝福我们的县长书记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5 15:29 , Processed in 0.15631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