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019|回复: 0

杨国英:注意!一场持久战打响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3-21 20:4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讲的持久战,不是指俄乌战争,而是指中国经济。

  对于已习惯高增长的国人,讲中国经济的持久战,多数人会觉得夸大其辞。

  其实不然,你只要问问身边的企业家或者公职人士,他们会告诉你一个确切而沉重的事实,企业家触达一线的市场脉动,公职人士对地方财政更是心知肚明。

  中国经济的持久战,已经打响了。

  注意看,今天的两则新闻:

  央妈公布3月LPR:1年期3.7% 5年期以上4.6%,与前值维持不变,LPR已经连续两个月保持不变。

  财政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使用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优先支持联农带农富农产业发展”。

  LPR保持不变,这应该出乎众多市场人士的判断之外(当然,我一直认为,隐而不发的可能性比较大),毕竟,上周金融委刚刚强调货币政策的主动性。

  而对于六部门联合发文推进乡村振兴,这应该还是有点突然的。

  虽然,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讲三农,但是,在2022年一号文件发布仅一个月之际,财政部等六部门就迅速跟进,就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使用管理出台了明确的指导意见,这就有点特别重视的意味了。

  央妈的货币利率不变,财政加大乡村振兴的支持,这两者是所涉两端,一是货币端,另一是财政端。

  但是,在这两者的政策诉求,在当前全球动荡之下,却有着惊人的一致性——夯实中国经济持久战的根基。

  其实,关于中国经济的持久战,早在2020年7月21日,决策层就有明确布署,在其时召开的企业家座谈会上,决策层明确强调:

  “在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的情况下,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互相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能更好地保障中国经济安全,同时持续拓展我们的经济发展空间。”

  现在想来,这是多么地富有前瞻性。

  置于当下而言,俄乌战争爆发,欧洲资本涌入美国,这是天然有利于美国进入加息周期的。

  更何况,当下美欧疫情已经入尾声,而国内疫情却又起反弹。

  所以,在这种外患内隐之下,央妈的货币政策,尤其是涉及到降息,必须慎之又慎。

  回顾美国历次加息周期,几乎每一次,都有一个大经济体的财富惨遭血洗。

  列举上世纪90年代日本惨遭血洗的例子:

  1987年1月-1989年7月,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日本财富惨遭血洗。

  很多人认为,这是由《广场协议》的签署导致的,其实不然,《广场协议》仅是导火索而已,更本质的原因在于,1986年开始,日本为了刺激因本币升值导致的出口衰减,启动了连续的大规模降息,其中,仅1986年,日本央行就连续降息5次。

  在日本启动降息周期后,美国则紧急宣布进入加息周期。

  结果,日本的资产价格(楼市和股市)泡沫严重,同时,日本境内资本大幅外流,而由此导致的资产的泡沫化和资本的高杠杆化,被美国人抓住了漏洞,美元加速进入加息周期。

  结果,更多的资本为了避险,急速拥抱美元资产,日本境内资产(楼市和股市)随即进入失去的20年——直到2010年后,日本经济才进入相对的稳定阶段。

  这就是前车之鉴。

  所以,面对美国的加息周期,尤其是当前欧洲资本(因俄乌战争)加持美国资产之际,央妈必须隐而不发,不到万不得已,不宜轻易降息。

  客观而言,当下中国资产的泡沫,重点不在股市,而在楼市,而楼市又占到国民财富的绝对大头,所以,央妈相对扼制降息冲动,这是很有必要的。

  当然,在市场期待的降息预期,再次落空之后,这对大A的短期影响也是有的,但这种负面影响整体是有限的,而如果不太计较这种短期的影响,现在,其实已经距离历史大底很接近了。

  如果站在5年后看今天,你肯定会感慨,“原来2022年(上半年),是大A进入中长期掘金的元年”,如果你在深度研究后选准了标的,是有可能给你带来5年5倍回报的。

  再说,今天6部门对乡村振兴的明确赋能,这看起来很简单,就是支持三农、防止返贫,但其实意义又很深刻,在当下外患内忧之际,支持三农、防止返贫,这是经济稳定、一切稳定的关键前提,更是中国经济最终打赢持久战的关键前提。

  而这也是有反射性的,比如今天的农业股,以及近期与生活相关的细分板块。

  中国经济进入持久战,节源开流,节源是重点。

  企业和个人也是如此,节源开流,节源是重点。

  这其实就是我们内部开年强调“拥抱生命与生活”的思考所在,现在疫情反弹,“生活”短期有必要适度前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1 06:56 , Processed in 0.17192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