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389|回复: 0

[经济视点]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经济视点》 【第2021-119】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3-9 20:3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经济视点》

  说不造车的华为,是否最终仍将玩“跨界”上车?

  【第2021-119】

  【华为发布首款搭载鸿蒙系统智慧汽车AITO问界M5】12月23日,华为在冬季新品发布会推出与塞利斯合作打造的首款鸿蒙汽车——问界M5。网友:说不造车的华为,是否最终仍将玩“跨界”上车?

  点评:在我们看来,“问界”的名字可谓意味深长。华为这一“问界”,或首先在问“中国的汽车界”:中国汽车产量与市场全球居首,众多传统的大汽车制造企业究竟出于何种考虑而不与华为合作?事实上,除了一众车企高管在这个问题上打哈哈之外,某大型车企的董事长曾就公开表示:“如果与华为这样的第三方公司合作自动驾驶,华为就成了灵魂,我们则成了躯体。”对此,我们不禁提出质疑:

  第一、中国传统汽车企业的这一“灵魂之问”,为何不去向发动机、变速箱等技术垄断至今的国外车企去讲?难道与他们合作模式下,如此说的中国车企就有过“灵魂”?或曾经有过“灵魂”?

  第二、传统燃油汽车已是末路是公认,如不走新能源/智能汽车方向,就是“等死”,一个连“躯体”都无法保证的企业,又有什么资格谈“灵魂”?当然,如果有传统燃油汽车的确“找死”、也没人拦你!

  第三、华为是软硬件通吃的国产代表,如果传统车企不想“死掉”而寻求技术合作,如不选华为,难道要选择谷歌的安卓或是苹果的IOS?其实,当年华为造手机就是被逼出来的,任正非当年就说过“华为坚决不造手机”,但没有手机厂商愿与华为大规模合作的情况下,最终华为只能决定自己造手机,而那些原来的世界知名手机厂商比如诺XX、爱XX一类的,最终落得既没了“躯体”,更没了“灵魂”的结局。

  钱学森老先生曾就叹息过“中国的汽车发动机”的不争气。如今看来有些中国车企面对如此大变局却仍是不争气,最后,我们也奉劝国内的传统车企,是时候转变观念了,与华为合作并不吃亏,中国不缺汽车厂,缺的是理智的、有眼光的、从而既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更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的汽车企业!否则,华为真有可能“跨界”“上车”,把原来的、直到“美国针对华为这家公司实行国家紧急状态”之前的“智能手机之路”再重玩一遍。

  【玉柴发布国内首台商用车燃氢发动机】

  12月21日,玉柴正式发布中国首台商用车燃氢发动机。该技术突破多项技术难点,让加氢像加油一样简单,能广泛应用于公交、环卫、市政、物流配送等场景。

  点评:这则消息意义重大!在新能能汽车发展方向上,中国同时在电池(乘用车)和氢能源(公交、重型汽车等商用车)方向同时发力,而氢能源方面,作为中国柴油发动机龙头企业,玉柴又同时在搞燃氢发动机与氢燃料电池,可谓大层次(乘用车与商用 车)的“两条腿走路”中又嵌入了小层次(商用车的燃氢发动机与氢燃料电池一旦成熟也可以转用于乘用车)的“两条腿走路”。这恐怕也会令拿着压箱底氢能源技术的日本技术,变得不那么重要,如同中国当时研发5G时,如果对方愿意合作,中国欢迎,如果不愿意合作,中国也不会等待、更不会受制于人,只会按照自己的节奏继续前行。

  【波音、空客联手呼吁美国推迟5G部署】当地时间12月20日,波音CEO与空客CEO以“危害航空安全”为由,敦促拜登政府推迟部署5G。

  点评:美国的5G频谱主要是军用,如直接拿来民用恐怕真的不行,将5G视为“军事革命”的美国军方大概也不会出让相应频段,这也说明美国在5G研发上的“先天缺陷”。

  对中国而言,提供一整套民航客机5G问题解决方案或不是个大问题,但其实对西方而言,则非常闹心,想阻挡又无法阻挡,不用又“心痒痒”,所以空客和波音的“联合呼吁”,是否最终演化成西方以所谓“行业要求”、去围堵中国5G应用的相关推广?这是需要继续观察的点。然而,从中国加速而不是停止5G布局的情况来看,本质上,波音和空客这样的“阻挡”,最终不会得逞。

  【某头部网红直播带货主播偷漏税全网被封】

  12月20日,浙江省杭州市税务局稽查局,对某头部网红带货主播,作出税务行政处理处罚决定,罚款13.41亿元。

  点评:税收是税务局的事,就税收问题我们不做过多点评。我们关注的重点是,事件背后的垄断问题。今年某网站双十一预售活动中,直播带货冠军销售额达106.53亿元,亚军为82.52亿元,第三名为9.3亿元,从几何倍数递减的这组数据可见,头部网红带货主播的垄断效应已非常明显!而这一垄断更“两头通吃”,由于拥有流量进而拥有主动议价权,一方面制造商企业的利润被挤压,另一方面导致其它卖货商家生意惨淡,这背后受影响的是千万家庭,可谓“一家欢喜万家愁”。近年,直播带货行业可谓资本无序生长,我们不禁要问,是谁,在用巨资打造了这些网红?是谁,在为这些网红打造垄断性平台、并造舆论声势?恐怕这背后就有庞大的资本运作网络。所以国家这时候及时出手是必要的,因为反垄断,阻止资本的无序生长,本质上,除了是个垄断问题,其实也是个民生问题!

  【印度暂停主要农产品期货交易遏制通胀】12月20日,印度证监会下令暂停主要农产品期货交易,以遏制食品通胀。据报道,印度食用油价格正在接近历史高位。

  点评:俄欧天然气之争令今年欧洲化肥价格上涨,或直接影响明年全球粮食产量与价格,加之西方央行大肆印钞,金融市场炒作农产品价格,都会给印度这样的国家造成负面影响。印度虽是农业大国,但印度还需要大量出口农产品以换取外汇,加之印度本身人口众多,农业生产技术有待提高,所以印度粮食问题,一旦搞不好,或出大乱。从今年化肥短缺和价格上涨看,不排除明世界范围的粮食短缺问题或出现,而这,也是全球经济“满地鸡毛”的若干具体表象之一。

  【中国粮食进口量创新高】截至11月份,中国粮食进口量突破1.5亿吨,再创新高。其中,进口大豆占比最高,占58.07%,同比下降5.55%。

  点评:总体上,中国的粮食安全没有问题。今年中国粮食产量13657亿斤,再创新高,这一数据也验证了上半年河南强降雨引发洪涝灾害时,我们对今年粮食产量的评估,我们认为总体上,它对全年粮食产量影响将不会太大,因为中国的粮食产量大头是秋粮,占全面粮食产量的70%以上。尽管有河南等地洪涝、陕西等地干旱而导致减产,但总体上全国的增产区大于减产区,特别是今年东北、江苏增产较多,秋粮的增产也保证了今年全年粮食产量的再创新高。在中国粮食产量创新高的背景下,为何今年中国的粮食进口量也创新高?在我们的观察与评估中,大概有这样几个原因:一则,是中国履行入世的承诺;二则,通过粮食进口,合理调整粮食储备结构,比如增加作为动物饲料的粮食进口等;三则,有战备需要。中国除了为自己准备口粮之外,还会考虑到朝鲜、以及“必要时拿回台湾”之后为岛上民众做好必要的粮食准备,这些都是作为一个大国的在战略上的全面考量。

  在上节新闻点评中,我们也提到明年或不排除世界范围内的粮食短缺问题,所以中国今年加大粮食进口量,也是一种姿态,包括为全面摊牌、全球经济满地鸡毛提前做好充足准备。

  【农业农村部:要攻坚克难扩种大豆油料】12月27日,农业农村部表示,要攻坚克难扩种大豆油料,把扩大大豆油料生产作为明年必须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务。

  点评:大豆问题需要在中美贸易摩擦层面去观察。今年大豆产量同比减少64亿斤,下降16.4%。这其中有一重要原因,2020年,中美经贸第一阶段协议签订并落地执行,中美大豆贸易有所恢复,所以,这个阶段,中国的大豆种植相应减少。此外,仍由于西方大量印钞,大宗商品包括农产品价格上涨,今年(2021年)前11个月,中国大口进口同比下降5.55%,与此同时,前11个月买大豆花了3119.24亿元,比去年增加23.4%,说明大豆价格的上涨,如果明年全球粮食出现减产,价格继续上涨,从防止输入性通胀的角度,中国也需要加大大豆种植。

  需要强调的是,12月10号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对2022年的经济部署中,明确提出“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我们认为,这说明国家对明年的国际局势,已有一个大致判断——明年西方,或必须做出选择。从这个层面,中央再次强调“扩种大豆油料”,将其定为“明年必须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务”,亦符合上述逻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5-3 20:58 , Processed in 0.07813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