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811|回复: 0

匹夫老牛:俄乌局势陡恶,中方疾呼奔走,局势难挽,美国要全世界陪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3-6 17: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糟糕时刻”已经到来?

  俄罗斯的“死亡数字”

  当地时间3月2日,俄罗斯方面首次披露了俄乌冲突以来的伤亡数据

  ——在当日的俄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俄国防部发言人伊戈尔·科纳申科夫告诉记者:

  在持续数日的俄乌武装冲突中,已有498名俄罗斯军人在执行军事任务时死亡、有1597名俄罗斯军人在执行军事任务时受伤。

  在此之下,乌克兰民族主义者以及军人共有超过2870人死亡,大约3700人受伤,被俘人数计372人。

  毫无疑问,倘若是从纯粹军事角度来看,俄方在此时公布的此项数据可谓是大胜

  ——在战损比上,俄乌两军伤亡交换比达到了1:2、死亡交换比更是达到了骇人的1:6!

  显然,在两军并不存在明显代差的常规武器战场上,这两项数据其背后蕴含的信息可谓巨大。

  1、1:2的俄乌两军伤亡交换比,意味着俄军对战争优势地位的彻底把持;

  2、高达1:6俄乌两军死亡交换比,意味着俄军不仅已经获得了一边倒的战场主动权。考虑到乌克兰总体军事实力,无论是质量还是规模,均与俄罗斯存在较大劣势差距的客观现实,在接下来的战争中,倘若俄乌两军的死亡数字继续围绕这个比值持续扩大的话,那么可以预见的是,乌克兰政府武装力量被彻底瓦解,几乎已成定局!

  事实上,这样的“数据”并不出人意料

  ——与乌克兰国防部副部长汉娜·马里亚尔此前(2月25日)公布的战损数据,即乌克兰政府军在仅仅两天的时间里,就以“极微弱的损失”,击毁俄军坦克80辆、装甲车516辆、战斗机10架、武装直升机7架、打死俄军士兵2800人的所谓战报在世界范围内引发的广泛质疑相比,俄罗斯军方此次公布的两军战损数据,则可谓是意料之中!

  但是问题来了:

  多日以来从来都是对此零星通报、即便是在乌政府公然造谣时都选择“置之一笑”的俄罗斯,为何会选择在时隔数日之后的今天,才正式公布完整的两军战损数字?

  例行公事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美国人在此之前的一张“地图”,或许可以作为撬开整个谜团的一角。

  和平还有多远?

  当地时间3月1日,美国Maxar卫星技术公司高调公布的一张卫星地图截取,在全球舆论中掀起了一阵轩然大波!

  这张图片展示了什么?

  在距离乌克兰首都基辅仅10公里的安东诺夫机场东侧公路上,一支由数百辆俄军装甲车、坦克和自行火炮及配套保障车辆组成的装甲部队,绵延达27公里。

  显然,如此庞大的装甲力量最终指向的目的地只有一个:

  基辅

  乌克兰随后的反应证实了这个猜想。

  3月1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脸书发表视频讲话称,俄军已经再次恢复了对基辅的猛烈打击、一支长达60多公里的俄军车队正在长驱直入妄图一举攻陷基辅、保卫首都基辅已经成为整个国家的首要优先事项,保住基辅,我们就保住了整个乌克兰…

  无疑,老牛相信在3月1日之际,但凡是看到了泽连斯基那深入骨髓的“绝望”的人,都不会怀疑基辅的陷落,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倒计时!

  ——当日凌晨,俄乌第一次和谈结束,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随后发布视频表示,俄乌两国的此次和谈没有取得预期想要达到的结果。

  这被外界认为是俄军兴师动众,决定在当日发起“基辅总攻”的根本原因所在。

  诚如老牛在之前的文章中所说的那样:

  随着俄军兵锋已经兵临基辅城下,乌克兰武装力量已经基本宣告崩溃,且西方欧美作壁上观的姿态,实质上已经宣告了俄罗斯此次战争的战略目标已经宣告完成。

  换一句话说,对于俄罗斯而言,接下来的所谓和平谈判,本质不过只是围绕利益大小的“讨价还价”

  ——火药桶引爆的卢甘斯克与顿涅斯克被“割”已经是铁板钉钉、整个东乌克兰地区未来的归属,将成为争论的焦点、已经被俄军占领的乌克兰黑海延岸地区及附属岛屿的未来“政治地位”,将成为谈判的重点!

  对于乌克兰而言,此次谈判最坏的结果就是国土面积缩水将近一半、丧失几乎全部工业,彻底沦为五流小国。

  而即便是最好的结果,也基本会丧失集中了乌国大部分工业的东乌克兰地区,自此彻底沦为北约与俄罗斯之间的缓冲地带,政治地位类似“蒙古国”。

  显然,在俄军已经奠定了正面战场军事胜利,并借此“以打促和”的大背景下,倘若剧情继续按照此番局势演进的话,阻遏在俄乌和平之间的最大变量,只有两条:

  1、乌克兰是否接受战争失败的现实;

  2、西方各国是否继续作壁上观;

  第一条很好解决。

  俄军在战场上的攻势猛烈程度,直接决定了乌克兰在谈判桌上接受战争失败现实的时间长短

  ——据俄军3月1日战报显示,在当日战斗中,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武装部队在俄联邦武装力量的火力援助下,从行动开始至今已挺进了61公里,斯瓦托地区已经实现封锁。

  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武装部队实现挺进纵深19公里。完成了对伊万诺夫卡、塔拉科夫卡、斯塔罗杜波夫卡、布列斯托夫、别洛采尔科夫卡地区的军事控制!

  俄军的攻势是如此猛烈。

  截止3月2日11时止,乌克兰南部的赫尔松和东南部的马里乌波尔外围已被俄军控制、乌克兰进入黑海、亚速海的通路已被截断,南路的俄军正沿著第聂伯河方向北上。

  而与此同时,与基辅一样正在遭受猛烈攻击的乌克兰第二代城市哈尔科夫,也在摇摇欲坠下,昭示了泽连斯基政府末日的到来

  ——按照目前的俄军攻击方向,一旦哈尔科夫陷落俄军之手,实现会师的南北两路俄军,再加上东路俄军和顿涅茨克、卢甘斯克的亲俄武装部队的话,那么此时仍旧滞留于乌东地区进行顽抗的乌克兰军队主力,将不可避免的在腹背受敌下,走向彻底的失败!

  而这,也必将成为压死基辅的最后一根稻草。

  并且值得一提的是,一旦到了那个时候,对于乌克兰而言,国土面积缩水将近一半、丧失几乎全部工业,彻底沦为五流小国的“最恶劣结局”,或许都将成为难以乞求的奢望!

  他们,要全世界陪葬!

  很显然,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一直都在“蛰伏以待”的美国及其铁杆盟友们,并不会轻易容许以上的一切成为事实

  ——在3月1日美国Maxar卫星技术公司高调渲染俄军总攻基辅的舆论之后,美国总统拜登在当天的晚些时候发表了他在任内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讲。

  虽然,在这场演讲中已经年老发昏的美国总统拜登,在把乌克兰人”说成了“伊朗人”之后,强行以一种极其高昂的情绪嘶吼:

  普京或许能用坦克包围基辅,但他永远无法赢得‘伊朗人民’的心和灵魂!

  看上去着实让人万分尴尬。

  但是很显然,对于国策执行从来不问是非黑白、从来不管施暴对象究竟是伊朗人、中国人抑或是俄罗斯人的美国政府而言,拜登的区区“口误”,又究竟算的了什么?

  于是我们看到,就在拜登此番强行煽情的胡言乱语还未止歇时,美国的众议院会议厅内,便已经迫不及待的响起了连绵掌声…

  拜登说,普京对乌克兰的战争是一场“严重的误判”;

  拜登说,俄罗斯此举是在试图撼动“自由世界的根基”;

  拜登还说,俄罗斯的飞机将被禁止进入美国领空,美国将组建一支专门的工作团队,用以追查俄罗斯“寡头”的罪行;

  …

  伏地魔美利坚,终究还是绷不住了?

  美国当地时间3月2日,联合国大会第11次紧急特别会议(ESS,Emergency Special Session)成员,就俄乌局势进行了投票表决!

  结果是令人失望的。

  在美国及其铁杆盟友的串联鼓动下,此次投票表决最终以141票赞成、5票反对,35票弃权决议通过。

  其中:

  俄罗斯、叙利亚、白俄罗斯、朝鲜、厄立特里亚,投了反对票;

  中国、印度、古巴、伊朗、阿尔及利亚、南非等广大的第三世界寻求和平努力的发展中国家,投了弃权票;

  但是很显然,人类的历史一次次证明:

  战争才是我们这颗星球文明发展的常态,反思从来都是建立在毁灭之后的废墟之上。

  老牛犹记得,在昨天的投票后解释性发言中,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的“痛心疾首”:

  乌克兰局势仍在急剧变化,形势发展令人痛心…当前最重要的是尽可能缓解现地局势,避免冲突升级甚至失控。

  俄罗斯同乌克兰已经举行首轮谈判,尽管存在分歧,双方都表现出继续推进谈判的意愿。我们对此表示欢迎。面对十分复杂敏感的形势,中方再次呼吁国际社会坚持政治解决大方向,为当事方直接对话谈判创造有利氛围和条件。

  联合国和有关各方采取的任何行动,都要以地区和平稳定为重,以各方普遍安全为重,为紧张局势降温、推动外交解决起到正面作用…

  乌克兰危机的最终解决,还是要摒弃冷战思维,摒弃以损害他国安全为代价维护自身安全的逻辑,摒弃以扩张军事集团谋求地区安全的做法…

  在发言呼吁的最后,张军言更是直接指出:

  一味施压制裁,制造分裂对抗,只会导致局面更加复杂,使危机消极影响迅速外溢,甚至波及更多国家。

  但是很显然,以美国为首的“反和平势力”并不愿意为俄乌当事方的直接对话谈判创造有利的氛围和条件,在用心险恶下,他们唯恐这场地区冲突无法迅速的扩展至全球

  ——在当天的决议中,联大会议除要求俄罗斯“立即、彻底、无条件”从乌克兰撤军并接受制裁外,还加入了针对白俄罗斯的内容…

  不仅如此,在当天的几乎同时,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除高调声称将对22家俄罗斯的国防相关机构进行制裁之外,还透露了自己将在第二天访问欧洲,与盟友协调一致对俄政策的日程!

  当然,这还不是最令人震惊的。

  就在当天,当记者询问美国国务卿在如此局势下,是否会选择对美国的“核态势”进行调整以为紧张降温时,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回答说:

  美国目前没有调整核态势的理由!

  这句话意味着什么?

  美国的“核态势”,来自于美国政府的《核态势评估》,而在美国最新一版的《核态势评估》中,美国的核原则中心内容,大致有三:

  1、在核武的使用机制上,秉持“先发制人”、“全方位核威慑打击”;

  2、在核武的使用门槛上,新建以低当量核弹头为主的核战力,丰富核打击手段、寻求放松核武器使用条件;

  3、在核武的使用对象上,中俄两国则被视为是“正在对其可观的核力量进行扩充和现代化升级”的,已经“对美国战略防御体系和国家利益构成威胁”的“对手”;

  显然,美国的如此连番作态对于俄罗斯而言,可谓十足的挑衅!

  3月2日当天,面对美国的连番挑衅及美国指使下的对乌武器提供开启,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格鲁什科表示:

  俄方无法保证不与北约发生意外事件。

  而在此之上,作为对美国核言论的回应,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当天在接受了半岛电视台的采访是表示:

  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将是“毁灭性的核战争”。

  所以,多日以来从来都是对此零星通报、即便是在乌政府公然造谣时都选择“置之一笑”的俄罗斯,为何会选择在3月2日这样一个风云诡谲的特殊日子里,选择公布完整的俄乌两军战损数字?

  1、俄乌战场态势,乌克兰军事败势已失,乌克兰方面若继续遭泽连斯基挟持消极谈判,只会让战争双方继续流血;

  2、乌克兰方面虽处于劣势,但俄罗斯方面却也并未彻底碾压,在接下来的第二次俄乌和谈中,俄罗斯方面未尝不能为了和平而让步;

  3、以美国为首的“反和平势力”虽然已经下场,但俄罗斯的战争意志却是不容动摇和怀疑的,乌克兰要想不沦为炮灰乃至拉全世界下水,那么就不要再遭到以泽连斯基为首的“幻想派”绑架;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文章最后,老牛有话说

  继俄总统普京此前批准俄核力量转入特殊战备状态之后,就在今天,俄罗斯总统普京提请俄国家杜马批准修改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维和行动协议,增加“协调国家”的概念…

  而几乎就在前一刻,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传回的消息称,第二轮俄乌会谈地点可能更改!

  显然,面对来自以美国为首的“反和平势力”的悍然登场,战火中的乌克兰终究还是被以泽连斯基为首的“幻想派”给牢牢绑架了。

  这一切意味着什么?

  俄罗斯此前恪守坚持的“以打促和”战略,正在走向逐渐失控的不可预知是一方面!

  由此带来的俄方战争政策激化转变,以及因为美国等“反和平势力”的下场干预,所必然带来的“硬碰硬”,则几乎已经不可避免!

  所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世界将变成什么模样?

  或者说,当中国在最大努力的“尽人事”后,倘若世界依旧滑向了那个最糟糕的时刻,我们又该如何选择?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陆军官微“人民前线”的一则博文,老牛深以为是:

  与其苟延残喘,不如纵情燃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4 06:10 , Processed in 0.07815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