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862|回复: 0

鉴茶院:鸭绿江畔,中国究竟得到了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2-7 19:5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894年9月,鸭绿江对岸,中日甲午战争的平壤战役要开打了。

  然而大清援朝鲜诸军“总统”叶志超必须得撤了。

  叶志超一点都不想跑。于公,他是清军统帅,这仗打赢了,能保大清东北二十年无事;于私,他本就是战功卓著的清军悍将,因打仗勇猛号称叶大呆子,朝廷还御赐了“巴图鲁”(满语勇士之意)的称号,年轻有为,再有这仗的功绩,自己就成了名副其实的朝鲜王。

  但他必须得撤,因为弹药所剩无几。清军物资匮乏,不是因为落后,而是因为太先进了。

  与我们大多数人印象相反,晚清时清军的装备并不落后腐朽,而是世界一流水平。

  自从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被英法联军攻破以后,满清上下全都患上了“火力恐惧症”,成为唯武器论者的忠实拥趸,一边大搞洋务运动兴建各种军工企业,一边从全球大买特买各种枪炮军火。镇压天平天国的湘军和淮军,用的根本不是大刀长矛,而是纯热兵器的洋枪洋炮。

  曾国藩的好学生,晚清淮军的创始人李鸿章更是痴迷于各种先进武器。各国但凡有新式武器发明,李中堂必然疯狂剁手大买特买。毛瑟步枪,买!加特林机关炮,买!马克沁重机枪,买!克虏伯行营炮,买!每遇战事,淮军泼水一样的搞火力压制,太平军捻军之类根本抬不起头来,被按在地上摩擦。

  在带货之王李中堂的加持下,清军装备之豪华、奢侈、先进,令当时的英法等国也羡慕不已。

  等到中日甲午战争时,清军已经装备有世界闻名的英国亨利马提尼步枪、德国新式毛瑟步枪、法国5响哈乞开斯连发枪、奥地利7响曼利夏连发枪,美国9响斯宾塞连发枪、美国20响加特林机关炮等先进武器,火力密度世界领先,亚洲第一。

  根据美国人在甲午战前的看法,清朝陆军当时世界排名第五,而清朝大臣们也洋洋得意,曾在奏报中自豪的写到:“大清快枪快炮之多,甲乎天下!”

  相反,日军使用的还是落后的单装式村田步枪。

  9月15日在大同江畔的船桥里之战中,叶志超部下卫汝贵遭遇大岛旅团,仅用200人就以凶猛的火力压制了日军多达3600人的两个步兵联队和一个炮兵联队。日军战史记载,清军,

  “频频发射的连发枪的子弹掠过树枝头,恰如疾风扫落叶一般”。

  在驻朝清军的豪华火力下,日军将校以下死140名,伤290名,中队长林久实大尉被当即击毙,旅团长大岛少将及联队长、大队长等也被击伤,大败而返。日本诗人衫浦梅谭叹曰:

  “此役不克旗下死,呜呼苦战船桥里”。

  然而,清军凶猛的火力背后,后勤支持和保障却孱弱到几乎没有。在平壤决战前夕,仅是小规模的接触战,1.4万人左右的驻朝清军,每天要消耗100万发以上的子弹、900发以上的炮弹,规模2000人左右的卫汝贵所部,仅用3天就打完了全部的75万发子弹和5万发加特林机关炮弹、3400发火炮炮弹也仅剩600枚。

  双方还没动真格,准朝鲜王叶志超已经弹尽粮绝。作为淮军的高级将领,他清楚的知道自己的领导李鸿章的看似强大的陆军和海军,北洋水师的定远镇远铁甲舰、威海卫的克虏伯要塞炮等先进武器,都是买来的,一旦遇到硬气的敌人或者封锁,撑不了几天,就会原形毕露。

  而看似能造枪造炮的江南制造局、天津制造局等军工企业一样是面上光鲜,质量低劣不说,更缺乏统一规划和调度,导致武器是五花八门万国造,根本供不起前线泼水式的火力压制,

  “此炮之弹,或误入他炮,则必不能开放”。

  “弹药或误,则与枪炮格格不入,临阵时往往有枪与弹不合之弊”。

  在两天之前,举世瞩目的甲午大东沟海战中,北洋水师虽然官兵质量和技术水平高于日军,但国产炮弹质量低劣,甚至装不进炮膛,而最有效的开花弹更是临时抱佛脚只造了55颗,各舰一个小时就打光了。世界第六亚洲第一的北洋舰队,以0:5的战绩大败亏输,丢失了制海权。

  作为全军统帅,李鸿章也知道战争打的是工业,打的是后勤,但他更清楚的知道,整个大清的工业,都是地方各省各自为政搞起来的,没有统一规划、缺乏中央领导,更无财政支持,毫无体系可言,根本没有强国的底蕴。整个国家没有钢铁的骨架,而是一个纸糊的房子,外表光鲜而已。

  作为文韬武略的一代人杰,李鸿章不是不知道这是体制问题,但要解决这种问题的难度、需求资源和环境要求远远超乎想象,他无法解决,也解决不了,只能坐视清军在甲午一败涂地。终其一生,李鸿章自嘲只是一个裱糊匠。

  我们经常提百年耻辱,但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并未伤筋动骨,输给横扫世界的英法联军也没有什么好丢人的,中国真正的沦落,是甲午战争一把揭穿了中国的强国面目,满清很快丢了朝鲜、越南、缅甸等藩属国和台湾库页岛等本土,随后的《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更是拉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更可惜的是,中国错失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机为代表的历史机遇。

  中华千年帝国的衰亡,始于鸭绿江畔。

  甲午战争一打,满清发现自己辛苦了几十年的同治中兴,原来是个渣。

  1

  而抗日战争一打,国民党发现自己统治大陆的“黄金十年”也是个渣。

  1927年,国民党实现了全国统一,在一帮耶鲁、哈佛、伦敦政经高材生的领导下,轻工产业如雨后春笋,面粉香皂火柴品牌纷至沓来。搞百货,做消费,发财又好又快。

  夜上海灯红酒绿,没有人关心投资风险大、回报周期长的重工产业,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风气大为盛行,因为他们本来就是买办出身。

  在这种思路下,蒋介石以钨矿、桐油、猪鬃等初级产品的出口,从德国买回了20个师的装备,号称德械师,然而,这些买回的德国装备还不如晚清,缺乏重火力不说,自己只能造步枪和子弹做补给,连钢盔都补充不了。

  直到抗战爆发,一下被日本人打回原形。

  1937年,钢铁,日本年产580万吨,而中国只有5万吨,黄金十年只增加了2万吨的钢产量。飞机,日本年产1580架,中国一架造不了,只能组装;大口径火炮,日本年产744门,中国一门也造不了;坦克,日本年产330辆,中国一辆也造不了;汽车,日本年产9500辆,中国一台也造不了;军舰,日本年产52400吨,中国一吨也造不了。

  中国空军号称有100架霍克战斗机,国防部开会时候,蒋介石发现买飞机的钱竟然被宋美龄存在香港的银行吃利息,气的大骂,“女人当家,墙倒屋塌”。

  在晚清,中国好歹还能造军舰和蒸汽机,在军阀混战的北洋,中国好歹还能造特种钢和大口径火炮,而到了国民党控制下的民国,整个国家只能造步枪子弹迫击炮等轻武器。无论是经济形态、技术形态还是军事形态,日本都已经遥遥领先中国一个时代。

  于是乎,精锐的德械师在淞沪和武汉会战很快打的精光没法补充,1939年以后不见了踪影。日本小豆式坦克,重量仅3.5吨,装甲仅6毫米,在欧洲战争几乎是玩具一样的存在,我们只能以血肉之躯去炸毁它。

  抗日战争,中国山河破碎,损失了5000万人,更由此错失了以内燃机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历史的机遇第二次与我们擦肩而过。

  作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高材生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出身的大户,蒋介石不可能不知道工业体系的价值,后续的南斯拉夫铁托,波斯湾雄狮萨达姆也不是不想搞,然而,这套体系有四大难以逾越的天堑。

  第一要天量的资金和资本支持。钢铁、石化、成套设备不但是回报漫长的烧钱机器,它更需要水利、桥梁、铁路等基建类吞金巨兽的支持,仅仅是规划工业体系本身,设计方案就是天价。

  工业体系的建设花费要重金投入,损耗和维护费用更是天文数字,当年TCL在广东设立液晶面板工厂,一期仅设备投资就高达40亿元,每年的折旧更是高达30%,一个企业如此,整个国家的花费难以想象,根本不是卖农产品和初级资源出口的农业国可以负担得起的。即使是俄罗斯这样的曾经大户人家,有体系却用不起,只能废弃,一样快速跌落。

  第二要雄厚的人才和知识产权储备。现代科技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已经是一个门类齐全细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一个简单工业制成品的产权与专利可能高达数百件,一台坦克的设计图和工艺图要装满好几个教室。造出东西,知其然很难,掌握其设计思路和原理,知其所以然更是难上加难。

  要搞定这些,不但要大学,而且要批量的大师,仅一个钱学森,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就说,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更遑论大师的集群,绝不仅仅是拿体重同重量的黄金就可以衡量的。

  第三要稳定的外部环境和时机。从铁路、工厂、大学到人才培养,动辄以十年计算,这就需要该国必须具备稳定的外部环境,用来发育筑基,在弱小之时,最好还有大国提供安全保护乃至核承诺。

  东南亚的小霸越南,有法国留下的基础,一心想建立印支大国,然而始终缺乏稳定的安全环境,50年代被法国打,60年代被美国打,80年代被中国打,一直到1990年前后才有时间发展。所以说,发展是大国的专利。

  第四得有广袤国土人口和强大的行政效率。40多个重工业的大类,没有2亿以上的人口是根本玩不转的,强行硬上,只会导致整个国民经济畸形发展。沙特等一票富的流油的国家理论上什么都可以买到,但几千万人的基数根本无从获得工业化的人口。

  更关键的是,工业的产出是必须通过生活消费来反哺的,这就需要高效简练的行政力量来配置消费和市场。美苏争霸,美国有20亿人口以上的市场来消费和反哺,前苏联带着一票穷国,貌合神离,畸形的重工业持续干烧,撑不下去被拖死是迟早的事情。

  今天我们很多人仍然是蒋公的粉丝,崇拜的不得了,但撇开第四点不谈,我们从历史的进程中来看,天量资金、海量人才、安全保障这三大要素都不是蒋系的英美盟友所能够给予的。

  从这个角度看,中国没有选择蒋系和他的盟友,不是历史的偶然。

  2

  直到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

  在古往今来的中国的所有执政群体中,没有谁比我谠更体会过物质匮乏的落魄、武器代差的辛酸。林伯渠的眼镜腿用绳子代替,周淮安亲自纺纱纺线,边区造的手榴弹一炸两半,八路的子弹,打完弹壳还得捡起来复装。

  日军的冈崎大队因为偷袭了手工作坊一般的八路军黄崖洞兵工厂,总司令彭德怀勃然大怒,枪毙了守卫连长,调动1万多名八路主力在关家垴的劣势地形下狂攻日军,怒火中烧的彭总甚至撂了狠话,

  “拿不下关家垴,就撤销第一二九师的番号,杀头不论大小!”

  军工厂是八路的心尖尖啊。没有谁,比我D这些山沟里出来的革命者更知道中国人想要什么,得有什么。

  1949年,中国近代工业产值仅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2.3%,其中生产资料生产的比重又仅占5.5%。主席说,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只能一边倒的押注,再交投名状。

  当年苏联的领导人是钢铁一般的小气吝啬的斯大林,不是一句:我,社会主义,打钱!就能解决的。我们一边倒的靠上苏联,主席再以祝寿为名,屈尊跑到苏联给斯大林过70岁生日,拉来了3亿美元贷款。

  1950年2月14日,按照《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和《关于苏联贷款给中国的约定》等文件,苏联以1%的优惠条件给中国5年内提供总额为3亿美元的贷款,用于援建47个大型企业,中国以原材料、农产品等折价偿还。

  3亿美元是什么概念,1950年,全国的全年进出口总额仅有11亿美元,1%利率基本算是白送,改革开放初期的西方国家,开出的贷款利率一度高达18%!靠这3亿刀,中国启动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然而,这些仍远远不够,以中国薄弱的各项基础,一下子上马数百个大中型工业项目短板尽露,完全力不从心。某老说,

  “老实说,在编制'一五'计划之初,我们对工业建设应当先搞什么、后搞什么,怎么做到各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还不大明白”。

  但很快,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了。老人家也知道,出兵朝鲜,完全是一场豪赌,如果败了,岛上的那位肯定蠢蠢欲动,不利于稳住刚解放的局面,苏联在东北的占领会更深一步,中国将陷入无法脱身的地缘政治困局。而如果胜了,不但能重新塑造民族精神,巩固胜利局面,收回苏联在旅大和中苏铁路等权益,而且可以理直气壮的要求酬功。

  他太想要那个强国之基,一万年也得搞出来!当了裤子也得搞出来!

  经过几天几夜的长思、长考,他毅然拍板,出兵,纳上这张投名状!

  于是有了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1894年以后,中国人再一次出现在了平壤。

  抗美援朝大战16国联军的故事就不多讲了,松骨峰、军隅里、上甘岭,志愿军的英勇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新兴里战斗中,27军全歼了美国陆军的骄傲“北极熊团”,上至团长,下至士兵,无一人漏网,这是二战以后美军唯一一次被成建制消灭。在长津湖畔,志愿军甚至在包围了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创建的陆战一师。

  而热门韩剧《太阳的后裔》中,宋仲基所在的精锐部队白虎团,当年也被志愿军一锅端掉,缴获的白虎团团旗现在还挂在北京军博。

  中国以36万人的伤亡打赢了抗美援朝,让麦克阿瑟、李奇微等名将无功而返,结束了民主党对白宫20年的统治。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奥马尔·布雷德利后来说了那句著名的话:

  “这是在错误的地点、错误的时间、同错误的敌人,打的一场错误的战争"。

  抗美援朝,使得整个社会主义阵营声威大震。1950年,主席再次对苏联重提了他狮子大张口一样的要求:

  到1959年,使中国的钢铁、煤炭、电力、石油等主要重工业产品,大约等于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时的水平,

  钢的产量超过500万吨,煤达到1亿吨,电力在200亿度以上,石油在250万吨左右,

  超过日本1937年全面发动侵华战争时水平。

  这是100倍以上的产值增加,更不提还要涉足无数的空白领域。

  昔日李白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今朝主席大口一张就要一个工业强国。

  随着朝鲜战争的节节胜利,1952年,苏联确定首批援华建设的工业项目50个正式落地,涵盖了电力、钢铁、煤炭、机械、化学等领域,苏联援华大规模开始了。

  1953年,随着朝鲜战争的胜利曙光,苏联又新增了91个援建项目,涉及领域包括有色冶金、煤矿、炼油、重型机械、火力发电、医药等。

  1954年赫鲁晓夫上台后,再次增加了15个工业项目,并大幅度提高了之前确定项目的技术含量,林林总总加起来156个,并以此延伸出900余个限额以上大中型配套项目,史称“156工程”。

  以这些项目为核心,中国拉起了一个完整工业经济体系的架子。156工程不仅有中国一汽、中国一重、沈阳飞机厂、鞍山钢铁、华北制药厂、洛阳拖拉机厂等诸多大型工业企业,还包括武汉长江大桥、三门峡水利枢纽、北京热电厂等大型民生工程。迄今,这些工程大部分仍在造福于民。

  一个真敢要,一个真敢给。156工程不仅仅是项目的援建,更是人类有史以来最高级别、最大规模的技术输出

  首先是规划全面、体系完善。在156工程中,根据中国自给自足要求和产出品的需求清单,苏联“倒推式”的把中国的工业体系重新梳理和设计了一遍。1945年,中国还连一门重炮都不能生产,1956年,中国就生产出第一辆载重汽车、第一架喷气式飞机、第一座机床、第一个电子管,从坦克、潜艇、重炮、到涡喷发动机、光学仪器、抗生素等,都陆续实现了自主制造。

  第二是设备领先,技术一流。在156工程中,苏联拿来了俄国二次工业革命的精华,从机床、量具刃具、动力设备,到刚刚从纳粹德国抢回的特种钢、计算机、抗生素等尖端技术。辽宁抚顺的西露天矿、鞍山钢铁的3座高炉、包钢的无缝钢管和轧钢技术,均是当时世界一流的水平,很多高端设备苏联工厂自己都没有配备。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还硬要来了一些核能与核武器的技术。中苏《原子能合作协议》中约定,

  “苏联提供试验原子反应堆的加速器;免费提供安装这些设备所需的科学技术资料和苏联专家;

  提供数量充足的核燃料和放射性同位素,直到中国不需要进一步援助而且能够保持自己的反应堆为止;

  在核物理方面培训中国人”。

  这些和后来的《国防新技术协定》对中国的两弹一星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第三是掰开揉碎,授之以渔。囿于中国薄弱的人才基础,苏联不但从勘察地质、选择厂址的起步环节开始援助,更将其中附带的各种技术资料也一并赠送,让中国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1957年,中方统计得到了3646种技术资料,而这些专利数以百万计的资料,苏联只收取纸张复印费。

  为了加快消化理解这些图纸技术,苏联常年有3000多名专家和技术人员在一线手把手的教会中方安装设备、设计产品,消化技术文件,逐步提升科研、设计、生产工艺和设备制造等方面的能力,培养中国的技术团队和专家队伍,帮助中国打造人才和教育体系,中国每年更派遣2000人以上的技术骨干和大学生去苏联敞开了学习。

  156工程的设备珍贵、技术珍贵、人才珍贵,但最宝贵的,它是推动了现代科学技术在中国体系化和体制化的落地,使得中国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研究从此能完成研发、应用、反哺、再研发的全过程,这个领域始终是中华民族的弱项,是李中堂永远的痛,是常凯申日记中的追求,也是洋务运动和民国花多少真金白银也买不来的东西。

  按照俄罗斯后来的资料统计,156工程中,不计算政府无偿赠予,仅苏联企业界的出口援助总值就高达9409亿卢布,其中设备为8394亿卢布,技术为1015亿卢布,占到苏联每年GDP的7.7%,10年间各类援助专家超过10800人次。

  在天量资本和海量人才的加持下,到1957年一五计划结束时,中国钢产量达到535万吨,煤炭产量为1.31亿吨,电力装机280万千瓦,钢材的自给率已达86%,机械设备的自给率超过60%,中国的基础工业和国防工业体系已经基本成型,成为除美国、苏联外第三个在世界上具有独立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

  1962年的中印战争爆发时,中国早已不是印度印象中那个积贫积弱的大国,主席有充足的底气对不结盟运动的头领、有英美军火支持的印度下手,以摧枯拉朽搬的节奏俘虏印军准将以下7000多人。

  十年磨一剑,阿三试锋刃。等到1964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主席为代表的老一代革命家,从1945年起,十年生聚、十年积累,拉起了一套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为中华民族撑起了一片钢铁苍穹,成为留给后人的一项最宝贵财富。

  有了这份雄厚家底,我们才得以重塑自己的国民精神,国民意志发轫于工业体系,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美利坚当年气吞万里,来自于他底特律一眼无际的汽车工厂,西海岸一天造一艘登陆艇的联合车间;

  有了这张超级底牌,中国才算真正跻身国际社会,因为你打不垮,封不死,还有威慑能力,联合国五常的身份实至名归。阿根廷崛起又衰落,拉美各国沉沉浮浮,因为从没这一根定海神针;

  有了这份过硬实力,我们才可以随后以教训越南为投名状骑墙观望,再搞改革开放吸收西方世界的财富和精华;

  有了这份工业储备,中国才可以承接欧美日本的产业转移,成为世界工厂,并能把商品和制造输送往全世界。

  3

  人生五十年,如梦亦如幻。1894年,清军在鸭绿江畔大败亏输,买来的豪华装备和纸糊强国一夜间灰飞烟灭,1950年,志愿军在鸭绿江畔殊死拼杀,赢得了世界强族俱乐部的最后一张门票。

  如果问我们在鸭绿江畔得到了什么,我们重塑了整个民族的精神,我们收获了独立完整的大国之基,抓住了19世纪以来,千载难逢的,大国崛起的最后一次历史机遇。

  这些,绝不是造火柴、造香皂、搞夜上海就能换来的。

  事实是,在中国这次稍纵即逝的机会以后,即1960年代起,全世界大规模技术转移和体系化援助的大门已经彻底关上,从此,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奢求独立工业。

  随着意识形态对抗的放松,强国们联手不允许任何人再有工业体系这一张底牌,无论是非洲雄鹰还是波斯湾雄狮,都只能仰仗大国的鼻息,在和平发展的大旗下,久而久之,他们连这份奢求也忘记了。

  但没有忘记的,是以《文明冲突和国际秩序的重建》一书而闻名于世的塞缪尔·亨廷顿,早在1997年时,他就说,

  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世界上,任何国家之间的关系都没有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那样至关重要。

  只有实力才能赢得尊重,世界的精英们对此心知肚明。

  抚今忆昔,太平洋上列强见惯兴衰沉浮,

  战天斗地,鸭绿江畔中国跻身崛起后浪。

  致敬156工程。

  致敬那一代伟大和平凡的人物。

  正因有你,中华民族有钢铁打造的苍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5-5 01:26 , Processed in 0.09376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