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039|回复: 0

风声君:《李茂换太子》的背后,藏着开心麻花的资本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7 18:24: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2011年的冬天,一部爆火的电视剧《七侠五义之狸猫换太子》通过河南卫视进入人们的视野。

  主演赵文卓更是当年的当红小生,其知名程度不亚于去年“选妃”事件中的吴某凡。

  10年后,在2021年跨年的寒冬,同样的人生错位故事在贺岁档电影《李茂扮太子》中上演。

  起名方式与《乌龙山伯爵》《夏洛特烦恼》一样,延续了开心麻花一贯的谐音梗风格。

  从电影名称就可以看出,导演想基于最早起源于清末“李妃冤案”的狸猫换太子,讲述一个新的喜剧故事:小捕快李茂想要升官让妻子一家瞧得起自己,太子想要出门听戏,于是有着极度相似面貌的两人为了实现各自的心愿,演出了一场错位人生。

  演员更是麻花系大集合:马丽、常远、艾伦、费翔、黄才伦……宣传海报上“麻花指数”爆表,一眼望过去,好像是开心麻花在开年会。

  然而,有着开心麻花团队一众顶级喜剧演员的班底站台,更有着黄金档期流量加持的《李茂扮太子》,口碑还是扑了街。

  众所周知,贺岁档作为拥有天然流量的“黄金档期”,历来是电影出品方的“兵家必争之地”,《李茂扮太子》这一类主打轻松喜剧的合家欢电影更是极具优势。

  也正因如此,资本方在电影的前期宣传上更是不遗余力。

  从线上微信朋友圈和视频平台的广告,到线下宣发会的大力推广,就连滴滴后座的广告屏也没放过,把集成了电影全部精彩环节的预告片铺遍能够触达到观众的每一个渠道。

  资本方前期铺天盖地的宣传也确实有了效果。

  从1月1日凌晨到1月3日,仅3天时间票房破2亿,属实是一个不错的成绩。

  然而票房上去了,电影的口碑却急剧下滑。

  同样是在票房破2亿的1月3日,豆瓣评分却仅仅4.8,即使是在一贯以高评分著称,大部分电影评分都超过9分的猫眼评分里,《李茂扮太子》也没有突破9的基本分数段,收到的分数仅仅有8.7分。

  豆瓣评分4.8是个什么水平?要知道,国产惊悚电影也基本是5分左右的水平,比如《京城81号2》。

  就连前些年被疯狂吐槽的郭敬明《小时代》系列,angelababy出演的《微微一笑很倾城》这一类本身就不被叫好的青春剧,豆瓣评分也有4.9。

  网友更是直接吐槽:开心麻花越来越不行了,从头到尾都是强行按头设定,毫无逻辑,50元的电影票买了个寂寞。

  而《李茂扮太子》叫座不叫好的背后,还要从《李茂扮太子》背后的资本方——新丽传媒说起。

  2

  没错,《李茂扮太子》这部从片名到演员班底到人物错位设计都极具麻花风格的电影,实际上的出品方是新丽传媒。

  严格意义上讲,这部电影确实和开心麻花的资本团队毫无关系。

  虽然单提新丽传媒名称可能让人陌生,但实际上,新丽传媒是圈内赫赫有名的IP电影出品方,极擅长进行IP商业化改编,比如《庆余年》《赘婿》《如懿传》《白鹿原》《我的前半生》等一众IP改编的大火作品都出自新丽传媒之手。

  作为经纪公司,新丽传媒的实力也属于顶级,陈凯歌、辛芷蕾、张嘉译、海清等一众京圈演员都属于新丽传媒,小宋佳、肖战等一众流量小鲜肉也赫然在列,班底雄厚。

  而从资本方来看,新丽传媒的股东是手握海量IP的阅文集团,阅文的背后更是站着互联网巨头腾讯,可以说是要钱有钱,要IP版权有IP版权,要流量有流量。

  也就是说,不管是从资金池、IP版权储备量,还是艺人丰富度、IP电影改编水平,新丽传媒能够提供的作品上限,都远不止《李茂扮太子》目前呈现的水平。

  然而,从结果上看,《李茂扮太子》的编剧和服化道的水平,不仅没有达到新丽传媒作为顶级出品方本应可以实现的水准,就连平均水平也并未达到。

  只有在宣发上,新丽传媒在跨年夜上映之前,就开始了不遗余力铺天盖地的大力宣传。

  事后回味新丽传媒的资源重心,难免有一些疑似“圈一波跨年夜钱就跑路”的意味。

  3

  新丽传媒作为电影出品方,也确实有着只注重宣发圈一波钱就跑路的动机。

  从消费角度看,电影行业一直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先消费后体验。观众只能凭借预告片的短短几分钟镜头和演员的辨识度,来判断要不要走进电影院看一场电影。

  而作为资本方,关注的仅仅是如何“赚钱”。也正因如此,新丽传媒们对剧本和服化道的打磨程度重视度不高,反而在宣发上倾注了大量的资源。

  更何况,新丽传媒和腾讯旗下的阅文集团又签了新一轮的对赌协议。

  然而,由于新丽传媒旗下艺人吴亦凡的选妃事件,新丽传媒不仅经济受损,由吴亦凡主演的《青簪行》也受波及不能如期上映。

  而在贺岁档电影的流量加持之下,面对黄渤和贾玲这类实力派演员主演的竞对《穿过寒冬拥抱你》,新丽传媒属实有不小的票房压力和蹭热度的动力。

  一方面有着对赌协议业绩压力,另一方面眼见《青簪行》回本无望,在贺岁档电影流量的诱惑下,新丽传媒大力宣发“麻花味”,蹭开心麻花的热度冲票房也就成了一种必然。

  毕竟,观众只认演员不认出品方。

  找一群开心麻花演员,一个有着麻花味谐音梗的名字,再截几个最精彩的片段放进预告片,靠着开心麻花喜剧的热度,吸引到观众就是板上钉钉。

  只要宣发努力吆喝,来吧,这里有麻花,有喜剧,有爆梗,有好笑的演员,然后把观众圈进电影院,资本方就可以美滋滋开心数钱了。

  至于电影好不好看,剧本是否符合逻辑,对于资本方来说,那都不重要。

  毕竟,电影票已经买了,等口碑发酵开来的时候,贺岁档的黄金档期也已经过了,真金白银已经落袋为安。

  4

  作为一个“伪”麻花剧,《李茂扮太子》在收割黄金档期的真金白银上无疑是成熟的。

  毕竟,片名的谐音梗好学,开心麻花的演员相比于时下爆火的各类流量明星也性价比很高,属实不贵。

  然而,表面功夫好学,剧情内核上却不可避免地因为缺少打磨而落了下乘。

  在剧情设计的起承转合上,开心麻花可以通过线下上百场实际演出,根据观众反应调整剧本,进行打磨。

  而《李茂扮太子》更多只能现场进行“二次创作”,显然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李茂扮太子》的剧情采用了开心麻花一贯的错位设计的剧本方式,将李茂和太子之间进行了角色的真假错位,这没有什么问题,毕竟通过错位制造喜剧感,是戏剧中常用的一种塑造手法。

  但角色的错位并不意味着场景和人物行为都不符合逻辑,这也是开心麻花系和伪开心麻花系的最大差别。

  比如《夏洛特烦恼》中进行了时空今昔错位的设计,但是夏洛的逻辑线一直是想要改变过去,这是合理的。

  而《李茂扮太子》中,一切人物的性格塑造都像是刻板的纸片人,所有的行为更像是为了实现和完成角色的错位服务。

  为什么皇帝保护和溺爱太子的方式不是专门养一波戏班子让太子舒舒服服在府里看,为什么一个小捕快可以和当朝太子长着一张连亲爹和老婆都分辨不出来的脸,为什么太子每次翻墙出来听戏时都会被墙外大批的侍卫拦截而李茂作为一个拳脚功夫平平的小捕快却可以轻松躲过侍卫的拦截进入太子府,为什么知府和县令商量如何绑架太子作案时不选择一个隐蔽之处而要在空旷的坟地商讨,李茂又如何快速地在大片的坟地中找到了知府……

  如果将种种逻辑错乱与场景安排都归结于剧情需要和人物设定,那观众就只能对角色的行为逻辑一头雾水,注定无法与剧中角色产生情感共鸣。

  而作为电影出品的资本方,新丽传媒显然并不会过度关注剧情细节。

  毕竟,钱,进的是自己的口袋;剧情,砸的是开心麻花的招牌。

  5

  事实上,开心麻花被“伪麻花系”的选手蹭了热度又砸了招牌,还真不是第一次。

  电影《李茶的姑妈》用了开心麻花一贯的谐音梗手法,主演用了黄才伦、艾伦,更是有沈腾的加盟,剧情设计也用了真假错位的戏剧错位设计,实际上出品方却是猫眼微影文化传媒,和开心麻花出品方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电影《温暖的抱抱》,演员更是一整个开心麻花团队班底,除了作为主演的常远,沈腾、马丽、艾伦、魏翔、王宁、黄才伦等一众开心麻花的熟面孔也倾情参与,出品方仍然不是开心麻花,而是爱美影视、华谊兄弟电影有限公司、淘票票和无限自在文化传媒。

  开心麻花火了,打着开心麻花旗号宣传的影片数量,也达20余部之多。

  可细究出品方,除了《夏洛特烦恼》《羞羞的铁拳》《西虹市首富》《驴得水》《半个喜剧》,其余的全是李鬼。

  那么,开心麻花团队又为什么愿意被蹭热度甚至背“烂片”的锅呢?

  归根溯源,这还是2018年开心麻花团队自己种下的果。

  6

  早在2018年开心麻花准备冲刺IPO之时,就已流传出核心签约演员如沈腾、马丽,顶级金牌喜剧编剧如闫非和彭大魔并不持股的消息。

  而核心团队不持股,在能够出让更多股份换取资金注入的同时,也往往意味着公司的经营情况存在较大波动的风险。

  毕竟,不同的经营者和业务团队有着不同的风格,打出的公司战略牌也就千差万别。

  而在以人为核心竞争力的演艺圈,情况更是如此。

  但是开心麻花并不这么认为。

  在开心麻花的资本故事里,丰富的线下渠道和可线下打磨剧本的话剧转电影,才是公司能够快速发展的原因。

  也正因如此,即使沈腾、马丽、常远等人虽然是开心麻花名副其实的台柱子,但实际上并不持有开心麻花的股份,这也是麻花没办法控制马丽、常远们纷纷成立自己的工作室,接演《李茂扮太子》们的原因。

  毕竟,沈腾、马丽们总要为自己的名声和收益考量。

  不过,这也不是演员的问题,而是麻花资本方自己的选择,假如麻花给了沈腾和马丽们股份,或许他们就不会出走了。

  毕竟如果有了股份,这就是自家的生意。给别人打工和给自己打工,从来不是一种风格。

  然而,从资本投资的角度而言,开心麻花应该也必须讲述这样一个与人无关,与模式有关的商业故事。

  毕竟,比起难以把控的人,线下话剧打磨到翻拍电影收割,电影知名口碑反向为线下话剧引流这样一个可控制和快速复制、正向闭环循环的商业模式,才是投资人们最想看到的。

  开心麻花如果禁止自己的演员外接商演,其实也就变相向资方承认了演员才是公司最重要的资产,线下话剧与翻拍电影的正向循环并不成立。

  而如果不禁止,那一部又一部打着开心麻花旗号的“伪”开心麻花电影的上映,也就不可避免。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7

  资本和艺术创作或许从来都有着天然的距离;艺术创作需要创意,而创意本身是需要风险的,毕竟有人愿意买账,没人喜欢满盘皆输。

  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对守票房的需求,远大于创新的需求。

  为了求稳妥,资本更喜欢拍一些不出错的剧情,蹭一些观众热度,找一些流量明星,用一些老梗也就成了必然。

  于是,一个片火了,就铺天盖地推同类型的片。一个演员火了,就走流量明星模式收割粉丝流量。

  开心麻花火了,就蹭麻花热度。

  麻花也不怕别人蹭,最初的麻花觉得,剧本和模式才是核心,所以放走了闫非和彭大魔;与旗下演员之间也不存在强利益绑定,没给沈腾、马丽等一众核心成员股份。

  这也导致了麻花旗下艺人为了赚钱接单纷纷接麻花以外的单子,给了新丽传媒们机会,制造了一部又一部伪麻花剧。

  但其实演员和IP口碑,就像杯子里的水。

  只要一直消耗,就总有喝完的一天。

  这一点,马丽和常远们应该明白,开心麻花更应该明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4-24 07:25 , Processed in 0.09375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