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599|回复: 0

戎评:2022,周期性行业能否继续狂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5 20:35: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1年,是石油、钢铁、煤炭、有色、化工等周期性行业的大年,上游的原材料价格大涨,PPI持续走高,企业利润飙升,相关上市公司股价也一度暴涨。

  以钢铁行业为例,2021年1至11月份,行业效益创历史最高。国内规模以上钢铁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6%,利润总额同比暴增112%。

  再比如中国石油,预计2021年净利润增加710亿元到750亿元,同比增长374%到395%。

  按照惯例,周期性行业暴涨之后,接下来就是冬天了。但这一次情况比较特殊,在中央全力稳增长之下,2022年,基建与房地产发力,周期性行业又会有怎么样的表现?

  一

  回顾2021年,周期性行业业绩暴涨的直接原因是涨价,而涨价的背后,主要有国际和国内两方面的原因。

  1、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飙升,主要有三大原因:流动性过剩、疫情、结构性供不应求。

  1)在美联储带头放水之下,全球的流动性严重过剩,资金大规模的涌入以原油为首的大宗商品市场,炒高了价格。

  2)疫情之下,资源大国的生产和出口受限,加上国际航运运力不足、运价飙升,也限制了大宗商品的国际贸易。

  3)大宗商品有自己的周期,特别是有色金属行业:随着前一轮周期供应过剩,生产商们开始停止扩张产能,并导致供应落后于需求,最后库存下降,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2014年,全球大型金属矿商开始减少投资——几乎停止了所有的扩张性支出,导致了目前的供应相对短缺。

  供给不足,加上天量的资金炒作,导致了2021年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价格全线大涨。

  2、国内方面,主要有两大因素:

  1)疫情导致海外供应链断裂,抗疫成功的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出口大增,对于原材料的需求旺盛。

  根据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前11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5.3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其中,出口19.58万亿元,同比增长21.8%。

  出口大增的背后,中国对于原材料的需求也更为旺盛,是引发涨价的基础。

  从更深层次来看:中国制造业拼命生产,只能赚点辛苦钱;而美国掌握着大宗商品的定价权,在金融市场上轻轻松松就赚走了巨额的利润……

  2)更重要的导火索是:碳达峰碳中和的大目标之下,“运动式减碳”带来的后果。

  2021年年中,国内出现了明显的“煤荒”,导致煤炭价格持续暴涨,带动国内能源价格集体走高。

  然后又是各地集体限电,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被大规模限产,导致部分产品价格暴涨,特别是新能源行业上游的部分化工品和原材料,需求旺盛又叠加限电限产,涨价最猛。

  在上游原材料持续暴涨的刺激下,2021年,国内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持续走高,在10月份达到顶点,高达13.5%,随后开始回落,11月为12.9%,环比持平;12月为10.3%,环比下降1.2%。

  PPI回落的背后,主要是在政策的打压下,能源和金属价格的大幅走低。

  典型的就是煤炭。

  以动力煤主力期货为例,10月初最高涨到了1982元,随后在政策的打压下疯狂杀跌,一路跌到了660.4元,直接跌掉了三分之二。

  二

  面对2021年大宗商品价格的暴涨,进入2022年,国际国内的情况都在发生巨变。

  国际方面——

  1)美联储加息缩表的预期不断升温。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1月11日在参议院银行委员会的提名确认听证会上表示,“如果我们未来不得不进行更多次加息,我们会这么做,我们将使用工具来控制通胀。”鲍威尔称,“资产负债表规模大了很多,所以收缩起来也会更快。所以我会说缩表将更早,更快”。

  美联储加息缩表的首要目标,就是控制通胀,首当其冲的就是国际油价。

  油价一旦进入下行周期,大宗商品整体上都将受到影响。

  2)疫情仍是不确定因素。近期因为奥密克戎的爆发,给2022年又蒙上了一层阴影,会不会有新的变种,仍然是一个不确定性因素。也给全球经济带来了不确定性,比如,新年伊始,印尼宣布暂停煤炭出口一个月,引发煤价再度冲高。

  3)供给的结构性问题,仍然存在。像铜矿这种矿山,增产比较缓慢,供给的问题仍然存在。而原油的供给,主要受国际政治的影响,需要看大国之间的政治博弈。伊核谈判正在进行,伊朗称谈判取得“良好进展”,并寻求在伊核谈判中达成一项永久性协议。一旦伊核谈判取得突破,伊朗出口的原油将直接冲击国际油价。

  国内方面——

  1)2021年底开始,稳增长成为国内的主基调,这意味着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压力巨大,GDP增速预计将进一步放缓。

  世界银行1月11日发布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1年全球经济增长5.5%,2022年将增长4.1%,均较此前预测下调0.2个百分点。

  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将影响中国的出口。

  同时,高盛1月11日下调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2022年预测,从之前的4.8%下调至4.3%。

  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对于原材料的需求也将随之下滑。

  2)2021年12月初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坚定不移推进,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这句话给2022年碳达峰碳中和方面的工作定下了基调,2021年的“运动式减碳”将被纠偏。

  同时还要求:

  “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

  “要确保能源供应,大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要带头保供稳价。”

  限碳、限电对传统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冲击将不再出现,能源供给也将获得保障,价格将相对稳定。

  3)新的变化是,在稳增长的压力之下,2022年国内基建投资将明显加速,楼市在政策松绑之下也将回暖。

  中信证券预计,2022年中国基建增速将为6.5%,显著高于去年(剔除基数)。

  房地产方面,房贷利率走低、审批加快;同时,管理层全力推动房企并购,还给“三条红线”开了口子,推出“并购贷款”,为房地产行业注入资金,楼市将迎来复苏。

  同时,保障性住房建设将大爆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已有近30个省区市出台了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意见,40个重点城市提出了“十四五”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发展目标。今年,这40个城市计划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190万套(间),相比去年的93.6万套(间),任务量翻了一番。

  基建和房地产两大行业,将直接带动钢铁、水泥、工程机械等相关需求的增长。

  三

  展望2022年全年,大宗商品走势和周期性行业,整体上偏悲观。但具体到不同的行业,表现预计会有所分化。

  1、能源行业

  近期,国际油价再度突破80美元大关,但从整个2022年来看,在美国打击通胀、加息缩表的预期之下,接下来会有各种措施出炉,国际油价预计将大幅下挫,带动全球能源价格走低。

  近期,印尼限制煤炭出口再度推高煤价。但展望整个2022年,国内双碳政策的纠偏,以及“保供稳价”措施的实施,国内动力煤库存超预期回升,煤炭价格预计将保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正常水平。

  煤价恢复到正常水平,火电企业也就没有了成本的压力,盈利将迎来修复。同时,电价预计也将保持平稳,2021年出现的电价普遍上调现象,预计2022年不会再出现。

  同时,火电企业的新能源转型也将快速推进,随着火电企业新能源电力装机规模持续增长,火电企业新能源资产价值重估仍有空间。

  2、有色金属

  新能源需求快速增长,加上以光伏、锂电池行业为代表的相关企业大规模扩产,对于锂、钴、镍、锡、稀土等的需求仍然旺盛,将支持相关资源品的价格。

  中国消费了全球近一半的铜,中国的需求将直接拉动全球的铜消费量,而铜的供给受到矿山开采能力的限制,增产相对缓慢。需求方面,能源基建大规模推进,国家电网今年计划开工13条特高压线路,十四五期间总投资3800亿元;基建和房地产的回暖也将带动铜的需求。预计铜价的表现预计会相对坚挺。

  新能源的发展对于铝的需求也很大。中国的电解铝产量占全球的57%,而铝的生产主要靠电解,属于最主要的高耗能行业之一,严禁新增产能,长期供需格局有望持续改善。而在“运动式减碳”被纠偏之后,2022年将不再出现大规模的限电,电解铝的生产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同时在“保供稳价”的政策下,一旦铝价出现明显上涨,政策可以直接就行有效干预和调节,所以预计铝价将在政策的控制下保持震荡走势。

  3、钢铁及建材

  钢铁价格目前相对于2021年高点已经大幅回落。在大基建和楼市回暖的刺激下,需求将有所上升;同时,行业产能、产量双管控呈现常态化趋势,2022年粗钢产量或呈现下降趋势,行业供需处于平衡状态;而作为原材料的铁矿石和煤炭价格较2021年明显回落,所以即使钢价保持平稳,钢铁行业的利润将保持在一个比较舒服的水平。

  水泥、建材、工程机械等行业,预计将出现回暖。

  4、化工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化工品生产国,化工品的定价权主要在国内,出现了许多的细分领域的全球隐形冠军。

  随着2022年碳达峰碳中和政策的纠偏,2021年那种大规模的限电限产将不再出现,化工行业将回归正常节奏,产品价格相对于2021年的高价,整体上看将回归正常。

  光伏、锂电池等新能源上游的化工品,需求依然会快速增长,但不会再出现2021年那种疯狂涨价的现象。同时,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目标之下,化工行业将继续淘汰落后产能,市场份额将继续向头部优质企业集中。

  5、海运

  2021年,海运价格飙升,相关企业的利润更是暴涨,近日一则“长荣海运年终奖发40个月月薪”的消息更是被广泛传播。

  但运价暴涨的两大原因都没有解决:一方面生产集中在东亚、消费集中在欧美的格局没有改变;另一方面疫情之下,供应链各节点效能不足,新变种带来的不确定性仍在继续。

  但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将放缓,全球的货运紧张的压力也将有所缓解。

  预计海运价格将有所回落,但仍将处于相对高位。

  6、猪周期

  元旦春节是传统猪肉消费的旺季,但是生猪行情却旺季不旺,同比跌幅已超过50%。

  2021年12月31日,全国平均猪价为16.32元/公斤,而今年1月12日,全国猪价已经跌至14.33元/公斤,也就是说在2周的时间里,猪价下跌了1.99元/公斤。并且从当前来看,跌势不减。

  出现这种反常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出栏量太大,同时,疫情再度发酵,各地提倡就地过年,影响了猪肉消费,导致猪肉价格继续走低,更加重了养殖户的恐慌情绪,导致出栏量进一步增加。

  但换个角度来看,猪价触底是否会提前?

  原本市场普遍预期,春节后的淡季,才是猪市的“寒冬”;现在,各种因素叠加之下的恐慌情绪,有可能导致猪价提前见底,猪周期有望提前开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4-25 17:26 , Processed in 0.09375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