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231|回复: 0

良文师:暗战!哈萨克八方博弈,中俄将计就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1 21:4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次发生在哈萨克斯坦的暴乱,短短5天内经历了从爆发到高潮再到平息的全过程,仿佛一场来去匆匆的房事,既没有足够的前戏预热,又在高潮处戛然而止,令人既有些回味,又怅然若失。

  在这场诡谲的暗战里,共有8方势力卷入其中,进行了或明或暗的激烈角逐。

  其中外部势力有美俄中土四家,内部则是托卡耶夫执掌的哈萨克政府、阿布利亚佐夫指挥的反政府武装、哈国内敌对派系、以及部分被怂恿进来凑热闹的哈萨克民众。

  那么谁是始作俑者,谁是幕后主谋,谁是最大赢家,谁又能笑到最后呢?

  答案众说纷纭,我们来逐一拆解:

  首先,事后站出来声称对暴乱负责的,是此前名不见经传的穆赫塔尔·阿布利亚佐夫。

  此人是哈萨克斯坦政府口中的反对派领袖,长年流亡法国,有人说他在法国遥控指挥暴乱,还有人说他在乌克兰遥控,在哪里其实并不重要,因为这货就是个打工的。

  他的背后既有美国支持,也有哈国内的反对派大佬,他们的共同目的就是推翻现政权。

  关于美国在本次暴乱中的定位,事后大家议论的焦点不在其是否参与策划和给予支持,这些都铁证如山,想赖也赖不掉。

  争论的焦点在于:这件事到底是不是由美国主导?

  有人认为完全是由美国操纵,有人则认为美国仅是参与,对此我的观点是:美国到底是主犯还是从犯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

  从结果来看,这是一场在哈萨克斯坦内外各种势力激烈缠斗的复杂背景之下,由美国参与策划并提供支持、但在对事态发展缺乏充分预判的情况下发动,从而被中俄将计就计、反将一军的代表性案例。

  说白了:美国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中俄及哈政府各有所获。

  首先,无论从动机还是证据上,美国都是第一嫌疑人。

  就动机而言,一旦对哈输出颜色革命获得成功,建立起亲美政府,至少有两大好处:

  一、以哈乱俄

  倘若能在俄罗斯家门口钉进一根铆钉,则既能对俄形成震慑,又能缓解乌克兰局势的压力,有以攻为守、围魏救赵之妙。

  二、以哈乱华

  哈萨克斯坦与中国接壤,是“一带一路”的首倡之地和重要支点,其政治稳定对我国西部边疆安全意义重大。

  所以搞乱哈萨克斯坦就能狙击一带一路,进而可以策动以哈乱疆、以哈乱华。

  多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在哈萨克斯坦境内布局了多达2万个NGO非政府组织,本次暴乱事后拘捕的5000多名暴徒当中有大量外国公民,也有哈国内群众受这些组织怂恿而领钱参与,可谓铁证如山。

  一场由民生问题(天然气涨价)所引发的抗议,能在极短时间内上升到大规模武装暴乱,随即暴徒们全副武装迅速攻占机场和国家安全委员会大楼等重要场合,像这种组织严密、训练有素的统一行动,若是没有经过长时间的策划和准备,是绝对不可能做到的。

  从格鲁吉亚玫瑰革命到阿拉伯之春,从乌克兰暴乱到哈萨克斯坦暴动。

  依旧是熟悉的配方,不变的味道。

  最直接的证据,是早在上月16日,美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馆网站就“未卜先知”,称哈萨克斯坦首都努尔苏丹及第一大城市阿拉木图等地将出现反政府行动,提示美国公民注意安全。

  除了美国之外,哈国内反对派的力量也不容小觑。

  据调查,在阿拉木图机场被恐怖分子占领的前40分钟,守卫机场的安全部队被莫名其妙撤离,国家安全委员会大楼也在没有抵抗的情况下被占领。

  事后,包括哈萨克斯坦前总理、前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卡里姆·马西莫夫等多名官员,因涉嫌“叛国罪”被拘捕。

  但最有意思的,还是事后美国的表态。

  美国给人的感觉,就是虽然沾了一屁股屎在那里明摆着,却仍要极力撇清关系,尤其是坚决不承认由自己“主导”。

  它为何如此较真呢?原因有二:

  一、太过丢脸

  这场在极短时间内组织起2万名荷枪实弹的恐怖分子,对政府等国家权力机关发起了至少6轮冲击的大规模暴乱,在仅仅5天之内就被火速平息,对组织者而言实在过于打脸。

  二、继续周旋

  暴乱发生后,哈总统托卡耶夫向集安组织求援,俄罗斯第一时间出兵冲到现场摆平。在美国对前苏联国家输出颜色革命的历史上,这是俄罗斯第一次出兵。

  普京的表态简单粗暴,他说:集安组织不允许成员国动荡。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美国真的不行了。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如今中俄联手已经完全可以跟美国硬碰,而美国却不敢直面锋芒,因为它已碰不过中俄,更输不起。

  近年来,美国连续在阿富汗和白俄罗斯栽了跟头,在乌克兰也没讨到便宜,本次在哈萨克斯坦再败一局,可谓输掉裤衩。

  所以俄罗斯介入之后美国心急如焚,担心俄军趁机在哈萨克斯坦长期驻扎。

  如布林肯所说:我认为最近的一个教训是,一旦俄罗斯人进入你的房子,有时很难让他们离开。

  美国在本次哈萨克之乱中赔了夫人又折兵,这种情况下无论它到底是不是主谋,都打死不能承认由自己主导。

  以往它不在乎,因为它有实力;现在它输不起,更丢不起这个脸。

  因为外强中干的美国,如今只剩下一张老脸,要是这仅存的面子再给弄丢,那就真的没人鸟它了。

  这,才是美国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急于撇清关系的根本原因。

  相比美国的落败,俄中哈则是三方获益。

  从表面看,俄罗斯貌似最大受益者,不但借助暴乱对亲美势力进行了清算,还趁机打击了土耳其和哈萨克斯坦之间的突厥国家组织(这点对中国也有利),同时又完成驻军,可谓一举三得。

  但实际上,表面赢家有时候未必一定能笑到最后。

  一来,俄对哈方的帮助是有条件的,比如今日俄罗斯(RT)女总编辑就向哈方提出了包括承认克里米亚,将俄语列为第二国家语言,驱赶反俄的非政府组织在内的6项条件,件件锋芒毕露。

  此外,倘若未来俄在哈境内长期驻军,是否会激起本国民众的逆反情绪,尚且是个未知数。

  本次援哈之举,如果说俄罗斯是一把武火,那么中国就是一把文火。

  事发之后,中国领导人连续强调了四个“坚决反对”:中方坚决反对任何势力破坏哈萨克斯坦稳定、威胁哈萨克斯坦安全,坚决反对任何势力破坏哈萨克斯坦人民的平静生活,坚决反对外部势力蓄意在哈萨克斯坦制造动荡、策动“颜色革命”,坚决反对任何破坏中哈友好、干扰两国合作的企图。

  除此之外,还重点提到“中方愿尽己所能向哈方提供必要支持,帮助哈方渡过难关”。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武火刚烈,文火持久。

  短期而言,文火可能不如武火猛烈;但长久来看,文火的持续性显然更胜一筹。

  正是在中俄的双重力挺之下,托卡耶夫才有足够的底气刮骨疗伤,放出“不与恐怖分子谈判,我们必须杀死他们”的狠话。

  经此一役,美国在中亚一溃千里,而中俄的地缘影响力则大幅飙升,并汹涌外溢。

  2022年刚翻开新篇,中国外交就已开启了新征程。

  近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宣布:应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邀请,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科威特外交大臣兼内阁事务国务大臣艾哈迈德、阿曼外交大臣巴德尔、巴林外交大臣扎耶尼、海合会秘书长纳伊夫将于1月10日至14日对中国进行访问。

  考虑到王外长前天才刚结束为期4天的东非和南亚之行,紧接着便迎来中东诸雄集体来访,这种高密度的外交活动,预示着中国在2022年必将开启锐意进取、遍地开花的全新征程。

  在东风明显压倒西风的时代大背景下,就连美国自己都越来越底气不足。

  近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印太事务协调员坎贝尔出人意料地表示:虽然美中之间的互动日益被“竞争”所界定,但美国并不寻求主导。

  向来傲慢的美利坚,居然暗示要在印太地区跟中国平起平坐?

  这是什么情况?说白了就是认怂!

  有点老蒋想要划江而治内味儿了。

  理想很丰满,但世界已不再任你摆布。

  攻守已然易势,适者生存,败者淘汰。

  全新时代,大利东方。

  2022,注定将是华夏复兴的里程碑之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3 18:44 , Processed in 0.09377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