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59|回复: 0

匹夫老牛:美国两大方向同时出击,中国短兵相接,背水争雄|大变局之为自由而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8 11:47: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也许很多人不知道,如今狗看了都摇头的印度制造,在几百年前的欧洲,可是高端商品的象征。

  工业革命前,服装是人类制造业的第一大门类。

  虽然中国的丝绸很早就风靡欧罗巴大陆了,但这玩意工艺要求太高,售价贵得相当离谱,只有权贵买得起。很显然,这已经脱离了高端制造的范畴,而是比它溢价更多的奢侈品。

  相较之下,由棉花制成的棉纺织品,不论是从舒适度抑或是相对价格来说,才更适合普通老百姓的需求。

  但棉花属于亚热带植物,而欧洲气候过于寒冷和潮湿,并不适合种植。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欧洲人的辅助仍是以亚麻羊毛之类的原始纺织品,难怪甘地在记录这段历史时总吐槽欧洲还沉浸在野蛮、无知和粗野之中。在他看来,是印度制造令欧洲摆脱了蒙昧,拥抱文明。

  其实,在某种意义上,甘地的话并没有错。新航路开辟后,印度棉纺织品通过海运源源不断流向欧洲。当欧洲人第一次看见来自南亚精细的棉纺织品后,甚至惊叹道这些东西要么是仙女的杰作,要么是昆虫的作品,但绝对不可能出自人类之手。

  没有任何意外,印度棉纺织品很快就成了欧洲的宠儿,上至皇室贵族,下至平民老百姓无不趋之若鹜。如果你穿越到当时的阿姆斯特丹,或许会看见这样一幅景象,船员、商人、骑兵、警卫、将军、政府官员等各个阶层的人士,站在海港前,穿着印度棉织成的衣服,讨论着这次要购买多少件印度棉制品回家给老婆孩子做礼物。

  据统计,在17世纪后半叶,印度每年出口的棉纺织品服装高达上百万件,彼时掌权印度的莫卧儿帝国控制了全球四分之一的纺织品贸易,仅税收就高达1亿两白银,是大明帝国的十几倍。然而,棉纺工业贸易在缔造南亚经济奇迹的同时,也引起了欧洲纺织业商人的强烈不满。

  那时的欧洲正值资本主义星火燎原之际,印度精良的棉纺织品不断挤压欧洲本土厂商的市场,使得资本家们的利益受到了严重侵蚀。

  在重商主义的旗帜下,英国政府终于在1685年出台了历史上最早的贸易保护政策,对所有印花棉布、印度亚麻及所有印度制造的丝绸制品征收10%的进口税,1701年,议会又规定进口印花棉布为非法行为,只能进口白棉布到英国来进一步加工。

  但这还不是最狠的,1721年,英国颁布法令规定,禁止居民穿着由印度白布染成的衣服,售卖印度棉布也完全成为非法行为。很多年后,一位名叫布莱尔的商人就因携带印度细平布而被判入狱。

  可以说,在整个18世纪英国政府为保护本国的棉纺织业,将贸易保护主义发挥到了巅峰。

  好在英国的棉纺产业从业者们也很争气,既然原材料的劣势不可逆转,那干脆就从工艺入手,提高生产效率,而接下来便是见证奇迹的流金岁月。

  1733年,英国机械师约翰·凯伊发明了新的织布工具飞梭,纺织功效提高一倍多,1764年,英国纺织工人詹姆斯·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纺纱工效再次提高十几倍;1784年,瓦特成功研制出万能蒸汽机,第一次工业革命全面爆发,人类由此进入大机械时代。

  说来也难以置信,人类生产史上最伟大的变革,竟然缘起于一朵小小的棉花!

  围绕棉纺织业的生产革新被视为工业革命的开端

  不过,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进入大机械时代后,人类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生产出来的商品,比以往任何时候加起来还要多。19世纪初,英国纺纱的产量几乎是以每年比前一年翻一倍的速度增长了近30年。如此庞大的产能,英国本土乃至欧洲市场完全吞不下,必须得面向全世界销售,否则就会面临产能过剩的危机。

  但向第三国出口产品需要叠加关税成本,很多国家完全可以效仿英国,通不断增加关税的方式,保护本国产业,比如美国就是这么干的。

  怎么办?

  自由贸易!消除关税壁垒,让商品至自由流通。当然,如果你不自由贸易,那带嘤帝国就帮你自由贸易。

  自议会废除谷物法之后,从东印度公司到埃及的英奥关税条约再到鸦片战争后的南京条约,英国人高举着自由贸易的大旗,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一个又一个国家的海关,Made in England的所及之处,多国的工业化进程毁于一旦,并彻底沦为原材料供应和商品倾销的殖民地。

  从这时起,自由贸易便成了工业强国的权杖,谁工业更强大、卖的产品越多,谁便能在自由贸易的低门槛下赚得越是盆满钵溢。所以,对自由贸易的拥护程度也间接证明了一个国家的工业实力。

  1894年,美利坚从英吉利手中接过第一大工业帝国的宝座,旋即由激进的贸易保护主义者和该死的光荣孤立者,摇身一变为自由贸易主义的忠实信徒。

  随后在1898年爆发的美西战争以及1901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本质上是为了将自由贸易的行使权扩大到南美洲和亚洲,从而为其强大的工业产能寻找更大的出口市场!

  二战后,自由贸易的行使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关键就在于关贸总协定(GATT)的成立,使推动自由贸易的手段,完成了从战争到法律条文的转型,这为美国在世界范围内倾销本国产品,攫取他国利益披上一层合法的外衣。

  简单点讲,以前工业强国搞自由贸易的方法是,用战争和军事威胁从第三国或控制第三国的另一强国手中,夺取关税权,而这种带有明显侵略色彩的行径,是绝对非法的,不容任何质疑。但有了GATT后,用不着大动干戈,加入该条约的国家就必须把一部分关税主权渡让给它。再有鉴于美国是GATT的主导者和最强大的工业国,所以成员国实际上是把关税主权渡让给了美国。

  那为何各国会心甘情愿的被美国经济殖民呢?

  三点原因:

  第一、美国是二战最大的援助国,所谓吃人嘴短,拿人手短,你不同意美国的条件它就不给你援助了。

  第二、战后重建需要大量的工业半成品和成品,而美国是最强大的工业国,如果不加入GATT促进自由贸易,进口成本会很高昂,不利于推动经济发展。

  第三、在针对欧洲和日本的援助计划中,美国就有意在推动以自身为核心的全球产业链分工体系,战后初期欧日需要从美国进口很多中间品,才能搞下一步生产活动。不加入GATT,便会推高最终制成品的价格,也不利于经济复苏和工业重建。

  就这样,美国制造经GATT这个低关税门槛,畅销全球,赚钱赚得手美联储印钞的速度都快跟不上了。从1946年开始,美国保持全球第一大贸易顺差国的地位足足20年,这个记录至今还有被超越!

  八十年代,中国拉开改革开放的序幕。同一时期,为追求极致利润的美国也有意识的引导国际产业资本向中国转移!

  2018年中美经贸战爆发后,向中国进行产业转移的决策,一度被反思家们视为美国20世纪后半叶最大的战略错误。如果没有产业转移,中国就无法把大量从事低附加值仅能解决温饱问题的农业人口,纳入进能提供大量较高附加值的制造业生产体系中,由此在经济、科技、军事上实现质的的飞跃。

  咋一看好像是这么回事,实则不然,这根本不是什么政策失误,而是一场蓄谋已久的阴谋,只不过美国最后玩脱了。

  1967年,德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贸易顺差国,不久后,美国连第二大贸易顺差国的位置也没有保住,被日本干掉了。

  西德和日本的工业崛起,让美国意识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在自由贸易2.0的版本下,即便商品能够无阻碍流通,美国的制造商们也不得不面临用本国高昂的劳动力成本和生产成本,与日德等后起工业国的低劳动力成本和低生产成本同台竞技,这等于削弱了美国制造的竞争力。

  但如果把产业转移至发展中国家,那么美国的跨国企业们,就可以直接利用发展中国家更廉价的劳动力,与其国产厂商在本土短兵相接。这样一来,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在面对同样具备价格竞争力的发达国家产品时,还没有走出国门便被就地消灭在本土了,进而沦为他们产品的倾销地。

  这时,自由贸易已经完成了第三次升级,1.0是强权自由贸易时代,2.0是商品自由贸易时代,3.0则是资本产业自由贸易的时代。

  至于为什么一定要选择中国,美国也列出了很多理由:比如可以从事工业的廉价劳动力足够丰富(发展中国家识字率最高);再比如中国是唯一拥有美苏两套标准工业体系的国家,向中国转移产业,有助于跨国企业们打开社会主义阵营的市场。

  更重要的是,中国重工业体系很完善,美国认为必须得在其本土掐断制造业崛起的萌芽,防止我们通过轻重工业搭配对他们产生威胁。

  事实证明,美国这个超级阴谋,也确实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在80后90后的童年,充斥着满目琳琅的洋货印象,稍微有一点技术含量的工业品,小到收音机、录音机,中到电视机、电冰箱,大到汽车、客机,不是欧洲的,便是美日的,反正国产品牌少之又少。

  2001年,美国点头批准中国加入WTO,当时还有不少精英担心,更广阔的自由贸易市场将给中国创造逆袭的机会。但这个担心很快被美国负责全球工业态势跟踪的学者吉尔博打消了。

  本世纪初,他在详细考察中国多省制造业发展状况后,向国会指出:

  中国大部分的高新技术和工业产品制造都由外国企业主导;他们高度依赖欧美工业化国家的产品设计、关键元件和生产设备;这些情况使得他们无法有效吸收先进技术并形成本土竞争力。所以,中国不可能快速成为全球工业的竞争者和领导者。

  一言以蔽之,在国会山在座诸位及其子孙的有生之年,中国制造没有丝毫可能跻身高端强国的位列。

  每当回顾这段历史,老牛总会不由自主的想起曾经高喊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日本侵略者,他们是如此的狂妄与蛮横,但最终却倒在了游击战和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里。

  中国制造突围的思路简直和我军在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中的路线如出一辙,正面战场打不过,那我就绕到敌后破袭;工业成品竞争太激烈,那我就搞中间品;消费端防线太严密,那我就发展企业端,总之得扬己之长攻彼之短。

  比如华为,敌人在城市里(指成熟的市场)部署的兵力太多,太密集,不好打,那我就从非洲东南亚中东这些农村地区做起。拿下农村地区后,又集中优势资源(指研发新技术)反攻城市,最后再向全国进军——从企业端的通信设备迈向市场壁垒更高、但附加值更多受众群体也更广泛的消费端业务,即智能手机、手表和笔记本电脑等移动通信设备。

  在美国发起科技战的2018年,华为这支从农村走出来的泥腿子部队,已经成为足以比肩苹果的世界级头部企业,并在大型通信设备、通信技术、智能穿戴等领域拥有绝对的技术优势及产业链优势。

  而华为还仅仅是冰山一角,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美国人愕然发现,部分先进的中国制造竟然打到了美国本土:波士顿、纽约等大城市的居民坐上了中国地铁、苹果的中国供应商一年比一年多、就连美国最引以为傲的航空发动机产业也有不少中国零部件。

  工信部说,中国在通信设备、轨道交通装备、输变电装备、新能源汽车、航天装备、建材、纺织技术与装备、家电等多个产业已迈入世界领先行列。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当然,做了70年世界老大的美国,反应还不至于这般迟钝。

  2009年,中国干掉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顺差国。一年后,中国又干掉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这就意味着WTO自由贸易的机制和原则更符合中国的利益,而非美国。

  第一大工业强国之后的旅程会是什么呢?

  世界头号强国!

  中国正沿着美国曾经走过的路,一步一个脚印,慷锵有力的向巅峰踏来。

  不甘沦为美利坚帝国由盛转衰的标志性总统的奥巴马,在次年拨通了打往新加坡的电话:美国,要加入TPP,在环太平洋东西两岸地区,构建一个去中国化的新自由贸易体系。不仅如此,奥巴马还打算和欧洲建立欧美自贸区,从大西洋和太平洋两大方向同时包抄中国,最终达到将中国踢出全球化的目的!

  可以预见,如果中国输掉这场有关于自由和全球化的大战,那么空前庞大又失去出口市场的工业产能,足以把一切国运炸得粉身碎骨。

  中国,为自由而战,已迫在眉睫!

  因此,几乎是奥巴马动手的同一时间,中国也启动了RCEP的谈判。

  故事进展到这里后,有意思的地方就来了,其他地区搞自由贸易协定都是互不干扰,唯独在亚洲却出现了两个成员国重叠度极高的圈子。而这两个圈子最大的区别就是,TPP是由美国主导的去中国化自贸体系,RCEP是由中国主导的去美国化自贸体系。

  针尖对麦芒,火药味搁着半个太平洋都能闻得见!

  这时中国对美国的进攻已不再是单纯的防守了,而是你想把我往死里掐,那我就先掐死你。

  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中国的手还没开始锁紧,美国自个先蹬腿儿上吊了。

  2017年1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正式宣布退出TPP。

  美国之所以表现得反复无常,主要还是国内出现了问题。

  八十年代,美国为推动产业转移前往中国本土狙击中国制造,经济结构加速脱实向虚,工业比重逐年缩小,以金融驱动的服务业日趋扩大。

  金融业虽然利润很高,但容纳的高附加值就业岗位很少,而工业才是三个产业中唯一一个能大规模提供高附加值就业岗位的门类,所以工业萎缩带来的后遗症就是贫富差距的持续扩大。1990年,美国中产家庭占社会总比例为61%,平均家庭中位数收入为5.7万美元,而在奥巴马下台的那一年,这两个数字分别降至49%和5.6万美元。再算上货币的通胀,美国中下层阶级的年平均收入比25年前至少蒸发了四分之一!

  一旦TPP协议生效,美国的贫富差距还会进一步扩张,这是因为日韩等国的工业产品在去掉关税成本后,将会用更强大的价格竞争力,把美国仅剩的制造业硕果剿灭得一干二净。

  换言之,奥巴马在以3.2亿非上层阶级的美国人的前途命运为筹码,换取环太平洋两岸的国家帮他共同狙击中国。

  共和党是产业资本的代言人,自然不会任由这种事发生,所以上台后直接一股劲的退了大量不利于美国工业的条约。事实上,民主党输掉2016年大选,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这份在红脖子们看来,实属丧权辱国的条约所致。

  不过话又说回来,即便美国不蹬腿儿自杀,想掐死中国也不容易。

  没有中国的自由贸易,还叫自由贸易吗?没有中国的全球化,还叫全球化吗?

  构成国际贸易的三要素:石油、矿产等原材料的进出口,工业零部件及成品的进出口、支撑原材料和工业品完成跨国交易的清算系统。这三点,中国垄断了前面两个:全球最大的原材料进口国和全球最大的工业品出口国。

  踢走土豪级玩家,你游戏运营商还拿啥赚钱,难道真指望那些白嫖党?

  不会吧,不会吧!

  退出TPP的一年后,特朗普又马不停蹄的和中国、日本、欧洲等一众工业强国打响了世界贸易大战。一时间,全球市场一片风声鹤唳,自由贸易的旗帜在懂王一轮又一轮的加税竞赛中慢慢滑落。

  要是特朗普得逞的话,遭殃的不止是中国,还有全世界76亿人口。

  因为中国生产的商品是稳定全球通胀的千钧锚,当大量优质且低价的中国制造失去自由流通的机会后,各国的物价会普遍暴涨,货币购买力急剧缩水,经济危机的大火随后会烧得通天亮。而由此引发的恐慌性将导致大量资本外逃,走到这一步,华尔街的金融巨鳄们就可以收割红利,享用饕鬄盛宴了!

  我们无路可退;世界亦无路可退!

  刀锋入骨不得不战,背水称雄不胜则亡!

  所以,这一次,已从美国手中接过头号工业强国权杖的中国不再沉默,决定扛起自由贸易的大旗,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为自由而战,为全球化而战,为人类福祉而战!

  2019年11月,RCEP整体性谈判结束,十五国发表联合声明,环太平洋地区吹响反击号角,胜利的曙光即在眼前;

  2021年9月,中国正式申请加入CPTPP,走美国的路,让美国无路可走;

  2022年1月1日,RCEP协议落地生效,全球最大的自贸区,承载着近30亿人口的命运,扬帆起航!

  特朗普掀起逆全球化的浪潮后,商务部曾多次强调:中国坚定不移推进经济全球化,维护自由贸易,愿同有关方推动多边贸易谈判进程,早日结束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加快亚太自贸区和东亚经济共同体建设。

  从1840年英国以自由贸易之名,用鸦片战争叩开中国国门;到2018年,中国主动扛起自由贸易的大旗。

  这178年来沧桑变化的背后,是伟大的中华民族一次又一次的踏高山!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龙出浅滩;

  1957年,中国由落后农业国建成工业大国,潜龙在渊;

  1978年,改革开放,中国承接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见龙在田;

  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龙战于野;

  2020年,中国工业产值31.3万亿元,超过美日德三国总和,飞龙在天!

  而今,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为庞大的工业集成体,世界能够打败中国的,只有中国人自己!

  美国,中国复兴路上最大的高山?非也,一块炼金石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3 03:50 , Processed in 0.07815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