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24|回复: 0

戎评:哈萨克斯坦为何突然乱了?这几个问题我们必须要搞清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8 11:45: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2年的第一桩国际大事件,没想到会发生在平时没啥存在感的哈萨克斯坦。

  按照现在的情势,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哈萨克斯坦的暴乱这两天就会被平息下去了,不过围绕骚乱延伸的一系列问题,以及对于中国产生的影响,还是有很多东西想跟大家聊一聊的。

  首先,天然气涨价为什么会引发哈萨克骚乱?

  一是,哈国民众的高福利来源于超低的能源价格,政府涨天然气价格无疑是动了民生之根本。

  就像猪肉在中国通胀中的占比最高一样,天然气其实就是哈萨克通胀因子中的最主要构成部分,换言之,就是民众对天然气的价格极其敏感,特别是在冬天,取暖需求本来就高,哈国政府这个时候把天然气价格涨了一倍,这对于长期享受超低能源价格的哈国民众来说,无疑是釜底抽薪之举,是绝对不可接受的。

  由于有丰富的天然气储量,以及出口赚取了大量收益,低价天然气是哈国给民众的福利。哈萨克的天然气价格是极低的,对比一下就能知道。

  比如俄罗斯天然气价格是32卢布左右每升(折合人民币约2.33元),已经很低了(中国要差不多5元/升),但哈萨克斯坦竟然低到了60坚戈/升(约合人民币0.88元),这价格甚至比生产成本的1.2元/升还要低。

  长此以往政府和供应商自然是扛不住的,由于国内赚不到钱,供应商更热衷于把天然气走私给他国赚钱,结果就是本来提供给自己国民的福利,却被走私商给薅了羊毛。

  二是,哈政府对天然气价格的市场化改革产生的连锁效应,使得社会矛盾与民怨集中爆发。

  本来市场化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天然气走灰色渠道流向国外,让国内的供应商能够赚到钱。但是政府出手后,局面却失控了。

  在政府将天然气价格调涨翻番后,开放天然气价格的最大受益者,天然气供应商又利用市场化改革,在原有涨价基础上加了20-30%。

  这下彻底激怒了哈萨克民众。因为本来哈国的通胀已经很高了,达到了8.5%的警戒线,各种生活必需品价格都在猛涨,食品价格年度涨幅在10.8%至11.3%之间,受到通胀折磨的民众看到天然气这样涨,自然是坐不住了。于是,我们看到哈国矛盾就在近期集中爆发了。

  然后,咱们再说说骚乱背后透露的信息,主要是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到底是不是颜色革命?

  这场骚乱确实有点诡异,1月2日(周日),抗议还仅出现在一个地区,仅仅两天后的4日(周二),哈全境大多数城镇就都发生了大规模的集会以及与警察的冲突,这样迅速的动员,如果说没有人在背后组织,那才是见鬼了。

  所以关于这次的骚乱到底是不是有组织、有预谋的颜色革命,现在网上出现了挺多证据和猜测,比如美国大使馆提前推出的预警信息,比如倡议者公开留的电话竟然来自乌克兰,比如参与街头暴乱的可疑人员,等等。

  这些例子咱们也不一一跟风列举了,戎评想说的,其实是另一个视角的证据。

  大家不妨想想,每次西方煽动颜色革命,有什么工作是和当事国街头暴动一起推进的?

  对,宣传!

  一个是要对事件定性,抢个可以指手画脚的话语权,另一个则是不断混淆事实,为暴乱增势,想想当年香港暴乱中,西方媒体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就明白了。

  所以我随机找了篇BBC的报道,想看看他们怎么说,这一看,又给我整笑了。

  在这篇的报道里,BBC首先就给哈萨克斯坦盖了个“它经常被描述为一个专制国家”的帽子,将这次的事件定义为“反对政府压迫的民主起义”。

  有这个前提,那么暴乱的原因自然就出来了——“在哈萨克斯坦的大多数选举中,执政党以接近100%的选票获胜,没有有效的政治反对派”,因此当地人对“缺乏改革、生活水平低下和公民自由受限感到痛苦”。

  根源找出来了,那么接下来的“开药方”也顺理成章了——在BBC的报道里,“没有明确领导人”的“活动人士”提出了五个主要诉求:

  ·真正的政府改革

  ·地方州长的直接选举

  ·回归限制总统任期和权力的1993年宪法

  ·停止迫害公民活动人士

  ·允许与当前政权无关的人担任权力职位

  看看,看看,就这还不是颜色革命?骗鬼呢!

  不过如果把时间线拉长一点,在中亚这个地方搞颜色革命,美国可是翻过车的。

  2005年,吉尔吉斯斯坦爆发“郁金香革命”,发生政权更迭,随后革命浪潮一度蔓延至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整个中亚都差点给搞翻天了。

  但是那次各国的骚乱很快就给镇压了下去,美国并没捞着什么好处,唯一成功变革的吉尔吉斯斯坦也没有像美国预料的那样建立亲美政权,反而是积极向俄罗斯和上合组织靠拢,元气大伤的乌兹别克斯坦,甚至一怒之下从此与美国反目,停止了和美国的一切军事合作。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如果这次发生在哈萨克斯坦的骚乱真是美国策划的,看来又将是一次失败的行动,让普京乐得合不拢嘴,中情局该扣奖金了。

  第二个问题,哈国自己有军警,为啥要求助集安组织?

  哈总统托卡耶夫宣布全境紧急状态的当天,就同时向集安组织发出了派兵的请求。

  按照托卡耶夫的说法,是因为骚乱者中包括有外来背景的恐怖分子,为了保护民众安全,现在在阿拉木图进行的其实是“反恐行动”,这样一说,集安组织倒也是师出有名。

  但问题是,几千人的民众暴乱而已,拿枪的毕竟是少数,哈国自己的军警力量完全可以压下去的,为什么要在民意汹汹之际,高调请来俄罗斯呢,这不是给哈国内的民族主义者反对的把柄吗?

  其实原因说起来也很简单,因为托卡耶夫不太信任哈萨克的安全部队。

  这些军警大佬多是前朝的老臣,效忠的是太上皇纳扎尔巴耶夫,而托卡耶夫自己只是不过个傀儡,危急时刻能信谁呢?所以走投无路的托卡耶夫才不得已向普京求助。

  有意思的是,就在集安组织答应出兵后,托卡耶夫胆气马上就壮了,第一件事儿就是撤了国家安全情报首脑马西莫夫,换上了自己的卫队长萨金巴耶夫,此外,在其他一些关键部门,都让自己的心腹卡了上去。

  如果再深挖一下,这个被替换掉的马西莫夫,一方面是前总统的绝对心腹,曾担任过哈国总理等要职,也算是托卡耶夫一直想动又不敢动的角色;另一方面,这个老马是个会说中文的维吾尔族人,年轻时曾在中国留学,曾经和苏联克格勃关系密切。

  那么托卡耶夫在这个关键职位上换帅,可就不仅是防着前总统了,也有可能是在防着俄罗斯的趁势坐大了。

  为什么防范俄罗斯?

  咱们举个近点的例子,在2020年底,俄罗斯杜马议员曾声称,哈萨克斯坦的大片领土是俄罗斯赠送的,而俄国家杜马副主席也出来凑趣说,哈萨克斯坦必须将其一些领土归还俄罗斯。

  当时托卡耶夫作为一国总统,还亲自投报驳斥过,所以不管内部矛盾如何,毛子的野心这都搁嘴边了,能不多留一份心眼吗?

  所以在借助俄罗斯力量的同时,哈俄可能也在暗中博弈。

  第三个问题,这事儿谁能得利?

  中亚是一个特殊地带,从地缘角度来说,处于欧亚心脏,美、俄、中、印乃至伊朗、土耳其,都是这里的大玩家,有一定的复杂性;从能源的角度来说,这里号称上“最后一片能源开发处女地”,特别是碳时代的天然气资源,储量丰富,价值巨大。

  但偏偏中亚又没有大国,所以中亚国家都在有意地维持一种“中立”的平衡,尽量引入更多的势力,和谁都做朋友,不让一种绝对势力控制整个地区,比如去年成立的“突厥国家组织”,就是中亚国家在拉着传统大国之外的土耳其入局。

  所以影响力最大的美俄,一度就陷入了一种“囚徒困境”:只要一有加强地区影响力的举动,马上会引起对方的对策反制不说,地区国家也会因为不安而采取行动,到最后实际上什么都做不了。

  然后,这次的暴乱无疑就给了俄罗斯一个名正言顺动手的机会。

  无论托卡耶夫是否有意防范,都只能进一步加强对俄罗斯的依赖,俄罗斯在哈影响力将不可避免的扩大,而只要在哈萨克斯坦这个中亚最大的国家强化了存在,俄罗斯就能加强对整个中亚的辐射。

  所以,如果这个事儿如果真是美国人策划的,普京得笑死。

  但普京也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哈萨克斯坦日渐抬头的民族主义。

  这次抗议最活跃的是讲哈萨克语的西部和南部地区,而讲俄语的北部地区则反应冷淡,也就是说,表达不满的主要是当地的民族主义力量,在这一背景下,俄罗斯的介入就挺微妙的。

  不过这一点普京也很清楚,所以在这个问题上还是表现得比较克制,提前就打了个预防针,说集安组织的任务会在一定期限内结束,站在了一个可进可退的位置上。

  普京之外,托卡耶夫也得笑死。

  太上皇纳扎尔巴耶夫统治哈萨克斯坦三十年,哈国到处都打上了纳家的标志,特别是政府和安全系统内部,托卡耶夫“亲政”三年,也不过是一个替人看门的过渡角色,其实心里很清楚,大位迟早还是得回到纳家人手里的。

  然而,经过这一闹,等到政局恢复平静之后,试问谁还能动得了我们托卡耶夫总统?

  纳扎尔巴耶夫?一边玩儿去!

  现在全国人民都在反纳家的腐败,纳扎尔巴耶夫公职都卸下了,雕像都给推到了,整个家族名声都臭了,以后要想重回政坛,托卡耶夫都不用说话,老百姓都能给他骂回去。

  想不到啊,托卡耶夫三年都没能掌握的权力,这帮暴乱分子闹了一个星期,居然机缘巧合地给他拿回来了,哈国三年前的权力交接,至此将彻底完成,托卡耶夫也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家领导人了。

  反而是美国,混乱一场得到了什么呢?

  满世界都在讨论美国搞颜色革命,本来见不得人的阴谋,现在被全世界拿着显微镜给曝光了,而且颜色革命这个东西,名声又臭了一回,以后效力只会递减。

  疫情之下,哪个国家日子都不好过,老百姓都有怨言,特别是那些中小国家,谁都可能成为下一个颜色革命的目标,谁又不对美国警惕三分呢?

  最后,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这个事件对中国的影响。

  戎评认为,哈萨克斯坦骚乱对中国的影响,不是只停留在天然气进口受阻层面,这只是短期经济利益,而是更深层次和长远的影响,是对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袭扰。

  哈萨克斯坦骚乱是美国布局围攻中俄的重要一环,而且这个棋子还有一箭双雕之效用。

  一是,把俄罗斯牵制到应对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的腹背受敌当中。

  二是,牵制中国全球能源供应链布局,特别是图谋扰乱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

  哈萨克斯坦是中国天然气的主要进口国之一。骚乱对中国天然气进口的影响,主要在中亚管道的控制问题。

  虽然从哈萨克斯坦管道进口的天然气,只占中国进口天然气的3.63%,但是中国进口量排名靠前的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的天然气想输送到中国,都必须走哈萨克斯坦境内的中亚管道,这个份额超过了20%。

  如果哈萨克斯坦出现“亲美”政权,对输气管道进行限制,那么,中国在中亚的天然气进口将受到很大的威胁。而且哈萨克还是铀矿的主要储藏国,其它矿产资源也极其丰富,政变很可能会改变其矿产出口格局。中国从哈萨克的资源进口很可能受到限制。

  回顾2021年,中国的全球资源布局先手棋频频遭到破坏。

  2月的缅甸政变,中缅经济走廊有望解中国马六甲之困遇阻;

  9月非洲的几内亚兵变,影响的是中国的铝土矿、铁矿进口;

  10月有中国大量投资的苏丹政变,影响中国石油进口;

  12月底印尼宣布禁止煤炭出口一个月,中国的动力煤进口受阻。

  此外,中国和澳大利亚的关系破裂,导致天然气、煤炭、矿产资源进口受到影响。

  现在中国能源供给方面,最确定的是俄罗斯和伊朗,其它布局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影响。这背后绝对不可能是一起起孤立事件,而更像是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操控着。

  哈萨克斯坦是中国和俄罗斯的邻国,在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布局上占据重要地位。如果哈萨克骚乱持续升级,对沿线国家将产生不好的示范。

  当然中俄不可能让这种状况持续下去,俄罗斯会首先出手干预,以普京解决克里米亚问题下快手棋的风格,哈萨克内乱预计很快会得到平息。

  就在哈萨克斯坦陷入暴乱的第二天,俄罗斯军队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迅速进驻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的行动出乎西方的预料,除了让美国措手不及之外,也让乌克兰感到了担忧。

  如果俄罗斯能够快速控制哈萨克斯坦,哈国局势还不至于出现颠覆的水平,只要哈萨克不对输气管道进行节流,那么,对中国天然气供应的影响就非常的小。

  对于哈萨克斯坦骚乱,我们更需警惕的是美国人针对中国西部的分裂活动。这是比经济利益更需提防的政治问题。从上文分析,哈国陷入暴乱是与国外势力的策动有很大的关系,从整个事件来看,犹如一场“颜色革命”,哈国反对派头目在法国巴黎“遥控”了在哈萨克斯坦的抗议活动。

  文章最后,戎评有话说

  2020年哈萨克斯坦曾经因为减少对中国的天然气供应,造成中国能源供应一度紧张,现在,哈萨克斯坦的局势是否会对中国天然气供应产生影响呢?会不会造成中国天然气价格再一次暴涨呢?

  上文已经分析,哈国内乱对中国天然气供应影响总体可控。但股市仍然有所反应,今天油气板块大涨,应该就是受涨价预期的刺激,但总体而言,地缘政治因素刺激的股价上涨不具备可持续性。中国天然气价格因为有国内和俄罗斯保供也不会出现暴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3 03:44 , Processed in 0.10941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