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710|回复: 0

张晓峰:50万亏剩13万,没事别想不开去炒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27 20: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整个周末,大部分股民都在热议3个投资故事。不管是投资者还是吃瓜群众,都看得一愣一愣的。

  3个投资故事也很有针对性:一个是散户投资者的;一个是大V,号称“银行股”专家的云蒙夫妻;最后一个是多次夺得“第一”的明星分析师姜超。

  接下来,我们一个个看下他们的投资经历。

  只见新人笑,不闻旧人哭

  第一个投资故事,是周末论坛上爆火的一篇热帖,《50万还剩12.9万,平安夜,好想大哭一场!》。

  这位股民朋友年初失业后炒股,自己有20来万,又跟亲戚借钱凑了一些。本来他凑50万只想开个科创板权限,但是他没忍住买了伊利股份。

  春节后股市大跌,一个多月亏了17%。

  之后想翻本,翻本的心情也非常的急切。于是追了半导体概念股,买了又跌,分别亏20%和10%。

  止损卖出后,看到云天化涨得不错,结果杀入后爆亏30%。

  截止现在,刚开始的50万,现在只剩下了13万,欠亲戚的债也不知道怎么还。这个故事也引起了很多股民的共鸣,帖子后面有5100条评论,还被很多媒体转发。

  第二个刷屏的投资故事是云蒙夫妇。

  经常逛股市论坛的投资者,可能对他们有一定了解。

  2007年,云蒙开始买入招商银行,在随后的金融危机中被深套,但是持续加仓招行,还上了杠杆。

  最后在7年后,熬到2014-2015年大牛市,资产做到了2000万。

  随后,云蒙夫妇辞职创业发了私募。他们的投资风格仍然是单吊银行股、加杠杆。但他们认为招商银行估值比其他银行高太多,于是重仓加杠杆先后买入民生银行、重庆农商行等。

  失手后,又转战中国华融,持续踩雷,最后净值跌到了0.4以下。

  云蒙也曾发帖对发私募后的经历进行总结,“发基金前,一帆风顺;发基金后,饱经风霜!”

  周末传出消息,云蒙发的私募基金清盘。

  第三个投资故事的主角是姜超。

  姜超在投资圈里名气很高,从2006年到2020年,他曾先后22次获得《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称号,其中6次被评为第一。

  在今年年初,姜超从海通离职,加入中泰资管成为基金经理。今年4月份,姜超发了第一只产品,中泰XX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类似于私募基金。

  到现在8个月了,跌了20%。如果是春节前后成立,恐怕回撤更大。

  ETF的意义

  通过这3个投资经历,大家有哪些感受?

  老张之所以跟大家分享这3个故事,并不是说他们投资水平不好,而是想说风险是投资的第一位。

  从风险防控来说,通常公募基金、资管产品会有很强的单一标的持仓限制。比如单一个股持仓10%以下,通常投20、30个以上标的,较为分散,即使吃土的时候也亏得相对可控。

  当然了,姜超这个有一定特殊性,因为管理时间不到1年,短期的业绩损失不代表姜超就一定菜。

  而云蒙,以及很多散户投资者,自身没有很强的风险管理意识,投资也过于情绪化决策,导致己方不停的追涨杀跌,或者持续跟市场对抗,最终酿成悲剧。

  对广大投资者来说,我们更要吸取教训,多关注ETF基金,分散投资,不然烧的就是自己的钱了。

  现在,沪深两市场子里也拥有着很多ETF。有宽基指数、有医药医疗、有钢铁煤炭、有中概互联、有新能源汽车光伏,还有半导体芯片等等,老张也跟大家测评过不少ETF。

  上周末ETF又迎来了重磅消息,香港和大陆的ETF纳入互联互通,6个月推出,到时ETF更多了。

  交易ETF也非常方便,跟买股票的流程几乎一样!

  在股票软件里面,直接搜索相关ETF基金代码,或者搜相关名称,就能看到ETF信息。比如,分别搜索沪深300ETF、中概互联ETF,挑选标的后跳转交易页面如下,跟炒股一样挂单操作。

  同时,很多券商还推出了实时净值估算,交易时可以参考ETF净值操作。

  因为港股休市、美股也没交易,所以中概互联ETF的实时净值是上周五的。

  在风险防控上,ETF也做得比较到位。

  即使遇到个股踩雷,由于ETF在全行业中分散投资,损失有限。而散户重仓单一标的,一旦踩雷可能直接归0。其次是指数自我更新,能很快翻身。

  最后,我们还少算一项损耗:印花税。

  实际上,印花税也比佣金更可怕。比如每成交额10万,印花税税率是千分之一,就要扣100块。稍微交易频率大些,印花税就海了去了。交易ETF不扣印花税,省下不就是赚到?

  老张认为,市场里有确实一些牛股。但是比例很少,甚至不到10%,剩余90%的公司则稀松平常。

  大部分投资者也很容易犯错,追涨杀跌;情绪化交易;好公司拿不住,烂公司一扛到底。

  专业的机构、专业的基金经理,尚且在规则的限制下分散投资,更何况是作为业余投资者的我们。

  如果你是投资神人,可以自己炒股。但对于控制不住自己的人性、选股难、风险承受能力偏稳甚至较低的90%以上的投资者,ETF更适合。同时,在投资时适当分散,杜绝高杠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30 17:23 , Processed in 0.10940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