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074|回复: 0

智谷子:又一大国沦陷新毒王,张文宏:这是全球最艰难的时刻,中国还能独善其身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19 19: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奥密克戎会是新冠病毒在这个世界上最后的疯狂吗?

  就在人们半信半疑之间,仅仅2个星期,奥密克戎已经攻陷了77个国家和地区。

  近日,它在英国连续刷新了差不多一年前的单日新增病例纪录。

  英国卫生部门用了“前所未见”、“令人震惊”等词汇来形容奥米克戎。

  英国事实上已经处于准封国状态,这也让邻国法国高度紧张,宣布禁止英国旅客入境,不管打没打过疫苗。

  不要觉得与你无关,这是全世界对抗奥密克戎的“前哨战”。如果奥米克戎能瓦解英国的抵抗,那就意味着它有极大可能征服全世界。

  不管英国之前对付病毒的姿态有多浪——从事故频出的牛津疫苗,到全面解封,还有对待德尔塔的漫不经心,让德尔塔从英国扩散到全世界——英国现在是认真的,而且,它与病毒的战斗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因为,这场战斗将会决定所有人的2022年。

  要么,踩着英国的尸体知道自己将如何死?要么,和英国一起迎接黎明的曙光。

  在新冠疫情蔓延之后,英国从来没有如此被世界寄予如此厚望,其中甚至也包括中国政府、科学家和普通人。

  张文宏说,当前是全球性最为艰难的时刻,是人类与病毒对抗相持最为困难的时候。

  我们也真心希望如此。

  此时此刻,奥米克戎已经在中国现身,中国罕见出现了新增确诊病例快速上升,中国有三个区域处于高度管控状态:内蒙古满洲里、云南瑞丽、浙江杭州及其周边部分地区。

  这个冬天,会是黎明前的最后黑暗吗?

  世界刚开始知道奥密克戎的时候,英国就与多国断航,进入了“半封国”状态。

  英国的果决一度让世界惊诧。这还是那个躺平的约翰逊吗?

  然而,从躺平中惊坐起的英国还是沦陷了:12月13日,全球首例因奥密克戎死亡的病例在英国出现;12月15日,英国单日新增确诊78610例,16日单日新增确诊数飙升至88356例,连续打破了2021年1月8日创下的单日新增确诊68053例纪录。

  给人的感觉,大英帝国这是要完的节奏!

  英国卫生安全局表示:“新变种是疫情爆发以来我们所面临的最大威胁,令人震惊、前所未见。”

  英国政府首席公共卫生顾问霍普金斯的结论更加令人忧心忡忡。他警告称,到今年底,英国每天感染奥密克戎变种的人数可达100万!

  除此之外,英国这一轮“前哨战”,将翻越三座大山,它将成为预测2022年的绝佳窗口:熬过这一波,新冠也就是个地方流行病了;被打倒了,那明年大家又得提心吊胆过日子,全面复苏遥遥无期。

  第一座大山,政府如履薄冰的抗疫计划。

  12月8日,英国首相约翰逊宣布,英格兰将启动“防疫B计划”(Plan B)。

  总的来说,B计划=强制口罩令+居家办公+疫苗通行证,具体如下:

  从12月10日开始,大多数公共场所都强制要求戴口罩;

  从12月13日开始,重新引入居家办公;

  从12月13日开始,进入夜店、室内500人以上参与、室外4000人以上参与的场所都要出示疫苗通行证(后续更新需要接种加强剂);

  疫苗通行证可以用48小时内的病毒阴性检测证明代替;

  新冠密接人士,需每天病毒检测……

  《i新闻》指出,这是约翰逊的又一次重大转弯(U-turn)。

  然而,“B计划”在英国议会投票表决时,等待约翰逊的却是一次大背叛。

  他所在的保守党议员中罕见出现99人倒戈,B计划最后居然要靠着反对党工党的压倒性赞成票才惊险过关,真是丢脸!

  议会里惊险过关,门外也并不宁静。

  12月11日,大量反对人士聚集在伦敦、纽卡斯尔和曼彻斯特的街头,举起写有“反对排斥”“停止新冠通行证”的横幅。

  甚至还有人把约翰逊P成了希特勒的样子。

  第二座大山,并不乐观的疫苗接种数据。

  根据英国卫生安全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不管是辉瑞还是阿斯利康,打两针都不能挡住奥密克戎。具体而言,两针辉瑞对新变种只有40%的保护率,而对德尔塔起码60%以上。

  不过,不管前两针是哪款疫苗,打了加强针都能把有效性提高到70%以上。

  怪不得首相约翰逊一直呼吁英国人去打加强针,也一直强调,英国接种加强针的人数是欧洲的两倍,美国的两倍多。

  甚至在他最新的新闻发布会上,演讲台还特别换上了“Get Boosted Now”(现在就打加强剂)的标语。

  约翰逊理想丰满,但英伦现实太骨感。

  比如,英国政府已经确认,奥密克戎占了伦敦一半以上的新感染,正式超越德尔塔成为主流毒株。

  但英媒通过分析政府官方数据发现呢,伦敦居民中仍有三分之一完全没有接种疫苗,这一比例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倍。英国目前疫苗接种率最低的14个行政区都在伦敦。

  心大还到处浪的伦敦人,每三个就有一个没打疫苗,更不用提加强针了。

  第三座大山,圣诞新年假期要来了。

  英国单日病例创新高的日子,距离圣诞节只有一个星期。

  英格兰首席医疗官克里斯·惠蒂 (Chris Whitty) 敦促人们在圣诞节前夕减少社交活动。

  严峻的疫情现实迫使英国各公私机构纷纷取消圣诞年会、庆典之类人们期待已久的活动。95岁高龄的伊丽莎白二世女王也取消了计划在圣诞节前举办的王室例行晚餐。

  然而,鲍里斯还在发布会上表示,今年的圣诞会比去年好,民众无需因为有疫情就取消聚会,或是关闭餐饮场所。

  BBC应该是最会制造焦虑的英国媒体了。12月16日,BBC刊文表示,按照目前英国新变种病例每两天就翻一番的速度下去,过完圣诞,英国人就都被感染了。

  虽然语不惊人死不休,但圣诞假期后的病例潮确实存在。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赛本周摊牌了:“人们认为奥密克戎是温和的,这大错特错。”

  如果英国最后失败,那么这很可能是全世界新一轮失败的开端。

  从最早作出反应,到如今依旧面临重重压力,英国之前的抗疫总是看起来要在失败的边缘疯狂试探,但又总是能顺利通过挑战。

  这就是我们曾在五个月前概括出的“英国模式”,即“浑水摸鱼”+“走一步看一步”。

  在重大危机面前,英国总能表现出临危不惧,但人们又很难看懂它把终点设置在哪里,到底要走向何方。

  美国政治学者迈克尔·罗斯金曾精妙地指出英国政治的特点:

  “英国实用主义的一个方面是问题解决过程中的‘胡乱应付’(muddling-through)方式。英国人倾向于不去彻底的分析问题,提出详尽的可选方案或者‘博弈计划’。他们试图‘设法胡乱应付’,随着他们对问题的跟进而临时拼凑方案。”

  这种“实验性”的政策取向,有些人可能认为是草菅人命,有些人也许觉得战胜病毒本来就是一个见招拆招的过程。

  如今,奥密克戎已经在超过77个国家传播,让美国再度陷入麻烦,纽约再度沦陷,大批文体活动因为“缺人”而被迫停赛,已经受到重创的全球经济迟迟未能全面复苏。

  香港大学最新的研究结果显示,奥密克戎在支气管中的复制速度是德尔塔毒株的70倍!

  即便当下人们对奥密克戎的基本认识是,传播性强但致死率低,但按如此迅猛的传播速度,病例数的激增同样会大大增加本已重负荷的医疗系统,对世界各地来说依然是个挑战。

  所以,英国的“实验性”政策,其实每一次都是在为全人类探索出路。它可能会成功,给人类最终战胜病毒提供有益经验,它也极有可能失败,人类不得不再次迎来社会封锁,经济受挫,供应危机,通胀高危的现实。

  说到高通胀,英国最近其实还做了另一项有意思的探索,这直接关系到明年的全球经济走势。

  12月16日,英国央行意外加息,划破了全球市场的平静。

  央行将基准利率上调15个基点至0.25%,大幅超过了经济学家们认为明年2月才加息的预期。

  英国是今年首次加息的G7国家。英国央行首席经济学家皮尔放话称,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加息。

  加息背后,就是不断上扬的通货膨胀。

  英国国家统计局(ONS)数据显示,在截至11月的一年时间里,英国人的生活成本上涨了5.1%,高于前一个月的4.2%,达到了自2011年9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分析认为,通胀主要是由更高的交通、能源、原材料和服装价格推动的。

  事实上,我们在说美国的供应链危机时,英国的危机其实比美国更严重,如果疫情再失控,英国真的要成为发达国家新一轮抗疫的先驱了。

  不只是疫情,还有经济复苏,英国都在打“前哨战”,其结果将影响深远。

  我们都能从英国的身上或多或少地看到自己未来的影子。无一人例外,包括中国。只不过,中国无论如何能好过一些。

  好过一些,是疫情发生后中国大多数时候的状态。

  新毒王奥米克戎的出现,更是让中国的“动态清零”政策甚至罕见得到了诸多西方媒体一反常态的部分肯定。

  但此刻,中国以及普通的中国人正处于这一年以来最难的时候,面临新病例屡创纪录和假期防疫的双重困境。

  满洲里和浙江两地疫情,极大地考验着中国人的耐心,更让不少中国人直接破防:

  12月17日下午,浙江省通报,自12月16日下午4时,到今天下午4时,浙江省报告新增确诊病例79例(其中,宁波4例、绍兴75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例(在绍兴)。

  自12月5日以来,到今天下午4时,浙江三地累计报告确诊病例421例、无症状感染者2例,其中,宁波累计报告确诊病例68例;绍兴累计报告确诊病例329例、无症状感染者2例;杭州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4例。

  在抗疫整整两年之后,生活依然没有宁静,还是不时地一个城市一个城市地凌晨爬起来做核酸,还是会看到不少人因为疫情断了生计,还是有些城市错过了最好的决策时间……

  浙江疫情甚至暴露了一个新的巨大风险,那就是大城市严格起来了,结果危险在周边城市暴露了。

  中国可不会搞“实验性”政策,管你超大城市还是小县城,都是对病毒零容忍。

  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仿佛身处一个时间机器之中,时间不时地被停止,生活不时地被重启。

  浙江的流调记录记下了普通人的顽强与心酸,他们只是顽强地活着,即使没有疫情,他们已经够辛苦了。

  绍兴的一位52岁的出租车司机,每天早上6点出车,深夜才能休息,每天工作超过12小时,没人知道这样的生活,他坚持了多久。

  这个第39号确诊病例,每天凌晨三四点起床,不在屠宰场进肉,就在菜市场营业。除了午间回家短暂的吃饭、休息,一天要工作超过10个小时。

  还有人,注定已经回不到过去。

  这就对即将到来的元旦和新年假期提出了极为严峻的防疫要求。

  浙江挺干脆,直接封到明年三月,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

  可更多地方还在等待安排,“就地过年”再一次引发讨论。

  未来人们应该怎么生活,这是一个问题。

  所以,我们为什么关注新毒王到底有多毒,关注相距8000公里的英国的这场前哨战。

  病毒,让我们相信人类真的是一个共同体,虽然大多数时候,他们的悲欢并不相同。

  这一次,希望英国能够挺住。

  希望当新年钟声敲响之时,英国能够传来好消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2 07:33 , Processed in 0.21883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