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34|回复: 0

酷玩实验室:中国科技成功会剥夺美国成功?布什总统儿子不这么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5 17:34: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爱因斯坦相对论被挑战了。

  最近,SKA组织的总干事Diamond,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了段让人“惊掉下巴”的话:

  “射电天文学改变了科学家们对物理学的理解,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提出了挑战,并有望给宇宙起源之谜一个答案。”

  说实话,搞清宇宙起源可比元宇宙厉害多了,这个问题已经困扰天文学家几百年了。

  本着看看又是哪个“野鸡组织”搁那博眼球求关注的心态,我到网上查了下资料。

  结果一查,我惊了。

  SKA组织的全称叫“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是国际天文界计划建造的全世界最大综合孔径的射电望远镜,目前全球有20个多家参与,中国还是发起国之一。

  妥妥的正规军啊。

  对于这样的跨国天文研究组织,肯定不会没事跳出来编瞎话。

  那么,天文研究最近到底是有了什么新科学突破呢?

  01

  首先解释一个概念,“射电望远镜”,它又被称为接收无线电电波并转化为图像的“神器”。

  自20世纪30年代首次探测到外太空无线电信号以来,射电望远镜已经辅助天文学家先后发现了脉冲星、系外行星和宇宙微波背景等。

  这么厉害,可为啥大家都没咋听说过呢?

  其实是因为受计算机算力所限,这几年一直没有特别大的新突破。

  但这次SKA建立的将是有史以来最大、最强的射电望远镜,收集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数据流量达到惊人的每秒Pb(即千万亿比特)级,比目前全球互联网流量还要高。

  显而易见,这其中最难的就是该如何处理这些海量数据了。过去处理SKA先导项目数据时,仅一次对南半球星空中大约20多万颗星体的定位和识别,天文学家就需要169天。

  现在为SKA中国站提供超级算力支持的企业是华为,在换成华为集成的AI强劲算力后,上述任务只需要用时10秒钟。

  这个雄心勃勃的项目,研究目标包括第一代天体如何形成、星系形成与演化、暗能量性质、宇宙磁场、引力本质、生命分子与地外文明等。

  值得强调的是,上述任何一个问题的突破,都将是自然科学的重大变革。

  显然,这项研究的最终成果不只是对某几个人或组织有利,而是对全人类文明有益。

  与此同时,要完成这件事,肯定也离不开全世界多个国家的通力合作。

  这样一个组织几年来大跨步发展,狠狠打了某些喜欢制造技术不信任的国家的脸:

  科技全球化,依旧是符合人类共同利益的发展道路。

  可能很多人都知道经济全球化,但并不具体了解科技全球化的意思。

  科技全球化,简单点来说就是研发资源的全球配置、研发活动的全球管理、以及研发成果的全球共享。

  在过去很多年里,经济全球化已经让人们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科技全球化将融合全人类的灿烂智慧。

  02

  但遗憾的是,近几年科技全球化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阻断了。

  标志性事件,就是美国以莫须有的“国家安全”为由头,用实体名单制裁了大批中国科技企业。

  但科技创新毕竟不是零和博弈,阻止科技全球化不仅与人类利益背道而驰,也与世界正面临的严峻形势不符。

  当下全球共同面临着包括经济、环保、民生保障、科技创新等领域的挑战,重大疾病、气候变暖、能源危机、人口变化,无时无刻不让人觉得人类未来发展充满了重重叠叠的路障。

  而任何单个国家都无法应对这些挑战,只能由全人类共同应对。

  这些问题,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科技全球化。

  但假如没有全球共同的政治意愿、经济运作和科技创新,扫除这些障碍是根本不可能的。

  过去几十年中,科学家们基于科技全球化共识而展开的合作,已经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比如,因为发现人类某些疾病是多个基因在起作用,想对健康问题进行更详尽的研究,就需要人类基因组的完整序列,于是就有了1990年启动的“基因组计划”。

  截至目前,基因组计划已经确定了数万个特性形状和疾病的位点,被广泛应用于各大国家医疗实践中。

  据报道,“人类脑计划”研究在电脑上建立完整的人脑数字模拟,也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

  而阻止科技全球化的弊端也很明显。

  早在2017年,日本东电公司决定将含有放射性物质的“脏水”倒入大海时,就有世界一流核电专家表示:

  假如日本在应对事故过程中有机会享受到科技全球化的好处,这场可能演变成全球灾难的悲剧原本可以避免。

  科技全球化的更大价值或许就在于我们从中可以找到一种自我认知的新方式,一种对人类生存发展和道德观念的深层思考。

  一言以蔽之,人类需要超越自我。

  03

  一些国家把科技创新推向零和博弈后,在西方受到了广泛的质疑。

  12月2号华为TrustInTech峰会上,美中关系基金会的创始人和主席乔治·布什(美国前总统布什的儿子)就在现场说道,许多人正在接受一种危险的零和心态,这种心态违背了常识。

  “中国的成功并不会剥夺我们的成功,反之亦然。尤其在科技领域,中美合作可以让创新实现一个质的飞跃。”

  乔治·布什

  美国NASA首席天文学家兼太阳系大使Derrick Pitts博士,在峰会上列举了七国合作的国际脑科学计划、30米望远镜等多个国际科研合作项目,在发言中多次强调多样性对于国际科研的重要意义。

  他表示,“从古至今,科研创新都是在跨界合作和多样性的背景下才能得到最好的成果。”

  Derrick Pitts

  英国国民保健署前数字医疗总监Peter Curry则介绍,“如今医疗行业普遍面临资源紧张的问题,医生需要在准确的时间地点获取准确的信息,我们必须需要和科技行业加强合作,有效的数字化转型将可以提升行业效率。”

  Peter Curry

  科技合作的好处,显而易见。

  TrustInTech Summit会议,是以科技互信为共识的全球峰会,今年的主题叫做“信任共创价值”。

  前天晚上,我在线上观看了这场峰会的直播。给我的感觉是华为不仅在技术上越来越开放了,而且还在绿色低碳领域承担起了一些宏大的责任。

  怎么说?

  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裁、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总裁侯金龙现场做了两个判断。

  他说未来三、四十年有两个“确定性”的趋势:第一个是智能化,第二个是低碳化。

  其中“低碳化”很好理解。因为“碳中和”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达成最广泛的共识了,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明确宣布了碳中和目标。

  最关键的是智能化。这代表华为已经有了某些可帮助实现“低碳化”的技术。

  侯金龙演讲中公布了这样一组数据:

  截至2021年9月30日,华为已经助力客户累计绿色发电4435亿度、累计省电136亿度,相当于减少2.1亿吨碳排放、等同于植树2.9亿棵。

  咋做到的呢?侯金龙举了一个例子。

  在中国青海,华为助力黄河水电公司建设了全球最大的风光水可再生能源基地,其中仅2.2GW光伏园区一个项目,每年就可生产近50亿度清洁电力。

  这个项目总占地面积达到56平方公里,有500多万块光伏组件,华为通过一系列智能化和数字化手段,精准管理着每一串组件,让电站发电量提升超过2%,运维效率提升50%以上,实现了更低的度电成本。

  不仅如此,这个项目还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实现了光伏板上发电、光伏板下牧羊,让荒漠变绿洲,随处可见碧草蓝天、牛羊成群,一派“风吹草低现牛羊”的景象。

  此外,在能源数字化,数字化定义电动汽车驾驶,以及绿色ICT基础设施方面,华为也都带来了最新的技术。

  在深圳福田区,正在建设中的华为数字能源安托山基地将被打造成全球最大的“光储直柔”近零碳园区,预计将在2022年投入使用。

  建成后,每年可生产150万度光伏绿电,年耗电量将从1400多万度降到700万度,年省电达50%,降低碳排放超过60%。

  不得不令人感叹,坚持倡导技术开放、科技互信的华为,一直有着迈向星辰大海的雄心与自信。

  尾声

  今天的中国是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在经济全球化中,不是英国,也不是美国,而是中国在高举全球自由贸易的大旗,在扮演无所不在的蓝色海洋角色。

  在科技全球化不可逆的历史大潮中,中国和一些中国企业也开始扮演起了更高大更积极的形象。

  在1927年著名的索尔维会议合影中,照片站着的有爱因斯坦、居里夫人、普朗克、玻尔、薛定谔、海森堡、狄拉克、洛伦兹等等。

  这是一个多么美妙的时刻,有这么多顶级的大脑,他们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在一起开会,一起研究,一起争论,为整个人类未来而努力。

  科技全球化,不正是所有这些希望人类明天会更好,地球家园可持续利用的人们的共同诉求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1 17:40 , Processed in 0.18756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