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04|回复: 0

安民:逆周期调节将要开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5 15:0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疫情

  1.各国疫情

  到今天下午2点,腾讯的数据,美国累计感染49878049人,累计死亡808116人。上周六下午2点,这两个数据分别是:49050917人,799138人。则7天时间,新增感染727132人,平均每天103876人;7天新增死亡8978人,平均每天1283人。

  从7天平均新增感染来看,已经超过10万了,增幅还是不小。但是,如果看最近几天数据,发觉增长更厉害。前天是132822人,昨天是146363人,今天147434人。明天就过5000万了。

  德国、英国数据依然在高位。德国昨天是73486人,今天70681人。英国前天53945人,昨天53941人,今天50584人。法国昨天48416人,今天49858人,也接近5万了。俄国是3万多,波兰、荷兰、捷克、比利时、土耳其都是2万多人一天。

  南非昨天一天11535人,今天16055人,非常明显的加速。显然是奥密克戎影响的结果。这病毒果然不怂。

  2.中美针对奥密克戎的疫苗,已经进入研发

  前期的第一个判断,新冠疫苗将成为多价疫苗,这一判断开始部分成为现实。我前期一直有谈新冠疫苗最后会变成一种多价疫苗,就像其他疫苗,两价,四价,9价,13价,15价;现在,中美新冠疫苗的研发,已经进入这种状态。

  中疾控相关专家说,我国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已经做好了包括灭活疫苗、核酸蛋白疫苗、病毒载体疫苗等多条技术路线的前期技术储备和研究,部分企业已经开始相关前期设计。也即多价疫苗最后就会变成现实。

  前期的第二个判断,中国不能随便开放国门,这一判断将成为现实。前期我根据西方主要国家疫苗注射情况和新增感染人数,推断西方疫苗防不住疫情,因此群体免疫的设想在新冠面前不可能实现,因此中国不能开放国门,不能放弃清零的抗疫政策。本周四看新闻,发现国家卫健委已经持有这种观点,维持现有防疫思路和防疫体系,不随便开放国门,也不放弃清零。这个也成为了现实。而且,我前面根据西方各国的情况,推断中国如果采用西方的防疫模式,疫情将出现一种什么样的爆发,这种推断方法已经是各方面所广为使用的方法。北大相关研究机构对开放国门的疫情推断,即是采用了这种方法。而北大的研究,促使了国家卫健委表态不开放国门。

  第三个判断,前期我判断中国要团结世界各国一起向前,需要广泛使用中国疫苗。结果本周中非合作论坛上,老大表态中国将支持非洲新冠疫苗10亿剂。其中6亿剂赠送,4亿剂是合作生产。在疫情肆虐的情况下,谁手中有疫苗,谁手中有抗疫物资,大家就跟谁走。这一判断成为现实。

  到今天为止,以色列已经开始接种第四剂疫苗了。中国加强针已经打了一段时间,因此建议大家注意打加强针,时间到了就打,不要拖,毕竟要给自己施加一层保护。加强针的注射,给大家的建议是第一选择,中科院高福院士带头研发的蛋白疫苗,针对奥密克戎以前的所有变异病毒有效率超过80%;对奥密克戎的有效率多高,现在缺少数据。第二选择陈薇院士研发的新冠疫苗加强针,陈薇院士自己说提高抗体浓度20到30倍;第三选择,原来注射什么,现在依然注射什么。需要说明的是,国内有混合注射的数据,数据很好,安全性也没有问题。

  还有,原来预期新冠疫苗最后会成为类似流感的疫苗,看来将来会变成现实。

  到今天为止,全球疫苗注射率为103.06%,从只注射三剂来看,刚过三分之一;市场依然很大。

  二、宏观经济

  1.HD债务违约

  9月下旬,我写过HD的文章,当时被删了,而且还没有发完。后来也发过,也没有发完。昨晚HD发布公告称,收到一笔金额为2.6亿美元的私募债的偿还通知,而其未能履行该笔债务的偿还义务,此举可能导致债务的加速到期。

  就是一些债主在债权没有到期之前,先要求HD还债。

  另据相关信息,广东省已经派工作组进驻HD了。

  显然,在增发股权(只可起缓冲作用)以后,HD后期只有加速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以及变卖资产还债这条路可走了。如果变卖资产还不足以还债,最后就只有破产重整。

  债务是一柄双刃剑,用得好,可以加速企业自有资产做大做强;用得不好,最后就会伤及自身。伤及自身的标准有两个,一个是现金流,一个是净利润。

  房地产前面的融资成本大致在9%到12%,我们即使按9%算,6月底HD有息负债5717.75亿,下半年需要付息250余亿;如果考虑本金,总共为6000亿左右。鉴于HD的这种情况,银行也好,信托也好,债券也好,理财也好,都希望能提前还债,因此,如果政府不出手,HD后面爆发债务危机,是很正常的事情。

  因为HD现在能够变现的就三条路,一是股权融资,HD物业、HD汽车已经融过了,后面即使再融资,也是杯水车薪。二是卖现房,建现房。这个需要政府出面,别让上游建筑商、材料供应商要前面的欠款(但建筑商和供应商后面不可能再垫款了,肯定是现钱现货交易),只能以HD现有账上的资金为依托,边加快建房边卖现房,这个每年能销多少,则存在不确定性。一个月100亿估计有保障,但200亿可能有难度。按每月100亿销售收入算,每年1200亿现金流入,按每月200亿销售收入算,每年2400亿现金流入。这个速度,根本不足以还有息负债,况且还有前面的建筑商、供应商欠款呢。因此,HD必须进行第三项操作,卖数千亿资产还债。如果资产不足以还债,那就破产重整。

  很多人对资产的理解是不到位的,特别是债务。债务一超额,必然伤及自身。

  2.房地产行业债务风险及利率政策转向

  我前期一直在谈宏观公式,及中国GDP增量不及年度债务利息。公式如下:

  国家非金融机构有息负债总额*社会平均融资利率>国家GDP年度增量。

  当这个公式成立,则这个国家容易出现债务危机,进入企业债务违约的高发期。解决的办法有三,一是压缩有息负债总量,即传统的降杠杆;二是降低平均融资成本,即降息;三是既压总量又降成本。我前面计算得很清楚,如果中国选择第一条路,压缩有息负债总量,最后结果是,中国企业得倒闭1/3以上,才有可能达成平衡。而1/3的企业倒闭,本身就会引发金融危机,因为会将银行拖垮。所以我给出的政策是第二条路和第三条路,但中国相关管理机构并不赞同。目前,相关机构的选择是金融开放,国际金融资本,包括债权资本和股权资本,都在大规模流入中国。

  债权资本加速流入中国,即是扩大全国债务,继续加杠杆。在上面的公式中,左边扩大,结果一定是这个公式更加不平衡了。

  国家非金融机构有息负债总额(扩大)*社会平均融资利率>国家GDP年度增量。此公式更加失衡。

  这是一种温水煮青蛙式的加外资杠杆的政策选择,从债务的角度,于中国的长远不利。因为我前面有很多文章还讲到了,外资这是进入做无风险的套利。中外资本,既不平衡,更不平等。人为分出一个外资特权资本和内资负重资本。外资无风险吃利差3个多点,再无风险挣汇差5个点,一年是8个多点的无风险收益,但中国企业得要承受很高的融资成本,像房地产行业,已经是9到14个点了,而且这么高的利率还融不到资。里外里相差多少。这是中国财富无风险地向国外流淌的政策。从短期来说,加大中国财富向海外进行无风险的流出;从长期来说,加大上面公式的不平衡。

  因此,从宏观政策上来说,后面随着房地产行业一家家企业爆雷,利率政策转向,应该提到日程上来了。

  尽管现在这个时机不利(因为美国趋向加息),但必须提上日程了。

  3.明年宏观经济

  去年底,对今年宏观经济的判断是前高后低,一季度最高,后面逐步走低;全年8%到9%,不排除更高一点。现在这个判断成为现实。

  对明年的宏观经济,因为疫情爆发,因此明年会有些国家封锁,加上明年夏天会有新的变异毒株出现,因此,明年全球经济会有比较大的动荡。疫情紧急,会有些国家有封锁,疫情不紧急,有些国家会加大开放的力度。因此,世界经济明年是一个弹皮球的行情。即在一个低位弹呀弹的,高百分之二三或百分之三四,低则只有百分之一二,极端则是负增长(出现的概率比较低)。因此,明年全球经济增速不会高,大致在百分之二三,总体上需求是有问题的。

  中国明年出口仍然看好,因为疫情控制很好,中国产能是全球各国所需要的。但出口增速不高,估计正常在10%左右。高百分之十一二,低百分之七八。消费增速仍然不高,三五个百分点的增长。

  投资情况,会开始变好。投资已经连续三年负增长了。2019是-13.24%,2020年是-5.91%,今年前10个月是-7.75%。投资的高峰在2018年,总额为635636亿,2019年为551478亿,2020年为518907亿;去年前10个月为483292亿,今年前10个月为445823亿。去年11月份和12月份数据都低,今年11月和12月份比较容易起速度。

  明年因为全球疫情影响全球经济情况不好,中国需要保就业,就需要增加投资。前三年投资都下滑,因此明年政府会扩大投资,逆周期调节以保增长。而且投资方向上,主要有三个方向:一是新能源,二是两年前炒作的新基建,三是2025中国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当然,传统的一些方向也会有投。

  从政策匹配的角度,中国前些年减税降费,导致政府财力不足,只能发行国债和地方债以筹集投资资金,加上房地产调控,民间投资增量不足,导致这几年中国投资下滑,严重影响国家经济发展。其中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政府财力不足。目前,政府主要讲的还是减税降费,即主要还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一直不怎么动。而我的观点则相反。很简单,国家财政收支已经力所不逮了,在此情况下,指望财政政策发力,有难度,因为只能靠扩大负债,包括吸引外资流入买国债买地方债,都是为了扩大投资。扩大负债刚好导致上面的公式更加不平衡,左边扩大,右边增量不够。而我的策略则不然,降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每降一个百分点,中国企业每年少付3万亿的利息,即使按20%交所得税,也有7500亿财政收入。各级政府少说也有60万亿有息负债,利息每降一个百分点,一年少付6000亿。两两相加,一年就多出13500亿的本金,加上匹套银行贷款等社会资金投入,按照现在的政策,可以撬动近4万亿投资额,投资增速可以增加百分之八九。中国经济情况马上就不一样了。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呀。

  因此,明年变数在投资,最大的变数就是货币政策。刚好今天我看到货币政策要放,准备降准。但我的判断,降准的方向还不如降息。降息则一切生动。但总体来说,明年经济压力比较大,估计国家要保五到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2 13:15 , Processed in 0.50017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