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493|回复: 0

时晨晨:撕破“底线” 上海凶狠抢人 开始救楼市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30 17: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向开发商“输血”,又放松了信贷,全国正在拯救楼市。

  在深圳、杭州收紧人口政策之后,上海一反常态,大规模抢人。

  11月29日,上海市学生服务中心(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海学生事务”发布通知:

  关键信息两个:

  1、2021年第二批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落户受理工作即将开始,具体时间为12月1日到31日。

  2、在五大新城和自贸新片区,将试点符合条件的应届研究生毕业生直接落户。

  01

  不要“底线” 疯狂抢人!

  翻看上海人才引进记录,在2021年的6月到7月,已经受理了一批大学生落户。

  这次,又搞了第二批,说明上海加大了人口引进力度。

  另外,此前针对“五大新城”和自贸区新片区的人口政策,想落户基本上都是靠对口人才引进,以及“居转户”年限从7年缩短为5年。

  也就是说,这五大新城,以及自贸区人口引进途径,基本上不靠应届生。

  这次,应届生可以直接落户,说明上海的确放松了落户限制,加大了抢人力度。

  实际上,从2020年开始,上海就开启了抢人大战,一共六次政策放松:

  1、应届生直接落户学校从清北扩大至清北复交、同济和华师大,以及上财、上大、华东理工和东华大学的MPAcc硕士研究生。

  2、将原来可以直接落户的11类人才具体分化为18类,创业人员等对经济有贡献的人也能落户。

  3、针对临港新片区、张江科学城重点产业的人才,居转户年限缩短,7年缩短为5年或3年。

  4、国外高水平大学的本硕留学生直接落户。

  5、针对7年2倍社保居转户,由必须连续4年36个月满足2倍社保,改成了累计计算。也就是说,社保断缴也能落户。

  6、松江、嘉定、奉贤、青浦、南汇这五大新城的重点产业和特定人才,实行人才引进和优化“居转户”年限由7年缩短为5年。

  总之,全国落户第二难的上海,已经到处开口子,想方设法的引入人口流入。

  看看数据:

  整个2020年的人才引进幅度上,就比2019年增长了48%。

  也就是说,相比2019年,上海2020年人才引进力度大幅增加。

  而2021年上半年,上海人才引进和居转户落户名额全部发放完毕,累计发放落户名额33362个。 其中,居转户17707人,人才引进15655人。

  仅在人才引进上,2021年上半年的数量,就已经超过了2020年全年,比2020年全年还多了20%。

  现在,上海又开放第二批落户政策,必定大规模增长。

  初步估计,2021年上海人才引进数量,恐怕要比2020年再多个50%-60%。

  连续两年,上海人才引进数量增幅都是50%,数据相当恐怖。

  总之,一句话:上海又开始疯狂抢人,而且不断突破“底线”!

  02

  上海抢人 因为楼市不行了?

  一提到深圳、杭州等热门城市的抢人,大家第一反应就是,楼市接盘侠不够了?

  上海抢人呢?也是接盘侠不够了么?

  的确,上海的楼市相当冷清。

  自8月份推出“三价就低”的银行按揭政策以来,上海二手房市场就断崖式下跌。

  今年9月,上海全市二手房成交12040套,同比下滑61%,环比下降33%,成交均价为38415元/平米,环比上涨1%,同比下降9%。

  在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上海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7.43万平方米,同比减少31.70%;成交套数680套,比去年同期的1030套缩水350套;成交金额40.14亿元,同比减少26.39%。

  10月下旬,上海二手房市场稍微有些回暖,成交量有所回升,但是总体仍然不乐观。

  一提到人口,就想到楼市,也太小看上海了。

  上海引进人才,是真的需要人,咋可能会为了房价,专门搞一些人口政策,找一些投机的接盘侠呢?

  “只是房地产不行了,上海才不得不引进人口”,如果只是这个原因,那么上海就偷着笑吧。

  对比别的城市来说,不引进人口楼市可能就不行了。但是对于上海来说,再不抢人,整个城市都没有活力了。

  看看上海的人口结构太惨了:只有老年人,没有年轻人;只有花钱的人,没有挣钱的人!

  七普结果显示,在人口结构上,上海创造了一个纪录:全国所有省级行政区中,0-14岁人口比例唯一低于10%的地区。

  21座城市中,上榜的广东四城老龄化排名居末四位,深圳最年轻,60岁以上人口占比只有5.33%;东莞市60岁以上人口占比也低于6%。

  北上广深四座一线城市,上海最高,60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23.38%,是深圳的4.4倍。

  对于上海来说,抢人的出发点哪顾得着什么楼市,再不抢人,恐怕整个城市都会失去竞争力。

  这次上海抢人,直接导火索是什么?

  看一则新闻:

  上海的领导班子,为了人口问题,前几天专门开了一个会,要求引进人才。

  这个会议结束3天后,上海开启第二批人才落户申报。

  03

  政策矛盾,上海咋弄?

  上海人口政策还有一个矛盾就是:一方面,五大新城扩大规模,上海大规模抢人;另一方面,上海又卡死2500人口红线。

  目前最新的数据,上海常住人口2428.14万,但是到2035年上海常住人口要守住2500万红线。

  这是什么意思呢?

  1、由于医院、交通、学校等共同资源有限,上海必须要控制总人口,腾笼换鸟。

  所以,上海的人口政策,就是要淘汰落后的产业,以及相关人员,比如传统的钢铁行业,重污染化工行业等等。

  需要的是哪些产业和人才呢?上海现在重点发展的产业和领域需要的人才。

  比如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民用航空、民用航天、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新能源、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软件和信息服务、新材料、节能环保、生产性服务、数字创意等产业。

  2、假设人口红线不变,这就意味着,现在放松落户条件,是进入上海的绝佳机会。

  一旦人口逼近红线,上海将关闭落户通道,使得人口增长和人口死亡率相一致,出一个进一个。

  3、上海最终将放开人口红线。

  上海总体面积很大,但是农村建设用地,以及农业用地相当多。根据当前的政策,上海完全可以去外地购买份额来弥补城市建设用地的不足。

  另外,跟国际同类城市相比,上海当前的人口密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任泽平团队数据显示,从人口密度看,上海(3539人/平方公里)、北京都市区(2571人/平方公里)分别位居第五、第六。

  居于前四的分别是首尔都市区(5339人/平方公里)、孟买都市区(5235人/平方公里)、东京都市区(4181人/平方公里)、墨西哥城都市区(4000人/平方公里)。

  我们的观点是,随着宏观经济不断放缓,上海最终会放开人口红线限制,从而获得进一步发展的驱动力。

  上海,终会成为一个超级巨无霸城市。

  以10年或20年时间为尺度,这个政策转变将利好上海远郊房价,利空嘉善、花桥等卫星城房价。

  04

  新上海人必须要买房?

  沪漂10年,差不多就得做出选择了,要么买房,要么回老家。

  不买房,租房行么?

  11月23日,上海官宣:

  “十四五”期间,上海计划新增建设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47万套(间)以上,达到同期新增住房供应总量的40%以上;

  到“十四五”末,全市将累计建设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60万套(间)以上,其中40万套(间)左右形成供应,以缓解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困难。

  按照套均2人计算,差不多能够解决120万人的住房需求。

  当下,上海的租赁市场也相对均衡,租房并不是特别困难,租金也不太高。偏远一点的五大新城,租金会更低。

  什么意思呢?在上海单纯的居住,新上海人选择租房完全没问题。

  有问题的是,沪漂10年后,孩子都差不多要上学了。

  当下,上海政策的一个趋势是,租购同权。

  不少人都在呼吁,上海应该率先加快租赁赋权,率先落地实践“租购同权”,即租房与买房享受同样的公共服务。

  包括同等竞争或同等轮候稀缺性优质公共资源,比如在子女就近对口上优质公办学校问题上,租客与房主在同等条件下一样对待,不因有无房屋产权的差别而遭受差别性待遇等等。

  未来10年内,上海大概率还是现有模式,孩子想上好学校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得积分,然后排队。

  还需要强调的一点是,上海投入的保障房有一条,租房,孩子能够上学。

  这个政策有多大影响呢?看一个数据:

  2020年,上海的高中(16.4万)、初中(46.8万)、中专(6万)、技校(1万)、职业学校(2万)、小学(86.1万)等人数加起来,差不多共157万。

  这60万套保障房,至少能够满足60万个学生入学需求,占比38%。

  单单通过保障房,单单通过租房,就能够把比例提升到38%,也是相当震撼的!

  也就是说,通过保障房,差不多就能够解决沪漂的孩子教育问题。

  所以说,上海不断撕破底线,凶狠抢人,客观上会造成楼市回暖,但其真正目标并非救楼市,而是为了保持竞争力。

  每一次政策调控,都是一次机遇的二次分配。

  别犹豫,去上海读大学,考上海高校的研究生,然后落户上海,这是政策给予的机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2 05:48 , Processed in 0.17193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