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137|回复: 0

燕梳楼:时隔21年,国家再次出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29 08: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时隔21年,国家再次出手!

  这一次出手的领域,是银发一族。

  24日晚,《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横空出世,满座皆惊。

  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候,突然就老人群体再次出台如此高规格的政策?

  是因为社会老化程度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快!与21年前相比,我们60岁以上老人高达2.64亿,占总人口的18.7%,这其中65岁以上的老人就有差不多2亿人!

  这标志着,我们已经迈入了一个老龄化社会!

  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能否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事关家庭幸福、社会安定。

  这部文件,就是要为老去的一代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

  怎么解决呢,随着经济的发展,新一代的老人衣食住行已经不成问题,最大的问题其实是精神富足!

  具体来说,就是四大利好,关系每个人!

  第一,强调积极老龄观。

  老去,是我们每个人的唯一归途。

  因此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的社会如何看待老龄群体。

  18年的时候,安徽六安一对年仅五旬的父母双双患病后,为了不拖累儿女双双跳河。

  实际上他们因为看病才花了两万多元,便担心以后要花更多的钱,两个孩子的家庭会不会被拖累?

  为了孩子,父母总能拼尽一切。

  包括生命。父辈待我如此,我辈又该如何对待他们?

  今年3月泰州兴化一男子当街殴打其9旬母亲,多次飞踹扇耳光,任凭老人倒地求饶仍不罢手。

  所以这是个双向命题,既要年轻人学会尊重老人,老人又要有足够的自信珍爱生命。特别是低龄老人,仍然可以发挥余热,继续参与社会发展。

  嗯,发明了一个新词,低龄老人。啥叫低龄老人?就是老人中的年轻人呗?

  当然,对那些虐待老人的无耻之徒,除了承受道德的谴责外,还应该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而对于那些变坏了的老人也不能一味迁就,坐个公交车就要坐到人家小姑娘腿上逼其让座,这样的为老不尊也要共同抵制,绝不纵容。

  第二,推进低龄老人灵活就业。

  由于历史原因,当前的人口结构决定了在最近几年时间,我们将大步迈进老龄社会,而且低龄化结构群体严重,60-69岁人口将占1.5亿左右。

  人生七十古来稀,那是过去式了。现在中国的平均寿命已经高达77,在北上广一些城市已经超过80,不仅身体倍棒,精神头儿还好!

  这些老人60岁就退休了,而其子女多数尚未结婚成家,突然离开了工作岗位非常不适应,且是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这些年很多地方也在探索灵活就业方式,比如医生、老师及其它相关专业领域的返聘工作,但并不是每个老人都有一技之长,益老弥香。

  比如说领导岗位,谁又不傻请个退下去的领导回去当大爷?

  还有一些领域低龄老人也比较普遍,比如环卫、保安、保洁、出租车等行业。

  这就要看我们一些人退下来能否豁出这个面子。事实上无论西方还是日韩,在出租车、餐厅、环卫等领域,基本上都是满眼白发翁。

  70岁了还有同事陪你一起庆生,想想都很爽。

  但作为同龄不同命的农村老人来说,他们可能一辈子都没想过退休。

  问题是那些资质平庸,特别是年纪轻轻就失业的年轻人就惨了,高层次的工作干不了,低端的工作又抢不到,再不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连老人都能把你干趴下!

  实在不行,让父母上班,你们就在家带三个崽吧,为国生娃也是贡献。

  还想继续躺平?连老人都开始小跑上班了!

  事实证明,没有人可以躺平一辈子。

  第三,鼓励子女就近居住或共同生活。

  这个真的戳到泪点了。现在还有多少年轻人是跟父母一起生活的?

  四世甚至五世同堂的家庭还有多少?你有多久没有陪父母一起吃顿饭了?

  你养我长大,谁陪我变老?成长就意味着告别,正如有位作家所写的那样: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份今生今世不断的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而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孩子成长的过程,基本上就是一个逐渐离开父母的过程,这是大自然的规律,也是父母必须经历的阵痛,特别是过去几十年经济的快速发展,似乎更加剧了这种空巢老人现象。

  但百善孝为先,中国人自古就有爱老敬老孝老的传统,甚至是老吾老及人之老,连换位思考都做到了,何况赡养自己的父母呢?

  但现在出现两个极端。经济落后地区的老人,儿女常年在外打工,孩子一扔全交给老人带,平时有个小病小灾的,全靠自己消化。

  而那些中产家庭,父母要么是高干要么是高知的,也并不见得有多幸福。见过一个厅级干部退下来,生病了一个人住高干病房,孩子在国外回不来,只能一个人孤独的面对晚景惨白。

  再看隔壁的普通病房,老人住院儿孙陪床,充满了欢声笑语。什么是幸福啊,就是儿孙绕膝呀。

  有个大学教授的母亲,退休后满怀喜悦地写信给远在美国的儿子,想要搬过去一起居住,同时帮他们带孩子。

  但她等来的不是一张机票,而是一张汇款单。

  儿子说,这些钱够这些年您培养我的费用了,多余的钱就当是我付你养老院费用吧。

  你看,孩子优秀如斯,也不过是个白眼狼。

  赵朴初曾说过:

  父母的家永远是孩子的家;子女的家从来不是父母的家。生孩子是任务,养孩子是义务,靠孩子是错误。

  有多少孩子,欠父母一个老有所依?

  这一切,国家都看在眼里。前几年出台了个人所得税减免政策。这次又具体提出,如果就近或共同居住,在房租房价以及水电煤气等方面均给予阶梯性减免。

  家里实在没有老人的,雇一个抵税也行呀。

  仅此一条,就看得多少人老泪纵横啊。

  第四,加快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这是个老BUG了。让人欣慰的是,此次工作意见对于养老保险全国统筹,首次明确要加快速度实施,这对于企业职工是个大利好。

  建立全国统筹信息系统,是下一步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必要技术条件。

  事实上,已有多地政府提前布局,准备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与全国统筹信息系统进行对接和切换。

  这意味着,全国范围内各个地区征收标准与给付待遇将逐步统一。也就是说,无论在北上广还是在大西北,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率相同,打破了无人愿意到西部就业的恶性循环。

  种种迹象表明,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已近在眼前。

  解决了这个问题,与之相配套的长期护理保险,适老健康保险等就有了更好的解决方案。

  听说江苏即将上线的医惠保产品,将打破商业保险原理,有病没病都能保,罕见病也能报销,而且还可以通过医保缴费,这对老年人来说绝对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另一个好消息是,国家将建立终身教育体系,筹建老年大学。

  总之,60岁之后该延迟的延迟,该灵活就业的灵活就业,该上大学学习的学习,该带孙子的带孙子,别总想着摞挑子甩袖子,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这意味着,60岁就想躺平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丢掉幻想,继续战斗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2 06:05 , Processed in 0.18506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