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323|回复: 0

司马平邦:“天下何人不通共”之15丨马克思、恩格斯对巴枯宁的“专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29 07: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国际成立之后,虽然马克思直接领导的巴黎公社革命失败了,但是在第一国际的领导下,欧洲各国的工人运动开始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大部分国家都成立了作为第一国际支部的共产党(当时称为社会民主党)组织,这些组织开始在各国的议会和政坛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这种情况自然引起了很多资产阶级政党的恐慌,他们在舆论上和政治上极力攻击社会主义运动。同时在工人运动内部,也有很多思想家批判马克思的思想。

  我们知道,经过巴黎公社的失败,马克思开始重视无产阶级专政的建立,提出了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一系列学说。马克思的无产阶级专政学说,在工人运动内部受到了一股势力持续性的反对。反对者的纲领就是无政府主义,其代表人物叫做巴枯宁。当巴枯宁的无政府主义出现在工人运动时,马克思和恩格斯予以坚决反击,明确指出必须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我们通过对这段历史的研究,可以解决近一百多年来国际共运史的一桩公案。那就是以列宁为代表的第三国际主张,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议会式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是马克思的根本思想。但是第二国际——也就是我们一直批判的“修正主义者”,他们说马克思没有主张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可以通过资产阶级议会制,通过民主化和社会化方式实现共产主义,第二国际认为这才是马克思的主要思想。

  不但当时第二国际这么说,而且1980年代中国党内的某些主要领导人也这么说。2004年左右,中国出了个《炎黄春秋》杂志,刊登了谢韬的一篇文章主张民主社会主义。之后有王占阳、马立诚等很多人鼓吹这个民主社会主义。而今天我们写这篇文章,就要指出,这种说法是胡扯,马克思一直是主张暴力革命的,列宁才是马克思的忠实继承者。马克思本人在同巴枯宁的斗争中,就极力主张必须通过暴力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我们先来介绍一下这位在工人运动中挑战马克思的巴枯宁,巴枯宁的全名叫米哈伊尔·亚历山大罗维奇·巴枯宁,1814年生于俄国提威尔省托留克县耶穆细罗村一个封建官僚地主家庭,年长马克思4岁。1843年,29岁的巴枯宁在巴黎结识了25岁的马克思,马克思发现他非常推崇蒲鲁东的无政府主义思想,于是马克思对他进行过非常耐心和细致的帮助,但是他始终不接受马克思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观点。

  1848年欧洲革命时期,巴枯宁参加了1848年捷克布拉格起义的领导机构,起义失败后逃到了德国,又在1849年参加了萨克森德累斯顿起义,起义失败后被捕并被判处死刑,后来改为无期徒刑。1851年巴枯宁被引渡给沙皇政府,但在狱中他并没有表现出顽强的意志,反而表现的非常懦弱,多次上述请求沙皇政府赦免自己。1851年他给沙皇写了一个10万字的悔过书,背叛了革命。

  1861年,巴枯宁从西伯利亚流放地逃到了日本,后来又经过美国到达了英国。第一国际成立后,50岁巴枯宁于1864年11月在伦敦再次拜会了46岁马克思,并表示自己愿意为第一国际努力工作。

  但是,巴枯宁加入第一国际后,却拉了一部分人成立了一个名叫“国际兄弟联盟”的组织。这个组织把无政府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纲领。1867年秋天,巴枯宁从意大利迁居瑞士,在那里继续完善和鼓吹他的无政府主义观点。巴枯宁的无政府主义观点主要有如下内容:(1)宣扬个人的绝对自由,鼓吹“各阶级的平等”;(2)反对一切国家,否定任何权威,主张建立一种理想的“无政府状态”的社会;(3)主张工人阶级“应放弃一切政治”,认为“一切政治运动都是反动的”;(4)主张由少数人通过密谋策略,在24小时内一举消灭国家。

  巴枯宁的这些纲领表面上看很激进,而且马克思主张的共产主义消灭阶级和消灭国家的观点是一致的。但问题是,在马克思看来,消灭阶级和国家这种历史任务,是在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组织——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之后才能够实现的。而巴枯宁在资产阶级专政下提出反对一切国家机构和权威这种主张。在本质上是反对无产阶级在推翻资产阶级专政的历史阶段放弃共产党组织和暴力革命,反对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因此是荒谬和反动的,本质上是要瓦解马克思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

  巴枯宁在提出了这些反对马克思的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政治主张之后,开始在政治组织层面加快反对无产阶级专政的步伐。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第一国际(国际工人协会)之后,1867年9月资产阶级为了反对第一国际的活动,在瑞士日内瓦成立了他们的国际组织“和平与自由同盟”。巴枯宁加入了这个组织,并获得了中央委员会委员的组织,他本来想通过这个组织反对第一国际,但是所有的尝试都失败了。于是在1868年,巴枯宁建议第一国际和“和平与自由同盟”建立同盟关系,但是遭到了第一国际的断然拒绝。

  遭到拒绝后,1868年9月巴枯宁退出了“和平与自由同盟”,加入了第一国际的罗曼语区支部,但是同年10月,他又组织了“社会主义民主同盟”这一阴谋组织。巴枯宁于1868年11月向第一国际总委员会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民主同盟”加入国际的正式申请,但同时又声称要保留自己的纲领和组织。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巴枯宁建立这一组织的目的,就是“打算使自己的团体公开加入国际,指望在一切支部中都扩展这个团体的分支,从而把国际的绝对领导权抓在自己手里”。于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针对巴枯宁分裂和瓦解第一国际的阴谋展开了坚决的斗争,1868年12月15日,马克思写信对恩格斯说,巴枯宁要把工人运动置于俄国人的领导之下。恩格斯回信说必须坚决反对巴枯宁的阴谋,“否则,就会有两个总委员会,甚至两个代表大会,这是国中之国”。

  1868年12月22日,国际委员会通过了由马克思起草、以他和恩格斯名义提出的《国际工人协会和社会主义民主同盟》的决议,拒绝接纳“社会主义民主同盟”作为一个分部加入国际。决议指出,如果接受“同盟”,国际工人协会就会完全被巴枯宁这个阴谋家所操纵,从而陷入瓦解。

  在1869年召开的第一国际巴塞尔大会上,巴枯宁主义者和马克思主义者围绕总委员会选举问题展开激烈斗争,最终马克思主义者大多数当选,巴枯宁主义者大多数落选。在1870年4月第一国际罗曼语区大会上,巴枯宁主义者控制了第一国际瑞士分部,总委员会通过了马克思起草的决议,阻止了巴枯宁主义者控制第一国际罗曼语区联合委员会领导权的阴谋。

  这些斗争始终是围绕无产阶级专政问题展开的,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及支持他们的第一国际活动家们,始终主张要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而巴枯宁主义者反对推翻资产阶级专政,鼓吹一夜之间废除一切权威,本质上是要瓦解无产阶级的革命行动。

  1871年巴黎公社运动之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再次强调,公社开始取得胜利的经验和最终失败的教训都证明,必须建立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无产阶级专政,才能使革命取得胜利。

  1971年9月15日,第一国际伦敦代表会议开幕,双方的斗争继续。马克思在开幕会上的讲话提出,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着手进行符合形势需要的新的组织工作,集中讨论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同无政府主义斗争的焦点。恩格斯接受当时德国社会民主工党领导人倍倍尔和李卜克内西的委托,以德国社会民主工党代表的身份参加了这次会议。恩格斯做了30多次发言,在发言中,恩格斯强调了工人阶级进行有组织的政治斗争的极端重要性,严厉地抨击了巴枯宁主义的观点,指出他们鼓吹放弃政治斗争,实质上就是向资产阶级投降。

  马克思在接下来的言中支持恩格斯的观点,指出巴枯宁主义者鼓吹放弃政治斗争,迎合了各国反动统治者的利益。这里需要注意,马克思直接了当的指出,废除无产阶级专政看似更加民主,但其实是瓦解无产阶级的组织力量,向资产阶级投降。

  第一国际的伦敦会议通过了一项由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的决议,决议强调了组织工人阶级独立政党的重要性,这沉重打击了巴枯宁主义。决议强调必须反对宗派主义,提出必须彻底解散巴枯宁领导的“社会主义民主同盟”。伦敦会议的胜利受到了巴枯宁集团的反击,他们为了对抗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起了一场持续性的运动。

  1871年11月12日,巴枯宁主义分子在瑞士的桑维尔耶召开拉汝拉代表会议,在会议上只有16个人参加,会议发表了一份《告国际工人协会各支部书》。公开反对伦敦会议的决议,攻击马克思和恩格斯是独裁者,要求实施支部自治,也就是反对共产党内部的民主集中制。针对巴枯宁分子的进攻,马克思和恩格斯联合撰写了《社会主义民主同盟和国际工人协会》这篇文章,在文中揭露了巴枯宁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让第一国际屈从于民主同盟的秘密组织。马克思和恩格斯这时获得了欧洲多个国家的工人组织的支持,第一国际在欧洲各国的支部相继发表了关于支持马克思无产阶级专政学说,反对巴枯宁无政府主义学说的声明。

  1872年9月2日,第一国际在海牙召开代表大会,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及巴枯宁都参加了大会,但是支持马克思无产阶级专政的有40人,支持巴枯宁无政府主义的有14人。在会议上,巴枯宁主义者提出取消总委员会的民主集中制领导权,总委员会只担任通讯和统计的职责。这自然遭到了马克思的坚决反对,最终大会以40票的多数通过了马克思所主张的加强总委员会权限的议案。马克思再次获得了胜利。

  同时这次会议通过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把巴枯宁开除出第一国际的建议,这是马克思在这场政治斗争中的重大胜利。为了清除巴枯宁的无政府主义思想,恩格斯撰写了《论权威》一文,指出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权威的必要性。恩格斯指出集中地权威是现代大工业的必然产物,而无政府主义则是小生产者的意识。权威的实质就是以服从为前提的思想意志的集中统一。这种权威,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是决不能缺少的。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揭露下,巴枯宁于1873年9月发表声明,宣布退出斗争舞台。巴枯宁主义的活动彻底破产。

  开除巴枯宁之后,马克思和恩格斯也认识到统一的国际组织不再有利于指导各国革命,于是1873年9月27日,马克思指出“鉴于欧洲的形势,我认为,暂时让国际这一形式上的组织退到后台去,是绝对有利的”。1876年7月15日,第一国际在费拉德菲尔代表会议上宣布解散第一国际。但是,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路线和反对无产阶级专政的斗争还没有停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30 18:34 , Processed in 0.07814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