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572|回复: 0

环球科学:2021年度人类社会发展十大科学问题发布;7位中国学者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14 15:05: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科学问题 ·

  2021年度人类社会发展十大科学问题发布

  11月7日,第三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在京闭幕。在闭幕式上,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主任郭华东等专家共同发布了“2021年度人类社会发展十大科学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以联合国2030年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的17个发展目标为基础,并结合国内外社会发展热点和面临的重要问题,涵盖生态、医疗、信息3个领域。

  · 如何建立以自然为基础的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生产和消费,使人类和地球都受益?

  · 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丧失之间的复杂关系和反馈机制是什么?

  · 如何在维持生态系统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同时构建陆地生态碳汇,促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 如重大疾病病理机制、疾病间病理关联性及早期诊断策略是什么?

  · 如何利用数据和信息技术来帮助控制和缓解全球大流行病?

  · 远程人工智能诊断专家系统如何变革传统医疗诊断系统?

  · 人脑信息处理机制及人类智能形成机制是什么?

  · 数字革命如何改变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 高速、开放的信息传播及机器信任对未来人类社会结构的影响机制是什么?

  · 在一个日益被追踪和连接的世界里,人们如何确保个人的隐私和安全?

  · 科学家 ·

  7位中国学者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2021年11月3日,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公布了新增选院士名单,共有来自全球33个国家和地区的58位科学家当选。其中,6位来自中国大陆,1位来自中国台湾地区。

  吴骊珠,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超分子光化学实验室主任。她是有机光化学专家,在有机光化学合成和人工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研究中做出了系统性创新成果。陈子江,中国科学院院士,山东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副校长。她是妇产科学与生殖医学家,主要从事生殖健康与出生缺陷,以及重大生殖内分泌疾病临床诊疗和科学研究。王小云,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杨振宁讲座”教授。兼任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她主要从事密码理论及相关数学问题研究。

  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的中国学者还包括:李儒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院长,中科院上海光机所所长,主要从事超高峰值功率超短脉冲激光与强场激光物理研究。郭沛恩博士,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生物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兼所长,在人类基因和基因组研究方面具有杰出的学术成就。雒建斌,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长期从事纳米摩擦学研究和纳米制造研究。于贵瑞,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生态学与地理学交叉研究。

  · 古生物学 ·

  格陵兰岛出土恐龙化石为新物种

  1994年,古生物学家在格陵兰岛发掘出两块保存良好的恐龙头骨化石,推测它们生活在约2.14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其中一块属于板龙属(Plateosaurus)。近日,研究者对两块头骨进行了显微CT扫描,重建了头骨的内部结构,发现这两块头骨属于同一物种,并不属于板龙属,且与迄今发现的其他所有蜥脚形类恐龙(包括蜥脚类恐龙及部分更原始的类群)明显不同。研究者将其命名为Issi saaneq,取自因纽特语中的“冻骨”。该研究发表在《多样性》上。

  研究显示,两块头骨化石分别来自一个青年个体和一个接近成年的个体,其头部解剖结构与已知的蜥脚类恐龙不同,而与板龙更为相似。研究者认为Issi saaneq比蜥脚类恐龙更原始,属于早期的蜥脚形类恐龙。新发现证明了格陵兰岛恐龙物种的独特性,也使科学家能更好地了解蜥脚形类恐龙的演化路径。

  · 环境 ·

  新冠疫情产生超过2.5万吨海洋塑料垃圾

  新冠的全球大流行,导致世界范围内对口罩、手套和面罩等一次性塑料用品的需求急剧增加。这些塑料垃圾进入河流和海洋,会加剧已经失控的全球塑料问题。为了量化新冠疫情对塑料排放的影响,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和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开发了海洋塑料数值模型“NJU-MP”,以模拟塑料在海洋中会经历的多个过程,这项研究已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

  研究人员综合了从疫情开始到2021年8月的数据,发现新冠疫情导致全球产生了800多万吨塑料垃圾,其中超过2.5万吨进入海洋。预计在3~4年内,大部分塑料碎片会沉入海滩或海床;一小部分将进入公海,形成垃圾带和北冰洋的环极地塑料堆积区。其中医院产生的塑料垃圾远多于个人,占全球塑料排放的73%,研究者呼吁对疫情中心的医疗垃圾进行更好的管理,开发创新技术以更好地收集、分类、处理和回收塑料垃圾,并开发更环保的材料。

  · 航天 ·

  “天问一号”环绕器准确进入遥感使命轨道

  据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的消息,2021年11月8日,“天问一号”环绕器成功实施第五次近火制动,准确进入遥感使命轨道,开展火星全球遥感探测。在遥感轨道期间,环绕器中分辨率相机、高分辨率相机、次表层探测雷达、矿物光谱分析仪、磁强计、离子与中性粒子分析仪、能量粒子分析仪等7台科学载荷,将获取火星形貌与地质构造、表面物质成分与土壤类型分布、大气电离层、火星空间环境等科学数据,重点关注陨石坑、火山、峡谷、干涸河床等典型地貌和地质单元,实施高分辨率探测。

  截至目前,“天问一号”环绕器在轨运行473天,地火距离3.84亿千米,光行时21分20秒;“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工作174个火星日,累计行驶1253米。两器状态良好,各系统工况正常。(人民日报)

  · 地质学 ·

  新理论解释中更新世气候变化

  冰岛的Brei?amerkurj?kull冰川从这里流向大西洋(图片来源:Kevin Krajick/Earth Institute)

  在约100万年前的更新世中期,地球的冰期-间冰期波动模式发生了巨大转变,这被称为中更新世转型(Mid-Pleistocene Transition, MPT)。地球气候变化的周期由MPT前的41 000年,变为了MPT后的100 000年,且冰期变得更强。经典的米兰科维奇旋回理论认为,是地球偏心率改变导致的太阳辐射变化诱发了MPT,但随后更多研究认为太阳辐射变化很小,不足以引发10万年冰期旋回。

  近日,一项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刊》的研究提出了新的理论。研究者分析了南大西洋和北大西洋深海沉积物的钕同位素(可以追溯沉积物的来源)成分。结果显示,在MPT发生前,由于过去几次冰期期间冰川的侵蚀作用,北大西洋周围的克拉通(陆壳最古老和稳定的部分)暴露了出来,并与冰川直接接触。相比风化层,冰川可以更紧密地附着在克拉通上面,从而变得更厚、更稳定。研究者认为,这一阶段冰盖的显著增长影响了全球气候,从而导致了随后的MPT。

  · 新冠疫情 ·

  截至北京时间11月9日10时,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最新统计,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250 316 153例,死亡病例5 055 359例。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的消息,11月8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62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19例(广东4例,广西4例,天津2例,上海2例,四川2例,云南2例,北京1例,福建1例,陕西1例),含4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四川2例,广东1例,广西1例);本土病例43例(河北12例,其中辛集市11例,石家庄市1例;黑龙江8例,其中黑河市7例、哈尔滨市1例;四川7例,均在成都市;辽宁5例,均在大连市;甘肃4例,其中兰州市3例、天水市1例;江西3例,均在上饶市;河南2例,均在郑州市;云南2例,均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含8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甘肃3例,河南2例,四川2例,黑龙江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74例,其中境外输入28例,本土46例(辽宁27例,均在大连市;河南8例,其中周口市5例、郑州市3例;江西6例,均在上饶市;云南5例,均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当日转为确诊病例12例(境外输入4例);当日解除医学观察11例(境外输入9例);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507例(境外输入350例)。

  截至2021年11月6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32210.2万剂次。

  文:孙琳钰、白德凡、十米、王怡博、郑昱虹、曾欣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1 09:01 , Processed in 0.07816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