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063|回复: 0

郭海强:【剥开画皮】马斯克究竟是何许人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7 19:58: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月2日,新晋世界首富、特斯拉CEO、“环球网红”马斯克,突然在推特和微博上破天荒地同步发布了一首中文古诗——曹植的《七步诗》!

  在中国,估计大多数人不知道什么《洛神赋》,但一定读过曹植的《七步诗》,就连小学生都能倒背如流。虽然马斯克在上海开了一家汽车工厂,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本人就此成了一个“学贯中西”的汉学家,他在当下很“无厘头”地发表一首中国古诗,而且刻意直接使用中文发表,这个“标新立异”之举立马让全球网民炸开了锅。大家在疑惑、惊奇之后,纷纷开启“解谜”模式,有说是谈虚拟货币的,有说是马斯克因近日被联合国“逼捐”而感怀的,甚至还有人说这是一份关于如何煮豆子的菜谱(这家伙肯定是豆子吃多了,放屁)……

  不仅是网民,国内的许多主流媒体的官微公号,也来了一波“蹭热点”的骚操作,除了连篇累牍地转贴各国网民脑洞大开的各种“解读”,有的官媒将马斯克此举尬吹为“全世界的人都在说中国话”,《南都周刊》更进一步大拍“马”屁:“在李子柒停更之际,马斯克抽空通过一首古诗助力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海外输出”。

  若要解读马斯克这个“无厘头”的真正意图,我们恐怕首先要从马斯克本人说起。今年“年过半百”的马斯克,出生于南非首都比勒陀利亚,拥有南非、加拿大、美国三重国籍。与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一样,马斯克同样也是一个“外国移民通过个人奋斗实现美国梦”的天才例子,同样受到了美国大资本家、主流媒体乃至政府部门的“青眼有加”。

  1983年,12岁“自学编程成才”的马斯克,就已设计出一款太空游戏软件,并成功地以五百美元出售给一家电脑杂志,晋身“科技+商业双料神童”,绝对属于既开挂、又励志的“偶像范例”;1995年,从美国名校斯坦福大学辍学的马斯克创办了“Zip2”这家互联网科技公司,专门为美国媒体开发出版软件(先辍学、后创业,是不是很熟悉的桥段);1999年,美国电脑制造商康柏公司出资3亿多美元收购了Zip2公司,马斯克从中获利2200万美元,由此成功升级为美国的“硅谷新贵”。

  2002年6月,马斯克成立SpaceX公司,立志大幅降低火箭发射成本,以此通过星际移民实现其“火星绿洲”计划;同年10月,美国网商平台ebay公司动用15亿美元的股票收购了移动支付系统Paypal,马斯克又从中获利3.28亿美元,随即往SpaceX注资1亿美元,正式进军太空科技产业。2004年,马斯克向制造高端电动跑车的Tesla公司投资630 万美元,并担任该公司的董事长。2005年,34岁的马斯克身价超过3亿美元,仅仅三十多岁就已实现了互联网、清洁能源和太空科技三大理想。于是,马斯克开始进入美国政府的视野之中。

  2008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马斯克也开始走霉运,三次火箭发射均告失败,数千万美元投资换来了几个“大烟花”;另外由于研发成本过高,Tesla公司也濒临破产。但不要紧,美国政府出手相救了,Tesla获得了美国能源部4.65亿美元的低息贷款,并在政府与媒体的联手忽悠下,以每辆10万美元的高价卖出了一批电动跑车。此外,丰田和奔驰两大汽车制造商都投资了Tesla,相当于替马斯克“输血续命”。

  另外,美国军方也看中了马斯克。2005年4月,迈克尔·格里芬刚刚就任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长,马上就安排会见了马斯克。2006年,NASA将“龙飞船”系列项目交给了SpaceX,马斯克因此获得了2.78亿美元的研发资金;2008年,NASA再度向SpaceX投资16亿美元。通过美国政府这个“军民融合”渠道,马斯克获得的不仅是资金和资格认证,还有NASA极为慷慨地向其提供的经验、知识、技术、供应链、网络渠道、专家团队、政策扶持等等资源,甚至SpaceX的创始工程师就来自于NASA。

  2005年,新任NASA局长格里芬(左一)会见马斯克。

  2010年12月,SpaceX公司研发的猎鹰9号火箭将“龙飞船”成功发射到地球轨道,这是全球有史以来首次由民营私企发射并返回的太空飞船。根据NASA的计划,当美国所有航天飞机于2011年退役后,国际空间站的物资补给项目将全部交由SpaceX运送。今年4月份,NASA又将一份总价值达28.9亿美元的载人登月着陆器项目合同给了SpaceX,而SpaceX也将制造一艘“星舰”,亦即“载人月球登陆器”,让NASA能够在2024年执行载人登月任务。由此可见,马斯克与SpaceX公司已经完全成为NASA的总代理商及总承包商(白手套),两者基本上就是“两位一体”的关系。

  在网络上,已有大量的图片证明,马斯克多次出现在美国军方内部的高级会议上,与美军高级军官亲密握手、合影。2015年1月,马斯克首次提出“星链计划”;美国空军则于同年批准SpaceX为其承担军用卫星的发射任务,在过去5年里,SpaceX已经成功为美国空军执行了18次火箭发射任务。2020年10月,SpaceX与美军签订了一份1.49亿美元的合同,通过“星链”系统发射和运行4颗导弹预警卫星,其针对的目标就是中俄的战略导弹。同年12月,美国空军授权SpaceX为其高超音速导弹研发隔热材料,该项合同价值850万美元;此外,SpaceX还在与美国军方合作研发使用火箭运送作战部队的“黑项目”,以及承担将攻击性武器送上太空的研发任务。

  所谓“星链计划”,就是将总量达到4.2万颗的各类型卫星,发射到分别位于距离地面340公里、550公里和1150公里的3层太空轨道上,最终使所有卫星联网成为一个覆盖全球的“巨大星座”——天基互联网。根据国际电信联盟的规定,卫星轨道和频谱资源主要以“先到先得”的方式进行分配。马斯克这个“星链计划”,无疑有助于美国大量抢占有限的低轨卫星空间频谱资源,甚至不排除在未来演变为美国太空军的一个天基作战系统。

  众所周知,世界各大国的航天科技系统,无一例外是从该国军方的火箭导弹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必然与军方保持密切联系。虽然马斯克声称“星链计划”是为了向各国公众提供全天候、高速率、低成本的卫星互联网服务,但无论如何也洗刷不掉“星链计划”背后所隐藏的深厚美军背景,包括SpaceX的部分发射场就建在美国范登堡空军基地内、技术验证试验列入国家卫星和空军战斗机进行保密互联的内容、美军提供大量资金支持将应用场景拓展到军用领域等等。

  说白了,美国军方自冷战结束后,一直致力于寻求大幅降低军事研发成本的办法和途径,转而积极发展“军民融合产业”。马斯克和SpaceX的出现,正好满足了美军的此一迫切需求,而当年濒临破产边缘的马斯克急于获得救命资金,两者自然一拍即合,马斯克由此投身于美国军工利益集团的怀抱。

  不仅如此,美国政府也看中了Tesla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希望将其打造成为美国低碳经济的一面旗帜,以此分食国际电动汽车的利益大饼,抢夺世界低碳经济话语权。2010年6月,当时已经濒临破产的马斯克,硬是实现了Tesla在纳斯达克的成功上市,马斯克随即大赚6.3亿美元,一举实现“咸鱼翻生”的奇迹。随着2020年美联储“无限放水”,一再“无限推高”美国股市,Tesla因此成为继苹果、微软、谷歌、亚马逊之后第五家破万亿市值的美国科技企业;Tesla从突破1000亿美元市值到突破1万亿美元市值,仅仅用了21个月。10月27日,Tesla股价再创新高,马斯克以2552亿美元的身价再次成为世界首富,由此成功取代乔布斯,成为风头一时无两的“科技教父”、“全球网红”。

  燃鹅,一向喜欢搞怪的马斯克,似乎对满头的光环还不满足,近日竟然破天荒地在推特和微博同步发表一首中文古诗,这个再度引爆全球网络的“神操作”,其背后究竟隐伏着什么神秘含义?笔者认为,马斯克此举显然出于“高人指点”,这是对全球十五亿华人的一个“公开喊话”。

  关于曹植这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主旨只有一个:感叹兄弟相残。在台独势力日益猖獗、台海战争风云急涌的今天,马斯克发表《七步诗》的用意再明显不过,就是凭借其国际影响力,“劝谕”中国政府不应发动武统,否则就是“兄弟相残”的残暴行为。显然,这是美帝与CIA向中国政府及全体民众实施的一个典型的“舆论心理战”行为。湾湾那边,自然“心领神会”,立马跟进了一波“自由发挥”来予以配合……

  马斯克可能是CIA特工?有人会说笔者这是在捕风捉影、过度解读,那就看看美国媒体怎么说:今年4月20日,美国“商业内幕”网站转引美国联邦选举委员会一份文件称,马斯克于 1月7日向共和党全国委员会捐赠共990美元的两笔捐款,并在表格上“雇主”一栏填写了“美国特勤局(USSS)”,职位是“特工”。当然,这也可能是马斯克在刻意搞怪,也可能是抛出一个谁都知道不可能的“特勤局特工”来掩饰其真实的CIA特工身份。

  在美国社交媒体上曾经流传过一份未经证实的所谓机密文件,消息人士称这份文件是从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数据库中盗取而来。该文件直言不讳的指出,马斯克的真实身份就是CIA的高级特工,而且经常与美军进行合作,堪称五角大楼的座上宾。我们可以联想到,每当Tesla汽车在中国发生安全事故之时,车内的行车记录仪总会莫名其妙地将事故发生的前后10分钟录像自动删除,让车主想要维权也死无对证。这种卑劣的技术手段,除了间谍特种技术原因外,很难找到其它解释。

  世界人民都知道马斯克在演戏,马斯克也知道世界人民知道他在演戏。然而,在金钱与权力的双重压迫之下,马斯克也没有其它选择,只能按照大老板的剧本乖乖当个“好演员”。但对于我国的国家安全而言,特别是各级地方政府部门,面对类似马斯克以及Tesla这些“可疑对象”,真的必须随时提高十二万分警惕。事实上,最好的办法还是逐步将其驱离出境,因为那些高科技的间谍手段是防不胜防的!

  2021、11、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2 12:48 , Processed in 0.18756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