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797|回复: 0

老牛:关键时刻,中美为啥签了20年大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7 18:5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有一条新闻把大家搞得很是摸不着头脑。

  中石化消息称:

  10月4日,公司已与美国维吉液化天然气公司签署了一项为期长达20年,年进口量400万吨的LNG(液化天然气)购销协议。这是迄今为止中美双方签订的规模最大的LNG长约协议。

  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超过40%,去年进口规模达到1亿吨,其中LNG进口量为6000万吨左右。从比例来看,本次自美国进口的LNG不足LNG总进口量的十分之一,在能源交易市场算不上什么大动作。

  但考虑到协议发生在两国关系因台海问题而高度紧张的背景下,所以小伙伴们对此充满了好奇与不解。

  今天老牛就来给各位理一下该订单背后的逻辑。

  稀释美债和美元外汇储备

  中国购买美债一直是比较有争议的话题,网上有不少批评声说,我们购买美债是在给美国政府债务埋单,其实这个看法有失偏颇。

  一个关键在于:不是中国要购买美债,而是不购买美债也不知道能干啥!

  美债产生的本质是中国贸易顺差带来的,中国制造太能赚钱了,你别看每年原油、芯片、矿产等商品几万亿几万亿的进口,像是全世界都被咱买光的感觉(也差不多是把全世界买光了,毕竟中国也是全球第一大进口国),结果年终商务部和国家统计局一算账,把买东西的钱去掉还是赚了几千亿美元的纯利润。

  以2020年为例,去年我国进出口总值达32.16万亿元人民币,买东西花了14.23万亿人民币,卖东西赚了17.93万亿人民币,盈余3.7万亿人民币,约合5700亿美元。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国家统计局

  五千多亿美元差不多是越南GDP的两倍,能买的东西基本上都买了,想买的东西别人不卖。

  比如中国EUV光刻机、福特级航母、F22战斗机、弗吉尼亚核潜艇…你美国要是敢卖,老子把这五千亿美元全败光都舍得,可是他美国人不卖,那总不能让几千亿美元趴在银行账户里吃灰吧?

  花不出去的纸,等于厕所里的屎,尤其是绿花花的美元!

  于是这些钱有很大一部分进入了央行被用作外汇储备,等到进口其他国家产品的时候,再花出去。剩下一小部分的钱,因为担心现金贬值的缘故,就拿去购买美债吃利息了,赚钱嘛,不寒酸,要知道当时美债收益还是很客观的。

  随着2020年美联储为对抗疫情大放洪水,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滔天的货币供应量让美元价值一天比一天低,各国以美元为主的外汇储备实际购买力与日下降;另一方面,美联储本轮印钞玩的是财政赤字货币化那一套,美债规模实际上已经失控了,就凭美国政府一年那几万亿的财政收入,只够给点利息,本金猴年马月都还不起!

  也就是说,以后的美元和美债,可能连屎都不如,好歹粑粑还可以做肥料,而美元美债攥在手里,只剩下亏钱两个字儿。

  财政赤字货币化是指政府推出的国债不再面向市场销售而是指定央行购买,央行是负责向国家供应货币的超级印钞机,理论上政府想要卖多少钱的国债,央行都买得起,无非就是多印几张纸的事。这样做的好处是政府不愁钱用,而坏处则是会消耗美债的国际信誉。

  赔本的买卖咱肯定不能干是吧?

  所以中国一直在抛售美债,但问题是不好卖啊!谁都知道美国还不起钱,金融市场上除了日韩这几个当儿子的国家队,压根就没人接盘。八月份我们费了劲的建仓也才卖出去213亿美元的债券。

  可能会有小伙伴说了,一万亿的美债全部低价抛售,不信没人买!

  朋友,先不说美债是中国的一大底牌,谁斗地主一开局就打王炸?就央行买美债的这些本金,那都是我们制造业工人辛辛苦苦做鞋子、做衣服、做手机,有时候甚至累到吐血才赚回来的血汗钱呐,你不心疼,国家还心疼呢。

  而买美国的能源就不同了,这玩意儿是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实物,相较于注定沦为废纸的美元和美债,简直不能再香了。

  储备更多的天然气

  想必各位也注意到了,今年天然气等大宗商品价格涨得相当离谱,对外依赖性最强的欧洲正打算从乌克兰进口木材取暖。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因为天然气是化工产业必备的原材料,天然气价格飙升,化工生产的成本也会随之飙升,如此一来,下游所有围绕化工产业制造的商品都会涨价。

  事实上,天然气价格暴涨的溢出效应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了,近期暴涨的蔬菜价格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十月份以来,中国28种主要蔬菜有26种出现环比上涨,涨幅达到16%,其中黄瓜价格环比上涨79.5%,菠菜价格环比上涨45.1%。在深圳的一些农贸市场,菠菜售价最高超过了20元一斤,比猪肉还贵,这在中国是非常罕见的。更关键的是,往年的蔬菜价格在秋天是会出现季节性下跌的!

  农业农村部在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对这波蔬菜涨价总结了五点原因,其中第三点是这么说的:

  今年以来,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持续上涨,抬高了蔬菜的生产成本。

  而化肥之所以涨价,也跟天然气价格有关。

  合成氨都听说过吧?

  它是现代化肥工业的基石,氨肥、磷肥、尿素这些农业肥料所包含的成分,全是靠合成氨制成的,而天然气又是生成合成氨的主要原材料:天然气先经脱硫,然后通过二次转化,再分别经过一氧化碳变换、二氧化碳脱除等工序,得到氮氢混合气;再经甲烷化作用除去,制得氢氮摩尔比为3的纯净气,最后经压缩机压缩而进入氨合成回路,制得产品氨。

  所以,天然气价格一涨,合成氨的价格也会涨,进而拔高整个化肥产业的生产成本。

  以尿素价格为例:截止今年10月1日,我国尿素出厂价格在2700-2800元/吨左右,而去年同期价格在1700-1800元/吨左右,足足相差1000元/吨,而且价格预期还会上调。

  其他国家也没好到哪里去,因为天然气涨价,全球几个化工巨头,CF工业、雅苒、北欧化工、荷兰OC先后宣布减产。

  其中,全球第二大氨肥生产商挪威雅苒因为天然气涨价,已经削减了欧洲40%的氨肥产能;北美化肥价格也创下2008年以来最高记录;英国天然气期货的化肥价格更是飙升超过340%。

  而化肥作为蔬菜最主要的生产成本,它的价格波动,必然会直接影响到菜价的波动。据统计,仅化肥价格上涨这一项,就使黄瓜每斤增加了2毛钱,菠菜每斤增加了4毛钱。

  中国大量进口的LNG虽然不会用于合成氨的制作,但目前正在和尿素大规模联产。

  除此之外,LNG在发电环节的潜力也不俗,被视为新的清洁能源。

  大家伙应该都知道,火电厂是碳排放最大的部门,因为它的原材料煤碳排放量很高,每千克国标煤的热值大概为7000千卡,而天然气的碳排放量比煤炭低40%,算是标准的清洁能源。

  因此在2015年我国推进环保政策后,燃气发电的比例一路上涨,在三年内连续超越墨西哥、伊朗、日本,成为世界第3大燃气发电国。

  2015年中国燃气发电量排名世界第六

  而LNG体积比同质量的天然气小624倍,运输方便不说,还更节省能耗,早期在交通领域的运用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比如它可将汽油汽车尾气中HC减少72%,NOx减少39%, CO减少90%,SOx、Pb降为零。

  正是因它非常环保的特点,从2017年开始,就有很多国家都在投资LNG发电项目。

  2020年,全球LNG发电项目建设计划超过45个,主要集中在亚洲、南美洲这些发电需求大,但又受制于气候问题不得不削减火电规模的国家,如巴西、马来西亚、印度等。

  所以,中国现在加大LNG的进口,也有利于未来抢占新的发电制高点。

  顺带加深美澳间隙

  在中国进口的六千多万吨LNG来源里,以澳大利亚最多,占比高达46%。一种战略物资从单一国家进口的比例超过30%,本身就不利于能源安全,更何况澳大利亚跟咱们一直不对付。

  从2018年中澳关系恶化开始,建设去澳化能源产线,规避潜在风险,就已成为我国能源进口多元化的重中之重。

  而增加自美国的LNG进口量,不但符合这个目标,还能顺带离间美澳关系。

  自打民主党卷土重来后,美国就展现出非常激进的气候姿态,试图把自己打造成推进气候改革领域的领军者。先是重返了特朗普时代撕毁的巴黎协定,然后又为了格拉斯哥峰会东奔西走,甚至不惜卖掉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

  峰会召开前夕,美国气候问题官员还专门去了一趟堪培拉,当面向莫里森施压,要求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出口国的澳大利亚,淘汰化石燃料,削减煤矿产能和出口,为全球气候保护做贡献,并要求莫里森亲自在格拉斯哥峰会上做出相关承诺。

  莫里森当时就急了,澳大利亚表面上是一个发达国家,但它跟欧美日韩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别人都是靠技术含量极高的高附加值产品赚钱,而澳大利亚这个发达国家的身份则纯粹是靠卖矿产资源卖出来的。

  一铁矿、二煤炭,那是澳大利亚经济的支柱,削减煤炭产能,淘汰化石能源,澳大利亚经济分分钟崩给在座各位看。

  说白了,莫里森心知肚明,澳大利亚对拜登而言不过是一只“鸡”,一只向外界展示美国推进气候改革决心有多大的“鸡”:你看,为了全球气候,老子连盟友都敢杀了祭旗,谁敢质疑我?谁敢反对我?

  三哥弱弱表示:看得我心惊肉跳!

  死道友不死贫道嘛,这事儿美国经常干,不意外。

  尽管澳大利亚心里有一千个不愿意,但绝不敢忤逆美国,自己选的主人,尾巴含着泪也得摇下去,于是莫里森耷拉着一个脸去了格拉斯哥,并承诺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

  由澳大利亚央行发布的《走向净零:东亚能源政策对澳大利亚的影响》一文指出:如果东亚决心推进碳中和,澳大利亚将失去300亿美元的能源市场。

  毋庸置疑,削减煤炭产能后,在环保领域广受好评的LNG,将成为澳大利亚能源出口的主力军。其能源部门的专家认为,加大开拓LNG出口市场,是目前唯一能抵消全球经济去碳化对澳大利亚负面影响的选择。

  这个时候美国又跳出来抢走全球第二大LNG进口客户(第一是日本),即便澳大利亚再忠诚也得免不了对他龇牙咧嘴吧?

  毕竟人家都把最大那块骨头都给你了,结果你连汤都不放过,这主人当得确实不咋的啊!

  老牛知道,这里肯定又有人问,既然是能源进口多元化建设,为什么不找俄罗斯这些小伙伴们购买呢?

  原因很简单:当年俄罗斯境内向中国输送天然气的管道是他们自己建的,为此花了550亿美元,相当于俄罗斯外汇储备的一半还多,而管道天然气是没法运输LNG的,所以他们在短期内只能向中国供应管道天然气,不然就要亏得血本无归。

  老牛有话说

  至于美国为什么愿意卖LNG给我们,那就更简单了,一个字:钱!

  中美天然气能源交易,最早可以追溯到五年前,2016年8月22日,一船约6万吨LNG现货船从美国经过32天的长途跋涉抵达中国,在中海油深圳大鹏LNG接收站靠岸,这是美国天然气首次打开中国市场的大门。

  同年,美国LNG出口数据暴涨582%,到2018年时,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LNG出口国。

  2010-2018年美国液化天然气进出口(10亿立方米)

  美国LNG出口为何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爆棚呢?

  答案在页岩油气开放!

  小布什政府末期,共和党就开始着手搞页岩油气资源的开发,到特朗普时代已取得非常惊艳的成绩。不止是天然气,2018年11月,美国曾一度连克沙特和俄罗斯,登鼎全球第一大原油单日产出国。

  不过,共和党在页岩油气资源的动作太过于激进,十年来,全国不少企业拿着高利息贷款去搞页岩气,债务规模接近1400多亿美元。钱虽然看着不多,但在能源这个小盘子里却是一笔巨款。欠了这么多钱,那肯定得卖出去还钱啊。

  最开始美国是想把这些LNG卖给欧洲,既赚了钱,又能抵消俄罗斯对欧洲的能源影响,一箭双雕。然而,LNG是天然气经过一系列加工程序得来的更高级能源,成本比起俄罗斯的管道天然气自然高了很多,所以欧洲根本就没打算买美国的LNG,更何况能源向来是老欧洲和俄罗斯维持关系的核心纽带,不可能说丢就丢。

  对美国而言,没人买,就还不起债;还不起债,页岩气的雷就会炸,很不利于美国金融市场的稳定。虽说页岩油气资源是共和党埋的雷,但在民主党任期内爆,背锅的还是他们,于是就索性便宜卖给中国了。

  总体来说,这项能源大单,对中国是利大于弊

  ——既把没啥收益的美元换成了实打实的工业原材料,又储备了更多的天然气践行能源进口多元化,顺带还恶心了一下美澳的关系,可谓是一箭三雕!

  各位也别纠结咱买的是敌人的产品,当年李云龙打平安县城的时候,用的攻城利器不也是从小日本手里缴获的意大利炮吗?照样轰得小鬼子们,渣归渣,灰归灰。

  剑,是谁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老子手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1 17:33 , Processed in 0.89093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