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839|回复: 0

北风:台积电,三星宣告投降,美国接下来的阴谋威胁到每一个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4 20:3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国政府在9月底下达命令,强制要求全球各大芯片巨头提交“订单与库存明细”之后,绝大多数人都预判台积电,三星等国际巨头最终得“跪”。

  9月底和10月初,无论是台湾省的台积电,还是韩国三星,甚至美国自家的芯片巨头“英特尔”,都公开“强硬”表态:保护客户隐私和企业商业机密,是企业立身之本,‘订单与库存’类机密经营数据绝不提供!

  台湾省及韩国欧洲的企业难得“硬气”一回,一部分对西方“市场经济”对美国法制还心存幻想的人认为还有“硬怼违法命令”的机会。

  10月底,美国政府再次喊话,尽显全球第一流氓本色:如果企业不交,我还有很多其他手段!

  于是全球都在聚焦台湾省台积电,美国英特尔,德国英飞凌,韩国三星和SK海力士的最终回应。

  壹、美国流氓政策笼罩全球“芯片业”!

  9月25日,美国召开了“稳定芯片供应链”的会议。

  大家都知道美国现在最严重的危机就是逼近2008年极值的通胀数据,2008年四季度美国经济崩盘前,通胀高达5.5%,今年7~9三个月,美国的通胀率分别是5.4%,5.3%,5.4%,在历史极值周边疯狂试探。

  美国这么高的通胀,除了“印钞放水”导致的必然结果这个“癌症”之外,美国政府认为另一个病因“供应链阻塞失衡”可以抢救一下。

  美国高通胀数据背后,涨的最狠的是汽车业,二手车半年累计涨幅几乎翻倍?为什么二手车这么贵?

  因为汽车芯片短缺,一手车产量锐减,甚至有人开玩笑,一个二手车的芯片都给拆了,倒卖给二手维修市场,赚得比买车钱都多。

  汽车芯片短缺,是去年以来全球芯片短缺的一个缩影,电子产品,先进精密制造机械,都需要高端芯片。

  美国借着“稳定美国芯片供应链”的借口,要求全球所有大型芯片巨头,必须在45天内提交公司核心经营数据。

  各路媒体前期关注的是美国商务部索要的“客户订单”以及“当前库存”这样的商务机密信息。

  仅从商业利益来说,一家企业的所有合同金额以及自家库存状况被公开,自己就失去了未来商务谈判中的所有筹码。

  不说“故意囤积居奇”,许多芯片巨头根据合理的调配库存,根据不同企业的订货量和利润前景来安排发货量的“灵活处置权”将被美国商务部掠夺。

  可实际上,美国商务部还要求这些芯片巨头提供未来“增产计划”以及“技术革新方向”,这些“产业前瞻性数据”的索取,可见美国商务部绝不是只要“商业机密”这么简单。

  贰、软蛋政府保不住“软蛋企业”

  在美国商务部9月25日做出要求全球各大巨头提交“核心数据”的命令之后。

  台湾省台积电,韩国三星,美国英特尔先是在9月30号以“比较公事公办”的方式,发布通告,表明公司不会提交“商业机密数据”。

  到了10月6日,几家巨头的语气开始放软,以“恳求和倒苦水”的方式,表明自己遵守法律和商业道德,与客户的隐私数据真的不能交!

  到了10月13日,韩国驻美国大使亲自出面,代表韩国政府发话:“这些经营数据事关韩国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可以提交。”

  韩国虽然是“美国驻军”的“半主权国家”,可是面对美国“流氓命令”,至少勇敢地挣扎了一下,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最无耻的是“台湾岛伪政权”,面对大陆善意,台湾岛伪政权经常耍横,大放厥词。如今台湾岛最重要的科技龙头企业,发展的命脉核心要被美国人“攥在手里”,伪政权连“象征性的挣扎和维护表态”也没有。

  在德国与韩国政府出面“维护”之后,美国商务部采取“不回应政府,直接威胁企业”的招数。

  美国商务部发出:“不配合,我们其他针对手段还很多”的最后通牒之后,台湾省台积电,德国英飞凌,美国英特尔,韩国SK海力士都已经宣布“投降”,会在11月8日前提交核心数据。

  整个十月,唯一没有投降的芯片巨头,只剩下韩国三星。今天,韩国三星“正式投降”,承诺11月8日前提交美国索要的经营数据。

  之所以这些芯片巨头都强调“11月8日”这一日期,是因为美国商务部规定的“45天截止日”就是11月8日,在截止日最后一课提交,是没有强力政府保护的“弱鸡企业”争取的最后脸面。

  叁、“订单和库存”只是美国阴谋的冰山一角

  因为台湾省的台积电,美国德国韩国的芯片巨头,现阶段无论是资产还是产能,都不在我们控制范围内,甚至我们的各行各业购买芯片,都处在弱势地位求着这些巨头。

  于是会有些人觉得:美国政府强制这些芯片巨头交出老底,让这些芯片巨头无法囤积居奇,无法隐形抬价,对我们国内大量购买芯片的企业是不是附带利好呢?

  另一方面,我们国内这几年在国产芯片领域砸下重金,就是要让国产芯片巨头未来取代这些国际巨头的。

  如今这些龙头的库存,未来产能扩张方案,未来技术革新方向都公布出来,削弱了他们的核心竞争力,不是更有利于我们“弯道超车”么?

  如果美国商务部的手段“仅限于让芯片巨头公布核心数据”这一招,确实对我们“连带有利”。

  可是索要数据并不能直接实现“稳定美国芯片供应链”以及“从科技源头打压通胀”这两大目标呀?

  美国人这么蠢,流氓本色掠夺这些龙头的核心数据,削弱他们的核心竞争力,就为了“给我国弯道超车”做嫁衣?

  当然不可能!

  拿到“核心数据”只是美国商务部的第一步。利用这些数据,美国后续还至少能“一箭三雕”。

  这些数据的第一大作用,是美国可以清晰地掌握交易价格和库存数据,强迫这些巨头优先满足“美国本国制造业”的芯片巨头。

  拜登虽然在选举中打败了特朗普,可是特朗普根植在美国人心的“美国优先”思潮没有一丝改变。

  全球各产业存在巨大芯片缺口是无可回避的事实。

  原本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可以凭借“价格”或者潜在市场规模这些“纯商业”“纯市场化”的拿到更多的芯片,凭借相对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中国一定是全球芯片荒“受影响最小”的国家。

  可是掌握了“价格”和“库存”两大数据的美国商务部,完全可以出台政策,“强买强卖”的要求全球芯片巨头,优先满足“美国制造业需要”!

  有人会跳起来反对:“你不要黑美国好不好?”美国也是市场经济,这些芯片企业正常买卖,美国凭什么强买强卖?

  如果美国强买强卖是践踏市场底线,那么“强行索取核心交易数据”不早就将底裤都破掉了么?

  美国在威胁索要数据的时候,已经说出了“美国政府有的是手段,强迫你们配合”这样的威胁言论。

  接下来在买卖过程中,施加“制裁威胁”“科技封锁”“专利制裁”等手段,强制要求“满足美国供应”是必然手段。

  芯片供应“美国优先”对我国到底有多大损害呢?

  我只举一个比较庞大的产业,汽车制造业。根据测算,全球目前的芯片短缺,会导致全球减产770万辆汽车,累计产值超过2100亿美元。

  中美都是汽车制造大国,原本这770万辆的缺口是全球所有制造国分担,美国一旦掌控芯片分配权,最大的减产目标肯定是“国产车”。

  减产一辆车,表面上损失的是2.7万美元,实际上汽车产业是现代工业补足产业链的最佳门类。

  这一个个2.7万美元背后,是无数工序,无数零件背后的国产配套厂,以及这些配套厂里的就业岗位。

  一个汽车产业的缺口影响就这么大,电子产品呢?精密机床呢?科研仪器呢?军工产品呢?

  美国商务部掌控“芯片产业核心数据”的第二个作用,是扶植美国本国的“高端制造业回归”。

  虽然美国制造业回归有许多本国根深蒂固的问题,可是掌握这些龙头的“增产方向”,了解他们的“技术革新方向”,有利于美国“对症下药”。

  比如这些巨头提供的“增产方案”,是在中国或者某国增设多少生产线,增加多少产能,那么会同步提供我们国家提供的土地,税收,物流,电价,人工等各方面优惠条件……

  美国可以针对性的提供“优惠待遇”对冲我国的优势,同时加上“龙头企业技术革新方向上的专利限制”,提出在中国或者其他国家增设新技术路线的产能,美国就进行“专利封锁”,如果新产线建立在美国,则进行“专利共享”,这些都可以帮助美国的“半导体产业振兴”。

  美国掌握“芯片供需核心数据”的第三个作用,是第一个“美国优先”作用的升级,就是“用利益逼迫盟友联手遏制中国”。

  要做到这一步,美国就必须流氓的掌控“全球芯片巨头的供需分配权”。

  有了这个分配权,美国优先是第一步,接下来优先供应哪些国家,让哪些国家最终承担“全部芯片缺口”,美国就有了操作空间。

  还是以汽车产业举例,除了中美是汽车制造大国,日韩,欧盟的法国德国都是汽车制造大国。

  全球770万的汽车缺口原本是这些制造大国共同承担,美国优先分配,芯片当然不缺,在美国强权之下,日韩芯片龙头“是否供应本国车企”最终都要看美国脸色。

  除此之外,美国通过汽车芯片的分配,可以组建法国德国日本韩国共同针对中国车的联盟,同时让尽量多的“汽车芯片缺口”在国产车品牌里内卷,一举两得。

  除了汽车产业,消费电子行业美国也可以如法炮制。前期针对华为和中兴的制裁还要借口国家安全,罗织罪名。

  未来美国只需要在“芯片分配”的过程中,将中国有竞争力的手机品牌往后排,就能极大地损害我国手机品牌对苹果和三星的竞争力。

  除了这些明面上的“大消费市场”,美国掌握“芯片供需分配权”对我国“产业升级”的重要科研攻关方向进行精确断供和封锁,则是战略层面更大的狠招!

  肆、我们国家和个人的应对之策

  过去二十年,是我国制造业高速发展的二十年。在此过程中,对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对铁矿石,铜铝矿等生产资料的需求,一度让我们被“卡住发展的脖子”。

  当今世界,随着俄罗斯和伊朗石油通道,中亚天然气通道的建设,我国能源供应多元化让我们能源上被锁死已经不可能。

  最多是石油和铁矿石经常接受高价收割。

  如今,美国“掌控芯片供需发展核心数据”只是危险的第一步。

  我们必须对美国掌控“全球芯片供需分配权”的图谋高度警惕。

  现阶段高新科技行业所需的高端芯片,主要掌控在几家全球巨头手里。资源,。技术和产能的极重垄断程度,甚至超过石油和铁矿石。

  过去二十年,美国没有刻意掌控“全球芯片供需分配权”,是因为这些巨头的产能一直充足,全球不曾缺芯。

  可是如今,在全球缺芯一两年无法化解的大背景下,芯片不仅是高科技制造业的一个产品,也上升为“全球紧俏战略物资”。

  既然芯片变成了“战略物资”,以美国的霸权思维,当然有野心像掌握石油一样掌控“芯片分配权”。

  美国这一步还没走出,我们必须提前“未雨绸缪”,做好应对。

  在个人层面,如果是有购车或者是电子产品的购买需求,觉得现阶段“缺芯”导致价格过高,希望明年价格跌下来的,可以现在就下手了。

  另外一些需要用到芯片的中小型电子产品公司,或者高新制造企业,可以像“家庭囤积必备物资”一样,适当增加芯片的储存。

  除了个人和企业,最大的应对,还是国家层面需要“先预判,先一步囤积反制的手段”。

  美国下一步一定是‘掌控芯片的供需分配权’,梳理自身供应链的同时,从源头冲击我国的产业链。

  我国一方面要用庞大的市场,要用和美国芯片高科技产业骨肉相连的需求市场,让芯片巨头们“主动供货”甚至‘钻美国政府政策空子供货’。

  另一方面,既然美国想要用“芯片”来制约我国供应链,那么我们现阶段就要把稀土等能够影响到美国核心供应链的产业优先布局。

  疫情之后,美国产业链受伤更重,更加脆弱,我们保留冲击美国供应链的杀手锏,就能像“相互核威慑”一样,制约美国用“芯片牌”冲击我国供应链。

  利用“相互制衡”的黄金机遇期,加快国产芯片产业的攻关步伐,尽快实现无视美国“芯片断供”威胁的高科技产品内循环才是治本之法。

  美国已经用“流氓手段”逼迫台积电,三星投降。现在不是怒骂美帝无耻和耻笑企业软骨头的时候。

  盯紧美国是否启动“掌控全球芯片分配权”的阴谋,并且做好“美国掌握芯片分配”之后的反制预案才是当务之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3 17:08 , Processed in 0.17222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