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07|回复: 0

大树乡长:没有正义,学习未必能改变命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0-7 22:25: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就是国庆假期最后一天了,这段时间大家都做啥啦?大家可以谈谈自己的安排。

  先说说小镇吧,比较单调,跟几位同样不允许离京的朋友一起去了趟延庆,第六次逛了下世园公园,并相约过两三周再来看看秋天的世园公园。

  相比两年前,中国馆有了新的展览,国际馆彻底成了创收场地,国家园已经衰败闭门。而曾经让小镇眼前一亮的日本馆里面已经改成了教室,现在已经封闭了;当年觉得特别简陋的韩国馆,反而因为当年实在太简单反而基本没啥变化。

  各省区园以前看的太匆忙,这次认真看了下有不少新的收获。比如浙江园竟然把造了个小西湖的景。

  剩下的就是去了两个新地方跑跑步,看了一本书《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对一些事有了新的心得体会,以后会专门展开谈一下;再就是看了几部纪录片。

  其中一部就是描写韩国教育的《学习的背叛》,小镇推荐所有初中以上的孩子们看一下,当然一定要家长陪同。

  这部片子很压抑,压抑就在于这是真实的纪录片;也很可怕,在于其中发现了一些我们有可能面对的危险苗头。

  这部片子内容很简单,就是描写韩国不同境遇的孩子希望通过学习改变命运,在韩国这样高度固化的社会寻求命运的转折。

  几乎所有儒家文化圈的国家都认同:教育改变命运。

  但是小镇看完觉得,这也要看所处的大环境是否允许。教育的确可以改变命运,但是一般努力、非常努力、远超常人的努力以及对于天赋的依赖程度是截然不同的。

  在中国,一般人普通的努力就可以实现的目标,在韩国可能需要超越常人的努力并且需要各种条件才能实现。

  对于现在的中国而言,大多数人只要达到一般努力的程度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命运,比如最简单的考上一所二线以上城市的大学,通过几年的努力尝试留在这个城市。最不济还可以尝试下公务员考试,虽然生活不会大富大贵,但是为后代提供一个更好的基础还是没问题的。

  实在不行,找一份好点的工作,总不至于像韩国除了几大财阀企业就没什么好公司。之前韩国某财阀集团招10名普通销售岗,竟然有5万人报名,这背后就是财阀企业与一般企业巨大的收入和地位差距,以至于诸多韩国大学生毕业后需要花几年时间准备就业。

  这种就业难,也传递到了教育阶段。

  努力就能有收获,就是这样简简单单、甚至被我们很多中国人都认为理所当然的事,在韩国很多人,却是一件不小的奇迹。

  在现在的韩国,个人学习的目标跟中国人大体相似,就是要考上大学、考上好大学,但是难度却截然不同,更有从地域、家庭、个人三方面的巨大不公。

  先是地域:

  在韩国,实际就两个地方,首尔以及首尔以外,当然这跟韩国面积实际只相当于中国一个省有关,但是其人口和经济集中度远超中国。首尔都市圈集中了韩国超过半数的人口与经济总量,其他教育、医疗等资源自然更加集中。

  在教育上直接决定了,生在首尔跟生在韩国其他地方是截然不同的,几乎所有首尔以外的孩子,梦想就是考上首尔的大学。

  其次是家庭:

  在韩国,最好的高中一定是私立的,如果没能进入私立高中,基本就跟好点的大学告别了,最起码基本不可能考上类似国内211的名牌大学。这一点在北京也很类似了,除了城六区,其他郊区大多数高中高考录取率极低,能考上几个本科就不错了,985211已经很稀罕了。

  而私立高中仅仅用《学习的背叛》播出时的2016年的价格,读一年仅仅学费就要1000万韩元,相当于5万人民币,而这还仅仅是小钱。

  韩国高考已经像国内一些人期待的那样,不再是一考定终身,而是增加了很多复杂的录取机制,光高考考的好用处并不大。

  比如:模拟考试成绩记入,假如任何一次模拟考试考砸了,后面无论再努力,想考上名牌大学也绝无可能了,这就要求从一开始就必须全身心投入,不存在浪子回头用一年时间努力改变命运的可能。

  比如:考试之外,要有各种各样的活动和奖项积分,越好的大学这类分值占比就越大。比如在《学习的背叛》里提到的,仅仅是首尔以外一个稍微好点的高中,希望去首尔上大学的同学,积攒了60多项奖项。这些奖项说白了就是钱、时间、精力。

  还有的增加了很多复杂的要求、复杂的录取规则,比如不同的大学对于参加的活动、奖项偏好不同,一般人家根本不知道,更别说特别准备,就算想准备,也找不到门路。

  这就天然的在人与人之间划清了界限,而且是一个看上去非常公平的界限。

  最后,也是最绝望的,就是人的差别。

  韩国社会虽然固化,但是仍然是流动的,就像沥青仍然是液体一样。对于普通甚至贫穷家庭,仍然会开放一定向上的空间,而第一步就是大学录取资格。

  但这样的资格可不是一般人可以拿到的,需要的是极为残酷的投入。

  这种流动针对的是大群体,而不是个体,要的是生育中产生的基因突变,或者说天赋。

  在看完《学习的背叛》后,小镇也翻看了一些影评,很多人说:假如我有这部片子里最不努力那个人的努力程度,我都能考上中国绝大多数大学,无论我出生在哪。

  小镇同样有这样的感受,小镇生在高考大省,在国内也是公认的高考难度前列的几个省,但是小镇觉得自己当年的努力程度远远达不到这部纪录片里普通韩国高中生的水平。

  在韩国高中生里流传这样一句话:“四当五落”。意思是:一天睡5个小时,高考就没希望了。

  而这样的努力程度,可不仅仅是高考前一年,而是从初一开始就必须一直努力,除非生在首尔、生在一个特别好的家庭。

  因为在高考之前,有太多的难关:

  初中不努力,就考不上好的私立高中,考不上好的私立高中,好的大学基本就没希望了;上了高中,拼命学习之外,还要挤出时间去研究不同大学的偏好,去参加各种活动、拿各种奖项,然后才有资格进入面试,为了完成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是理所当然的,除非早在小学甚至更早就在准备,又或者有一个足够强大的家庭帮助节约时间。

  而这一切,首先就需要自己的家庭起码不能太差,最起码一年至少拿出10万人民币投入到教育上,大概相当于韩国人均年收入的45%,这还不算其他支出,但人均收入到底如何,相信大家都明白。

  为什么中国现在要推行种种教育改革,要打击校外培训,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不能重蹈韩国以及日本的覆辙。

  小镇之前也写过一些关于校外培训的,有不少朋友留言说:打击校外培训,普通人找不到培训的机会,有钱的人照样可以花钱一对一培训,这反而导致教育不公平。

  小镇当时回复比较委婉,现在看来不如索性说的残酷点:

  不要总像农民揣测皇帝用金锄头种地,对于真正有钱有权的人来说,一切普遍的教育制度都没什么影响。

  比如在韩国,校外培训极为发达,日本也是同样。但是教育公平了吗?

  真正的公平,不是给所有人让校外培训机构收割的“公平”,而是打破一些底层的不公。

  比如说尽可能坚持高考定终身,不能把进入大学的评价维度搞得太复杂。小镇写过一篇谈高考报志愿的《高考志愿该怎么填?》,小镇根本不是搞教育的更不是专门研究高考志愿的,结果就连小镇平时积累的一些说出来,都有很多人表示这些事情从来没有人说过,特别后悔当年的选择等等。

  要知道,小镇说的这些在国内发达的互联网环境下,都是能够找到的,但是如何辨别比获取更加关键。

  小镇的父母都是高中老师,已经耕耘几十年了,培养了几千名大学生,可就算这样,在小镇自己高考的时候,他们对于志愿、大学、专业的了解仍然有很多搞不清楚的。但他们确实很用心,在那个刚刚告别拨号上网、信息极度缺乏的年代,硬是自己收集整理了全国几百所高校近5年的录取成绩。

  当然,这个本子并不仅仅是为了小镇,也是为了他们的学生。

  相信小镇父母对于高考的了解已经超越大多数人,用心程度更不必多说,更多数人呢?

  在小镇看来,中国高考和大学录取机制已经是全世界大国中极为简单的了,假如我们稍微仿照下韩国,把规则搞得复杂一点,会有多少中国人连规则都搞不明白?又如何参与竞争?如果这样改,才是真正的加重了阶层固化。

  就像《学习的背叛》里,有位老师指导一名高中生如何考上好大学,他的指导就是:要针对不同大学偏好确定参加什么活动。

  这句话,看着就是一句废话,但是对于很多出生在首尔以外的普通家庭,已经是非常难得的指导,就这一句话很多人就不明白,积攒了几十次的活动记录,结果毫无价值。

  但是知道了又如何呢?去哪里能知道那所大学喜欢什么样的活动与奖项呢?

  同样的,还是教育。

  在韩国,真正的门阀家族,孩子们照样很刻苦,只不过他们的刻苦方向极为明确,很多课程、活动、奖项早就由他们的父母提前规划好了,已经不是一步先,而是步步先。在这种认知高度规划下,再加上不惜成本的资金投入,才有了极为固化的当代韩国。

  相比这种认知,所谓的一对一培训又有什么?

  就算在中国,能考上985的学生,有几个是学校、老师教出来的?大多数都是靠自学、靠家庭从小的习惯养成、靠彼此学习,培训作用极小。

  今天说了很多,还是希望大家看看这部非常难得的纪录片《学习的背叛》,看完之后就会对“学习可以改变命运”产生新的认知,毕竟这句话成立的基础首先是所处的大环境允许。很显然,在韩国,光靠学习已经改变不了命运了。

  中国当然不能变成韩国这样。

  我们有很好的客观基础:国土够大,首尔这样规模的城市很多,中国的经济也在迅速发展,我们正从全世界获得越来越多的高价值岗位,从更多国家夺得更多的发展空间。

  我们有很好、很通畅的政治体制:中国的公职人员仍然大多数来自最一般的家庭,从最基层到最高层的道路是通的,以人民为本的政治体制没有变。

  最可能的威胁在于,太多的普通人根本看不清到底什么是有利于自己的,用非常狭隘的视角,在一些莫名的诱导下,甚至会反对明明有利于自己的路线,却选择了一条看似对自己最有利、实际对占据资源的更多的人更有利的路线。

  偶尔看看国外,对于国内的理解才会更加深刻。至于未来该怎样走,把问题看清楚了,方向对了,其他的都是小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4-26 02:02 , Processed in 0.09375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