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430|回复: 0

环球科学:国家卫健委:正在制定疫苗加强免疫的相关政策和实施措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0-3 14:3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新冠疫苗 ·

  国家卫健委:正在制定疫苗加强免疫的相关政策和实施措施

  昨天,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二级巡视员崔钢在会上表示,正在加紧制定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的相关政策和具体实施的措施。据介绍,针对加强免疫,专家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和论证,加强免疫后临床试验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加强免疫没有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而且中和抗体将得到快速增长。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表示,新冠疫苗接种一段时间之后,有一些人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出现下降,有保护效果削弱的情况存在。加强针的接种则会使这种下降出现“强势反弹”。相关临床试验表明,中和抗体会成倍增长。加强针的间隔时间为6个月。即在全程免疫后至少需要6个月,才能再进行加强针接种。在疫苗的选择上,目前专家给出的建议是使用原接种企业生产的疫苗,假如同一个企业没法满足供应,也要选择相同技术路线的疫苗来进行接种。(科技日报)

  · 微生物学 ·

  根瘤菌能帮助植物在类似火星的土壤中生长

  接种了根瘤菌(左)和未接种(右)的草木樨植株对比。(图片来源:Harris et al., 2021, PLOS ONE)

  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地球承载的资源和环境压力增大,科学家正探索在火星表面的风化层土壤耕种植物的可能性。但是,风化层中缺乏诸如含氮分子等植物生长所必须的营养物质。在地球上,土壤中的细菌能将空气中的氮转化成植物需要的养分,这也被称为固氮作用。其中一些固氮菌会寄生在植物根部并使其产生根瘤,与植物形成共生关系。这启发了科学家探索利用共生固氮菌帮助植物在风化层中生长,从而发展太空农业的方法。

  在一项近日发表在PLOS ONE上的研究中,科学家在与火星土壤相似的人造风化层中种植了草木樨(Melilotus officinalis),并给其中部分植株接种草木樨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meliloti)。他们发现,接种草木樨中华根瘤菌的植株,根和枝条的生长量比未接种植株高75%,但植株周围的土壤中,含氮的铵根浓度没有升高。这一研究表明,草木樨中华根瘤菌能促进草木樨在类似火星风化层的土壤中生长,但无法为周围的植株提供额外的可用营养物质。

  · 行星科学 ·

  湖泛塑造了火星上的古代河谷

  火星上的湖泊盆地(中间)和其相关的大型出口峡谷(从盆地边缘向西北方向延伸),这个峡谷就是因灾难性的湖泛洪水形成的。图片来源:THEMIS(NASA、JPL-加州理工和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和MOLA(NASA、GSFC和MOLA科学小组、Timothy Goudge)

  火星表面分布着许多古代河谷。通常认为,河谷网络的形成原因可能是火星上分散的水循环引起的持久、缓慢的侵蚀过程。近日,《自然》发表的一篇论文指出,在早期火星上,湖泊泛滥引发的洪水可能导致了约1/4的古代河谷侵蚀。

  研究者确定了火星上曾有湖泛洪水经过古代河谷的区域,并研究了那里的火星景观形状和地貌。研究结果显示,在整个火星上,湖泊水体泛滥在火星古代河谷网络的形成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些湖泛引发的洪水导致了早期火星至少24%的下切河谷的快速侵蚀。作者认为,这些湖泛事件不仅增加了河谷体量,从而对河谷侵蚀产生了重要影响,还影响了火星上更多景观的演化。因此,在研究火星河谷的性质时,以及在以地球上的地貌系统为参照比较河流如何影响火星景观特征时,一定要考虑这类事件。

  · 发育生物学 ·

  孕中期胎儿大脑形成机制

  人类胎儿4~5个月大时,前额叶皮层(PFC)中开始出现突触,这是神经传递信息,从而建立抽象思维、语言功能及社交技能的基础。两项将发表在《自然》(论文1、论文2)杂志的研究发现,激发PFC神经发育的关键基因调控机制是维甲酸的浓度。

  研究者对比发现,孕中期的小鼠、猕猴和人类胎儿PFC中的维甲酸浓度都升高,以保证突触生成。而当维甲酸信号被阻断时,神经连接就无法正常建立,这意味着生物体的工作记忆和认知能力将遭到破坏,可能导致精神分裂症和自闭症。小鼠CYP26B1基因可反馈降低维甲酸浓度,研究者阻断CYP26B1后,发现小鼠的相关脑区发育增强。此外,人类PFC中高表达的基因CBLN2也受维甲酸调控,且相对其他脑区更早表达、其表达比起猕猴和小鼠更持久广泛。研究者向小鼠基因组中引入CBLN2,使PFC神经连接增多了30%。他们认为,这项调控机制在人类思维的特异性中发挥了核心作用,且有助于自闭症和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的治疗。

  · 神经科学 ·

  睡眠中的果蝇如何处理气味信息

  荧光标记的神经元(图片来源:原论文)

  我们可以在睡眠中对两种刺激作出反应:一种是强度较大、无需大脑做更多判断的刺激,如一声巨响;而另一种是强度较弱,但需要大脑做潜意识判断的重要刺激,如锅烧焦的味道。果蝇的大脑相对简单,而且它们同样能表现出复杂的行为,如睡眠,因而果蝇是理想的、研究睡眠活动的对象。近日在一篇发表于《自然》上的论文中,科学家追踪了果蝇在睡眠时处理信息的过程,首次揭示出了与潜意识处理重要信息相关的大脑神经元。

  他们通过自动摄像系统监测几千只果蝇的睡眠,一旦发现果蝇睡着了,就会释放带有特殊气味的气体来记录果蝇对不同气味的反应。他们发现,果蝇能辨认出亟需处理的重要信息,而且相比于具有诱惑力的气味,难闻的气味更容易使果蝇从睡梦中清醒过来。他们还通过“开关”经荧光标记的神经元,来测试果蝇对不同气味的反应能力的变化,最终找到了一个保持清醒、负责处理信息的大脑回路。该研究或有利于科学家确定睡眠的本质作用。

  · 天文学 ·

  新型反射镜涂层将提高引力波探测器灵敏度

  新型涂层材料样品(图片来源:Caltech)

  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是借助激光干涉来探测宇宙深处引力波的大型仪器。自从2015年LIGO探测到由黑洞碰撞产生的引力波以来,该天文台与位于欧洲的引力波天文台Virgo共同探测到了多次类似的引力波事件。未来,LIGO天文台将进行升级,预计升级后的仪器将探测到越来越多的极端宇宙事件。

  升级的重点是提高仪器的灵敏度,而关键因素是仪器中心的玻璃反射镜上的涂层。LIGO 的每个探测器上有四面反射镜,都涂有反射材料,用来反射激光束。一般来说,反射镜反射能力越强,仪器就越灵敏,但反射涂层也会增加仪器中的背景噪声,进而掩盖引力波信号。近日,LIGO团队研发了一种由氧化钛和氧化锗制成的新型反射涂层,它可以将反射镜中的背景噪声降低一半,从而将LIGO能够探测的空间体积扩大8倍。研究人员表示,新涂层可能将用于LIGO的第五次观测运行,预计在未来十年内开始。相关研究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

  · 新冠疫情 ·

  截至北京时间9月30日10时,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最新统计,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233 193 418例,死亡病例4 772 855例。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的消息,9月29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22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16例(云南5例,上海3例,广东3例,辽宁2例,浙江1例,福建1例,山东1例),含2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辽宁1例,浙江1例);本土病例6例(均在黑龙江哈尔滨市)。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例,为境外输入病例(在上海)。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1例(均为境外输入);当日转为确诊病例2例(均为境外输入);当日解除医学观察7例(均为境外输入);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354例(境外输入342例)。

  截至2021年9月28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20605.4万剂次。

  文:石云雷、谢汝雨、马一瑗、韩佳桐、白德凡、二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4-20 02:17 , Processed in 0.07813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