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876|回复: 0

戍天九思:要搞千米级超大航天器,中国空天时代来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29 22:0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8月4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了“十四五”第一批重大项目指南,其中数理科学部有一重大专项“超大型航天结构空间组装动力学与控制”,旨在研发尺寸达千米量级的超大型航天器,为未来空间资源利用、宇宙奥秘探索、长期在轨居住提供战略性航天装备支撑。

  建千米级超大型航天器有多难?

  目前,中国天和号核心舱长16.6米;国际空间站长110米;美国“福特”级新型航母全长330米;《星球大战》里旧共和国军的歼星舰全长1150米;《三体》里章北海指挥的“自然选择”号恒星级战舰,体积是“3艘二十一世纪海上最大吨位的航空母舰”……

  由此可见,中国未来规划建造的超大型航天器,相当于10个国际空间站或者3艘“福特”级航母那么长, 与歼星舰长度在一个量级,网友戏称是中国的“歼星舰”。

  中国航天专家庞之浩介绍说,想要建造超大型航天器,除了可以想见的巨大人力和物力需求外,还必须克服海量的技术难题。目前国际空间站是人类建造的最大航天器。美国航空航天局曾评估称,如果20世纪70年代服役的美国“天空”实验室建造难度系数是5,苏联“和平”号空间站的难度系数为10到20,那么国际空间站则高达2500。国际空间站建设先后花费12年,等到建成时前期发射的舱段已到寿命。

  考虑到千米级超大型航天器的复杂程度远超国际空间站,它的建造难度更将几何级增加。很可能会有数以千计的部件不断通过运载火箭发射到太空中,再按照不同接口进行组装和功能调试,整个过程的复杂程度难以想象。

  此外,千米级超大型航天器的庞大体积,不仅要考虑如何应对太空碎片的威胁问题,还要考虑近地轨道稀薄大气阻力、航天器外形不对称带来的姿态控制问题。

  笔者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大胆超前而又会产生重大影响的规划,中国想把美国科幻电影《星球大战》中的歼星舰逐渐变成现实!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为什么要建千米级超大型航天器?

  有人说:19世纪是海洋的世纪,20世纪是航空的世纪,21世纪就是空天世纪。美国前总统肯尼迪曾预言:“谁控制了空间,谁就控制了地球,谁就掌握了战争主动权。”空天大世纪,中国人想引领世界,必须走在前列。

  《三国演义》有句名言: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北大陈平教授讲:科学发展也是如此,从分到合,现在正在走向复杂科学,这方面中国人有优势。钱学森就是中国系统科学的奠基人,他提出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研讨方法论,并把系统科学应用于“两弹一星”,为我国航天事业“后来者居上”奠定了基础。

  事实证明,没有三峡大坝,中国就不可能有世界一流的大坝建造技术、百万千瓦水电机组技术和特高压输电技术;没有港珠澳大桥,中国就没有世界一流的桥梁建造技术;没有任正非2008年慧眼发现土耳其科学家阿勒坎关于5G通信编码极化码技术方案的论文,没有华为人10年持之以恒的饱和攻关,就没有华为世界领先的5G技术。

  其实,科学发展到今天,低垂的果实都已经被摘了,要想取得重大科技突破,就必须以“复杂系统研究”为抓手,推动复杂科学持久向前发展。

  中国瞄准超大型航天器,正如《项目指南》中所讲的,就是要将“轨道”、“姿态”、“结构”航天动力三大领域与“控制”学科深度融合,打开航天科技领域的天花板,为超大型空间基础设施建造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

  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和中国嫦娥探月工程都证明,这类超级太空工程虽然难度很大,但它们更催生了多项科技和工程领域的技术突破。从这个意义上看,这次提出的“超大型航天结构空间组装动力学与控制”项目,必定能够带来的巨大科技突破,更值得我们期待。

  有了超大型航天器技术能干什么?

  众所周知,航天领域高风险,必然带来高回报,投入产出比高达1:13,经济收益非常可观。

  近期,可建太空电站。中科院院士葛昌纯2021年5月撰文表示,太空电站被认为是最有可能的终极能源解决途径之一。这种运行在3.6万公里高度地球同步轨道上的超级空间站,通过巨型太阳能电池阵,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再依靠微波或者激光传输到地面。

  由于太空同步轨道可以完美避开大气层的衰减,也不受昼夜、季节影响,99%的时间内可以稳定地接收太阳辐射,可以全天候大规模发电,发电效率是地面太阳能电站的几十倍。

  中期,可太空旅游、移民火星。中国有了千米级超大型航天器,又有了可从普通机场起降的空天飞机,就有太空旅游堡垒和深空探测的前进基地,届时普通人也可以去太空看一看、居一居甚至长期居留,载人登陆火星、移民火星就有了技术和手段保障,不再是梦想。

  远期,可建歼星舰、探索宇宙。重大科技突破往往要经历四个阶段:理论突破——技术突破——工程突破——型号突破。研发千米级超大型航天器,就是要进行理论和技术积累,突破这类航天器的理论难题和技术难题。

  我们一旦有了长期积累的超大型航天器技术,中国的歼星舰未来可期,中国的空天新时代未来可期,中国引领世界科技潮流未来可期。

  别忘了,中国航天可有着“说什么时候探月,就什么时候绕、落、回”“说什么时候探火,就什么探火”的传奇!

  这是一个“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的新时代,做难事必有所得!中国扶贫攻坚,就消灭了贫困这一千年难题!天空时代,相信中国人会走得更快更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0 19:28 , Processed in 0.15633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