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300|回复: 0

叶檀:扯掉新股发行的面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7 09:04: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股定价越来越神秘,定价公开为定价负责,才能消除新股定价毒素。

  黑幕下的交易让人怀疑。

  目前的定价过程从头到尾遮遮掩掩,神龙见首不见尾。《21世纪经济报道》披露,现在路演把媒体与未预约人士阻挡在大门之外。笔者咨询国内主要财经媒体朋友,遭遇闭门羹已成常态。

  1月3日,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有文章指出,1月1日,奥赛康、楚天科技、我武生物等公司路演推介会举办的时间、地点在微信中传播。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某青年分析师闻讯赶到了路演现场,虽一度进入现场,但最终因没有承销商发放的嘉宾证而被带离现场。一位在场参与某公司路演全程的券商人士向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透露,与以往路演不同的是,此次路演只有主承销商圈定的具备申购权的合作机构才能进场,个人投资者与未被邀请的机构投资者均不能入场。目前路演过程的神秘化现象日趋泛滥,似乎参加路演成为被圈定者的特权。

  既然新股发行过程是公开的,既然路演过程是有监管部门人士可以随时旁听,路演材料、现场录音均要求备案,以备需要时追查,为什么路演过程越来越神秘,由利益相关者独占场子?监管部门即使有三头六臂,也不可能对批发式上市的每场路演派一个“监听者”,让更多的人进入路演现场,集投资者之力减少监管成本,应该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报价者与上市公司的公司多日酝酿,监管者希望报价没有猫腻是不现实的,就算不请吃、不送礼、在路演推介过程中不使用除公开信息以外的其他信息,难道在信息时代,就没有其他方式进行人际交流、利益交往了?此时,重要的是让利益的另一方进行主动监督。

  各机构的报价有必要第一时间公诸于众,甚至全程以实况的方式向社会公开信息,阳光可以消灭有毒的物质。机构可以抬轿子,以高报价输送人情,机构的投资人就可以清清楚楚,自己所投资的基金是怎么丧失底线输送利益的。一些机构报价偏离中间值,投资者可以借此了解自己所投资的机构的市场判断、理财逻辑。

  现在的定价要末是利益输送式的定价,反正有打新者买单;要末是讨好式的定价,反正只要与行业平均市盈率持平,不引起公众投资者与证监会的关注就行了。

  前一种现象典型的是奥赛康,而后者则是扬杰科技与众信旅游,扬杰科技剔除了申购价格为25.5元/股及以上的初步询价申购,占本次发行累计申购总量的94.28%,使市盈率低于行业平均市盈率。而众信旅游剔除了占询价申报总量96.33%的报价,公司定价23.15元/股对应的2012年摊薄后市盈率为22.05倍,低于行业最近一个月平均静态市盈率38.32倍,仅为行业平均水平的58%。天知道这样的定价是不是准确,一切围绕上市,先上了市再找补回来。

  提示高发行市盈率的风险,不得超过行业市盈率的30%,有干涉的影子,在当下的股票市场,这样的干涉很有必要,但这些不是根本。信用不彰的市场,重要的是让机构为自己的报价承担责任,风险与收益自担。

  此前市场探讨询价与报价制度,希望以美国式招标方式取代荷兰方式,各位机构投资者与“牛散”在报价时,他们清楚,自己的报价将在报出的瞬间被公众所知,同时自己还将以所报的价格购入股份,依靠羊群效应混水摸鱼,以高报价输送“人情票”、“关系票”,换取下回合作,成本将大幅提升。这些机构或者得罪自己的投资者,或者被公众投资者与证监会两双眼睛同时看管,一输送利益,自己的利益就要受损。

  1月12日证监会下发的《关于加强新股发行监管的措施》,剑指路演,证券行业协会将对网下报价投资者的报价过程进行抽查,这些举措沿袭了小学班主任管小学生的做法,没有善用激励机制,从根本上让这些人失去输送人情的动力。

  如果,存量发行之后设立三年期的风险赔偿机制,按照以往套现的节奏,按照上市公司的承诺,逐步减少风险赔偿基金规模,上市公司也就无动力即时套现。

  扯掉新股发行的神秘面纱,让报价者见见光,在太阳底下晒一晒,千年的黑山老妖都会现出原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7 20:20 , Processed in 0.35951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