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012|回复: 0

戎评:德尔塔侵扰,武汉人笑言“慌么斯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25 20: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时隔一年多,湖北人再次怼上了新冠病毒。

  一年前的牺牲与感动还历历在目,这个曾经被新冠病毒伤害最深的地方,又成为了阻击病毒的战场。

  这一次,卷土重来的新冠病毒进化出了让全球色变的德尔塔变异株,在人体内的病毒载量高出100倍,传播率增加1倍,而住院风险,更是增加了2.6倍。

  “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这是个残忍且狡猾的敌人,稍一不慎,全世界大多数的城市和国家都已被它肆虐无阻。

  然而在这里,病毒却撞到墙上了。

  口罩未摘的湖北人仿佛自带了“病毒退避”的光芒,自始至终就没有因为病毒清零的成绩松懈过,宁可信其来,不可信其无,把抗疫防疫当成了日常。

  从医护人员忙碌的长桌到居家办公的卧室,从供应不断的超市到被封锁的路口,所有人有条有理,配合默契,流畅得像演练过无数遍一样。

  无孔不入的病毒再也没有以往凶猛的威势。

  湖北人说,都是老兵了,慌么斯撒!

  比病毒更快

  不慌有不慌的底气。

  7月31日,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通报一例8岁男孩儿罗某某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消息,打破了湖北14个月本土0新增的记录,一时间,省、市、区、街道、社区、老百姓层层配合,迅速拉开了架式。

  随之而来的,是快速的决策和动员——

  确诊当天,省委书记应勇立即主持召开会议,听取有关情况汇报,研究部署红安疫情应对处置措施,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忠林专程赶到红安指挥调度;

  确诊当天,副省长杨云彦、徐文海及省卫健委主任涂远超第一时间赶到红安指导督办,黄冈市更是把半个市委常委会和整个市政府领导班子下沉到了红安;

  确诊当天,确诊人员所在的永佳河镇被确定为中风险地区,第一时间实行封控管理,围绕全镇设置53个卡口,在镇区外围设立了三公里的防控线。

  确诊当天,黄冈市中心医院积极响应,半小时组织150名医务人员迅速集结,随后麻城、英山、武汉市中心医院各医疗队相继动员,共1061名省市及兄弟县市医护人员、400名公安干警闻令而动、紧急赴援;

  确诊当天,红安发布该核酸检测阳性人员活动轨迹信息,并组建了553人的工作专班反复流调寻找密接者,截至8月2日,共查出密接者330人、次密接者637人;

  确诊当天,设置77个核酸采样点,连夜开展全员核酸检测,10个小时采样近16万人;

  ……

  每个人快一步,就能快病毒一步。

  8月1日-14日,永佳河镇连续14日无新增感染者,自8月15日凌晨起调整为低风险地区。

  这场开启了湖北省新一轮抗疫工作的的病毒“遭遇战”打成了“歼灭战”,疫情在第一时间被就地解决,无蔓延,无外溢。

  没有措手不及的慌张,只有的穷追猛打的果决。

  去年湖北人那股子咬紧牙关不胜不休的熟悉劲头儿又回来了。

  更让人欣慰的是,黄冈、武汉、孝感、荆州、荆门、鄂州,病毒传播到哪里,哪里就闻风而动,这股子劲头儿一处比一处“狠”。

  比如,在大武汉。

  8月2日,武汉市发现了7例核酸检测阳性人员;

  8月3日上午,新增3例确诊病例;

  8月3日下午,武汉市宣布全市1128.5779万人启动核酸检测。

  然后——

  一夜之间,2.8万名医护人员紧急集结;

  一夜之间,各个社区默默排起了自觉间隔的长龙;

  40度的高温,倾盆的大雨,连着几天极端的天气都没能影响武汉人抗疫的决心;

  天气热就自带小风扇,下雨就打着伞,整个武汉顶着毒阳和暴雨排队检测,积极得让人感动。

  取号,排队,叫号,入场,验证,取样,离场,一切井然有序。

  巨大的人流量和认真遵守防疫规定的每个个体,交织出了这座城市的秩序之美。

  忙碌的医护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和互不相识的男女老少毫不违和地展示了满满的默契。

  仅仅3天,就完成了去年10天才做完的全民筛检。

  仅仅72个小时,就筑成了1128.5779万武汉人牢不可破的金城汤池。

  这是一个令人骄傲的成绩,特别是对于去年还被指责医疗资源和基层动员能力拉胯的武汉而言,尤其来之不易。

  可以说,东京奥运会刷屏网络的同时,在这片土地上,也在同步经历着另一场奥运,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每一个“更”,在生命面前,都是巨大的进步。

  一系列雷霆手段的背后,是这一年来各个方面脚踏实地的默默进取,是荆楚人不服输的性格。

  更是湖北人拒绝二次伤痛的智慧和自觉。

  在去年疫情结束后的14个月里,这里一直没有忘记过怎么战斗。

  风轻云淡时,不放松常态化防控的机制,能“防”得住;

  黑云压城时,拿得出局部应急处置的办法,能“控”得了;

  常急兼备,能守能攻。

  疫情初发时,“快、严、狠、扩、足”五字铁律第一时间就遏住了疫情蔓延的势头;

  疫情明朗后,“快、严、准、实、统”灵活施策以最小的代价精准实现了最佳的防疫效果;

  一个字也不落下,一个人也不落下。

  所以当警报拉响的时候,不慌不忙的湖北人才能各就各位,从容应试。

  如果说永佳河镇的抗疫是湖北人仓促临敌的一次演练,武汉的抗疫则是一场大兵团投入的战役,一样的复杂和艰险,但都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在最小的范围内结束了战斗。

  这一次,湖北人跑在了病毒的前头,赢得很平静。

  最勇敢的人信心

  平静的背后,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故事。

  最不容易的,首先是医护人员。

  40°的天气里,戴个口罩都是一脸的汗,而穿着防护服的医护人员全身裹得密不透风严严实实,一天需要争分夺秒地工作十几个小时。

  有市民送来了冰块,有小朋友送来了雪糕,都被白衣天使们抱在怀里、绑在头上,这一点难得的凉爽,令人泪目。

  图片

  在武汉一个检测点,一名医护人员低头不动,排队的市民以为是在休息,后来才知道是中暑了,直到晕倒也没有说一句不舒服。

  外面的防护服不能脱,里面的衣衫都汗透了,一天下来,手脚被汗水泡得发白发胀,不忍直视。

  可这明明只是一群20出头还带着点孩子气的小姑娘啊!

  她们去年才经历过与死神赛跑的悲壮救援,今年又站在了抗疫的前线,在极限环境里锤炼久了,居然也成了不喊疼的战士。

  疫情没有破防,就是因为有她们在烈日中为所有人拼命。

  或者说正是因为有她们在拼命,疫情才没有破防。

  和她们站在一起的,还有主动请缨下沉社区的党员、执行巡逻管控任务的警察、冲锋在一线的志愿者、以及执行消杀任务的消防队员、城管人员、环卫工人们,乃至应勇、王忠林这些凝人心、稳大局的抗疫老将,等等等等。

  他们去年经历了湖北最伤痛的记忆,今年就变成了守护家园最坚固的长城。

  所以今年湖北的防疫才能平静而顺利。

  或者反过来,从德尔塔变异毒株强大的传播能力和国内外的感染实例来看,这些岗位无论哪里稍微懈怠,都可能变成防疫的短板,变成大堤溃败的蚁穴,其结果都是不可控的。

  现在没有一块短板,是不是很不容易?

  英雄还不只是在前线。

  哪怕普通的湖北人,没有人外出闲逛,也没有人抱怨争吵,朋友圈里满是互相加油叮嘱的正能量,不论是居家隔离,还是通勤办公,都一丝不苟地按照防疫要求,把自己保护得很好。

  因为经历过去年的湖北大封城,他们比所有人都更知道这场战争的残酷,所以不需要劝说,不需要动员,无论男女老幼,都自觉得像幼儿园里的孩子,执行力强到可怕。

  基辛格说,中国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

  在这场战争里,每个人都足够勇敢。

  信心

  8月22日,武汉江夏区正式撤卡通车。

  在湖北经视的采访中,一位老板说半个月没去看店了,得赶紧过去看看;

  一位外卖小哥很开心,说可以送更多地方,赚更多钱了;

  一位父亲专程带着孩子到通路现场拍照留念,说一直按要求居家等待,对党和国家很有信心;

  一位做生意的大姐激动落泪,她说,开了二十多年的鱼丸店,很多老客户等着吃她家的鱼丸,问什么时候可以营业。

  这是疫情下最真实的众生相,我们每一个人因为疫情的原因,在忍耐着,在期待着,但都没有失去生活的信心。

  湖北人就是有这样的韧劲儿。

  哪怕未来疫情的存在是常态,哪怕局部封控还会不断反复。

  我们都知道,湖北每一次都会做得更好。

  疫情来而不慌,疫情去而不放,在冷静中乐观,在谨慎中期待。

  湖北人说,都是老兵了,我们不慌,因为新冠打不过湖北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21 06:08 , Processed in 0.15629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