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84|回复: 0

风雨锐评:重大疑问!疫苗能否防重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7-30 08:56: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次南京疫情是一场典型的人祸。

  中纪委网站刊文指出:

  南京禄口机场保洁公司……没有将负责境外和境内的保洁人员区分开,日常监管严重缺位。更严重的是,……把国际航班与国内航班由原来的分开运营变为统一混合运营,造成境外疫情流入……在发现阳性样本之后,……造成疫情蔓延。

  事实上,早就有人投诉说飞南京的航班存在将国际旅客与国内旅客混装的问题,但多个相关机构无人理睬。

  7月23日晚间消息:江苏省委决定暂停冯军同志东部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职务。

  预计这只是第一波。后面将会有不少人被问责。

  风雨锐评认为,官僚主义无法根绝,在目前运营方式下,今后类似禄口机场的问题仍会发生。要从根本上杜绝此类问题,唯有将全国所有国际航班全部集中到一地起降,组建统一的超级隔离点。

  并且很可能还存在一个问题,虽然广东疫情和南京疫情都来源于国际航班,但难以追查源头。因此,不排除敌对势力趁乱放毒的可能。管理松驰,尤其容易被敌对势力钻空子。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加强管理,组建全国指定的统一国际航班起降点,尤为重要和迫切。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南京疫情还对专家提出的疫苗理论提出了挑战。

  根据官方通报,截至7月27日24时,南京全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53例,其中81例为轻型,68例为普通型,4例为重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例。

  这里最值得注意的是:4例重型。

  而根据专家之前的说法是:注射疫苗可以防重症。

  那么,南京的这4例重型,是否接种了疫苗呢?没有公开报道。但人们有理由推测,这4例重型应该都是接种过疫苗的。

  原因在于,本轮疫情感染者大多是机场保洁人员及机场其他工作人员,这些人都是必须注射疫苗的,否则将不允许上岗,他们的家人也是重点接种对象。

  7月22日,新冠肺炎救治专家、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杨毅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当时确诊的病例中绝大部分都接种过疫苗,只有一例不满18岁青年人没有接种过。

  这个说法从另外一个侧面印证了,四例重症患者应该可以肯定,基本都是打过疫苗的。

  那么,人们就有理由怀疑专家所说的“接种可以防重症”,这种理论观点是否正确。

  为此,我们先来看看专家们具体是如何表述的。

  在3月21日下午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表示,总的来说,疫苗是保护大多数人不发病,尤其是预防重症的保护效果更好,保护效率更高。

  这里说的是“尤其是预防重症效果好”,应该说表达了对疫苗的极大信心。

  7月22日,杨毅在接受采访时说当时的患者以“轻型和普通型为主,症状都不严重,目前没有重症病例出现”,“疫苗接种还是有保护作用的”。

  虽然这些专家并没有说死,说疫苗能够100%防重症,从严格的逻辑来看,似乎没有问题。

  但是如今,确诊病例153例在几乎都打过疫苗的情况下,出现了4例重症。那么人们不禁要问,比例低到多少才算预防重症有效呢?或者换句话说,比例超过多少才算无效呢?谁能给一个准确的数字?

  一些专家真的因此换了说法:

  疫苗能降低重症的几率,能防死亡,能减轻疾病负担,能使病程缩短;疫苗的有效率不是 100%,有 50% 的概率能避免有症状感染和避免感染后出现重症。

  不再是“预防重症”,而是“降低重症几率”了,这个理论修正真是巧妙。

  根据实践修改理论,是人类不断发展的需要。但是,对于专家们解释疫苗的保护作用,人们为什么总感觉理论有些不靠谱呢?

  事实上,专家们已经对疫苗理论作过多次修改。

  最早时,专家们强调的是通过接种疫苗建立“免疫屏障”,给人的印象是接种疫苗可以预防感染。

  但是,5月份自越南返回国内的五名专家在越南全部中招,其中还有一人转为重症,互联网就起了怀疑,疫苗能防感染吗?但媒体始终不报道五名专家是否接种过,使得这种怀疑无从着力。

  后来,广东疫情暴起,许多接种过疫苗的人被感染,于是人们终于搞清楚了:接种并不能绝对预防感染。

  甚至还出现了相反的情况:

  6月份,打过疫苗的深圳机场工作人员在深圳感染病毒,回东莞的家里后,很快就传染给打过疫苗的老婆。他老婆去了一趟肯德基很短时间,就传染给两个打过疫苗的大学生。而这对夫妻的3岁孩子和家中70岁老人都没打过疫苗,共同生活在一个房子里面,竟然没有被感染。

  打过疫苗的感染了,没打过疫苗的却没感染。不知道专家们如何解释?所以网上有个别人叫劲:其实打过疫苗后更容易感染。这种说法肯定是随口一说,甚至胡说八道。但至少可以说是对专家理论的一种有根据的反驳和不满。专家们无疑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理论,才能说服人。

  其实打过疫苗后感染的例子相当普遍,比如以色列和英国,疫苗接种率都很高,近期疫情却出现大幅反弹,新感染的人群中,相当比例都是打过疫苗的(至少在50%以上)。基本上可以说疫苗的防感染的作用比较弱,或者说效果并非那么突出,相当于鸡肋效应。

  也有的人解释说,以色列人和英国人打的都是国外疫苗,属于mRNA疫苗,防护率确实不高。但中国的疫苗属于灭活疫苗,防护率比他们高。

  那我们再举一个例子。

  2021年6月1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官网上发布了一则毫不起眼的消息,内容是表彰三支中医抗疫医疗队在境外成功救治确诊新冠的中企员工821人,实现了零转重、零病亡、医务人员零感染。

  要知道,所有中企海外员工是最优先注射新冠疫苗的,是全国最早完成两针注射的群体,但是仍然有821人最终确诊感染了新冠病毒。

  中企海外员工,几乎可以确定,100%是注射过国产疫苗的。结果821人感染病毒。这确凿无疑地证实了,国产疫苗并不能100%预防感染。人们甚至颇有理由怀疑,国产疫苗预防感染率并不算高(相对人们的观念而言)。

  事实上,国外有数据表明,中国的疫苗有效率为86%、79%、50%等好几种说法。这个有效率如何计算,本人不太搞得清楚,也不想去搞清楚。总的意思就是疫苗不能绝对地预防感染。

  于是在广东疫情之后,专家们普遍改口,减少“免疫屏障”的说法,而着重强调“接种可防重症、防死亡”。

  南京出现4例重症之后,专家又改口说“接种可降低重症率”。这实际等于承认了,接种新冠疫苗,不能绝对防感染,也不能绝对防重症。

  【按:7月29日看到新的通报,貌似又增加一例重症,由4例变为5例了。】

  那么人们不禁要问,号召、动员大家接种疫苗,“应接尽接”,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呢?仅仅是为了稍微降低重症率?那么请问专家,到底多少才算“降低”?能给定一个具体的数字目标吗?

  “降低”,这是多么虚无缥缈的一个目标?!

  那么,人们是否有权用“忽悠”二字来形容专家们不断修正的理论呢?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从国外的情况看,早期感染者中(比如就说去年的感染者),30岁以下的感染数和死亡率都很低。因为青少年具有天然的抗病毒免疫力。但是今年大规模接种疫苗之后,青年人的死亡率暴增。一些接种过疫苗的青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后,发病比早前的情况要快得多,很快被死神催命。

  大家把这种现象称为“ADE效应”。

  ADE效应在德尔塔病毒上表现尤其明显,对于疫苗理论形成了挑战。早前,钟南山就曾明确表示过,德尔塔病毒的出现,使得国产疫苗的防护能力下降,因此需要不断研制新型疫苗。

  专家们的大体思路是,出现了变种病毒,就研发新疫苗,然后让人们补种疫苗,每隔半年补打一次。

  这个思路从理论上来似乎没有缺陷,但它忽略了广泛接种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同时忽略了接种本身也可能会造成不良反应。

  从国外的情况看,出现不良反应是非常普遍的,被疫苗直接打死的案例也不在少数。比如,从2020年12月14日到2021年2月14日,美国共注射了5200多万剂COVID-19疫苗。其中因注射死亡的人数达到934例。

  中国大陆目前接种疫苗的数量已经为全球之最,但是近几个月来却没有不良反应的报告,这是很奇怪的事。中国疾控中心仅在5月报告过一次,截止4月30日,中国大陆总接种2.65亿剂次,报告预防接种不良反应31434例,报告发生率为11.86/10万剂次。

  但是近期在接种人数暴增的情况下,疾控中心却不再提供不良反应报告了。

  特别奇怪的是,网络竟然出现了下面这样一个奇怪的东西:

  如果这张图片是真的,那么显然是有人企图瞒报不良反应情况。是严重的违法行为,相关机构应予查处!

  如果这张图片是假的,相关机构也应进行查处,这种P图的行为十分恶劣!

  总的来看,目前关于疫苗接种的信息十分混乱,充斥着各种假大空。有关部门应该给广大人民以切实、及时的回应。

  最后还要说一个问题,关于所谓“接种可防重症”、“降低重症率”的说法,也有很多人提出质疑。

  他们认为,中国的重症率低、基本没有死亡病例的情况,主要是中医药干预的结果。目前,从全国各地的报道来看,对于新冠感染者,基本都是用中医药治疗。一部分是用纯中医药手段,另一部分是用中西医结合的手段。

  那么我们可以设想,如果中国象外国一样,没有使用中医药,那么重症率还会这么低吗?还会基本上不死人吗?

  事实上,对比广东疫情和南京疫情就很清楚。广东疫情由于早发现、早处理,中医药及时介入,所以基本没有重症病例。

  但南京疫情是在保洁人员传播了一段时间之后,才引起重视的。晚发现、晚处理,于是有几名人员转成重症了。

  那么,人们就有理由怀疑专家们所说的“防重症”、“降低重症感染率”,其实不过是贪天之功,把中医药的干预冒说为疫苗的作用了。

  因此,确实需要对于疫苗理论进行全面梳理,重新给大家一个能够接受和信服的说法。不能再让大家感觉专家们在不停顿地忽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1 06:49 , Processed in 0.10942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