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386|回复: 0

郭海强:“亚轨道飞行器”真的就是传说中的“大杀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7-19 20:5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年来,诸如“厉害了,我的国”、“燃爆了,种花家”、“美帝吓尿了”等等吸睛标题,频频出现在官方媒体或各种自媒体的头条上;与之相对应的,自然是各种各样属于“中国制造”的大国重器乃至是“人间奇迹”。

  据人民日报客户端消息,7月16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研制的“亚轨道重复使用演示验证项目运载器”,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准时点火起飞,按照设定程序完成飞行后,平稳水平着陆于内蒙古阿拉善右旗机场,首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不用说,这又是一个妥妥的“厉害了,我的国”!即使没有配图更没有视频,但新闻一出来,瞬间燃爆了国内整个军迷圈,各路大咖纷纷作出点评,指出这个“亚轨道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就是传闻中的“神龙”、“腾云”之类的“空天飞机”。

  我们先看看新闻通稿是怎么说的:发展“重复使用天地往返航天运输技术”,是我国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亚轨道重复使用运载器”可作为升力式火箭动力重复使用航天运输系统的子级,是航天航空技术的高度融合体。该项目的圆满成功,为我国重复使用天地往返航天运输技术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实现领域创新发展和自主可控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过了一天,为了帮助广大吃瓜群众理解这个项目的重要意义,“中国军工”微博又补充了一句话,“该任务属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项目。首次飞行旨在验证升力式地面自主垂直起飞、再入返回、水平着陆等关键技术”。当然,最后还有画龙点睛的一笔:过于先进,不便展示——解释了没有配图和视频的原因。

  【名词解释:亚轨道飞行器】

  亚轨道,一般是指距地面20~100公里的空域,处于现有飞机的最高飞行高度和卫星的最低轨道高度之间,也称为临近空间或空天过渡区,大致包括大气平流层、大气中间层和部分电离层区域。

  海拔100公里作为大气层内外的分界点,被称为“卡门线”;高于卡门线的飞行则属于“航天”,卡门线以下的只能算是“航空”。

  因受地球引力的影响,地球上所有能够实现自主飞行的航天器,其飞行高度须达到海拔300公里以上,才能进入地球轨道。因此,300公里以上的飞行被称为“轨道飞行”。而亚轨道飞行的高度在海拔20~100公里以内,这个高度处于飞机的最高飞行高度和卫星的最低飞行高度之间,故被称为“亚轨道飞行”。

  亚轨道飞行,是指飞行器能达到近地空间顶层,但速度尚不足以进入地球轨道,只能以抛物线轨迹进行的飞行。所谓“亚轨道飞行器”,最显著的特点是飞行器无法自主绕地球完整飞行一周,而是在空气阻力和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完成“超地球下落”。

  再直白一点来说,亚轨道又被称为“弹道轨道”,它与地对地导弹的轨道相似,而地对地导弹升到顶点后,只能沿弹道轨迹直落向目标。但按照设计意图,亚轨道飞行器的发动机可以反复操作,它能从抛物线的顶端关机掉下,然后开机升起;再掉下,再升起……采用这种俗称“打水漂”的可变轨技术,飞行器每次起伏即可越过四百多公里的地面距离,在两小时内就能到达全球任意一点。

  【亚轨道重复使用运载器(天地往返航天运输技术)】

  那么,这次成功首飞的“亚轨道飞行器”,就是此前国内媒体报道过的“腾云”项目吗?据了解,“腾云”计划实际上是一款两级入轨空天飞行器,第一级是运载飞机,第二级则是类似美国X37B那样的太空飞机,使用大型飞机来发射太空飞机或其它类型的飞行器。

  中航科工集团的“腾云”项目

  目前,国外同类型飞行器已经做到了使用特制的运载飞机来发射太空飞行器;但这类飞行器基本都是通过亚音速飞行器在空中发射的,因发射的初始速度过低,严重限制了它的入轨和进入太空后的机动能力,只能进行小幅度的机动飞行。若要像空天飞机那样可以轻松机动变轨或者执行特殊任务,其实是无法做到的,只能作为“高空观察”和“太空旅游”之用。

  最大的不同,就是“腾云”项目是“水平起飞、水平着陆”,而这个新型亚轨道飞行器却是“垂直起飞、水平着陆”,而且还是“自主垂直起飞”,并不需要运载飞机或运载火箭作为发射平台。可见,这个新型飞行器一定不是“腾云”计划的试验机。

  根据新闻报道内容,新型飞行器是在酒泉“点火起飞”的,显示它采用了我国某种新型的火箭发动机。举个例子,前一段时间,中国科学院力学所的高温气体动力实验室,宣布已经在M9风洞里进行了氢燃料的“斜爆震发动机”的成功测试。

  斜爆震发动机(简称ODE),是比脉冲爆震发动机(简称PDE)更加先进的新一代高超音速发动机。它利用一道或者多道斜激波对气流进行压缩,激波后的流动混合作用把燃料和空气混合均匀,下一道激波的高温高压正好点燃,然后在一个极薄锋面上产生爆震,形成正推力,理论上可达到16马赫的高超音速。

  ODE结构十分简单,但设计十分复杂。

  在这里,笔者绝对不是说新型飞行器就是采用了“斜爆震发动机”,我国还有很多听起来都觉得特别先进的新一代发动机,如超燃冲压发动机、可变循环发动机等等。反正这个“亚轨道飞行器”属于我国的一个“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项目”,应该不属于国内外已经公开过的任何一种“亚轨道飞行器”,笔者完全不懂,只是“不明觉厉”而已。

  另一方面,“可重复使用的亚轨道飞行器”,无疑在提高效率、节约成本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对于航空航天领域具有深远的重大意义。目前,中美俄三大航天大国都在加紧研制可回收复用的航空航天装备。特别在民用航天开发领域里,乘坐亚轨道飞行器进行太空旅游,具备安全系数高、运营成本低等特点,成为当今世上一种颇具经济前景的特殊旅游项目。

  当然了,军迷们还是最关心这个“可重复使用的亚轨道飞行器”,究竟在军事上能有什么先进用途。其实,“亚轨道飞行器”肯定也是当今世上一种属于高精尖的当代军事技术。在亚轨道空域,一般作战飞机和防空导弹都打不到那个高度,也跟不上亚轨道飞行器的高速,与其发展昂贵的飞机隐身技术,不如研制这种根本无法击落的空天飞机。

  目前,中美俄三大国都在积极开发亚轨道作战技术,亚轨道飞行器被广泛用作军事层面的侦察、预警、监视等,某些更为先进的弹道导弹也运用亚轨道技术实施远程打击。

  在未来,我国的“亚轨道飞行器”还能完成用机械臂抓卫星、修卫星、放卫星等太空特殊任务,如果搭载新型核导弹或定向能武器,那就是妥妥的“亚轨道空天一体轰炸机”,随时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实施“一小时灌顶打击”,哪怕美军再搞出第8代战机,恐怕也是“无力回天”。

  猛然一想,我们的轰-20至今还没正式亮相,会不会让这个“过于先进”比了下去,甚至造成“The Nest”变成一款“过气网红”?

  最后必须声明一点:以上内容,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2021、07、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6-17 14:11 , Processed in 0.07812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