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019|回复: 0

孙立平:应淡化一本二本三本的概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7-17 13:48: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前两天,本公众号转载了一篇文章,《考上二本,人生之路并不会因此变得晦暗》,意在鼓励那些没有考上名校的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自己争取一个好的前程。文章发出后,还是觉得言犹未尽。这几天我脑子里一直在想,一本二本三本,在社会中似乎已经成了高校的一种等级,同时也在演变成一种普遍认同的歧视链。那么,这条歧视链是哪来的?

  2、老实说,当时转载这篇文章,多少有点源于内心里的无奈和纠结。而在这种无奈和纠结的背后的,是那些青春期孩子失落的眼神。正如那篇文章用的那个词,晦暗。而造成这种晦暗的是什么?是在他们还无法完全把握自己的时候就似乎已经决定了的命运,是在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时可能受到的歧视。

  3、说到这,也许有人会说,孙老师,你是老了,有点心太软,有点妇人之仁。一些考到名校的学生和家长甚至会说,人就是有差别的,你想否认或无视这些差别吗?现代社会的竞争就是残酷的。作为一个在高校从教40年的人来说,我完全承认这些。个人的天资和努力是不一样的,学校的质量也是参差不齐的。但问题在于,我们的社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承接和安排这些差别。我一点都不否认现在这种高考制度在选拔人才上的作用和合理性。但除此之外,我们是不是应当更多考虑一点东西呢。

  4、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这种差异往往也被社会发展所必须。美国也有常春藤名校的概念,人们也对常春藤趋之若鹜,包括外籍的那些考生。但那是历史的产物,它源于那些历史悠久的大学在早期建立的体育联盟。更重要的,常春藤与非常春藤,并不是名校与非名校之间截然区别的界线。你是常春藤毕业的,会受到高看,但其他的学校,也不一定会受到歧视。像斯坦福、麻省理工、加州伯克利,都不是常春藤,但也是公认的名校。

  5、但在我们的社会里,一本二本三本,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一种刻在徽章上的身份。对于大学来说,你是一本二本还是三本,这标志着大学的地位。对于学生个人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身份。什么是身份?就是伴随你终身的印记。除非你进入一个完全不讲这个印记的天地,比如自己创业、自我雇佣。否则,这个身份就不是与你无关。我知道,在一些名校中,即使你是硕士生博士生,你本科是哪的,人们都不是完全不在意的。

  6、这种身份的印记不是空洞的,与之相伴随的,是在就业等人生关口的歧视。一位二本学校的毕业生说:回想当年,真的好痛苦,4年时光,心里的眼泪只能自己擦,真的无法估量被“二本”这个标签,定义为二流的人才以后对人身心成长损害有多大,真的不想让学弟学妹们再承受这个苦。让中国几百万只能考上二本三本的中国青少年在二十岁这个形成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花样年华里,去承受那种低人一等的心里折磨,意义何在?

  7、有鉴于此,我们现在应当不断淡化那个几本几本的概念。那一本二本三本这样一个分类或分级是哪来的?仔细想来,这其实是官民合作的产物。一本二本三本,本来只是高考录取时的批次顺序。到后来,不知怎么就成了学校的等级和档次。这种等级和档次,是通过什么程序正式划定的吗?好像也不是。主管部门从没有明文说这是学校的等级和档次,但在实际工作中,又成了大家约定俗成的尺度。到了社会上,又成了招聘和录用的重要标准,有时甚至是非常僵硬的标准。更要命的是,这个东西是伴随终身的,于是就成了和过去阶级成分一样的身份标志。

  8、这种歧视链,如同我们社会中许多事情一样,都是官民合作的产物:官方有一个或明或暗的依据,然后民间刻意营造放大,最后是一个极端和畸形的结果。但要扭转这个,恐怕还得从官方做起。因此,要淡化一本二本三本的概念,也要从改变官方的做法做起。我的意思是,取消高考录取中几个批次的划分,使得民间一二三本的说法失去官方的依据。实际上,近些年来,有的地方已经在开始尝试这么做。这不是要否认差异,而是要使其尽可能模糊一点,弹性一点,在保障社会能有效选拔人才的同时,尽可能避免社会中歧视链的形成,同时使年轻人的成长空间尽可能弹性一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5-6 03:51 , Processed in 0.09375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