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281|回复: 0

云石:意外降准背后——从现在开始,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全球经济危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7-12 20:3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月9日,央行宣布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约一万亿流动性。

  这一次降准超过了市场预期。毕竟过去一年多以来,我们的政策基调一直是不放水;在几天前国常会吹风降准前,市场没有风声和研究观点提到有降准的可能性,也没有投资者做降准交易。哪怕在国常会吹风后,市场也都认为大概率是定向降准,而且最后到底降不降也不一定(历史上确实有吹风后没降的情况——比如去年夏天);就算真降,按往常经验,国常会吹风到政策落地也一般会间隔1-2周时间。

  但这次,降准距离国常会吹风,才过了区区两天;而且不是定向降准,而是全面降准。这个着实让所有人都大感意外。

  为什么会这样?这说明,我们面临的经济形势比较严峻了。

  这种严峻,最直接的导火索是大宗商品涨价。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伴随着美元的疯狂放水,大宗商品就开始了上涨,及至今年,到今天拜登大搞财政刺激,又叠加欧美疫苗注册率上升,经济复苏开启,大宗商品更是一路狂飙,全球通胀正式开启。

  按传统经济逻辑,既然是全球通胀,那应该是加息升准才对,怎么搞成了降准?

  这是因为,这一次的价格传导链条出现了问题——上游原材料价格大涨,下游的消费力却跟不上,所以夹在中间的生产企业在承受成本上升的同时,却无法通过涨价转嫁给消费者——你一提价,订单就大幅萎缩。

  这样就麻烦了。而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工厂,尤其是在疫情期间,更是承担了绝大部分全球大众工业品的供应。所以这种价格传到机制的梗阻,直接对我国工厂产生了巨大冲击,尤其是中小企业,现在接一单亏一单,不接又只能等死,所以已经十分困难。这种情况下,必须要想办法救他们。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上游的涨价,无法顺畅传导到下游?或者说,下游消费力为什么起不来?原因很简单,全球经济复苏,已经差不多见顶了。

  这一轮新冠疫情,把全世界经济都冲了个半死,大家都呆在家里无法工作,全球的财富生产当然大受影响,消费力当然会急剧萎缩。

  当然,几个主要经济体——中美欧等,经济还是撑住了的,并迎来了复苏。但美欧能撑住,完全是靠疯狂放水,而放水的代价,就是债务飙升,通胀汹涌,股市、房市泡沫巨大——离最后的崩盘越来越近。

  所以,到现在这个地步,美国他们也不怎么敢放了。进入夏季,美国各州开始陆续停止发钱,逼民众上班——实在是不敢再发了;连一直死鸭子嘴硬的美联储,最近口风也终于有了变化,开始为加息吹风做准备。而与此同时,印度养蛊养出的德尔塔超级变种也开始席卷全球,不仅冲垮了东南亚,美欧也逐渐沦陷,新一轮疫情风暴又将开启。

  这一切,都昭示着,海外经济复苏已经见顶。

  中国6月份的出口数据也从侧面证明了这一点,在全球疫情方兴未艾,中国依然是世界唯一供货商的大背景下,中国出口居然也开始乏力,这足以证明这一轮的海外经济复苏,可能已近巅峰。

  这自然对中国也造成巨大冲击——中国经济依然有很大部分依赖外贸,外贸见顶,中国也会受冲击;何况中国国内虽然防疫形势不错,但这不错背后,也是靠巨大的防疫投入支撑的——去年的开销就不说了,直到现在云南那边,依然几十万人死守边境,铁丝网都拉了几百公里,这都是巨额成本。而内地城市一旦遇到传播扩散,就不得不全城核算,整个城市的经济运行半瘫痪——虽然比起外国,这种搞法损失是小的多,但绝对的损失也是很大的。

  这种内外冲击下,中国经济遇到麻烦,也就不足为奇。6月份PPI见顶回落、出口订单已出现下滑趋势,这种情况下,自然也就有了这次意外之外的降准。降准释放流动性,可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压力;从大的方面说,有了钱,才买得起海外的大宗商品原材料(虽然降准会导致货币贬值,增加外购成本,但货币贬值的因素有很多,流动性只是其中之一,加上中国整体经济基本面比外国要强很多,所以这种影响相对有限,整体利大于弊)

  但一次降准,并不能逆转经济面临的麻烦。除了降准本身作用力有限之外,更重要的是,影响中国经济的这些问题,都不是短时期内会消解的,很有可能会长期化:

  从现在的情况看三哥们整蛊出的德尔塔,势必将再掀起新一轮全球疫情。而以印度为首的第三世界养蛊基地,未来还不知道又会弄出多少个变种;西方的制度又决定了,它们根本防不住。中国这边,虽然有着独家秘方,但也只能自保,想凭一己之力拯救全人类,那也是不可能的——这意味着中国在承受全球经济颓势带来的外部冲击同时,防疫开支会长期化。

  而且,未来还会面临骤然恶化——现在疫情没有停止迹象,全球的经济却已到了崩盘边缘。

  中国还可以降准,未来也还有继续降准或者降息的空间,而其他主要国家的家底和政策储备,现在都已经用光了——美联储在经济远未重回正轨的情况下,不得不松口暗示加息;英国被德尔塔再次打爆,却又宣布要开放经济,再来全民免疫,这一切都意味着,连最厉害的英美,都已经山穷水尽,其他国家可想而知。

  所以,经济危机,真的不远了。一旦全球经济危机到来,那么,中国也难免被拖下水。

  这真的是全球共呼吸、共命运。虽然中国确实是最能扛的,表现最好的,也是准备最充分的。但这个最,都只是相对其他国家而已,在绝对值上,如果海外经济继续下滑、甚至自由落体,早已深度融合进全球经济体系的中国,最多只能做到和他们比要相对好得多,但绝对层面,依然是要往下走。

  这就是我们面对的经济形势,这就是我们身处的现在以及将来。其实不只是降准,其他方面,我们也都能明显感受到这种趋势——体制外就不说了,就连体制内,最近各地公务员系统也都在疯传今年绩效奖取消,有的甚至还要把以前的吐出来。

  连直接给政府打工的铁饭碗公务员,都已经开始被逼着割肉吐血,这足以证明当下乃至未来,经济形势会有多么严峻,财政会有多么紧张。而连疫情防控最好,经济基本面最佳,还吃到了最大“疫情红利”的中国,都开始过紧日子,未来全球经济之前景黯淡,也就可想而知了!

  那么,这一切将持续多久?这个真的不好说。一直追看云石君政经分析的读者,肯定都知道,这一次经济危机,虽然有疫情加速的作用,归根结底还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红利殆尽,第四次科技革命尚未到来。人类财富创造已经逼近了天花板,原先的经济运行架构已经无法维持。所以,未来的全球经济滞胀,是不可避免的。

  而要想从根本上走出困境,要么打一场世界大战,消灭过剩产能,用一部分国家的毁灭,来成全另一部分国家的经济重新健康;要么就是第四次科技革命,打破天花板,开启新的财富增量之门。

  世界大战是个办法,上世纪30年代的全球大萧条,最终就是靠着二战来彻底摆脱的;但现在这个核武时代,世界大战已经很难打起来;而第四次科技革命,虽然喊的震天响,方向也有好些,但最后什么时候爆发,什么时候结出硕果并落地变现,那真只有鬼的妈才知道——但至少未来十来年之内是不大可能的。

  所以,这一轮经济危机,这一轮全球滞胀,至少也要维持十来年。在此期间,全球经济大环境都会很糟糕。

  看到这里,很多朋友,尤其是刚踏入社会,或者即将踏入社会的年轻人,估计会很绝望。

  这个,怎么说呢,大家确实要对未来遭遇的困难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但也没必要绝望——如果你在其他国家,那可能真的是没什么希望了。但既然你在中国,那还是有摆脱这种全球性困境的希望和机会的。

  这个机会,就在于存量转移。

  是的,没有第四次科技革命,人类就没有财富增量;但中国却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把美日这些发达国家的财富存量给转到自己手上来——每年3000亿美金的芯片进口,每年2000亿美金的原油进口,每年上百亿美金的大飞机进口,以及那些在文化洗脑下,充满了高溢价的西方奢侈品,大牌服装、食品、文化产品等等,这些都是真金白银,每年中国必须交给他们。

  这种每年数以千亿美刀计的财富外流,极大的削弱了中国人的财富积累。如果这些钱能留在国内,那必将极大的刺激国内经济,带动我们GDP的增长,增加国民的收入。

  当然,在过去和现在,这些财富外流是必须的——如果我们不外购芯片,电子信息产业就要瘫痪;我们不外购石油,连车都发动不了。没有波音和空客,我们的民用航空就会被彻底完蛋。

  但过去和现在必须,并不代表将来依然必须。我们是全球最大工业国,我们的工业体系不仅最完备,经过几十年的积累,也具备了向上升级的条件和基础。所以,未来十年,虽然我们不见得能开启第四次科技革命,但我们却可以通过产业升级和科技突破,把握在美日手上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核心成果——也就是最后,也是最大的财富存量,转移到我们自己手上。

  如果我们自己能造芯片了,那每年价值3000亿美元的财富就不用交出去了;如果新能源车普及,那每年2000亿美元的原油外购,最少也能降低一半;如果我们能自己造大飞机,如果我们自己的国货品牌得到了市场认可,拥有了足够美誉度,那外购消费品的开销也大大降低。总而言之,如果能做到这些,我们每年最少可以节省4、5千亿美元的外汇支出。

  每年四五千亿美元的基础财富留在国内,再叠加乘数效应,轻轻松松就是最少三四万亿美元的GDP,是两三万亿美金的社会总收入。光这一个,就能让中国的GDP升的跟美国差不多;让中国的国民收入继续稳速增长。有了这笔钱,再叠加大萧条后人民币国际化加速、中国世界影响力提升带来的溢价,未来十几年内,即便第四次科技革命没有出现,中国依然能保持较高增长态势,人民生活水平依然能够以不低于2010年代太多的速度稳步提升。

  这是中国独一份的机遇。美日这些国家做不到——它们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先发优势获得的财富已经到顶,除非第四次科技革命,否则没有上升空间;绝大部分第三世界国家也做不到——他们没有中国这么强大的工业基础和资本实力。只有中国,经济基本面相对最好,政策储备相对最充足,所以一边可以跟西方同步,去冲击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大门;一边又同时可以把西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财富存量,转移到自己手上。

  这就是未来十几年中国经济继续发展的逻辑,这就是未来十几年我们中国人继续赚取更多财富的方向!

  当然,这条路不好走,需要时间和过程,会面临困难和挑战。所以在这一切成功前,大家免不了要过段时间的苦日子。但是,在全球滞胀,万马齐喑的大趋势下,相对于前路渺茫的海外,我们中国至少还有这么一条高确定性的路子存在,这已经是极大的幸运,是难等可贵的国运。所以,这条路,我们必须去走——只要走下去,就有可能成功。只要成功,我们就可以收获实实在在的成果!

  既然如此,我们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当然,骂一骂大环境,发泄一下不满也不是不可以——谁叫未来的世界大环境,就如此扯淡呢?但发泄完,还是得继续埋头苦干——毕竟,相对于注定在经济危机和滞胀中不可自拔的其他国家民众,我们已经是不幸中的大幸了,对此,我们真的要感到珍惜,并将其充分利用。所谓的躺平,只会让我们丧失这个辛辛苦苦争取来的战略机遇,最终让我们在之后追悔莫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6-2 15:50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