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05|回复: 0

郎遥远:“官员财产公示”爬到法治彼岸还要多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7 08:0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杭州法学教授范忠信的赌局,成了谏言的行为艺术。他在2013年元旦发微博:“我坚信,2013年里,除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外,其他所有省市会实现县乡级公务员财产公示。要不信,咱们打一个赌。如果我输了,说明我的智商不如猪,罚自己爬行一公里。”时隔一年,官员荷包依然是私房钱,全国人民谁也没有看到“官员财产公示制度”张榜。范教授输了,只得慷慨践约,上传视频,证明自己“忠信”,以爬行丈量中国法治。

  这真创了“为国家法治爬行一公里”的世界吉尼斯纪录。当今世界,闻所未闻。哪个文明国家大学教授需要爬行来谏言政府推进阳光法案?人家用宪法让公权力俯首爬行,而我们的范教授用膝盖下跪,屈尊爬行。“官员财产公示制度”爬行了几十年,至今没有踏石留印、抓铁有痕,而范教授爬行一公里却“掌膝渗血”了,真够惨的。以为人家闪了几个秋波,就真会解衣宽带了?

  咱们是有国情的国家。什么是国情?他们要拆你的时候,只需一夜;他们要涨价的时候,只需一天;他们要加税的时候,只需几个月;要他们禁吃鱼翅,却需要三年;要他们公示自己的财产,几十年还没能完成。范教授一腔正义,一腔热血,一腔期待,满腹经纶却不懂灿烂的国情,“爬行”自然是赌局的结果了。

  其实,更有资格申报世界吉尼斯纪录的,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一直爬行到现在的“官员财产公开制度”。把官员财产公开,接受公众监督,是全世界公认的反腐利器。而我们却一直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如果民主号角不猛,制度篱笆不紧,法治鞭子不力,又有几人能从特权的楼上下来呢?“一朝官在手,便把令来行”,当官是何等的威风!“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当官是何等的利禄!“早上跟着轮子转、中午围着盘子转、晚上搂着裙子转”,当官是何等的滋润!捂住了官员荷包,也就遮盖了官场腐败的温床。

  中国阳光法案爬行几十年,是因为特权阶层不想做的事情,也绝不会轻易让别人做。他们拥有大量与他们的正式收入不相称的财产,极不愿意把鼓鼓的荷包放到阳光之下。一个人贪腐,可以痛斥为道德败坏;一群人贪腐,可以痛斥是狼狈为奸。要是官场腐败普遍、非常严重,那该痛斥什么呢?

  世界各国反腐经验表明,官员财产若不向公众公开,权力寻租的灰色空间就不会消失,廉政监督就只可能成为一句空话。中国官员财产公示制度一直难产,阳光法案如蜗牛爬行,看上去是官员隐私权与公众知情权在博弈,其实是封建特权与民主法治在博弈。

  阳光法案早已成执政党和全国人民的共识。习李新政释放了“中国梦”的亮色和正能量,王岐山执掌中纪委施展了节节胜利的反腐组合拳,十八大三中全会更是迎来了云开雾释的体制改革曙光。阳光法案的民意空前高涨。执政党当以坚定的政治决心推进改革,超越利益集团与既得利益,破除一切障碍推进阳光法案,最终实现“以法治官”、“以法治权”。如果没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官员财产公开恐怕永远只能是在“条件尚不具备”和“正在研究论证”的借口中蹉跎岁月,继续爬行。

  一个民主法治、善政良序的社会,绝不是一个没有利益冲突的社会,而是一个有能力解决和化解利益冲突,并由此实现利益大体均衡、捍卫公平正义的社会。执政党不仅要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宗旨来立德,不仅要“老虎苍蝇一起打”来立威,更要在落实全国人民迫切期待的善政上立信。官员财产公示制度迟迟不出台,意味着执政的麻木不仁。要尽快拿出一个时间表,把自己置于公众监督的压力之下。内部申报是人治,公示监督才是法治。只有以政府的公信力倒逼,用群众的监督力推动,官员财产公开才能冲破压力阻力,早日拨云见日,取信于民。

  善政不再爬行,公民才能站立。执政党只有敢于说出事实真相的勇气和正气,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才有感动民心的“精神力量”和“人格力量”,才能理直气壮宣告:人民,你们的政府还给你们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4 17:25 , Processed in 0.07814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