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13|回复: 0

凯恩斯:IPO开闸后券商的利与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6 09:59: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开年股市最重要的事情就是IPO开闸。根据时间规划安排,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企业于12月20日前已报送相关补充材料,符合条件的企业有望在元旦以后获准发行。预计今年将有五十家公司上市,目前各大券商几乎都在加班加点赶制材料。

  IPO重启后券商收益排在前三名的是中银国际证券、中信建投和中信证券,占发行收益大部分权重,直接带来全年业绩提升。收益提升之外责任加重,这次IPO重启后涉及50家已过会的公司在元旦前已拿到发行批文,但到现在为止各个券商已过会项目申报补充材料的才10多家,已过会公司披露的财务数据及指导截止去年6月30日,但中介券商要仍要关注6月以后的经营性分析,行业、原材料、产品生产、价格等诸多因素,如发生重大变化还要及时披露;会计师需要审阅三季报的财务数据,对比2013年的全年业绩预测披露;召开股东大会确定老股减持和股价稳定预案等。出于对监管部门对信息披露的严格要求和责任追究的双重压力,整个的准备工作较以前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券商普遍觉得IPO注册制的改革红利还没有看到,但压力山大的责任追究却先到了,以前是什么时间申报的问题,变为能不能报的问题?原因就是证监会对信息披露有极严格规定,一旦申报不得随意更改相关信息及财务数据,所以大家都是“一看二慢三通过”。一改曾经券商只挣高佣而不对市场承担任何责任的坏毛病,从源头把关才能更好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新规定对新股发行定价及配售问题高度关注,并配套相应严惩措施,所以券商在自主配售模式选择上会谨慎,另外取消超募后,券商做IPO的投入产出比大幅下降,自己不能控制并随意放水,股民打新的市场空间更公平化; 严格控制IPO重启后新股定价,投资价值报告估值一旦高于市场平均市盈率,相关机构和出具报告的从业人员会受到严格关注,这样一来研究人员出于谨慎可能不敢给出独立高于市场平均市盈率的估值判断,询价机构则很可能在询价区间内尽可能低报,这样新股发行市场询价发行和企业实际价值出现不匹配,虽然属于改革带来的另一些制度问题,但也是价值投资者挖掘新股的低买时机。监管层对第一批新股发行定价严格控制,首批发行企业定价可能偏低,改革后过会的IP0企业可选择在规定时间段内择机上市,企业自主性增强,会出现市场环境不好时暂缓上市、市场行情好时加快上市的节奏。

  总体看来IPO改革红利是压重了券商,利好了散户,中介机构前端严控保证上市企业质地、合规性、性价比等,散户需要努力挖掘具备投资价值的公司,改革规范后打新机会更加公平化,中签机会增加;当发行询价低于实际价值,提供了良好的买入时机;掌握新股结合市场表现的发行节奏,做好新股价值投资的仓位控制等等,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解读,简单明了帮助散户了解新股发行带来的改革红利和机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2 23:06 , Processed in 0.07816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