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704|回复: 0

风雨锐评:东方时空力挺清肺排毒汤,预示着中医药将进一步加速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6-23 21:4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月19日,央视《东方时空》报道了在防止新冠疫情蔓延中中医药发挥重要作用,一起了解~

  视频中详细内容如下:

  男主持人: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应该说中医药是全程参与、深度介入到了疫情防控、救治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今年一月,河北局部地区聚焦性疫情爆发,及时采取了中医药干预,也成为了河北抗疫的有效经验,也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更为完整的中医药方案。

  女播音员:

  2020年1月27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视频会议,在河北、山西、陕西及黑龙江等四省开展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的肺炎应急研究。临床研究表明,使用清肺排毒汤治疗新冠患者疗效显著。河北省中医院呼吸医科主任耿立梅在一次会诊时发现,一位重要患者在服用了清肺排毒汤后,病情得到了快速好转。此后的一段时间,河北省的三百多名新冠肺炎患者先后服用了清肺排毒汤,90%的患者服用后疗效明显。

  河北省中医院呼吸医科主任耿立梅:

  清肺排毒汤作为治疗用药,在我们新冠肺炎治疗方案当中,是唯一对轻型、普通型、重型可以通用的一个方剂,它可以改善我们的体内环境,降低感染,避免复发和复感的风险,从去年开始,这一年多来,已经在全国28个省市使用,我们看到它应该是一个使用量最大,使用面最广,临床疗效最好的一个方剂。

  女播音员:

  2021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在河北石家庄、邢台等地局部聚焦性爆发,清肺排毒汤再一次派上了大用场。其中,石家庄市对全市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密接和次密接人员全部采取了服用清肺排毒汤的中医药防治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截至2021年1月22日,石家庄共有31143名集中隔离人员自愿服用清肺排毒汤,占集中隔离人数的90%以上。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专家组副组长张忠德:

  河北社区的防控,中医药全部参与进去,发挥主导作用,为彻底防控,控制好这个疫情,起到了巨大作用。我们在邢台收治的所有病人,轻型、普通型患者,全部是纯中医药治疗。

  东方时空是一档新闻评论类节目,一般只对近期发生的事件进行评论。这次评论的事件发生在2020年1月和2021年1月,分别过去了一年半和半年。

  这种情况非常罕见!

  如果是央视自己操作,一般都会按照常规行事。

  什么样的形势下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呢?个人认为,应该是更高层级的宣传口提出了要求。

  这其实正是央视定位的一种反映--它是党和国家的喉舌。央视本身并不是一个权力单位,但通过它所播出的某些节目,却可以看出某些方针政策未来的走向。

  之所以播出这样一档节目,首先说明过去对清肺排毒汤的宣传还不够,需要“补充宣传”,其次是通过宣传清肺排毒汤的功效,让更多人关注和重视中医药;第三是让相关人员了解国家政策的指向--必须促进,而不是阻碍中医药发展。

  能够为此提供证明的是当前广东的疫情,对于新冠病人,中医药几乎做到了全覆盖,并且大多数是用纯中药治疗。----这正是国家政策的一种反映,也是更好更快治好病人的现实需要。

  6月10日东方时空为此也曾做过一次节目。

  来源:央视《东方时空》

  从5月21日至6月10日24时,本轮广州疫情累计报告128例境内感染者。

  ▲管向东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广东工作组医疗救治组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管向东认为,与以往国内发生的20多次局部聚集性疫情相比,广州此次疫情在临床表现上有4个特点。

  第一,病毒潜伏期较短,大部分都是在感染后的一周以内就发病。

  第二,患者发病以后转为重型、危重型的比例比以往高,达到了10%-12%,12%以上的病人都需要氧疗。而且转为重型、危重型的时间提前了,以往需要6-10天,此次大部分只有3-7天。

  第三,患者的CT值非常低,CT值越低就表示体内病毒载量越高。

  第四,因为病毒载量高,患者核酸转阴所需要的时间也延长了。以往10天左右,就可以发现有核酸连续阴性的案例。而这次广州疫情从5月下旬到了6月10日,才开始出现连续阴性的病例,才有首批4名感染者出院。

  张忠德是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德叔”。管向东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也是国内的“重症八仙”之一。自从去年初疫情暴发,他们屡次出征驰援疫情救治,哪里有疫情就去哪里。

  ▲张忠德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广东工作组医疗救治组专家、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

  5月26日,德叔刚从辽宁营口支援抗疫归来,5月29日就立即加入国家工作组医疗救治组,投入了此次“家门口”疫情的救治。而管向东也刚在4月底结束对云南瑞丽疫情救治的驰援。

  张忠德表示,从中医证候看,本次跟既往的国内本土疫情也有较多区别。“出现发烧症状的患者特别多,超过80%,这在之前的疫情中很少见。其中,高热患者也比以往多。”

  其次,患者湿气困浊引起的证候表现也比较多。“我们发现不少患者出现胃肠湿困的症状,胃口不好,舌苔很厚很腻,好像铺了一层黄泥,大便也不好。”张忠德说。

  中西医结合:对患者“一人一方 一人一策”

  此次广东疫情,为了全力以赴地救治患者,国家、省、市三级专家联动成立了医疗救治组,坚持中西医结合协同救治。“我们从接触到患者开始,不管是轻型、普通型还是重型,都开始积极地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管向东说。

  张忠德表示,经过临床观察,中医专家们把此次疫情的核心病机定位在“湿、热、毒”三方面。国家及省市专家联合为每一个患者进行临床辨证论治,制定了“一人一方、一人一策”的治疗方案。

  6月10日出院的4例感染者中,均采取了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救治,取得了良好效果,达到了可以出院的标准。

  张忠德说,在危重病人的治疗上,中医采用扶正祛邪的办法配合西医治疗,为患者的康复赢得时间。

  针对患者以发烧为主的症状,中医按照“辨证论治 一人一策”来选定治病的汤药帮助患者退烧,此外,也会选用一些中成药搭配使用。

  张忠德说,一位50多岁的男患者,进院后迅速高烧,经过3天的治疗,到6月9日下午体温仍超过39摄氏度。医疗救治专家临时加大了中医药辨证施治,并搭配使用了中成药。

  当天半夜开始,患者就不再烧了,精神状态、胃口都有好转,停止了向重症发展。“看到这个实实在在的效果,虽然很累,但是大家都非常兴奋。”张忠德说。

  他透露,在此次疫情的患者救治中,中医较多地采用了麻黄、石膏、藿香、苍术等药材。在针对需长时间治疗的患者扶正祛邪时,则以西洋参、陈皮、高丽参等补气的中药材为主。

  张忠德表示:(患者)病情的进展很快,危重病人或者重型病人发病3到4天就转重症。患者的症状比较明显,在其他地方主要症状是发烧的病人不是特别多,有,但是没有这么高。这里80%左右的病人都有发烧,而且很高。病毒的载量很高,而且病毒载量降低的速度很慢。

  我们在治疗过程中坚持中西医结合来共同制定原则,现在中西医融合得非常好,郭阿婆核酸检测两次都转阴了,胸部CT也全部转阴了,病人精神状态很好,能吃能睡能跳又很乐观,跟刚入院29号进去查房的时候完全不一样,达到了治疗的目的。

  无论石家庄疫情,还是今次广东疫情。中医药都起到了主导作用。

  石家庄疫情时,中医药界还比较谨慎,没有使用“主导”这个词。官方使用的说法是“推动中医药早介入早干预”。在自媒体方面,风雨锐评第一个使用了“主导”一词,结果遭到举报,被网警请去喝茶,相关的文章也被删除。

  官方使用“主导”一词,是从三四月份瑞丽疫情开始的。当时《中医药报》针对瑞丽疫情得到较好控制,第一次使用了“中医药主导诊疗”的说法。

  到本月,也就是六月,央视东方时空也开始使用“发挥主导作用”的说法,表明经过某种内部角力,那些一向看不惯中医、视中医药为眼中钉肉中刺的势力,遭到了溃败。

  用不用“主导”一词,表面上看仅仅是表述的小小差异,但其实质意义却是划时代性的。使用“主导”一词,表明中医药具有独当一面的能力,而不象以往有些人描述的“中医药只能用于康养、治慢性病”、“只能治疗新冠轻症”,甚至有的中医黑大骂中医是“伪科学”、“骗术”。

  可以说,新冠一战,真正重新确立了中医药的江湖地位。目前,这个地位仍在不断巩固发展之中。自古能者服其劳,有多大能力就担当多少重任,这是人类的天定铁规。中医药应当找到其适当的位子。

  由于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中医药仍需通过抗击疫情证明自己的能力。风雨锐评认为,只能通过抗击疫情,保持在前线的参与度,才能为广大中医在后方获得发展提供能量。

  原因在于,只要中医药处在抗疫前线,如果有人打压中医药,就会遭到方方面面的指责。作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好比军人在前线打仗,流氓若在后方骚扰军嫂,是要判重刑的。

  未来有中医药在前线的重头戏有两个新的方向:参与国内防疫(不仅是治疗)、参与湄公河五国的疫情抗击。

  通过这两项工作,就能够为国内的中医药发展保驾护航。

  中医发展有一个难点,那就是民间中医。

  最新的一个例子,襄阳民间中医罗志昌被地方医疗主管机构处理后,发表告别医坛决绝书。

  其实,现在能让你全身而退,已经很不错了。要在过去,巨额罚款,甚至蹲监狱,是避免不了的。

  因为根据现行法律,相关机构处理得没有错!

  毕竟不是张胜兵、李跃华、孙继石、孙桂杰。这些人在武汉参与了抗疫,可以算是抗疫英雄,他们如果遭到处罚和不公对待,在网络上会引发强烈反弹。

  风雨锐评认为,民间中医行医资格这个问题在未来相当长时间是无解的。在当代社会,规范化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向,无证行医不符合规范化的要求,一般的民间中医很难站得住脚。

  未来让民间中医能够得到传承的很可能是别的路径。风雨锐评认为,民间中医将通过康养机构获得生命力。

  今年5月10日,孙春兰副总理鲜明地指出:“坚持深化‘三医’联动改革,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这个意思就包含大力发展康养机构。

  从治疗慢性病、康养方面来说,中医药拥有巨大的优势。康养机构并非医疗机构,相关人员不需要拥有行医资格证,就能够很好地发挥保健康养的作用,因此这乃是中医药的天然舞台。相信民间中医能够以此杀出一条血路。

  过去,利益集团、中医黑们长期攻击“保健”、“治未病”等概念,原因就在这里。他们就是害怕中医药通过康养活动发挥影响力。现在,发展康养机构是受到政策鼓励的,将来还会写进法律,任何人都动不了。

  最近的新闻,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印发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意见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出:

  ……中医药远程会诊、指导平台,来有效激活基层中医药医疗保健康复卫生资源,真正为广大居民打造最短最优中医药健康服务圈,做活、做新中医诊疗、保健、治未病、中医康养融合这篇文章。

  这里说明非常明白,风雨锐评个人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可以理解为:中医可以在保健、治未病、康养方面多做文章。所以不必非要用诊所治病的名义从事医疗活动。

  加油吧,各位中医界的同仁、朋友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1 11:19 , Processed in 0.10942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