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174|回复: 0

风雨锐评:驳经济学左派幼稚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6-19 15:06: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笔者在网上游荡多年,一个很鲜明的感觉就是,左派在经济学上普遍较为幼稚。

  这样直率地说,可能会让许多人不高兴。

  但是本人写公众号,已经形成了批评批判多,而圆滑世故少的风格,一时难改过来。如果实在对这种风格不感冒,那么愿看者看之,不愿意看的且绕道吧。

  左派为何在经济学上较幼稚?

  主要因为面对世界经济滔滔大势,他们想不出什么办法。于是只有一味的复古倒退,回到前人的较幼稚、不发达经济体系。

  比如红色文化网有个叫黄卫东的,不知是真名还是网名,喜欢叫板何新先生。

  毛主席说:笔墨官司,有比无好。关于经济理念,多多切磋,殊非坏事。本文就与这位黄卫东先生商榷一番。如果有认识这位黄先生的网友,欢迎把本文转给黄先生看一看,以便下次继续在经济学上商榷、叫板。

  黄卫东:

  如果我们总是低人民币汇率,就必然总是贸易顺差,也就不可能使用挣来的美元,就等于将我们的出口产品免费送给美国了。我们必须实行贸易平衡政策,才能让我们的出口能换成对等价值的产品,为我们的经济服务。我们的出口不断增加,就必须不断增加进口。如果我们光增加出口,不增加进口,那就等于免费出口财富给美国了。事实上,我们已经连续26年贸易顺差,不仅因此而奉送大量财富,而且因为低人民币汇率,低价贱卖,奉送的财富更多,近几年,每年因此奉送的财富就高达2万亿美元。是我国对外损失最大的一项政策。

  风雨锐评回复:

  进口是必须的。对于中国来说,人口多而资源少,如果不进口资源,国内资源价格必将暴涨,从而使生产企业无法承受,最终导致严重经济危机。

  要从国外进口物资,手中必须拥有国际硬通货。目前全世界公认的最强硬通货,就是美元。所以,中国必须多挣美元,才能有足够的进口能力。

  不要吹牛用人民币就可以结算。在国际上,人民币真没有多少国家看得上。经过十年艰苦努力,国际上拥有的人民币储备才占各国的2%强。更不要提什么以物易物,那是最粗糙的经济模式,原始人类都嫌弃,何况金融高度发达的今天。伊朗就是由于被SWIFT系统排斥在外,石油出口一落千丈。以物以物能弥补得过来吗?

  左派的一个毛病就是嘴炮大,而与现实不搭。所以建议左派朋友讨论经济之前,一定要有现实依据,哪怕类似的情况也行。说到依据,左派朋友确实有一个爱好,开口闭口毛主席时代如何如何。比如黄卫东先生为了给自己找依据,就说:“历史上,因美国经济封锁,新中国在最初长达20多年时间,一直都不使用美元。”

  问题是,新中国那点进出口的量,能与现在相提并论吗?用人民币买不到足够的资源,又拒绝使用美元,最后只能死路一条。

  既然用人民币很难进口资源,就必须用其它硬通货,主要是美元。

  中国不能印美元,从哪来的美元呢?只能通过出口换取美元,而且要尽量多换一些。不多换一些,一旦临时有需要,进口的量很大,就得借钱,借钱要交利息,甚至还会被人家附以种种额外条件。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之所以那么猛烈,原因之一就是东南亚国家向世界银行借钱时,附带了许多屈辱的条款,结果危机来时,几乎被打残。

  如果不想重蹈东南亚危机的命运,就应该多出口一些,多换取美元。

  低价出口有没有损失?有!损失了血汗、损失了一些劳动价值。但这个损失比停工待产小。如果没有足够的出口,就没有足够的硬通货进口资源,企业可能会普遍停产,很容易导致生产链条的断裂,那就是严重的经济危机。比起这种危机,多流一些汗,多打一些工,损失要小得多。

  黄卫东又说:“因为低人民币汇率,低价贱卖,奉送的财富更多,近几年,每年因此奉送的财富就高达2万亿美元。”

  这个2万亿美元纯属无依据的推测。它可能是按照发达国家的价格计算的,毫无道理。事实上,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每年也就5千亿美元,哪来的2万亿美元?至于一些左派非要用发达国家的价格来计算所谓“出口损失”,纯属一厢情愿。很简单地问一句:你非要卖那么高价格,发达国家会买咱们的产品不?太高的价格,他们可能觉得还不如自己组织生产。人家之所以愿意买中国的产品,图的就是价格便宜。否则人家有什么理由买你的东西?

  要卖高价格也可以,得发展高科技产品,提高产品的品位。但提高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离不开经济的正常运转。只有先打好工、先流一些汗才能保证经济正常运转。

  就不说别的,先问黄卫东先生,你在网上经常搞创作,那么之前肯定要有相当的知识积累。这个积累不是需要经过艰苦努力才能达到的吗?

  这个道理在钟庆的《刷盘子读书》之中,说得非常清楚。建议黄卫东先生读一读。

  一个贫寒子弟,要想奋斗成为业界精英,人中龙凤,必须又刷盘子又读书。不刷盘子,就没有读书的机会。如果只读书,不刷盘子,就会饿死。

  左派经济理论就是只想享受读书的好处,而不愿意承受刷盘子的苦难。而右派经济理论则是只想着刷盘子能活命,不去干那高难的读书大活(所谓尊重国际分工)。这两派理论要么与现实脱节,陷入空想;要么失去志气,甘于堕落,均不可取。

  刷盘子,就意味着会被人剥削剩余价值。如果不奉献这个剩余价值,能一步到位,成为老板吗?

  实际上,打工和打工也有区别,蓝领和白领有区别,白领和管理层也有区别。如果中国经过奋斗,不断提高产品技术含量,获得应有的附加值,那就相当于从蓝领提升为白领,再提升为管理层。这是穷人出人头地的唯一路径!左派毫无道理地抛弃这一路径,要求中国一口吃成胖子,纯粹是痴人说梦。

  回到顺差问题。中国必须保持对美国相当额度的顺差,才能保障经济顺利发展。如果与美国只是等额交换,无顺差也无逆差,中国就无法用美元从其它国家进口资源。所以黄先生说的对美国不应搞顺差,也令人无法苟同。

  前文已经说过,如果没有足够的美元进口资源,中国经济就很难高速运转起来。我们总不至于希望中国经济停转吧?

  黄卫东:

  如果我们手里存的美元多了,还贸易顺差,就不应当增加出口。多年来,我们持有的美元太多了,多到常常超过美国央行印制的所有现钞。

  中国出口换来的外汇,大都存在美国和西方金融机构的账号上,美国精英可以一个指令,就能冻结没收这些外汇。如今美国朝野正在造舆论,要中国赔偿新冠疫情给美国带来的损失,10天前前任总统特朗普开出的赔款是10万亿美元,可以覆盖我们所持有的所有美元了。

  风雨锐评回复:

  中国的外汇储备,究竟有多少存在西方金融机构的账号上?肯定不是百分之百。

  至少有一部分是用来在全球购买矿产什么的。多年来,中国已经实施了有效的金融储备多元化策略。有一个现象可以为此提供佐证。

  一些年前,中国出现了“买什么什么贵,卖什么什么便宜”的现象。但是这几年很少有人这样说了。原因之一就是中国的金融储备策略有了改变。早前,我们的确是过度热衷于美国债券了。但现在,美债的份额下降了很多。

  我们现在的金融储备,有美债,也有欧债、日债,还有各国的矿产。还有的转化为一带一路上的工程(作为贷款借给其它国家了)。可以说,中国的金融储备多元化策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目前的储备格局是否达到了理想的状况?不好评价。但至少比前些年好多了。

  黄卫东:

  我们的银行为外资兑换美元为人民币。美国就没有银行为我们兑换人民币为美元或美元为人民币。本来我们的银行负责货币兑换,是为贸易服务的,例如,企业进口物资需要美元支付,就可以到银行拿人民币兑换美元支付外商。不为贸易而兑换,等于将货币主权,包括货币兑换主权交给西方资本家。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源,就是东南亚国家的银行为金融大鳄兑换外币,让美国金融大鳄可以无限获得该国货币,用于金融投机,扰乱该国金融市场,导致金融崩溃。

  何新先生在博文一开始,将货币兑换看成是一种套利手段,就是默认西方资本家可以肆意占有中国的货币兑换主权。中国的金融界没有完全放开兑换,因此而被西方批评,很多人也很迷信西方,相信西方的批评。问题是,如果我们按照同样的标准,美国和西方也应当兑换我们的人民币为西方货币。就事实来看,美国的银行基本没有人民币兑换义务,既不兑换美元为人民币,也不兑换人民币为美元,就是贸易上的需要,都不参与,更不用说资本项兑换了。我们就应当停止这种货币兑换,才是正确的,也就不存在何新先生所说的套利了。

  相反,我们大量出口物资,致使国内矿产资源走向枯竭而轮番上涨;而且减少国内市场物资供应,都推动物价上涨,是国内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

  风雨锐评回复:

  黄卫东先生对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评论令人不敢苟同。固然存在您说的情况,东南亚银行兑换过于自由化。但从本质上来说,笔者认为危机根源还是出在东南亚国家外汇储备太少。如果有足够的外汇储备,东南亚国家就可以抵御外来金融入侵。

  好比打仗,总得有武器才行。没有武器,光凭思想觉悟,或者好的战术,能打胜仗吗?相比唯武器论,黄卫东先生似乎陷入了“唯思想论”。似乎只要有某种思想、策略、政策,东南亚就可以不受金融攻击了。这显然是荒谬的。

  所以,我们还是应该追求扩大出口,增加贸易顺差,积累充足的金融储备,才能应对不测的情况。

  当然,这并非说东南亚过度开放金融的政策没有问题。笔者的意思仅仅是:不能把问题完全归结为过度开放的政策。

  黄卫东说:“我们就应当停止这种货币兑换,才是正确的”。

  黄先生的意思是:为发展贸易的咱们就兑换,不为贸易的,咱们就不兑换。

  这种说法让人有点懵。既然搞了兑换,如何知道人家是不是为了贸易呢?

  调查?调查就不可以有作弊手段吗?对作弊者进行严厉处罚?恐怕人家美国西方正好借机宣传中国投资环境恶化论。

  所以黄先生的这种高论其实缺乏可操作性。当然在一定程度上加以控制,这个可以做到,也应该做到。但如果想要完全杜绝,则不可能。

  更进一步说,在新形势下,单纯搞贸易结算实际上是行不通的。比如中国现在搞了原油期货、铁矿石期货,用的都是人民币结算,而且是资本项目结算。按照黄先生的意思,貌似这些都应该取消,回到老路上去?

  那中国岂不要永久受美国西方期货市场的欺负?!

  所以,单纯的贸易结算行不通,适当的资本结算也是需要的、有利的。

  当然,加强金融监管是有必要的。这与资本结算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究竟需要做到什么程度、能够做到什么程度,绝非黄先生所想象的那么容易。

  笔者个人认为,目前国家对金融流动的控制,做得不错。

  黄先生又说:“我们大量出口物资,致使国内矿产资源走向枯竭而轮番上涨;而且减少国内市场物资供应,都推动物价上涨,是国内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

  这种判断说得严重一点,属于没调查而信口编排。事实上,现在中国的相关生产,绝大多数依靠的是从国外进口的资源。中国的铁矿石、石油进口量,都是世界第一。中国国内的矿产资源支撑的生产规模很小,不仅无法为出口提供支撑,甚至连国内需求都远远不能满足。

  黄卫东:

  我们持有的美国债券,都是美元计价的,美国还给我们的是美元,它不是用来兑换人民币的,是用来进口物资,支付给外商的。如果我们出口物资换来美元,不用来进口;就是到国外投资,也是为赚钱用于进口,如果不为进口,那不就等于免费出口送物资给西方了。

  真正的损失,是我们挣来美元长期不用,由于美国实行通货膨胀政策,放在手里时间越长,其购买力就越低,我们的损失就越大。按照黄金价格计算,50年前每盎司黄金价格为35美元,如今已经上涨到1800美元,也就是说,上涨了50多倍,如今1美元的黄金购买力不到50年前2美分,基本等于变成废纸了。即使购买美国国债获得利息,由于美国国债利率总是低于通货膨胀率,实际还是不断自动贬值而损失。

  风雨锐评回复:

  中国保持相当规模的外汇储备,一方面是为了进口所需,另一方面则是为了防范金融突袭。比如说吧,如果没有金融战争,也许2万亿美元储备就够了。但为了防范金融战争,需要达到3万亿美元以上。储备过多会不会造成损失?肯定会!但这种损失比因为金融战争失败所造成的损失要小得多。

  好比我们国家要保持一支规模不小的军队,每年都要花费相当规模的军费。那么裁掉这些军费可不可以?如果不发生战争,确实是可以的,能省下不少钱。但如果敌人打进来,那省下的这些钱,就是小钱了。因为战争所导致的损失会大得多。

  我们总不至于为了增加国民产值和国民福利,不要军队吧?

  为了给自己的观点撑腰,黄先生拉来黄金价格做为支撑,说美元贬得只剩下零头,这个有点夸张。还是老老实实按照大宗商品的平均价格计算比较好。美元贬值确实存在,但没有那么夸张。

  总的来说,中国为防范金融战争,需要多赚取一些外汇储备。外汇储备贬值所造成的损失,比金融战争本身要小得多。不知道为何黄先生喜欢丢弃西瓜,而钟情于捡拾芝麻。

  黄卫东:

  我们持有大量外汇储备,就应当还债,清光以外币计价的外债,从而不需要到未来去支付利息,因为债务利率常常高于通货膨胀率。以人民币计价的对外债务,我们偿还的是人民币,本就与汇率无关,至多是外资用于从中国进口物资,这只与国内物价相关,物价总是上涨的,人民币购买力总是下降,外资持有的人民币价值就会自动减少。

  风雨锐评回复:

  外债,很多是技术和生产投资造成的。因为中国要引进技术,同时制定了外来投资的政策,所以产生了不少外债。

  好比中国发展一带一路,帮外国搞基础设施。外国没有钱,就先借中国的钱搞起来,这就形成了外债。这是其它国家欠中国的债。中国欠发达国家的外债,有不少和这种情况是类似的。

  为引进技术而形成的外债,其实无可厚非。中国通过这种引进,经济确实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在的中国是全球第一工业大国,中低端的工业技术数量,是无可争议的全球第一。这些技术,很多都是通过引进之后,消化吸收,变成国内企业所有的。如果全部都单纯依靠中国自己发展创造,那不知要到何年何月才能集齐。

  正是因为中国拥有了非常全面的工业技术,形成了全球最为齐全的工业体系,所以中国才有力量冲击高科技,与美国西方一争雄长。换言之,我们是通过厚积薄发,先在中低端技术上占据了优势,然后才有资格、有力量冲击高新技术领域。

  近几年,美国对中国发动疯狂的高科技战争,这本身就证明了我们之前的道路是正确的,或者说基本是正确的。

  一路上有没有失误和遗撼?肯定有。但是总的方向没有错。

  黄卫东先生以中国存在某些失误和遗憾为由,试图全盘否定中国的外债政策,并要求“清光以外币计价的外债”,既不符合现实需要,也没有可操作性。

  黄卫东:

  美国和西方国家从不储备大量外汇。美国通常仅储备400多亿美元,我们储备大量敌对国家货币,都是拿物资换来的,等于免费奉送财富给敌人,就象抗日期间,我们拿枪炮子弹换日本人印的日元,是荒谬透顶的事情。

  最后总结,我们的问题在于生产过剩,如今依靠对外出口解决生产过剩,等于免费奉送财富。我们必须大幅度提高劳动者收入,从而增加国内消费,才能解决。长期依赖出口,已经让我们流失太多财富。早在2013年国务院就发表了69个资源枯竭城市。矿产资源因此而快速走向枯竭,已经给我们带来永久的损害,再也不应继续。

  风雨锐评回复:

  看一个数据:

  【2020年全球国际储备】

  美元全球储备量7万亿美元;

  欧元全球储备量2.5万亿美元;

  人民币全球储备量2675亿美元;

  所以,美元、欧元都可以称得上硬通货。人民币仍是软通货。人家本币就是硬通货,当然不需要储备太多外汇,它们的本币直接可以在国际市场上购买产品。但人民币不是硬通货啊,所以得有足够的外汇储备才能有效参与国际大循环。

  黄卫东说:“……发表了69个资源枯竭城市”。其实,中国如果只搞内需,不搞进出口,需要消耗的国内资源只会更多,枯竭会更严重。目前中国的生产,大多是依靠进口资源支撑的。

  最后送黄先生:我们看待经济问题一定要实事求是,而且要全面,才能真正说服人,也才真正有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15 01:42 , Processed in 0.09376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