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503|回复: 0

温伯陵:我不喜欢《光荣与梦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6-14 20: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伯陵说:

  真实,最动人。

  1

  端午假期在家看了《光荣与梦想》,就想借这部剧,聊一下我们文宣方面的一些问题。

  这部剧刚开始的时候非常惊艳。

  湖南政府重修板仓杨宅,工人发现杨开慧藏在砖缝里的书信,然后引出晚年毛泽东孤独悲凉的处境,甚至连珍藏毛岸英衣物的破皮箱都出境了。

  当时看到这个开头,我觉得,稳了。

  但是随着剧情的推进,《光荣与梦想》越来越不能看,所有大事件都用旁白解说一笔带过,简直是记录革命过程的流水账。

  比如李大钊和孙中山会谈。

  一个是初出茅庐的学者型革命先锋,一个是领导革命近30年的领袖人物。

  按道理来说,这种会谈肯定要进行深入的交流,然后经过一番比较、纠结和妥协,最终做出接受或者排斥的决定,对吧,这才符合革命领袖深谋远虑的性格。

  《光荣与梦想》偏不,李大钊同志经过慷慨激昂的劝说,尤其是“唤醒工农”的理论,让孙中山迅速放弃革命几十年的成绩:

  “哎呀,我这条路怎么可能不失败呢?还是你说的明白,我们合作吧。”

  这……太出戏了。

  孙中山虽然屡战屡败,但也是推翻清朝帝制的革命领袖,他有自己的坚持,也有自己的荣耀,怎么可能轻易转变立场。

  如果是这种“墙头草”的性格,他根本坚持不了几十年的革命生涯,同盟会员和国民党员,也不会认这样的人做领袖。

  再比如南昌起义。

  黄晓明演的周主任领导南昌起义,大部队开始在城里攻占要点,咣咣一通枪响之后,一群人登上城楼高呼“我们胜利啦。”

  ?????闹呢。

  这么记流水账,真的有意义么?

  大家看百度百科,岂不是更快。

  其实说白了,《光荣与梦想》就是预设了剧情,让演员进来做工具人,走过场而已。而不是让演员来推进剧情,讲清楚革命的必然性,以及牺牲的残酷性。

  这样的主旋律作品,只能是浅显的 、苍白的、没有生命力的。

  既然如此,观众自然不知道为什么要革命,牺牲的烈士多么伟大,于是他们便会产生“没有必要革命”的想法。

  他们抱着“没有必要革命”的想法,看到民国剧里的十里洋场、姨太太的旗袍,便顺理成章的发出感叹:

  “民国真好啊。”

  结果就是非但起不到宣传教育的作用,还把中间派推向敌营,让人分不清到底是红还是黑。
  做为百年大庆的主旋律封神之作,我必须把《觉醒年代》放进来说一下,因为这部剧就讲明白了革命的必然性。

  比如鲁迅出场的时候,背后正在砍头。

  周围的人不仅没有一丝怜悯,还一手端着碗一手给军警送钱,想要一个热腾腾的人血馒头。要到的喜从天降,说着我儿子有救了。没要到的哭天喊地,仿佛人生已经没有盼头。

  而且两个留辫子的老头,不停的品味刀法,说刀法远不如大清了,刀也不如戊戌年间的快了。

  如此荒诞不经的事,却是百年前中国的常态。

  看了这段侧面描写,你就知道什么叫麻木的看客,由麻木看客组成的国家,怎么可能是有希望的?革命的必然性便出来了。

  此后鲁迅给《新青年》投稿,写下《狂人日记》等一系列优秀小说,发誓要打掉中国人骨子里的奴性,走上文字革命的后半生。

  类似的场景比比皆是,如抱着公鸡冥婚的少女、军队进城走在街上的瞎子等等,都是在描写旧中国的落后封闭。

  这样的中国想进步,革命就是一条必然要走的路。

  无数条线汇聚在一起,最终指向革命的第一步:建党。于是就有了陈独秀和李大钊的对话:

  “守常,我想通了,我们得建党,我们得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

  “你想建一个什么样的党?”

  “一个用马克思学说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一个可以把中国引向光明,让中国人能够过上好日子的无产阶级政党。”

  “你为什么要建这个政党?”

  “不为什么,我为了他们能够像人一样活着,为了他们能够拥有人的权利,人的快乐,人的尊严。”

  “好,仲甫兄,让我们对着这些同胞宣誓吧。”

  千拳归一路,百川归大海,逻辑闭环完成了。

  所以你看完《觉醒年代》,自然理解了革命先烈的选择,明白了百年中国为什么会是这样,进而才知道他们有多么伟大,中国走到今天有多么来之不易。

  到这个时候,你才理解了革命,明白了牺牲奋斗的意义,再看到十里洋场的时候,恐怕一个镜头都看不下去了。

  于是主旋律作品,便起到宣传教育的作用。

  真实,才最打动人心。
  2

  《光荣与梦想》除了主题立场不够明确,细节处理也有问题,简而言之就是不会讲故事。

  每个打动人心的故事,一定要有冲突和反转,以及强烈的对比,才能在大起大落的情境中给观众心理刺激,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还是用《觉醒年代》举例,说说什么是有冲突的好故事。

  青年毛泽东冒雨出场的时候,没有直接用镜头语言描述他的伟光正,更没有一丝龙傲天的气场,而是用短短几个侧面镜头,描述出那个年代的真实景象。

  富家少爷坐在车里吃着汉堡,女人在旁边给他擦嘴,根本不用担心受到日晒雨淋。

  汽车旁边就是卖孩子的穷人,小姑娘的头上插着草标,哭的非常凄惨。

  看到这种强烈的对比,你就知道,民国只是少数富人的天堂,大多数穷人的地狱。

  此时青年毛泽东来了、看到了、要改变了。
  随着“五四运动”风起云涌,《新青年》的编辑们出现分裂的征兆,而且是向两个不同的极端走去。

  青年教授胡适认为,学生的爱国运动太激烈,应该采用更加缓和的办法,给政府一个台阶下。

  这是妥协投降。

  李大钊却不认同,他觉得学生的爱国运动没有错,现在政府不认可,说明政府已经烂到不可救药了,那中国就需要一个更加激烈彻底的革命,推翻北洋的烂政府,重建少年中国。

  这是革命的起因。

  正因为有了激烈的碰撞,李大钊才下定决心,要把思想觉悟和行动觉悟结合起来,我李大钊愿意当这个急先锋,九死而不悔,虽千万人吾往矣。

  多么激动人心的名场面。

  如果没有李大钊和胡适的对比,你怎么能感受到李大钊的决心?
  后来陈独秀被捕入狱,警察头目进来劝降,好话说了一大通,陈独秀不为所动,把警察头目给轰出去了。

  事情到这里还算正常,一场正常谈判而已。

  但是导演给陈独秀安排了一场戏,对着监狱的窗户唱《定风波》,意味着心向光明绝不屈服。

  原本已经走远的警察头目,听到陈独秀的清唱,不由自主的走回来了,然后隔着监狱的铁栏杆闭目沉思。

  什么意思?

  被陈独秀的气节和理想打动了呀。

  你想想看,共产党的创始人宁折不弯,岂不是证明了共产党人的节操?

  能把敌人的心都打动了,说明这种理想是深入人心的。多年后的“天下无人不通共”,也就顺理成章了。

  这场戏的精髓还是反转、对比。
  到了“五四运动”的高峰,冲突对比更加明显。

  穿着白色衣服的学生们整齐站立,满脸激昂,不管你怎么看,都有一种生机勃勃的力量感,实现少年中国的理想,非他们不可。

  而北洋政府的老年官僚暮气沉沉,做事圆滑,执政没有担当,中国在这种人的手里,怎么可能得到彻底改造?

  中国更需要哪个群体,一目了然。
  那青年学生怎么才能改造中国呢?

  牺牲,用性命铺平中国前进的路。

  陈延年和陈乔年出国留学的时候,兄弟俩穿着大衣皮鞋向前走,意气风发。如果一切顺利,对于他们来说,升官发财只是一句话的事。

  但是紧接着画风变了。陈延年和陈乔年的大衣皮鞋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囚衣、铁链、镣铐和血泊。

  一组强烈对比的反转画面,就是直接和观众说:“他们为了理想,放弃了自己的一切。我们能有现在的生活,都是他们换来的。”

  简单粗暴,却能打动人心。
  而《光荣与梦想》完全是平铺直叙,没有任何波澜起伏,好像中国革命就是没头没脑的发生了,一路平平无奇的成功了。

  这种主旋律作品,连续看十几集,你都不会有一丝心灵波动。

  对不住大家了,实在找不到截图来证明我的观点,因为每一张截图都大同小异。

  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觉得,主要原因是把革命先辈脸谱化了,好像他们做出伟大的事业,年轻时就不能有彷徨、有纠结、有选择的机会。

  他们应该出场就是伟光正的形象,不屈不挠,直到中国革命成功,个人功成名就。

  不好意思,这不是革命者,这是机器人。

  最脸谱化的是周主任(黄晓明)和蒋介石(王劲松)。

  在这部剧里,蒋介石东征的时候不知道该不该打、到了现场不知道如何打、军官不知道用谁,一直都是周主任在旁边说话,蒋介石听着有道理,挥手同意。

  到了做坏事的时候,蒋介石突然来劲了,脑经转的比急转弯都快,什么阴损的招数都能想出来。

  看了这段剧情和表演,你是不是觉得,蒋介石就是周主任的工具人?

  可问题是,蒋介石不是工具人啊。

  周主任的能力当然很强,可在黄埔军校,蒋介石才是主事的人,咱不能把蒋介石范围内的事,都嫁接在周主任身上。

  我这么说不是给蒋介石洗白,更不是抹黑周主任,而是说凡事要还原真实场景,符合当时的现实。

  不能因为蒋介石虎踞台湾了,咱就说他几十年啥也没做。那和101逃跑之后,所有人都说101没打过仗有什么区别?

  如果101从来没打过仗,那红一军团是谁指挥的?辽沈战役是谁指挥的?

  这一切都说不清楚。

  如果蒋介石是工具人,除了坏事以外,什么事情都没做,那中国革命几十年,用得着那么辛苦?蒋介石凭什么造成几十万共产党人牺牲?

  中国革命打败一个工具人,很值得骄傲吗?

  这到底是红还是黑啊。

  剧情没有冲突反转,说不清楚牺牲的残酷性,还脸谱化,你不难看谁难看。

  再放一下这张图:
  3

  《光荣与梦想》的问题不是新问题,而是我们的主旋律作品,长期以来的老问题。

  问题的核心就是,不把人当成人。

  这个要分两层来说。

  首先是他们不把自己放在当时的环境里,设身处地的思考问题,而是以旁观者的视角,按照固定的套路,做一些流水线工业品出来。

  于是剧里的先辈,就不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们永远正确,永远不会犯错误,即便出了问题,也是因为蒋介石太坏了。

  他们的艰难抉择,他们的纠结彷徨,都是流于表面的,完全看不出抉择时的痛苦。

  还是那句话,这不是革命者,而是机器人。

  既然不把剧里的人当成人,那么观众在剧里就体会不到人的情感,结果便是作品和现实脱节,成为不接地气的空中楼阁。

  观众有什么办法,只能用手投票,不买账。

  其次是不把观众当成人。

  可能主创人员觉得,观众不是有血有肉的人,而是一堆数字,我把东西做出来了,你们就别挑三拣四了,有什么看什么呗。

  “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这种事人传人已经很多年了。

  可问题是,观众明明喜欢满汉全席,你偏偏端来一桌泡方便面,特别豪气的说管饱,还想让观众感谢你,想的是不是太美了点?

  不把观众当成人,自然学不会敬畏观众,做出来的东西就会敷衍了事,导致我们的主旋律作品长期没有进步。

  其实类似的事情,毛教员在1959年就批评过了:

  “现在有相当多看不懂的文件,我希望以后不要拿出这样的文件来,要用口语写出来,每一个问题都要交代清楚,要想到对方的心理状态。”

  “你讲话是给别人听的,写文章是给别人看的,不是给你自己看的嘛。”

  “文件写不好的原因,就是对于那个事物自己并不甚了解,自己并没有做到认真的分析,没有落实,没有注意读者的心理。”

  我党的法宝之一是群众路线,执政纲领是为人民服务,我觉得,面对这种“不把人当成人”的作品,文宣部门应该出来管一管了。

  不管是毛教员周主任,还是千千万万的观众,首先要把他们当成有血有肉的人,才能做出真正的好作品,让观众感同身受。

  这才是主旋律作品的群众路线。

  我们现在的目标是“用受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推动中国故事讲出去,中国文化走出去,中国力量传出去。”

  希望以后《觉醒年代》能多一点,如果都是些不走群众路线的流水线作品,是完不成KPI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3-29 21:35 , Processed in 0.09374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