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568|回复: 0

风雨锐评:领导人视察西宁是国家战略转变的重大信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6-8 22: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月7日,领导人视察青海省西宁市。

  西宁虽说是青海首府,但其经济规模仅相当于中东部地区四线小城,何以专程视察?

  有一个解释是南水北调西线即将开工。这项工程的基本方案是:

  “西线工程规划从长江上游调集约240亿立方米水到黄河上游。水利部门通过长期研究和勘察,已形成‘上线’和‘下线’两条线路设想。‘下线’从金沙江叶巴滩水电站、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大渡河双江口水电站调水入黄河支流洮河,调水约160亿立方米;‘上线’从雅砻江、大渡河干支流调水至贾曲河口入黄,调水约80亿立方米。两条线路以引水洞涵为主,均可形成自流到黄河上游。”

  简单来说,西线工程从长江上游调水到黄河上游,是真正解决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的生命工程。

  西线调水入黄河后,将产生什么样的效应呢?

  “十四五”规划纲要释放出了一个重要信号——黄河流域将迎来空前的发展机遇。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不仅被正式写入“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一章,紧随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之后,并且是着墨最多的一部分。

  如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地位进一步明确——与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一样,同为重大国家战略,并且还是着墨最多的一个。

  同时,在19个国家级城市群中,分布于黄河流域的,有山东半岛、中原、关中平原以及山西中部、呼包鄂榆、兰州-西宁、宁夏沿黄等多个城市群。在文件中,这些城市群属于有待“发展壮大”和“培育发展”的城市群,这就意味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投资机遇。

  写入国家顶层设计,作为重大国家战略,意味着会有更高层面的统筹、能得到更大力度的支持。

  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呼之欲出

  国家发改委地区司相关负责人日前带队赴内蒙古、宁夏开展专题调研,沿黄河“几”字弯北上,深入多个沿黄地区。地区司的主要职责正是“推进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组织拟订区域规划和政策”。

  那么,上述工程与青海有什么关系呢?

  青海玉树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河的发源地,称为三江源。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一大半将在青海境内。这可能就是领导人视察青海的主要原因。

  由此我们将看到西部大开发的再度发力。而且这次发力,可能大大超过以往。毕竟西部地区发展的最大瓶颈在于水资源。一旦每年240亿立方米的水注入黄河,那无异于给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注入巨大能量。

  可能有网友会问,既然工程已经得到详细规划,剩下的只是具体干起来,这已经是事务层面的问题,何以领导人要专程视察呢?

  缺乏详细的信息,我们无法进行更具体的解读。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从西部地区拓展生存空间,已经是我国当前的重大战略,甚至是首要战略。在短期内,其重要性甚至超过一带一路。

  为什么这样说?

  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是极为浩大的工程,需要天量的资金。而在目前全球经济陷入巨大萧条的情况下,各国均难以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那么大部分资金只能通过中国贷款提供,而这个贷款未来偿付恐怕面临很大困难。

  尤其在欧美大打“环保牌”的情况下,中国所需要进口的石油等能源产品量必将大幅减少,致使中国与石油输出国难以形成更大规模的贸易往来。

  说得直白一点,如果继续扩大一带一路工程,很多资金可能会打水漂。所以目前中国必须控制国外工程的规模,以保证工程效益。

  但是,由于国外市场拓展不足,带来了很多问题和困难,导致内卷现象十分突出。比如近期以来国内的一些恶性事件,比如大连轿车撞人逃逸事件,复旦大学教师杀害学院党委书记事件。虽然从法律上来说,当事人应负全部责任,但是另外的角度来说,这些事件的确折射了目前经济的困难状况。

  中国需要拓展就业空间,为过剩产能寻找出路,怎么办?只能从内循环着手。

  目前许多项目已经很难在东部地区发力,因为东部地区的房地产泡沫太大了!

  只能从中西部地区着力!

  领导人视察西宁,并且到青海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调研,其中折射的信息,恐怕不仅仅是在西部地区搞大基建,而可能蕴含着更深的信息。

  西宁并不在黄河几字弯的城市圈内,其经济有别于黄河经济带(大体可划为华北经济区),而是属于大西北范畴。

  因此,不排除不久的将来,对大西北地区实施大开发。

  这种开发,需要耗费巨额资金,成本回收期相当漫长。即使要实施,恐怕也会择其要点,分步进行。

  那么,为何要做如此吃力不讨好之事?一个可信的解释是,中国的安全面临着严重的威胁。美国正在倾尽全力打压中国,中国必须在大西北地区做出文章,保障安全。

  最新消息,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7日称已和美国总统拜登达成共识,宣称要“遏制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对先进军事能力的投资”。

  这个消息证实,美国和北约正在谋求利用经济手段和军事手段遏制中国。

  大体而言,美国打压中国分为常规战略和非常规战略两大部分。

  常规战略要点有三:

  (1)联合盟友,实施地缘围堵,破坏一带一路;

  (2)实施美元大放水,再次吹大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冲毁中国的实体经济;

  (3)对中国的高科技实施极限绞杀。

  非常规战略要点有二:

  (1)极限碰瓷,要求中国作天价赔偿,例如特朗普近日要求中国赔偿十万亿美元。美国甚至因此发出核战争威胁。如果中国反击,则借机将中国踢出SWIFT清算系统。并以中国反抗为由,组织盟友实施更严厉的围攻;

  (2)不断制造新型病毒,冒充变异病毒,攻陷中国周边国家,进而攻陷中国。

  面对美国/共济会如此疯狂的行动,中国的应对策略必须前思后想,拓展足够的纵深。大西北地区无论从地缘经济安全和军事纵深来说,都是不可替代的。

  最新消息,6月7日0-24时,广东省新增10例本土确诊病例。本次广东省疫情感染愈150例,扩展势头非常迅速。

  为此,广州市组织了逾3千万人次的全面核酸检测,这应该是创造了中国纪录的。

  因此,从疫情防控方面来说,恐怕也要求分散人群,避免聚集。今后不宜再强调超大城市的发展了。不断组织一些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可能是未来相当长时间的重要战略。

  这样做,可能从经济运行的成本方面来说,会有一些提高。但从长远看,亚欧非大陆迟早要建成一个超大的经济体,内陆地区终究要发展起来。因此,大规模拓展西部空间,在目前的形势下可谓正当其时。

  未来的社会运行模式恐怕也将发生某些根本性的改变:凡是公共性、聚集的活动,尽量搬到网上,最大限度减少线下聚集。

  这意味着经济空间分布的扁平化。个人估计,东部地区经济占比在近年内(甚至在前几年)已经达到了顶峰。而中西部地区的占比将在未来逐渐提升。没有查具体数据,但凭印象,似乎是如此。

  领导视察一次西部,能够了解和指导的内容是有限的。但是从国际国内形势来看,今后的许多问题恐怕都要依靠发展中西部地区解决。此次领导人视察可能开启了一个的发展时代,意味着经济发展逻辑的巨大改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14 22:12 , Processed in 0.10939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