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546|回复: 0

[时事视点]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视点》 【第2021-055】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5-31 11:5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的阿富汗政策最新原则立场的影响力开始快速外溢

  【第2021-055】

  【时事视点】在上几期视点中,我们回顾了西方部分吸取“双线作战”的经验教训,采用不同策略对中俄分别“示缓”。

  在俄罗斯对西方倡导之“六月咖啡会”仍抱有浓厚兴趣的背景下,鉴于俄罗斯与西方“交易状”对国际社会应对伊朗问题造成的负面影响,中国开始通过主动表明阿富汗政策、进而向方方面面传递中国不想允许美国“重新做人”的信号后,中国之阿富汗政策立场的影响开始外溢,这种影响的外溢首先就会作用到与阿富汗密切相关的俄罗斯、伊朗身上,其次也会影响阿富汗本身、及其周边的中亚以及南亚国家。

  围绕中国的阿富汗最新政策原则立场,东方时事解读给出以下一组观点和评估:

  第一、中国明确阿富汗政策立场同样让伊朗妥协派承压巨大,进一步为伊朗抵抗派活跃提供战略空间。伊朗抵抗派相对活跃的起点在中国提出“中东或海湾版中东新多边安全框架”之后,内贾德循着“中东是中东国家的中东,海湾是海湾国家的海湾”原则,公开发声赞成邀请中东、或海湾国家参与伊核协议谈判进程。而沙特方向则早在中国外长访沙时,就通过明确支持中国在新疆问题的立场对此表示默许。

  第二、在第一的基础上,伊朗妥协派迫于内部政治压力最终选择通过“录音带”事件公开求救。而西方则通过炒作美国六月或重返伊核协议公开策应伊朗妥协派,并随手制造了喀布尔女子中学恐袭惨案,为伊朗妥协派指明了“配合”的方向,逼迫伊朗妥协派加速妥协。

  第三、在中国明确阿富汗政策立场原则后,伊朗内部发生剧烈变化,并出现了一个“小高潮”,那就是原本被压制的伊朗强硬派代表内贾德可以合法公开参与总统选举。

  第二、至此,伊朗可以说同时表现出“伊朗愿意发展与沙特关系”为标志的、针对“中东新多边安全框架”的“两种方案”。本次伊朗外长扎里夫叙利亚之行以及随后放风与沙特发展“紧密关系”、所体现的正是这一最新发展,即:

  第一个方案,或沿所谓“大欧罗巴计划”下“中东新多边安全框架”。其苗头是此前伊朗因从西方获取“好处”(10亿美元解禁)而默许沙特与叙利亚巴沙尔政权的接触;

  第二个方案,或沿中国提出的“中东版中东新多边安全框架”(前提是伊朗要加入)。最终接纳沙特等中东或海湾国家参与伊核问题,沿“中东是中东国家的中东”的思路与沙特等中东国家发展正常双边关系。

  第五、中亚五国原本就是上合的原始成员国,俄罗斯虽未参加,但至少没有反对,表明俄罗斯在中国之不允许美国“重新做人”上保持默契。

  第六、俄罗斯借口“伊核协议”事宜向美国开价,俄罗斯是维也纳谈判方,也是伊核协议参与方,虽不能决定成败,但可以干扰美伊交易。而俄外长表明愿意同美国国务卿在冰岛会晤在中国明确阿富汗立场之后,颇有“敲竹杠”的味道,或意味西方对其有所让步。由于中美有过阿拉斯加的交锋,因此,俄罗斯在阿富汗问题上的操作空间比美国(西方)大得多,或首先看美国如何收场“撤军闹剧”再说!

  第七、美国就“黑客攻击”能源系统事件设置“碰瓷”话题具有“长尾效应”:

  而长尾效应之一,就是美国炒作为黑客支付500万美元等价加密货币,植入“加密货币”的“硬广告”之余,有洗白美国、威胁它国(将层出不穷,常态勒索);

  长尾效应之二,就是同时警告俄罗斯可能成为“背锅侠”而被千夫所指。

  长尾效应之二,就是西方通过放风授予普京诺贝尔和平奖的方式、在胡萝卜加大棒的层面,同步“示缓”俄罗斯。而美国(西方)示缓俄罗斯及警告俄罗斯的另一组合,就是“俄罗斯喀山校园枪击案仍没有重大的后续发展(注:比如,没有恐怖组织主动认领)”,意思是,至少它直到目前仍然停留在“俄罗斯所初步定性的单独刑事案件”上。

  通过这一手,美国明显是在制造美俄正在“做交易”的混乱信号,信号“直发”中国,尤其是伊朗。

  第八、俄罗斯总体仍是一副“奇货可居”的姿态,暗示西方“诚意不够”,敦促西方在关键问题,如“纳瓦利内中毒案”,“北溪2”项目,乌克兰等问题上给足筹码,而目前伊朗问题,亦或中国问题俄罗斯仍没有与西方谈的兴趣。

  第九、阿富汗政府,哈萨克斯坦等都对中国阿富汗政策及主张表示赞同。没人希望中亚成为“第二个中东”,阿富汗成为“第二个叙利亚”。这就是群众路线、统一战线,顺应民心、世界潮流。而西方再次有“剧本又要脱稿”的强烈不安感。

  第十、与其说中国向美伊、美俄交易注入“变量”,但由于这一“变量”分量十足,已达“动量”标准。中国一个“想法”就引起伊朗、俄罗斯如此变化,影响力之大可见一斑。

  鉴于印度疫情的失控,本就十分艰难的“南亚破局”已经胜算渺茫,然而对于早已成为西方“精神支柱”的“南亚破局”,明知死路一条,西方还要继续走下去,且一旦南亚失守(阿富汗),则西方中东(政治层面)不保。中国的阿富汗政策立场政策的明确让西方感觉极为恐惧,而中国阿富汗政策已经与此前王国委兼外长访问中东时期带去的“中东、或海湾版中东新多边安全框架”遥相呼应,虽然只是“势”,却让困守阿富汗的西方有被“两面夹击”的感觉。

  值得强调的是,在我们的观察与评估中,作为意图之一,为了弱化刚同旬有所强化的中俄战略协调,对冲中国在阿富汗政策释放的“或不允许美国重新做人”这一战略取态的巨大影响力,平息很久的巴以问题突然激化。

  不仅如此,此前已被中国外交部公开以“不知道”、而拒绝接纳其贸易代表访华的美国政府、再次炒作戴琦欲访华一事,为了一张“请柬”可谓煞费苦心!有关这些最新发展的背后,我们在近期时事视点中展开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6-1 21:52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