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890|回复: 0

旗扬:新闻解析一周精选2021.05.22(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5-22 22: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旗扬新闻解析2021.05.17(一)

  【深度】推进巴以“两国方案”为何这么难?美媒称四个问题最具挑战性

  来源:环球时报  2021-05-17 06:40

  编者的话: 16日,巴勒斯坦与以色列的激烈冲突进入第7天。以色列当天清晨发动的空袭将加沙地带三栋楼房夷为平地,造成至少23人死亡、50人受伤,美联社说,这是此轮冲突中“最致命”的一次袭击。以色列军方16日则称,为报复以方前一天摧毁多家国际媒体所在的一栋大楼,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连夜发射了120枚火箭弹。国际社会在紧张期待,巴以能否避免局势失控。新争斗背后是旧恩怨,双方之间的冲突一直被视为中东“火药桶”。多年来,各国政治家一次次大声疾呼要推进巴以和平进程,然而现实是,落实“两国方案”难有进展。最近几年,美国舆论中甚至出现讨论“一国方案”的声音。不过美国Vox网站刊文说,对“一国方案”的探讨部分源于人们对巴以问题陷入僵局的无力感,另外也是担忧双方无法协商解决方案将带来事实上的“一国结局”,“两国方案”一直是国际社会解决巴以问题的“主流”办法。

  -----------------------

  巴以问题是一个历史问题,有点小复杂。现在巴以所处的位置,一千年前是犹太人的家园,后来犹太人被打跑了。别不信,耶路撒冷是三教圣地,其中就有犹太教,还有就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二战中,希特勒开始屠杀犹太人,欧洲的犹太人都开始逃难。英美就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划了一块给犹太人立足,1948年以色列建国,但是巴勒斯坦一直没有正式建国。后来,以色列不断吞并巴勒斯坦人的领土,巴勒斯坦人就不断开始反抗。这些是明面上的矛盾,实际上,巴以冲突还暗含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涉及美元霸权问题。

  中美火星探测,技术选择不同 航天专家:天问一号采用传统着陆方式不代表落后

  来源:环球时报  2021-05-17 06:16

  【环球时报记者 郭媛丹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晨阳】中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于15日成功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着陆,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15日称,中国由此成为全球第二个能在火星表面展开科研探测的国家。但也有部分西方媒体称“中国不过是重复了美国多年前就完成的事而已”。在火星探测领域,中美技术有何不同?《环球时报》记者16日就此采访了多名航天专家。

  在15日的降落过程中,天问一号自主完成了难度非常大的“惊魂9分钟”:它首先借助火星大气进行气动减速,克服超高速摩擦产生的高温、气动带来的姿态偏差等挑战,将每小时约2万公里的下降速度减掉90%左右;紧接着,天问一号打开降落伞,进行伞系减速,当速度降至每秒100米时再通过反推发动机减速,进入动力减速阶段。距离火星表面100米时,天问一号进入悬停阶段,精准避障、缓速下降后,着陆巡视器在缓冲机构和气囊的保护下稳稳降落在火星表面。

  -------------------

  我以前说,美国登陆月球是假的,因为他们没有解决登陆器软着陆问题。有网友问我,那美国登陆火星是真的假的呢?我说,那有可能是真的,因为火星上有空气,可以使用降落伞登陆。不像月球没有空气,登月舱只能使用火箭反推制动来软着陆。所以,有人说我们天问一号采用降落伞降落是落后,呵呵,能用降落伞,为什么要全用火箭反推呢?美国登陆火星也是降落伞减速软着陆。

  旗扬新闻解析2021.05.18(二)

  日美法澳联合军演之际,日媒:中国军舰通过冲绳海域

  来源:环球网  2021-05-18 09:58

  【环球网报道见习记者 林泽宇】据日本《读卖新闻》17日消息,日本海上自卫队5月16日上午在冲绳县久米岛西北方向约120公里处发现3艘中国籍军舰,并称军舰于17日从东海驶入太平洋。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军舰被发现当天,日美法澳四国正在东海实施海军军演。

  报道还提到,日本海上自卫队还在15日和16日在北海道宗谷岬以西方向附近发现6艘俄罗斯籍军舰,这些军舰也全部于17日之前驶离日本附近海域。

  报道称,中国和俄罗斯的军舰均未驶入日本领海。日本防卫省正在对两国海军的行动意图进行分析,并对相关动向保持警惕。

  ----------------------

  这个联合军演不过是虚张声势,真到了战时,真到了交手的时候,DF21导弹旅一个齐射就可以叫他们沉到海底喂鱼。他们这么做,目的就像我前几天分析的,如果湾湾踩踏我们动武红线,触发我们对蛙岛梧桐,这些军舰就会在中国外围封锁中国海运航道,中国崛起之路就将被暂时打断。

  不过大家记住一点,就是在当前,没有人敢对我们动粗,十国联军来都没用。所以,我们也要对他们展示我们的态度,展示中俄背靠背的实力和意志。

  巴以冲突呈现向外蔓延之势,是否会上升为地区战争?

  来源:新华社  2021-05-18 15:35

  连日来,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的流血冲突不断升级,造成包括妇女和儿童在内的大量人员伤亡,引发国际社会严重关切。巴以“火药桶”的引爆也牵动中东各国敏感神经,本轮冲突会否诱发新的地区战争成为舆论关注焦点。

  分析人士认为,本轮冲突为近年来以色列与加沙地带武装组织间爆发的最大规模冲突,目前已出现向邻国蔓延之势。不过由于冲突进一步升级并不符合双方利益,因此这种外溢效应有限,不大可能导致地区大规模动荡,但可能对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关系正常化造成影响。

  ------------------------

  是否会上升为地区战争,现在都不好说,但是现在幕后老板不排除这种可能性。还是我说的,如果美国不尽快无条件重返伊核协议,巴以冲突就不会停止,还会继续升级和扩大。一旦美国最终无条件重返伊核协议,本次巴以冲突就会偃旗息鼓。

  有人说,以色列这是为了阻止美国重返伊核协议,那他们就不应该与巴勒斯坦发生冲突,而是直接与伊朗发生冲突,这才有意义啊。虽然以色列非常反对美国重返伊核协议,但是不会用引发巴以冲突这种方式。

  旗扬新闻解析2021.05.19(三)

  俄媒震惊!欧洲议会发布涉俄报告草案,宣称俄罗斯需要政权更迭

  来源:环球网  2021-05-19 14:26

  【环球网报道 见习记者 杨英琦】据“今日俄罗斯”(RT)消息,欧洲议会外交事务委员会当地时间17日发布在网上的一份报告草案引发俄媒震惊。该草案称,欧盟需要对俄罗斯采取更强硬态度,甚至表示俄需要进行政权更迭,并通过建立一个“7×24小时播放的自由俄罗斯电视台”助其实现。

  据报道,该草案表示,欧盟“应传达出它愿意为俄罗斯民主转型而提供的潜在利益”,有效地使俄罗斯实行政权更迭战略,且无需评论其现任政府受欢迎程度和选民的偏好。

  ------------------------

  欧洲是典型的小流氓作风,仍然想让普京下台,然后培植代理人上台,最终变卖、肢解俄罗斯。

  普京思想的转变有一个过程,在接受叶利钦委托上台执政前期,还是有点想往西方靠。但是,西方集团不断“北约东扩”,这个不仅指地缘意义上东扩,还包括政治上的东扩,把原来苏联华约的小兄弟都拉进北约和欧盟。所以,到了2006年的时候,普京已经醒悟,西方的目的是再次肢解俄罗斯(普京原话)。

  到了2008年,奥运会还没有结束,中俄快速签署了勘界协议,双方同时从边境撤军,那时候中俄已经有背靠背的迹象。等到了2014年9月,西方对俄罗斯已经开始进行金融和能源制裁,我们老大说了两个坚决不(坚决不支持、坚决不参与对俄制裁),这时候,俄罗斯已经把命运交到中国手中,中俄战略协作开始了。

  我非常希望普京再次连任,最好连任到2030年,中俄这一极就完全立起来了。

  港媒:澳大利亚对华出口损失,美国获利;网友:莫里森和澳大利亚人被美国耍了!

  来源:环球网  2021-05-19 11:22

  【环球网报道 记者 侯佳欣】“在北京(对澳)实施贸易禁令后,美国以牺牲澳大利亚为代价(实现)对华出口增长,”香港《南华早报》19日以此为题报道称,贸易数据显示,过去一年美国向中国出口的葡萄酒、棉花、原木和木材均有所增加,而与此同时,澳大利亚同类产品对华出口锐减。这家港媒援引分析认为,尽管对澳作出所谓要防止“中国经济胁迫”的承诺,美国事实上仍将自身的经济利益置于盟友之上。

  报道称,自去年2月以来,美国每月向中国出口的葡萄酒、棉花、原木和木材一直在增加。美国对华煤炭出口也在2021年迅速攀升,3月份比2月份翻了一番。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停止进口澳大利亚煤炭之前,与澳对华煤炭出口量相比,美国对华煤炭出口所占份额非常小。

  一些分析人士表示,这些贸易数据表明,尽管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上周给出所谓“承诺”,宣称华盛顿不会让澳大利亚面临所谓的“来自北京的经济胁迫”,但美国仍将自身经济利益置于盟友的经济利益之上。

  ------------------------

  莫里森在特朗普的支持下跟中国死磕,现在无法回头了。我们为什么要进口美国煤炭?从俄罗斯买或者从蒙古买不是更近吗?这一方面我们要平衡与美国的贸易,因为美国对华逆差又增大了。其次,我们就是分化袋鼠这样紧跟特朗普势力的国家与现在的拜登政府之间的关系。

  莫里森作为一个不合格的政客,正在把澳大利亚往一条黑道上带,反正最后他不用承担责任。

  旗扬新闻解析2021.05.20(四)

  美媒:欧洲议会20日就推动正式冻结中欧投资协定的动议进行投票

  来源:环球时报  2021-05-20 06:10

  【环球时报记者 赵觉珵】以中国新疆的人权问题为借口,部分欧洲议会议员正在反对继续推进中欧投资协定。美国政治新闻网18日报道称,欧洲议会预计于本周四就推动正式冻结中欧投资协定的动议进行投票。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9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制裁对抗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对话合作才是正道。希望欧方能够从中深刻反思,立即停止干涉中国内政,通过对话沟通增进双方了解和理解,妥善管控分歧,推动中欧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政治新闻网获得的上述动议草案显示,欧洲议会将投票敦促“冻结对中欧投资协定的任何审议,以及欧洲议会对批准协定的任何讨论,原因是中国(对欧方)实施的制裁”。草案还要求“(欧洲议会)在中方解除制裁后再处理中欧投资协定”。草案提到,欧洲议会议员希望欧盟委员会“在采取任何步骤缔结和签署中欧投资协定之前与欧洲议会协商”。草案还呼吁欧盟委员会“把围绕中欧投资协定的辩论作为杠杆工具,改善中国的人权保护状况”。

  --------------------

  我们官方对此事的说法是,这个协议不是欧方对中方的赏赐,是互利共赢的。实际上,我以前分析过,这个协议对欧中的利益是73,欧洲从中获益更大。但是,欧洲现在脑子坏掉了。要么我就这么理解,那就是欧洲现在要放弃“独立”,重新投入美国怀抱,继续做美国的小二子。不过这么一来,欧美合力对付中国,中国的压力相对要大一些,这一点在去年我就说到了。

  快讯!中国收到祝融号传回火星照片,NASA再次祝贺

  来源:环球网  2021-05-20 09:33

  【环球网快讯】中国国家航天局19日发布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过程两器分离和着陆后火星车拍摄的影像。当地时间19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局长纳尔逊发表声明,对中国航天局从祝融号接收到首张照片表示“祝贺”。声明还说,适逢国际科学界在火星探索增加之际,美国与世界期待祝融号的发现将让人类更多地了解火星。

  -----------------------

  NASA真是特么的有意思,但是受制于政府和国会,无法与中国开展交流与合作。美国现在也没办法黑中国登陆火星,只能祝贺,这就打破了美国的“唯一性”。再过三年,太空只有中国的空间站在轨运行,美俄的空间站都报废了,到那时候,美国人更是酸爽。等中国空间站建成,就离中国宇航员登上月球不远了。我以前跟大家说过,建空间站,本来是为人类登月建立中转站的。今后几年,中国还要进行几次成功的无人登月并返回试验,估计到2030年前后,中国人会第一个登上月球。

  旗扬新闻解析2021.05.21(五)

  阿富汗安全部队打死148名塔利班武装成员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1-05-21 15:02

  当地时间21日,阿富汗国防部发布声明表示,过去24小时,阿安全部队与塔利班在楠格哈尔、坎大哈、赫尔曼德、法里亚布、巴尔赫和巴格兰等多省发生冲突,共打死148名、击伤90名塔利班武装成员,并且销毁了塔利班的大量武器和弹药,以及数十枚不同类型的地雷炸弹。(总台记者 李霜溪)

  ----------------------

  一旦美军完全撤出阿富汗,阿富汗内战就要爆发。按照西方的说法,阿富汗内部恐怖势力又来。

  我之前跟大家说过的,阿富汗现在有个无解难题,那就是美军撤出后,阿富汗的政权最终是谁的。按照塔利班的想法,美军入侵阿富汗之前是塔利班当权。现在美军撤走了,要求塔利班参与国内政治进程,也就是塔利班要参加民主选举。如果你是塔利班领导人,你同意吗?所以,美军与塔利班一直在进行谈判,但是却一直谈不成。既然谈不成,那塔利班就会追着美军屁股打,追着美国代理人打。

  通胀潮涌 美国再次“收割”世界?

  来源:新华网  2021-05-21 13:33

  新华社记者王嘉伟 徐超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日前公布4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首次讨论收紧货币政策立场的可能性。当前,通货膨胀已成为不少国家经济复苏过程中的主要担忧因素,美国政府及美联储的政策立场引起越来越多警惕。有专家认为,美国政府正以伤害其他国家利益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寻求提振经济,而这些政策带来的副作用也会伤及美国自身。

  在一些经济学家看来,当前美国经济决策路径似曾相识:面临重大经济冲击时大规模举债印钞,利用美元低融资成本刺激经济;美元流动性过剩叠加经济复苏预期导致全球通胀后,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客观上促使资本回流经济恢复健康的美国,最终令不少国家蒙受恶性通胀和资本外流的双重冲击。

  美国《国会山报》报道,美国经济政策立场对通胀形势有三大催化作用。一是美联储无限制“印钱”。疫情在美暴发以来,美联储通过加大购债等方式向美国经济注入近4万亿美元流动性。二是政府“强刺激”举措不断。自去年3月以来,美国已累计出台总额逾5万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措施。三是联邦政府和美联储官员极力淡化通胀风险,认为今年通胀回升只是“暂时”现象。

  ----------------------

  这一点上周分析过,美国发钞票,然后带动全球通胀,也会带动美国内部通胀(被动输入)。美联储要么加息,如果不加息会带动美元贬值,威胁美元霸权地位。但是如果加息,就会吸引美元从世界各地回流,容易引发部分外债较高国家的债务危机,进而引发这些国国家的金融和经济危机,印度巴西都很危险,因为这两个国家美元外债较多,而本国美元储备较低,远不够偿还外债的。

  如果美联储加息,那就可以说客观上是收割世界。当然,所谓收割,也仅指几个债务水平较高的国家,包括美国自己,收割世界的是美联储资本家而不是美国政府。中国现在很稳,他们收割不到,紧跟着中国的国家也没有危险,比如与中国有货币互换协议的国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2 22:09 , Processed in 0.23442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