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408|回复: 9

何新:谈中医——感恩与忧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29 18:4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3年一整年几乎都为缠身重病所困扰。

  所患的病,在西医看来,实际是不治之症。所以在确诊以后,即使当病情最危重时,我也坚持未去住院。

  其后在全国遍访名医,包括所谓特异功能的非传统疗法都试过。几度反复,近乎绝望。最后绝处逢生。有幸得到几位大姐、大哥的关怀和指路,介绍某小地方一位杰出的中医大夫,用一种独门疗法遏制了病情,竟得初痊。这是一个奇迹。

  所以对我来说,这一年是感恩的一年。首先感恩冥冥之中造物主的赐福!感恩佛祖!

  其次感恩指路帮助我的大姐、大哥们!

  感恩在我治疗期间处处帮助照顾我的地方领导和友朋们,亲朋好友们,还有我身边的人们!

  ——新年将来之际,何新在此向你们叩首,顶礼,敬礼!

  这一年来遍访名医,吃的药比饭还多。

  前后也遍读中西医典和各种药书,对西医、中医皆有了更深的体验和认知。虽然在京指定医院中看病能享受干部医疗,避免挂号看病之难;但在看其他医院的所谓特需和专家时,即使有朋友引路,但所见到的普通百姓患大病、重病后的困苦,以及看病之难、治病之难,医院查体、卖药之种种层出不穷的黑钱诡局,少数名医门前之门庭若市的患者拥挤情况,众多无助患者哀然求治之可怜,也有了一种切肤之痛和切身体会。

  现在普通百姓看病实在越来越难!全国到处大建房地产,却很少建设新的医院。土地太贵。国家政府不管建医院,都丢给市场了——医疗市场化,医药商品化,祸国殃民!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中医、中药现在备受医卫官僚部门的压抑。在市场化的风潮下,廉价而有效的中药越来越少。许多传统药材已经很难找到。

  中医与西医本来不在同一范畴,中医并不在西方意义的科学范畴内。

  中医是一种能治病的方术。衡量中医不能用与西医所立的标尺。

  中医来之于传统、经验和实践。疗效就是真理!尽管西医把病理病因说得天花乱坠,能治的病也还是有限。传统的中医并不听西医这一套。中医有自己的一套理念。而且中医确有些奇人异方,能治西医治不了的一些病,有时往往有奇效。

  只是中医疗法缺乏普遍性、必然性,医生或患者往往因人而异。中医、中药难以完全规范化、标准化、统一化。

  好的老中医现在基本已经都不在了。中医在医学基本理念上,已经彻底被西医化了。现在的中医必须要学英语(没要求他们学拉丁文还算万幸)。大医院的中医科主任多是海归洋博士。多数中医要靠西医的化验单看病开方子,中药西药搭着开。真正的传统性中医已经绝根了。例如中医的脉学就早已绝传,现在的中医其实没有真会号脉的,号脉多数是在摆样子装蒜。

  中医现在基本只剩下一些单方、方剂、成药。但是由于药检等原因,一些中成药重要成分也在改变。

  廉价实惠的中成药越来越少,几乎没有厂家愿意生产了。生产出来,医院药房认为利润稀薄回扣少也不进用。

  再过10年、20年,我们肯定就彻底看不到真正的中医了。

  如同整体传统文化的消亡一样,面对中医的未来,不禁令人深深悲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9 21:56:11 | 显示全部楼层
何老太悲观了,中医在民间大有人才在。而且自古英雄出少年,真的好中医不一定是老中医。中医的理论系统化和脉学规范化也有大的发展,只是流派很多,国家又没有足够的重视的支持,未得广为流传。但是是金子一定会发光的,等着中医光复的那一天,也是中华文明重新被世界仰视的那一天,那一天离我们不远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9 23:3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悲观了,正如中国文化一样,面临新生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30 08:50:53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扶阳派中医如卢崇汉、李可等就不错啊!灭我传统中医,是犹太和极右的梦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30 14:59:07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普通百姓看病实在越来越难!全国到处大建房地产,却很少建设新的医院。土地太贵。国家政府不管建医院,都丢给市场了——医疗市场化,医药商品化,祸国殃民!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这是事实!!!!!!大力发展中医,可以破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也可解决医保水平低的问题,关键是国家要从战略高度去认识,看看美国、日本都因数额庞大的医药非社保,搞的财政焦头烂额,就知道发展中医利国利民。就是不理一小部分(医药公司,特别是跨国巨头,机器在中国的代理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4 16:47:14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产业视角看,中医衰微是时势使然,除理论传承、方法实践的个性化等公认的原因外,其所需资源也不利于产业化。所以,中医的产业边缘化伴随的是贵族化现象。趁着还能看中医的时候,多看看中医吧,化平民的费用享受一下贵族化的医疗,今后要想看到地道的中医就不是现在这个价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4 16:47:29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产业视角看,中医衰微是时势使然,除理论传承、方法实践的个性化等公认的原因外,其所需资源也不利于产业化。所以,中医的产业边缘化伴随的是贵族化现象。趁着还能看中医的时候,多看看中医吧,化平民的费用享受一下贵族化的医疗,今后要想看到地道的中医就不是现在这个价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13 13:56:4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何同志要相信,高人在民间!中医管人体大势,西医管人体之部位细节。人的健康整体大势、方向告诉你表里、冷热、阴阳、魂魄或皮囊等等这些原理。比如早晨,初起之阳上升顺利,那么一天的晴朗基本无虞,如果初阳被薄雾笼罩,即使是薄雾,那也得几个时辰才能散尽。如果有阴云遮蔽,即使过后出来太阳,整天阳光都会显得有气无力。人体同样,早晨起床前,年轻人都会弟弟翘起一阵,那就是人体的阳气开始生发,这个时候,切忌阴湿、冰冷。年轻人不懂这个,起床打开冰箱,一瓶冰冷的矿泉水下去,这是个什么效果?体内的小火苗刚刚燃起来,一盆冷水淋下去······这一天你就甭想生龙活虎了。西医不可能教你注意这些吧?中医是告诉我们身体在生活中的趋利避害,生病了,就是人体秩序乱了、体内阴阳之气变得不纯粹了或者被外邪入侵了,要理顺、要过滤、要化解。这就得一个过程,这是从总体上恢复,而不是直接对着病灶用药。我遇到个同学,以前是个中学数学老师,现在内退几年了,姓傅,可能是满族吧,她是从小一直对中医药这些感兴趣,四十七八岁吧,现在很多在医院看不好的病,最后在她这里治愈、断根。神吧?我不信开始,让给我拿脉,完了说我肠胃不好,胃粘膜很薄,胃肠虚弱,就是典型虚不受补之类~叫我注意不能吃冷硬东西,饮食尽量规律等等。没有胃镜、没有X光、超声波什么的,怎么知道这么详细?我自己恰巧不久拍片了,就是这个问题,无半句夸张!这位纯属业余爱好,看病从不收钱,但一般人不给看,麻烦,不理解,还有层次问题、信任问题等等,怕做善事还惹来嫌气受。但了解的朋友间介绍来的长辈或者三朋四友,还是肯帮忙的。这是集福积寿的事情哦!一边真正信,一边从中也能得到成就感和乐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13 15:58: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本身因人而异,在目前的科技手段情况下,不会规范化,标准化统一化,这些所谓的规范、标准和统一只是西方的思维模式,对于中医来说现阶段是行不通的,就像你想用物理主义证明灵魂的存在一样困难。但中医的医理是按照自然的进化总结出来的,在大的方向不错的情况下,就看医生对个体的了解了,所以说老中医值钱,中医的经验占据很重要的因素。  当然,中医的高手一般要让人养生,在这个物欲横流充满诱惑的社会,如何让人不浮躁,安静下来,才是中医的本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13 21:01: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老父亲痛风十年,手变形严重,经李可徒孙治疗后,再加上每天服蜂胶,罗汉果,终于摆脱病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13 09:44 , Processed in 0.43851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