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01|回复: 0

风铃:夸大地方债风险无异于作茧自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5-9 10:46: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期视频同样内容丰富、逻辑清晰,大家认真看,一定能看出很多门道。今天简单说一说应该如何理解霞姐的整体经济治理的思路。

  经济治理是复杂的体系化的问题,特别是中国这样一个超大型经济体,治理经济必须有系统化的方案才行。那么,制定系统化的经济治理方案的前提是什么呢?首先,我们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始终有两只手——市场和政府。中国经济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地方政府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中国独有的制度优势,也是我们赢了这场全球化经济竞赛的法宝。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挥这一制度优势,成功的经验绝不能丢。认清这一点是思考中国经济治理的前提。

  西方经济学相信所谓的“经济周期”,他们的理论是建立在周期性危机是必然归宿的基础之上,市场所谓的出清,就是通过一次次的经济危机甚至战争来完成的。表面上市场又继续繁荣,然而,系统性经济问题不仅没有得到解决,甚至更加恶化。眼前的例证就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到现在也没有真的修复,美国资本市场的牛气冲天正在为下一轮更大的金融危机积聚能量,等在前方的则是无可挽回的美元支付危机。这次美元支付危机,将终结西方在上一轮全球化进程中的领导地位。

  从1980年代开始,我们几次面临危机的险境,但是中国政府用强有力的经济调控手段,每次都在危难时刻带领中国经济实现了软着陆。今天中国的经济实力已经今非昔比,可以说已经具备了主导世界经济的充分条件。我们有足够的体量、有充足的外汇储备、有最全的工业产业链、有超强的生产能力、最低的生产成本,我们还是全球头号贸易国,而且在新能源等新科技以及5G引领的区块链技术等方面也居于领先地位,这些都是中国经济更上一层楼的坚实的经济基础。只要充分发挥我们的制度优势,中国经济一定能再次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

  中华智慧之魂是“正、时、度”。“正”,就是走正道。坚守“正”,就是要抑制贫富两级分化,不能放纵资本垄断、简单地追求利润最大化。如果放任资本收益的增速远高于劳动收入的增速,就一定会加剧两极分化,那就是走邪道。“时”,就是大势。在百年未有的大变局的十字路口,我们要抓住历史机遇,顺势而为。“度”,即中庸之道,也就是把握好次序和节奏。这是成功的关键,也是最难把握的。“度”的把握,是中华智慧的精髓,也应该成为经济治理的根本出发点。

  思考经济治理的关键,就是要求经济治理方案体现一种综合考虑的、有“度”的经济治理思想,很像中医的治未病。经济治理要从管理体系入手,系统分类、综合调理,因为只有系统分类、综合调理,才能解决系统性的问题;也只有适度的方案,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综合治理和分类越细越好,咋一听字面上好像有些矛盾,其实不然。想清楚这里面的辩证逻辑并不难。如果没有精准细化的分类,所谓的宏观货币政策和综合治理,很难逃脱胡子眉毛一把抓,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魔咒。现在的龙头企业都是跨业经营,企业构架越来越复杂,企业混业经营,如何做到货币的精准滴灌?信贷要配合精准的产业分类,否则很难对症下药,也就不可能实现货币的精准投放。总之,细化分类与综合治理,二者不仅不矛盾,而且是相辅相成、手心手背的关系。

  地方政府在中国经济腾飞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对这期间产生的地方债这样的副作用,应该历史地看待,把地方债分门别类、区别对待、对症下药。

  今天的地方债基本可以归为三大类:新经济和科技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民心市政工程,我们可以针对性地处理这些地方债。民心民生的市政工程,钱已经花出去了,已经发挥了的经济效用、收获了社会效益,而这些债务没有收入来覆盖其成本和利息,如果一定追着地方政府还本偿息,地方政府只能被迫拆东墙补西墙,结果只会使地方债越清越乱。我们应该正确地看待政府债务货币化的手段,为解决地方债问题提供风险释放出口。只要确认不会引发通胀,用适当的财政或货币手段来推动经济增长是聪明的,而且是必要的。地方的面子工程,钱已经花了,来个一次性核销也不会引发通胀。当然,考虑到中央要严肃地方政府的举债责任,不急于一次性核销,可以先由央行回购地方债,把债务问题先搁置一边。这样,既不会引发通胀,又能给地方政府和商业银行减负,让地方政府轻装上阵,可以说是两全其美。

  让地方政府轻装上阵,不是鼓励地方政府再像过去那样大肆举债。新的地方债的管理,可以借助科技手段,实行精准细化的分类,一类一策,闭环管理。借助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让地方债的管理更加透明,这样就不会再出现利益输送等腐败问题。这样的处理方式,既照顾了过去,又兼顾了现在和未来,体现了“凡事皆有度”的经济治理思想。和世界元的设计方案一样,既充分考虑了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历史惯性力量,又提供了一个相对最稳妥、代价最小的美元替代方案,展示的还是“有度”的思维方式。

  总之,我们要客观地历史地看待地方债问题,给地方政府松绑的同时,在未来的地方债管理上,把资本关进笼子里。这就是综合考量的、有“度”的经济治理思路。透射着中国智慧的经济治理思路,一定能为世界提供全新的、给经济治未病的中医式经济治理方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5 03:35 , Processed in 0.51665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