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118|回复: 0

钮文新:金融供给侧结构改革必须加大力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4-23 21: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金融体系的一个明显短板是长期资本不足,尤其是股本不足。我们支持实体经济贷款的比重较高,因此,宏观杠杆率也偏高。同时,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力度显得不足,因为科技创新需要大量股本。大家也看到,我们的资本市场波动偏大,因为资本市场比较缺长钱。”4月20日晚,中国央行新任副行长李波在博鳌论坛养老金改革分论坛上给出的重要判断。

  为什么说它是重要判断?第一,中国是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大国,且将永远坚持实业为本的经济战略,但长期资本不足显然会对这一经济战略形成致命性压抑;第二,中国经济已经走上“以科技创新为先导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如果这时我们严重缺乏科技创新所必须的大量股权资本,那经济高质量发展将失去基本的前进动力。

  很明显,李波指出了中国金融供给侧存在的、必须立即解决的严重问题,这才是中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改革必须始终瞄准的核心目标。

  李波认为,中国储蓄规模很大,但储蓄大量集中在银行和房地产,这样的结构“不够健康”,应该把一部分储蓄吸引到养老金账户。他指出:2018年,经合组织(OECD)国家养老金积累的余额加权平均相对于GDP的126%,但中国仅为10%。从国际经验来看,长钱的主要来源是积累型的养老金。

  非常赞同李波先生的观点。将居民储蓄导向养老账户,养老账户再以机构投资方式转化为中国股权资本的重要来源,这不仅是国际惯例,而且也是中国急迫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一个基本事实:过去许多年,中国金融的方方面面都在争夺居民储蓄,包括这几年出现的P2P和各类金融、准金融机构。但主要是两个方面:其一,银行必须要有足够的居民储蓄作为基本信贷依据,信贷增长也必须有储蓄增长作为基本依托;其二,资本市场发展更需要依托居民储蓄。所以,中国金融市场特有的现象是:只要股票市场出现一次趋势性上涨的过程,我们立即就会看到储蓄搬家;储蓄搬家规模一大,立即就会威胁到银行正常运营,进而逼迫央行寻找各色借口刺激储蓄利率提高,吸引储蓄回流银行。

  信贷市场和股票市场“对储蓄资金的撕扯”,势必导致股票市场长期得不到足够且合格的长期资金支持,当然尽显疲弱。

  怎么办?第一,在强化直接金融、股权资本的背景下,央行和金融监管机构必须要鼓励居民储蓄流向资本市场,只要是合规渠道,比如证券投资基金、养老基金、银行资管机构或家族信托计划等等;第二,储蓄外流导致的银行基础流动性缺失该如何解决?请中央银行在保持“利率合一”的前提下,向商业银行释放长期基础货币,以补足其基础流动性缺失。

  这是不是“大水漫灌”?当然不会。相反,中国M2增速会因基础货币增加、货币乘数降低而相应降低。而且:第一,随着股权资本的不断加厚,企业资产负债率相应降低,这不是更加有效地去杠杆?第二,随着股权资本的不断加厚,投资者对企业创新能力的预期势必发生根本改变,从而有效激励中国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社会氛围;第三,随着股权资本的不断加厚,居民财富预期好转,有利于投资、消费——中国经济内需的稳定。

  且不表更多,以上三项不是中国经济迫切需求解决的问题吗?所以,中国金融业界齐心聚力破解中国长期资本不足、股权资本不足的金融结构性问题,这是促使中国经济良性循环的、“纲举目张”的关键性药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10 04:06 , Processed in 0.07815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