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758|回复: 0

叶立华:一碗青春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4-20 18:57: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国的发展变化是巨大的,过去的二十年间,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创造了非常多的岗位。

  特别是在计算机行业,程序员成了高薪香饽饽。

  但是,焦虑也随之而来,有那么一家公司,喜欢优化35岁以上的普通程序员。这导致对这行不了解的人会觉得,程序员是个青春饭。

  仿佛一过了35岁,就要失业。

  伴着窗外的夜色,喝一口白开水,又到了一天中最为放松的时刻。

  坐在键盘前,立华我想和读者朋友们聊聊青春,聊聊青春饭。

  青春饭能吃上,是一种幸福,古往今来吃香的行业,大都吃的是青春饭,而且很明显。随便举个例子,比如竞技运动。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在三十岁左右一般都会达到巅峰,保持的好,或许可以延后几年状态,但是一般的运动员,很少能迈过三十这个坎。

  奥运会上,我们看到的全是年轻人。

  年轻的运动员从小开始,就搞体育训练,能不能吃上这碗青春饭,还是个未知数,体校的孩子们淘汰率很高,吃不上的,很难说就没有一点情绪。

  但是总体来说,能吃到这碗青春饭,大都是幸运且努力的人。比赛七八年,挣一些钱,除非是热门项目,才能赚的比较多,项目一旦冷门,青春饭剩下的,也只有温饱和回忆。

  体育行业从诞生以来,就淘汰率高,就是青春饭,大家习惯了。能吃到,是幸福,吃不到,是常态。

  但是程序员这个职业,诞生时间很短,第一批市场化产生程序员,甚至还没有到退休的年纪,或者刚刚退休。这个行业,参照的东西太少,目前为止,都没有成熟的职业发展线路能产生出来。

  没有样本可以遵循,导致了从业者的焦虑。

  省队是极少数,国家队更少,能商业化的运动员,凤毛麟角,这是体育竞技从业者从小就知道的东西。

  及早转行,转的也心平气和。开培训班也好,当教练也好,考教师也好,或者是去公司上班也好,大家都提前准备着出路。

  但是在程序员这一行,还是少有人能认识到青春饭是一种幸福,而不是一种必然。这饭碗是大概率要端不下去的。

  市场化的东西,就难有保证。在外行看来,有的职业越老越吃香,比如医生。

  医学院毕业不当医生的人,比例不低,这是其一。

  医院的辞职率,数值不低,这是其二。

  年轻时候辛苦且挣得少,这是其三。

  随着岁数增长,一批进来的大夫,没有成专家的,大抵转了岗,这是其四。

  看起来越老越吃香,是幸存者偏差。

  老了,吃香的大抵少。就算公务员队伍里,大部分同志的一生,是年轻时候不吃香,老了也不吃香,变成了老科员。所幸的是,比较难失业。大约二三十年才会遇到一批改革。

  风险和收益,往往是反比,我们的父母一一辈听过太多人的故事,往往鼓励孩子去追求稳定。

  不是没出息,是老人都知道,环境的变数太多。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病痛的增加,人已经无力再奋起抗争罢。

  人都是要老的,老了怎么办?

  这样的事情,要早做打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10 05:52 , Processed in 0.07815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