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692|回复: 0

[时事视点]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视点》 【第2021-014】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4-17 08:38: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2021-014】

  美(以)红海“炸船案”验证的东方时事解读的一系列观点

  【东方·时事视点】4月6日,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商船红海遇袭,遇袭地点位于厄尔特利亚。此前东方时事解读曾对厄尔特利亚有过相关解读,其位置位于红海至亚丁湾海峡出口处,“萨赫勒带”折向南非方向的“直角折角”。事件本身除了为未来国际航运、航海埋下安全隐患的“伏笔”外,也变相证明伊斯兰革命卫队无力保护自己的海外商船安全。

  我们注意到,美国媒体援引美国官员的话说,是以色列袭击了伊朗革命卫队的商船,且事后还通报了美国,事后,以色列并未对此公开澄清,从而意味着已经等同默认对本次事件负责。这样一来,其行为堪比恐怖组织。与以色列“伪造”以色列商船在阿曼湾被袭击事件类似,事件传递的潜台词就是:这事就是我(以色列)干的,你(伊朗)能拿我怎么样?!

  在4月6日,伊朗鲁哈尼政府代表团已经抵达维也纳,准备参加欧盟组织的“伊核协议多边会谈”。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伊朗代表团只要去了维也纳,其本质就意味伊朗已经妥协。而从会谈期间传出的各路消息不难看出,伊朗鲁哈尼政府这一回合已按美国之前放出的“美国考虑部分解除对伊朗制裁,而伊朗也部分恢复伊核协议的相关限制”这一要求、做出了原则性让步。此前,伊朗可是反复强调“不与美国举行任何形式的对话,除非美国解除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后对伊朗实行的制裁”。

  4月5日,伊朗从韩国进口数量庞大(超过中国疫苗数量,事实上成为伊朗主力疫苗)的阿斯利康疫苗已经抵达德黑兰。此前韩国和伊朗就“冻结款买疫苗”问题进行过多轮接触、互动,其中就包括被伊朗以“破坏环境”扣押的韩国货轮,而此次韩国总理访伊或将谈及解禁70亿美元事宜。值得注意的是,韩国一系列举动很明显得到了美国的授意与默许。

  至此,伊朗此前设立的“除非美国全面解除对伊制裁,否则伊朗不会全面重回伊核协议”这一前提条件已被其自己食言,显然伊朗鲁哈尼政府接受了美国所谓“逐步对伊解除制裁”的“新建议”。欧盟与美国单方面有过沟通也好,伊朗拒绝与美国直接沟通也罢,间接对话也罢,总之,是在欧盟的“撮合”下,美伊就伊核问题实际上已在谈判。

  和缅甸军政府的遭遇类似:在缅甸军政府释放部分反对派政治人员、从而向西方退让一步后,美国更严厉的制裁反而敢实行起来。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商船红海遇袭再次验证“以妥协求和平,和平亡”这一真理的正确性。逼伊朗鲁哈尼政府让步只是西方的手段不是目的,其目的是在南亚破局层面向西方提供实质性配合,因此,在鲁哈尼政府原则性让这一步后,西方用于推进其目的实现的更加严厉施压手段随即出现,这就是我们看到的伊朗商船红海遇袭事件。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防长将在4月7日到访以色列,节奏环环相扣,极为密集。

  此前美国国务院叫嚣不会在维也纳会谈期间对伊朗采取进一步行动,威胁意味十足,极其猖狂。某种意义上说,在欧盟的加持下,在韩国的相关配合下,美国开始吹“美伊”已经谈起来、且只是初始阶段的“风”,这是在公开吃伊朗的“豆腐”。而已做出实质性让步的伊朗鲁哈尼代表团、面对对方吃自己豆腐的嘴脸、恐怕也就“有罪难辨、无力反驳”了。

  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评估中,伊朗遇袭商船属革命卫队(抵抗派)所有,伊朗鲁哈尼政府(妥协派)恐无论如何反应都会与前者矛盾激化。而美国防长到访以色列,或安排后续对伊施压手段,其施压逻辑很简单且极粗暴,即:如果“炸一艘商船不能解决问题那就炸两艘”,直到伊朗鲁哈尼政府给炸出明确态度(彻底妥协还是奋起反击)为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9-20 12:37 , Processed in 0.23440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