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296|回复: 0

蓝星土豆:大清的钱都去哪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4-12 21: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1

  这一周过得如履薄冰。眼瞅着大A要出幺蛾子,从周一就哆哆嗦嗦,到周末总算是落地了。傻鸟那边也好不到哪里去,走着走着就开始发蔫,眼看大A先干为敬,这货也离趴窝也不远了。

  任何事物的运转都有其内在逻辑。繁花似锦的背后就是落寞,春风得意的背后就是走背运。没有常开的花,更没有千年不落的运势。这事咱们已经写了数千年的作业,清清楚楚地知道干不动的时候即便是再勉强也不会有好果子吃。可是对于每一个时代的人而言,眼前看的就是这百十年甚至更短的数年。所以能不能熬得过去才是当下最重要的问题。

  睡王的年龄在这放着,他不会不明白资本对金钱的渴望就是无底洞。扔进去多少金币不过把消耗完的时间往后延迟。至于最后的结果是啥,先度过眼前再说吧。尽管他一再批评川普就会花钱买平安,现在轮到他,也一样回到了不停往池子里蓄水的轮回。可是最麻烦的是,池子底部的这个洞在不断地扩大。也就意味着除非蓄水的速度加快,否则按照常规速度蓄水根本顶不住越来越快的消耗。

  我们现在看到的一笔笔超大投入的根本逻辑就在于此。到底堵窟窿重要还是蓄水重要,这个小孩子都明白的道理,对于这些精英而言却是一个无解的问题。之所以无解,道理也很简单,总不能逼着这帮人把幕后金主的财路给断了吧。他们能够站到台前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给背后的人捞钱,而不是和他们做对。

  02

  这次睡王准备向池子里面续的水是一点九万亿,折算成红票大概十二万亿。这是个啥概念?我们稍作类比就会吓一跳。

  去年咱们最有钱的两个省一个广东一个江苏。这俩的GDP一个十一万,一个十万。注意,这是GDP可不是净利润,指的是这两个省所有人共同努力一年创造的经济效益。而要拿出点钱来办事情,这事就得看各个省的财政收入。去年广东是一万二,江苏是九千,这么一看也就是GDP十分之一的样子。这还是咱们最强的,如果看看倒数的同学,西藏二百,青海差点三百……

  好了,这么一对比我们就知道睡王的这一把有多恐怖。他要把广东十年,西藏六百年的财政收入拿出来刺激经济。啥叫寅吃卯粮,再也没有比这个更具象化的类比。这还没算上前面的川普,和他刚上台推出的刺激计划。单单这一笔,即便是我们这样的体格,想想也有点扛不住的样子。

  可是这些钱够吗?当下看好像一众小鸟并不满意。不但小鸟们不满意,睡王自己也觉得这一笔的效果难以持久,后面还会准备新的计划。这下睡王和联储合拍了。他这边准备着新的计划,联储那边执行着非要让通胀达标的任务。大家齐心协力,不管漏水的速度有多快,必须时刻保证蓄水池是满的。

  那这事啥时候是个头?这得看蓄水池底部连接的另一个池子啥时候蓄满。这个池子蓄满才可能减缓大池子的漏水速度。好了,把这事搞清楚,我们就会发现,无论川普还是睡王执行的计划都是简单粗暴,既然知道池子底下还有池子,那就一起填满。这样大家都高兴。这个事说起来没啥错,但是这个道理怎么这么别扭呢。那么核心问题是,底下的这个池子哪来的呢?

  03

  我曾经给小伙伴讲过,最不喜欢看的就是大清历史。越往后看越憋屈。可是看看现在的傻鸟,突然觉得这不就是历史的重演吗。一件件事情几乎是一模一样的翻版,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眼下他们都出现了一个共同的现象,一堆讲不通道理的事情做起来却顺理成章。更可怕的是,如果不这么干就得崩。所谓以史为鉴,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清晰过。下面的事情就简单了,咱们就做个类比,看看到底哪些事情是高度一致的。

  咱们都知道和珅的故事,这货捞钱的本事是一流的。但是我们得想一个问题,他怎么就能干那么长时间?道理吗,他不是给自己捞钱,是给乾隆捞钱。不让皇帝老子有钱花,他怎么可能往兜里装这么长时间。和珅解决了一个前人最头疼的问题。皇帝的银子不够花咋办?

  皇帝的花销是要从内务府出的。就乾隆这开销,内务府年年不够花,不够花就得向国库伸手。于是……皇帝也要面子的好不好。和珅发明的议罪银制度,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根据犯错的大小交银子即可解决问题。这事发展到最后就成了大清有名的买官制度。这样一来,官员们吃着朝廷的俸禄,搜刮着民脂民膏,获得的利润和皇帝平分。这买卖大家都高兴,何乐而不为呢?

  这事情发展到极致,甚至有些大臣故意上缴议罪银。其理由奇葩到难以理解,自己没啥错,就是觉得有错,所以赶紧交点银子表表忠心。就这样,国家的钱冠冕堂皇的被他们均分了。这也就不难理解为啥大清的钱越来越不够花。

  04

  看看现在的傻鸟,明显也有个皇帝。这个皇帝就是现在这帮精英背后的大佬们。他们隐身幕后,任何事情都和他们没关系。前台的小丑们打着拯救民生的旗号,用国家信用无限度的发钱。结果一笔笔巨额资金下去,老百姓的日子没啥起色,大公司的利润一个个都在疯涨。这不和大清的逻辑一模一样吗。

  这事情谁来看都不合适,但是做起来却那么顺理成章。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波音。疫情加停飞让这货举步维艰。按理说一家公司到底是死是活和管事关系不大,更多的应该是其自身内部的问题。

  但是在傻鸟这就不一样了。没钱了咋办,伸手啊。一哭穷,一伸手,钱就来了。没有任何一个管事的说个不字,更没有任何一个人站出来表示这样不合理。而拿钱的波音是那么的理直气壮。不但拿了钱,而且更进一步表示,这点救济只够眼前吃饭,不够还得要,如此嚣张却一路绿灯。如果我们看看波音背后的金主也就不奇怪了,台上的这帮人不就给他们捞钱的吗。

  这种变相的利益输出发展到极致就是买官卖官。这事在傻鸟这一点也不稀罕,已经变成了大家都能接受的事实。最浅的层面上,哪个大统领上台,都会分配一下驻外大使。而这个分配的对象大多是当初竞选时的金主。这也算是投桃报李,大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出钱扶上马,自然要有回报,否则以后谁还会出钱。

  稍微深一点的层面,大统领出台的一系列策令其中都有为背后金主输送利益的环节。能到这一步,就不是竞选时给个仨瓜俩枣能解决的。那得是大手笔的付出才能有这样的回报。甚至这种关系已经镶入到大统领的个人生活。不但现在依靠金主支持,将来退下来还得靠着人家吃饭呢。

  如果再深入一层,我们会发现哪一任大统领的班子中都有墙街的影子。即便是川普这样的人也逃不脱。而现在的睡王更是满堂华尔街。联储的前任主席直接就是财长,这不要太明显了吧。所以一直以来,傻鸟都流传管事的班子前面一套后面一套。这并不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看看现在睡王的团队我们就能轻易发现,他们现在已经不满足于委身台后,开始直接派重量级的代理人上台说话了。

  05

  这样的利益链条一旦结成,想要破掉就难上加难。大家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亏一个就是所有人亏。即便是站在个人的利益上,他们也会主动去维护所谓的集体利益。而一旦形成这样的局面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花钱没动静,买啥啥贵,干啥啥不成。

  关于大清一个鸡蛋多少钱的故事相信大家都看过。只是这事有的安到道光头上,有的安到光绪头上,还有一个故事却是乾隆的。这三个故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鸡蛋贼贵。咱们就拿乾隆的这个故事讲,一天乾隆问汪由敦早饭吃了吗。这老先生为了表示自己没钱,很低调的说我只吃了四个鸡蛋。这下不要紧,把乾隆吓一跳,一个鸡蛋十两,四个可是四十两,你也太奢侈了。汪由敦也吓一跳,但是立刻明白是怎么回事。赶紧说我吃的都是破皮的坏鸡蛋,所以根本不值钱。

  而到了最抠门的道光,他身体力行崇尚节俭。能不过的节就不过。能不花的钱就不花。衣服破了一定要补,绝对不能买新的。可是又怎样,龙袍破了要二十五两银子去补。大臣们一个个穿的比他还破烂,以至于京城的裁缝铺多了一样生意,新衣旧作。谁做旧越自然,谁的生意越好。

  看似上下节俭齐心为国,结果呢,不但国库连年亏空,连内务府也是穷的一塌糊涂,不得不去户部借钱。这相当于英国的老佛爷没饭吃了,还得问英国财政部借钱。连道光自己都纳闷,朕此般节俭为何国事如此艰难。这没钱就得想法子啊,于是勤俭节约的道光一边说着买官不好,一边大开买官之路。顶级记录是九个月卖官八百多万两。这是个啥概念,道光二十一年也就是1841年,户部账面收了四千万两。而卖官这一项竟然能顶五分之一的财政收入。下面的问题来了,这钱从哪冒出来的?

  拿这些事对比一下现在的傻鸟,我们竟然发现这俩货惊人的相似。傻鸟是全村最富的人家。可是这货竟然天天是靠借债过日子,而且这债务的缺口越来越大。这些钱都干嘛去了?几百块钱的一个杯子,一千多一把椅子。一边是破破烂烂的基础设施,一边是数钱数到手抽筋的墙街和军火商。

  川普上台后厉行节俭,发誓要把开支降到最低。结果,军费不减反增。那咋办,吹出去的话总得落实吧。好办,砍教育,砍研发,至于基础设施建设,那是各个州自己的事情,不归他管。搞成这样子总算是能过关了吧。结果还是一年比一年的债务多,弄到现在那个美林的债务钟已经毫无意义,都知道这笔钱谁来当大统领还是个还不上。反正已经烂了,后面的就是破罐破摔,能借多少借多少。想想当年克林顿时期傻鸟的国库还有盈余,不过二三十年已经背上了到死都还不清的债务。

  06

  有钱的大公司都会养人,以各种研究会,各种咨询公司的名义养着一帮精英。这些人平时服务于各大公司,一旦时机到来,摇身一变就成了各种官员。而这些人坐上位置,首选项肯定是为自己的东家捞钱。当官的时间有限,以后的日子还长。在台上表现的越好,替东家捞的越多,自己的未来也就越光明。

  有了这个逻辑在,每年傻鸟借那么多钱,日子却毫无起色也就不难理解了。这些人都是背后东家花钱推上去的。他们上台后究竟能干成点啥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能给东家做出多少贡献。就这么三分两不分的,借再多的钱也不够花。毕竟养这些人是有成本的,不捞回来岂不是亏本了。

  这事上行下效,大财团养人图国事,小财团养人图州里的事。上面贪,下面贪的更厉害。所以无论干个啥,都会陷入一个死循环。一开始大家都乐意,随后花钱调研,考察。发现问题,提高预算。然后再调查,再研究。好了,总算是启动,干活的不乐意了。这钱不够,还得加。然后大家讨论半天,对,还得加钱。就这么拖拖拉拉一边干一边加钱。最后能花出令人发指的钱耗出令人发指的时间。

  普遍来说,刨去那些花一堆钱干不成的事。单算干成的事,傻鸟那边的成本都在我们的五倍到十倍之间。面对这个结果,如果单单用人工成本来解释,明显已经说不过去。所有人都在问,每年都要发那么多债,借那么多钱,为啥还是干啥啥没钱呢?

  07

  故事咱们就讲到这,道理相信大家都明白。傻鸟弄成这样子,无论睡王怎么折腾,都是治标不治本。国家没钱并不是不能挣钱,而是被上上下下的手拿完了。想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得把这些爪子都给剁了,除此之外没有第二个法子。可是真的能砍吗?

  第一睡王就是这些手托上去的,他如果敢对这些人下手,前面又不是没有例子。第二睡王想干事情还得靠这些手的支持,否则分分钟让他寸步难行。毕竟山上的老爷们也是这些人养着的。那咋办,沿着老路子接着往下走呗。

  这事大清早就演绎过了。老佛爷对李鸿章讲,国事艰难,孤儿寡母全仰赖爱卿。李鸿章回答的倒干脆,上仰赖太后下仰赖同僚,岂敢贪功。面上看这是一句客套话。实际李大人在给老佛爷讲,您很英明,我这底下一堆人要吃饭,他们吃不饱这活就没人干,想维持现状如果不摆平他们,我再努力也不行。这话转回来,和小伙伴闲聊的时候也讲,睡王这一把钱扔进去,四年以后能见一米的铁路就是个奇迹。

  (本篇完)

  PS:傻鸟今日面临的困境在咱们的历史中不但大清是这样,再往前数很多朝代都发生过一模一样的事情。只是大清离我们比较近,所以类比起来大家好理解。最近本子要去美国,这事这两天咱再唠唠,记得看更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13 12:19 , Processed in 0.10932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