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468|回复: 0

云石:中伊协议的关键——中国全球抗衡美国霸权的开山之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4-6 08:4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中国与伊朗签订为期25年的全面合作协议,这段时间网上可以说是炒的热火朝天。其实这份协议的具体内容,其实并没有正式公开,不过根据前期透露的消息,以及伊媒的报道,大致是中国持续大批量采购伊朗石油,并进行大量战略投资,而伊朗方面则导弹用北斗,石油出口中国用人民币结算等。而这份协议的战略意义,网上各路大神也都解读的透透的:能源供应保障、人民币国际化的重大突破、中国影响力正式进入中东等等。不过在云石君看来,这份协议还有一个重要意义,就是以这份协议为标志,中国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抗衡美国霸权的开山之作。

  为什么这么认为,我们可以从这份协议签署的过程,以及遭遇的困难开始说起。

  其实中伊协议,并不是最近才开始搞的。早在2016年,中国就已经开始与伊朗方面酝酿,只不过这中间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协议的达成遭受了不小的阻力。

  出现了哪些问题?

  最直接的是美国方面的干扰。2017年,特朗普上台,旋即撕毁伊核协议,并重启对伊制裁,奥巴马时代好不容易缓和的美伊关系,立即又回到对抗状态。

  按说这对中伊协议好事才对——毕竟这推动了伊朗方面向中国寻求合作的动力。

  但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从中国角度来说,这其实也增加了它与伊朗战略合作的顾虑:

  一方面,这是几千亿的大单,签订以后,中国将对伊朗进行大量的战略投资。美伊关系重回冷战状态,一旦真的爆发战争,中国的投资肯定就打了水漂。

  另一方面,在美国严厉制裁伊朗的大背景下,中国跟伊朗玩的这么大,肯定会严重触怒美国——当时中美还处于斗而不破状态,中国可能也不愿意仅仅为了一份生意,或者人民币国际化,而在美国重点方向上跟它赤裸裸的对着干,进而严重破坏中美关系。就算后来特朗普搞贸易战、科技战、金融战,但毕竟这才是中美交恶的早期,当时中国想的主要还是尽量缓和关系,为将来留个地步,不要把关系搞到无法挽回的程度。

  基于这些顾虑,中国虽然一直也在积极推动中伊协议,但是可能力度就没有那么大、态度也没有那么急迫,协议的内容也可能没有现在这么重的分量。

  而伊朗方面也同样如此。按说伊朗被美国干到这份上,理应迅速向中国靠拢。但实际上,伊朗内部对中伊协议的阻力是非常之大的:

  一方面,跟中国一样,伊朗也对形势缓和抱有希望——毕竟前面奥巴马在位时,刚刚还解除了长达数十年的对伊制裁。虽然特朗普上台后翻脸不认人,但如果将来民主党卷土重来,那说不定形势就可以缓和。

  跟中国一样,当时伊朗也是把对美关系看的比跟中国合作更重要的。特朗普虽然胡求乱整,但大家都还需要时间观望,希望对美关系以后能有改变。既然存了这个指望,就不能把形势弄得太僵,一旦跟中国这个美国最大战略竞争对手深度合作,尤其是用人民币结算,动摇石油美元这个美国霸权的根基,那伊朗跟美国就真的再回不去了。

  其次,中国的人民币,在当时也并不是合适的选择。当时人民币国际化才刚刚崭露头角,中国经济在全球的地位也没到今天这种程度。这种情况下,用人民币结算,是要冒很大风险的——毕竟美元才是唯一的世界货币,至于人民币,基本上只能在中国使用。虽然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工业国,基本上也能满足伊朗这种国家的所有外购物资需求,但毕竟中国国力远不如美国,所以外部对人民币的信用是缺乏信心的——万一这个过程中中国被美国成功收割,人民币狂贬,那伊朗就亏到姥姥家了。

  这是经济方面的。而在政治方面,中国虽然是全球第二大国,但毕竟在中东的政治、军事存在感不强,不仅跟美国没得比,也不如欧洲和俄罗斯。再加上中国一直奉行韬光养晦,甚少掺合东亚区域外的国际事务,所以它对中东局势的影响力是有限的。伊朗是中东区域大国,在当地生存环境险恶,如果跟中国这么紧密捆绑,恶化了对美关系的同时,却无法从中国那里得到相应的战略支撑,这样对它突破地缘困局有害无益。

  结合这些政治、经济因素,当时伊朗国内对与中国战略合作的反对声其实也是很大的。伊朗更希望通过欧洲的帮助和斡旋,来改善对美关系,改善自己的政治、经济困境。就算美元结算被禁止,伊朗需要在外贸结算方面寻求美元替代者,它眼中最合适的对象也是欧元——毕竟后者综合实力不逊于中国,跟美国更是盟友——政治上更安全,欧元的国际地位和信用,更不是初出茅庐的人民币可以比拟的。

  这就是中伊协议一波三折的原因。那么现在,为什么这份协议又签成了呢?

  说到底还是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中国经济继续实打实的稳健发展,而美国和欧盟却都深陷债务和泡沫困扰,所谓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都只是泡沫;尤其是新冠疫情一来,中美实力更是加速此消彼长,差距已经大幅缩小;另一方面,拜登上台以后,受制于国内外形势,已经无法从方向层面改变特朗普时代形成的对华、对伊战略打压态势,中伊两国对美关系别说完全回到从前,基本上都没有可能。

  这种宏观形势,直接导致中伊两国在处理与对方关系时的思路都发生了重大改变:

  对中国来说,跟伊朗全面深度合作,本来就是极大符合中国利益的。以前要说有顾虑,无非就是顾忌美国——一则是担心严重刺激美国,大大增加其对华敌意;二则担心美国要是真把伊朗干掉了,中国的投资得打水漂。

  但现在不一样了。美国现在对华战略已经发生了质变,无论在台上的是特朗普还是拜登,是建制派还是民粹,都已经不可能再放过中国——甚至大幅度的阶段性缓和不再可能。不管中国主观上是否情愿,它都必须面对中美走向对抗的趋势。

  这种情况下,中国无需再顾忌美国的想法。不仅无需顾忌,反而要想方设法增强自己的实力,帮助和支援美国的其他对手,让它们在其他方向消耗美国的战略资源,实现战略牵制;而伊朗,无论是其丰富石油储备、潜力颇大的国内消费市场(毕竟是中东第一地缘大国),还是它跟美国的敌对关系,都决定了它是最合适的战略伙伴,而伊朗的石油,更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助力。至于美伊爆发战争导致投资打水漂,搁在以前中美关系缓和时,中国单纯从经济角度考量要多一些;但现在中美关系已经无可挽回的恶化,对伊合作中政治账的考量就大大加重——而算政治账的话,别说以美国美国现在的实力,已经打不起一场伊朗战争,就算它真敢打,中国也无所谓,反而很窃喜——毕竟这场仗真打起来,最后必然是一场PLUS版的伊拉克或者阿富汗战争,美国虽然灭伊朗政权很简单,但肯定收不了场,最终就是陷入泥潭,国家将因此加速衰落,也无法抽调更多资源来打压中国。

  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完全不必在乎对伊投入的风险。如果美国最后真陷入了伊朗泥潭,而无法在东亚全力投入,那中国的这些投资就算全赔光也没什么——甚至,中国现在帮伊朗把经济发展的更好,他们反抗美国的实力和底气就更足;将来如果美国真的要让伊朗人步阿富汗、伊拉克人的后尘,他们对美国的憎恨,以及反抗欲望也就更强,进而让美国在伊朗高原陷的更深。而如果美国不打伊朗,这个长期被封锁的中东头牌地缘大国,一旦在中国的帮助下恢复了元气,那美国在中东的霸权就麻烦了。

  所以,当不再顾及美国的态度,甚至以抗衡思路来处理中美关系后,中国与伊朗深度合作的必要性,以及价值,就大大提升了。

  这是从中国角度来说的。而从伊朗角度来说,首先,跟中国一样,拜登上台后的态度,也让他们不再对美伊关系回到奥巴马时代抱以希望。至于以前寄望的欧盟,这几年更是加速衰落,新冠防疫更是比美国更糟。欧盟的衰落和混乱,更是加剧了欧元的贬值趋势,所以伊朗不管是政治上、经济上还是使用欧元结算本身,对欧盟的期待值都已经大不如前。

  美伊关系已经回不到从前,欧盟又越混越衰。至于俄罗斯,政治和军事上是可以提供一些支持,经济方面完全没法指望——而伊朗现在最急需解决的,就是经济问题。而且,鉴于俄罗斯的国力也在不断衰落,所以俄罗斯哪怕是政治、军事支持,也是十分有限度的,并不足以帮助伊朗打破地缘困局。

  这种情况下,中国就成为唯一的选择,而且是最好的选择。经济上,中国是全球第一工业国,完全可以满足伊朗所需要的几乎全部工业品;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石油进口国,还可以完全消除伊朗石油出口的销路——你能产多少我就能吃多少,就算美国压力下,全球都不敢买伊朗石油,但只要中国敢买,伊朗就不愁没有销路;中国有越来越强的低端产业转移和海外投资需要,伊朗这种国家完全可以承接;而且现在中国不仅经济体量足够大,而且经济基本面相对最好——比美国都好得多,更别说已经乱七八糟的欧盟,这意味着中国在面对经济危机时底气相对最足,人民币不仅不会贬值,还有长期升值的趋势——所以改用人民币为主要外汇储备,相对最安全。

  而在政治上,随着中美关系的质变,中国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对美国尽量避让,反而开始逐步采取抗衡思路——这意味着中国未来可以对伊朗提供更强的政治和军事支持——像伊媒透露的伊朗可以使用北斗,这对伊朗军事力量的重要性就是不言而喻的。而当中国对美采取抗衡态度后,随着中国在伊朗大举投资,实际上也就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中国保护伊朗的必要性——如果谁还想对伊朗发动战争,那等于是让中国利益遭受重大威胁——全球第二大国的重大直接利益,即便是美国,也是要好好掂量掂量的,更何况中东其他国家。这等于是给伊朗在政治上增加了一层重量级安全保障。

  当然,这种中国影响力的深度进入,其实也在某种程度上是伊朗与中国的深度绑定;由于双方实力和处境的完全不对等,这种绑定中,伊朗对华的需求肯定远大于中国对伊——这对于有强烈独立意识的伊朗来说是很有些不情愿的——这也是之前伊朗国内许多保守派持反对态度的重要原因。

  不过形势比人强,伊朗面临严峻的经济和地缘政治双重困局,又被美国这个全球老大深度锁定,这种形势下,伊朗想光靠自己的力量摆脱困境,其实是根本做不到的。以前没人救得了伊朗,所以它只能硬着头皮死扛——但代价就是自己过得十分难受。现在,随着东西方战略态势的变化,好不容易出现了一个战略崛起的中国,它现在不仅有能力,也有动力来跟伊朗深度合作。在自身困境迟迟无法突破,甚至政权维系都越来越困难的大环境下,伊朗接过中国的橄榄枝,其实是必然的选择。

  当然,这种合作,确实让伊朗国内一些极端保守派感到不爽——毕竟看上去伊朗要付出很多东西,而中国似乎主要就是掏钱——而这些钱还是中国央行自己印的人民币。

  但实事求是的说,这并不是中国的主观上蓄意制造的不平等,而是两国实力、处境,以及延伸出的利益诉求不同,所导致的必然结果——毕竟就算中国现在对伊朗完全敞开市场,伊朗除了石油,也没什么东西可以出口给中国,更没钱到中国投资;至于结算货币,人民币也是伊朗的唯一选择,你总不能要求大家用伊朗人自己都知道不靠谱的里亚尔来结算吧。至于卫星导航系统,这玩意伊朗自己又没有,不用北斗,难道指望着美国的GPS不成?

  所以这种合作,看上去交换条件有些不平等,但实际上,基于客观现实,这是非常公平合理的。至于伊朗保守派的主权沦丧担忧,其实也完全不必担心。即便抛开中国的不干涉它国内政原则,作为万里之外的东亚国家,作为被美国战略锁定的头号战略竞争对手,中国现在也没能力去直接干预伊朗——这干预成了倒也罢了,一旦干预失败,岂不是投资全打水漂?而只要不干预,鉴于伊朗的地缘和经济困境,不管谁在位,其实都必然要跟中国深度合作。

  所以,中国不大可能主动去影响的政治、文化和社会制度。毕竟,一旦这份协议签订,一个稳定的伊朗,对中国才是最重要的。

  至于未来会不会生变?这个同样不会。原因很简单,中国在接下来25年里,不大可能完全打破美国的美国的战略压制;伊朗也不大可能在短短25年里,就强大到能够彻底摆脱地缘政治和经济的双重困境。这种宏观大势,决定了,中伊这份为期25年的全面合作是有足够的政治和经济基础的,也是互利互惠的,是典型的合作共赢!

  而中伊这份为期25年的全面合作协议,其实也能从中窥知中国未来的全球战略思路。随着中美实力的此消彼长,以及中美关系的质变,中国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过去韬光养晦,不直接改变国际格局的传统做法;未来的中国全球部署,除了单纯的经济利益,中国也将越来越注重政治利益,通过全球范围的政治合作,来抗衡美国组织的反华联盟。

  不过,鉴于中国的传统外交思路,现实中被美国压制的政治格局,以及自身的国情,所以中国的这种政治合作,并不会像美国那样,以意识形态和政治强力驱动,而更多的是结合自身的经济优势,通过经济层面的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方式,在这个基础上,来构建自己的政治朋友圈。尤其是那些与美国有重大利益矛盾,能够有效牵制美国精力、消耗美国资源的国家,如果它本身还具备中国所需要的经济资源,那就将是中国合作的首要对象。此外,那些原本是,跟着美国混饭吃,现在美国却无法再带着它喝汤,无法再给它更多利益和好处,这种国家,如果经济上有跟中国合作的潜力,那中国也愿意跟他重点合作,甚至通过前期投入,把这种建立在合作基础上的经济增长潜力给充分挖掘出来,从而在赚钱的同时,改变其政治立场。

  总而言之,既然美国已经选择了跟中国正面开撕,那咱们自然也就不必再客气。当然,美国现在还是世界老大,是全球霸主,所以跟美国自身,咱们虽然也有亮剑的底气,但不到万不得已,也没必要跟美国撕破脸,甚至有机会的话,做一些战术缓和也未尝不可。但两国直接博弈之外的第三方世界,我们一定要利用自己的经济优势,充分践行开国伟人的那句名言:所谓政治,就是把拥护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把反对我们的人搞得少少的。

  正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现在的形势就是,美国越来越不能带给其他国家利益,而中国却越来越能!所以,只要我们能将这种格局维持下去,那我们的路就会越走越宽,力量就会越来越大。等到攻守之势异也,美国沦落为一个孤家寡人,那时候,所谓的反华,自然也就沦为笑柄!

  而要维持这种趋势,最重要的,就是我们自己要越来越强大。只有我们越来越强,发展越来越好,我们才能给世界带来更多的利益,更多的市场,更多的机会!我们抗衡美国的努力,才会有越来越好的效果!

  所以,做好自己的工作!只要我们自己不松懈,少犯错。胜利,就一定是属于我们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 12:30 , Processed in 0.12505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