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932|回复: 0

云石:从忍到怼——低调惯了的中国,为何突然对西方高调亮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4-1 20:3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三月,中国与西方的博弈可谓是让人耳目一新、热血沸腾!先是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上,两国大怼一场,中方以前所未有的强硬姿态,当着全世界的面,狠狠抽了一把美帝的脸;紧接着,又在欧盟为敷衍美国,启动对华政治制裁后仅仅数小时,中方的反制裁就迅速出炉——而且反击力度明显加大,大大超过了欧盟的对华制裁。而在月底,中国又祭出了对英国的制裁;对澳大利亚的制裁程度也进一步加码,对其葡萄酒进口高额征税;针对美国和加拿大有关人员的制裁也火热出炉。与此同时,中国与拜登政府眼中的头号敌人——俄罗斯也进一步加深关系,甚至喊出了“中俄合作没有上限”这样的强势之语;美国的另一个敌人——伊朗,也终于跟中国签下了长达25年的战略协议!

  这绝对不是中国对西方交往的惯常打开方式。或许在建国初期,中国的这种强硬还不足为奇。但自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对外,尤其是对西方关系处理上,一向都是十分温和、甚至可以说是姿态偏软的。之所以如此,原因也很简单:我们要发展经济,要融入这个西方主导的世界体系;所以必须韬光养晦,不能像过去那样,对西方太过强硬。

  而现在,虽然中国今非昔比,但综合实力依然落后于美国——更不用说西方这个整体。所以韬光养晦作为国策,依然不能称之为过时。这种情况下,为什么之前西方对中国的霸凌,中国能忍就忍,尽量避免冲突;到了现在,中国却突然不忍,敢于跟美国正面直呛,甚至对那些反华国家用更强势的姿态予以反制?

  这种变化背后,与国际。尤其是东西方战略态势的根本性转变,有着直接的关联。

  自特朗普上台,美国已经基本实现了对华战略态度的根本性逆转,由过去的以经济密切合作、政治温和性打压;转变为经济脱钩、政治全方位遏制。美国朝野也对扼杀中国崛起、防范中国赶超达成了普遍共识。中美在建交40年后,关系迎来了根本性转折。

  而这种战略,在拜登上台后依然延续。虽然拜登因为政治和经济立场不同,不可能像特朗普那么直来直去的喊打喊杀,但在逐步经济脱钩方面拜登的方向却并没有改变,而且作为传统建制派代言人,拜登更有能力,也更有动力去团结盟友,构建反华联盟。

  这就是中美关系的当下宏观背景,也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中美关系的发展大趋势。

  美国的这种对华战略转折,意味着中国再想像过去那样,单靠韬光养晦、委曲求全,以换取良好外部发展环境,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毕竟说白了,韬光养晦说到底也只是一种表面姿态而已,以前西方之所以会对中国相对温和,最根本的原因也并不是因为中国装孙子,而是中国实力还比较孱弱。因为本身实力不足以引发西方——尤其是美国恐惧,再加上中国的低姿态,这才让西方得以暂时放过,而把精力投入到中东等其他战略方向。

  现在,中国的实力已经大到想藏都藏不住的地步;同时,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接下来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成为必须,中国经济与西方的结构性冲突也越来越明显。这种情况下,东西方关系,尤其是中美关系的根本性改变,其实已经不可避免。

  当然,虽然关系质变不可避免,但避免爆发全面对抗,尤其是防止出现新冷战,这个思路中国一直是没有改变的。

  既然要避免中美对抗,避免新冷战,那为什么在拜登獠牙初露,并且积极拉拢西方盟友的同时,中国不仅不积极谋求妥协,通过低姿态以求放过;反而还要针锋相对,甚至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强势,去进一步的刺激西方?

  这么做的原因,总结起来就一句话——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既然美国对中国的遏制打压已成既定国策,越来越多从其他地方抽身,把能调集的资源集中于西太平洋,集中到遏制中国头上,这种情况下,中国就算装孙子也没用——因为这已经不是姿态低就可以糊弄的过去了的。这种情况下,如果继续一味示弱,反而会让对方认为中国可欺,可以用强势进逼将中国压倒,胆气大增之下,他们会更加肆无忌惮的对华进逼,组建或参与扼杀中国的反华联盟。所以,与其坐以待毙,倒不如奋起亮剑,积极部署反击,以强硬的姿态和不俗的实力,震慑西方,使得他们不敢轻举妄动——至少不敢放开手全力开干。这样一来,反而中美关系甚至东西方关系,还有可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缓和。

  这么说,听起来似乎有点悲壮色彩。

  但其实并非如此。中国的这此强势反击,并不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无可奈何,更不是走投无路的拼死一搏。实际上,这是中国基于自身实力和当下国际形势,以从容心态,精心部署的一次反客为主,反守为攻,是有准备,有底气,更是有胜算的。

  之所以这么说,是基于当下国际形势做出的判断。中国方面,本来就已经坐稳全球第二大国和全球最大工业国的交椅。一场疫情下来,由于中国抗疫得力,迅速稳住局面,所以不仅没有受到太大损失;因海外防疫的糟糕表现,实力反而相对增强,并在疫情期间成为全球最大单一消费市场。

  而反观西方,本来这些年经济就已经深陷结构性危机,全靠债务驱动和放水支撑。疫情一来,因为防疫不力,全球央行为保经济,更是只有拼命举债放水——这虽然暂时拯救了疫情期间的经济,但也进一步推高了债务,导致了流动性的超级泛滥,为将来埋下了更大的隐患。更要命的是,这种突发应急的大放水高举债,更是耗光了它们本就为数不多的政策储备——这意味着海外、尤其是西方世界,疫情后的经济危机的概率大增,政府的救市子弹却已所剩无几。说的更直接一点——待疫情结束,全球性大萧条很有可能即将来临。

  这种中外截然不同的宏观背景,让中国获得了部署对美反击,展现强势的绝佳机会。现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就中国基本面大致正常;由于防疫得力,中国也没有像西方那样大放水,反而在自家疫情稳定后重启金融拆弹,全力打压股市和楼市泡沫,政策储备也相对充足——这不仅意味着中国在疫情期间成为全球经济的定海神针;面对疫情结束后很有可能到来的大萧条,中国也将是唯一能够扛住萧条冲击,最先反弹的主要市场,是最有余力去救援海外的主要经济体。

  万马齐喑中的唯一亮点,这就是中国在当下以及未来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处境。这样的好牌捏在手上,中国当然有底气,针对美国的反华企图强势出手:

  对美国自身,中国完全可以强势硬怼:别说你美国疫情现在还没有消停;就算下半年群体免疫达成,疫情直接影响消除,它过去十年不断累积,又在疫情期间疯狂扩大的天量债务和股市泡沫,已经将它推到了悬崖边上。一旦经济恢复,因为疫情而被迫受限的消费活动复苏,再叠加疫情期间疯狂放的水,接下来等着它的就是可想而知的超级通货膨胀。一旦通货膨胀突破了民众承受极限,美联储将不得不加息——而这些年累积的天量债务以及股市泡沫,将因为加息而走向崩溃。

  所以美国承受不起通货膨胀。而在遏制通货膨胀方面,美国唯一还能想想办法的,就是供需关系——通过增大商品供应,来遏制物价飞涨。鉴于中国才是世界工厂,是美国工业消费品市场的最大供应方,再加上全球其他工业生产国都因疫情而使产能受损,恢复也因疫苗限制而被迫延后,所以中国在美国面前获得了足够的话语权。现在对美国发飙,也不怕美国翻脸——你要真敢翻,我就控信贷,限制扩产能,加速你美国通货膨胀爆仓——反正老子已经准备好了,真爆了我最多受损一分,而你美国要受损十分!

  这是中国针对美国的底气。

  而针对欧洲、英国、澳大利亚甚至日本这些美国狗腿子,中国的底气更充分——这帮货的经济基本面比美国还差;他们又没有美元这种世界货币,可以用印钞的方式来输出通胀。甚至,由于大家都欠了一屁股债,又都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将来要摆脱危机,就必须出去抢别人的优质资产来止血——鉴于中国经济基本面好,他们抢不动,其他普通国家又体量太小,不够他们吃,所以到头来这些国家不仅很可能抢不到足够的资源,反而自家的资源有可能被美国抢——毕竟美国实力最强,如果它收割不了中国,那就只有打这些盟友的主意。

  相反,中国是为数不多的,可以救他们命的稻草——中国是全球最大消费市场,经济基本面又最好——这意味着不仅现在中国市场能给他们补血;将来万一大萧条来了,全球经济一起陷入低谷,来自中国市场的收益,更是它们避免崩盘,继而被美国收割的重要指望。

  所以,现在这个形势,如果它们敢跟中国闹翻,中国是一点都不怕的。你们要闹,我就陪你们闹,大家一起闹个天翻地覆,一起拖累着全球经济加速恶化,然后一起加速进入大萧条——到时候我反正是血足肉厚,准备充分,所以肯定顶的住。而你们都已经只剩半口气吊着,到时候又没我家市场救命,你们就等着崩盘以后,被美联储印出的廉价美元收割吧!

  这就是中国对美系盟友的底气。反正全球经济的颓势摆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未来的大萧条越来越清晰。这就是当下,乃至未来近十年,全球经济的宏观大势。

  面对这场大萧条,美国现在基本上是黔驴技穷了——除非第四次科技革命立刻爆发,否则要么收割中国,要么收割盟友,这是就是美国避免大萧条,或者在大萧条后走出困境的唯一可行路径——而只要傻子都能看明白,美国想收割中国的难度,要远远大于收割盟友。

  这种情况下,美系盟友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跟着美国一起搞中国,把中国搞垮,然后美国吃肉,它们喝汤,一起走出危机;另一条路,就是拒绝站队,保持中立。而作为回报——中国会对它们开放全球规模最大、最稳定、同时也是潜力最大的消费市场,深化双方经济合作,让他们能够赚到钱补血,尽量避免崩盘。

  主观意愿上,大家当然愿意选第一条路——但问题是想收割中国很难,就算能收割成功,也是猴年马月的事,而且这个过程中,西方要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投入大量的资源。

  这个是很多美系盟友承受不起的——它们已经没有这么多资源投入,经济也承受不起那么大的代价,更重要的是,大萧条已经越逼越近,他们也扛不了那么久了——很有可能中国还没垮,他们就先自爆,然后就被收割。

  所以,理性上来说,第二条路其实更加靠谱。

  只不过,虽然理性角度来说,第二条路更靠谱,但中国毕竟是西方眼中非我族类的蛮夷。所以他们未免还有些纠结,或者心存侥幸,希望能够继续走第一条路,跟着美国喝汤——毕竟过去几十年一直都是这么过来的。

  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强势反击,就有了给他们敲警钟的意思——你如果敢选第一条路,老子立马跟你开干,让你加速自爆——拜登可以跟你们谈感情,华尔街可从来不管什么盟友不盟友;只要你爆了,它们立马就会像秃鹫一样扑过来,抄底你的优质资产,让你家的那些头牌企业沦为他们的打工仔——就像97亚洲金融风暴后,它们趁机抄底韩国三星、LG那样。

  这就是中国这一轮对美系盟友强势反击的真实用意。用压迫的方法,让他们感受到形势的严峻性,进而迫使他们表明立场,明确态度。只要你态度中立,你就马上可以得到输血,如果你胆敢继续犯贱——像澳大利亚那样,那我就层层加码,不断加重你的危机,加速你的自爆,顺便把原属于你的市场份额,让渡给那些愿意中立的美系盟友。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美系同盟跟美国都互相算计互相提防,又何况他们相互之间?所以,纵然他们主观上对中国有天然的敌意,但客观形势逼人,这时候中国又再同时祭出胡萝卜和大棒,让他们抓紧时间二选一,这种压迫感面前,美系盟友保持中立的可能性,自然就会大大增加。

  以上,就是中国三月大反击的全部逻辑。中国此举,绝不是迫于无奈,也没什么悲壮,恰恰相反,这是中国建立在强大实力,充足准备基础上,把握住良好契机,而做的积极部署。表面上看,这是对美国压迫的被动反映,但实际上,这是我们运筹帷幄的趁势反击!这一次,我们是要通过行动,告诉全世界,不仅我们中国要开始对你们平视;你们也必须开始学会用平视的角度,跟我们打交道。中国两会上领导人的发言,不仅是给我们中国人自己听的,也是说给你们西方听的!你们要是不听,还想像以前那样装逼,呵呵,那咱们就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 12:27 , Processed in 0.14069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