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049|回复: 0

云石:《中欧投资协定》要黄?想多了,欧盟现在没这个底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26 20: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两天,中欧关系也出了不小波澜:欧盟追随英美,以凭空捏造的所谓“新疆人权问题”为由,对几名中国官员和实体施行了制裁,而中方针锋相对,也制裁了一批欧洲反华议员和实体。一时间,双方剑拔弩张,欧洲议会甚至取消对《中欧投资协定》的审议。

  关于这场突如其来的中欧博弈,网上说什么的都有:很多人认为欧洲这是充当美国狗腿子,所以中欧这是要干上了;但也有人认为欧洲这其实只是在做戏而已——毕竟欧洲的制裁从实际效果来说其实微乎其微,只是履行一下作为美国盟友的义务,做个样子给美国看;而中国方面的反制,其实本质上也不过是跟欧洲配合演一场戏,让它好给美国交差。至于双方现在闹的热火朝天,其实并不会真的开干——更不会耽搁做生意。

  云石君的意见,倾向于后一种。但这种倾向是相对的,而非绝对。在云石君看来,中欧之间这场纠纷,确实有点像是在做戏。但做戏的同时,中国也给欧洲加了一把戏。

  为什么这么说?其实大家仔细看一下,中国对欧洲的反制裁力度,可以说是略高于欧洲对华制裁的——欧洲的对华制裁只是针对新疆建设兵团公安局这一个实体和4名相关人员,而中方的反制裁则指向了欧洲的4个机构和10名个人。

  这个大大超出了欧洲的预料。按照过去经验,既然明知欧洲是在敷衍美国,中国方面由外交部发言人出面骂一骂也就完了,就算真制裁,肯定也不会超出对等范畴。万万没想到,中国居然玩了一票狠的——也难怪欧洲如此气急败坏。

  当然,欧洲这也是自找的,谁规定了中国就只能为大局忍气吞声的?谁又规定了中国最多只能对等反击呢?

  不过,在惊诧于中国亮剑的同时,我们也必须了解一下,为什么欧洲要这么做?以及中国为什么会超常反击?

  首先,欧洲确实有反华的利益诉求——而且这种诉求未来还有可能增长。

  欧洲之所以要响应英美的新疆人权污蔑,主要是基于几方面促因:

  拜登上台后,美国对盟友政策的调整——由特朗普时代的只认钱不认人,转变为重新尊重盟友利益,重视盟友关系。既然美国老大哥改了态度,欧盟不做出点表示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当拜登拿新疆问题搞中国时,欧洲肯定多多少少都要有所表示。

  除此之外,欧洲内部的反华势力也需要回应。中欧毕竟人种、文化、政治体制、意识形态乃至文明形态都南辕北辙,所以其对中国的敌意是天然的。虽然看在经济的份上,建制派政客对中国相对客气,但现在欧洲正面临右倾化的大趋势,极端国家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思潮在民间影响力越来越大。这种情况下,欧洲建制派势力也有必要通过反华,来迎合民众情绪,避免右翼政治势力的指责。

  而防疫失败和经济颓靡,使得欧洲也有转移矛盾的需要。欧洲本来这些年经济就不行,疫情一来更是一溃千里。最关键的是,欧洲防疫也挺失败的——之前还可以拿英美做垫背,结果现在英美打疫苗进展顺利,欧洲却因为搞不到疫苗,不仅针没打上几个,反而在开春后居然还闹出了第三波疫情。

  这种情况下,欧洲各国政府面临着极大的经济和社会压力。这时候趁机跟中国挑点事,转移下民众和右翼势力的注意力,对他们也是有好处的。

  不过,虽然欧洲确实有反华的利益诉求,但也有不会,乃至不敢闹大的原因:

  首先是拜登不靠谱。这个倒不是说拜登是在忽悠欧盟。只不过美国民粹如此严重,特朗普虽然下野,但人气一直不减,民主党到现在也没能把他送进监狱;拜登政府又面临史上最大的债务——一旦他任期内爆掉,四年后特朗普一系必然卷土重来。

  特朗普对欧洲这帮盟友是什么态度,过去四年大家都算是见识了。如果他——或者他的徒子徒孙卷土重来,美欧关系会成什么样可想而知——偏偏从形势发展来看,懂王东山再起的概率还不低。这种情况下,很难想象欧洲会把宝全压在美国,压在拜登身上。

  除了不靠谱之外,拜登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他现在拿不出实实在在的好处。

  美国的同盟之所以能维持,除了共同政治体制、文化、意识形态这些虚活,以及防范俄罗斯战略需要,最关键的是,大家跟着美国混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不管是美国的市场,还是美国带着大家去洗劫第三世界,反正总归是有利益的。

  但现在,俄罗斯早已外强中干,根本就无力,也不想威胁欧洲——反倒是美国要想方设法在东欧制造混乱,逼俄罗斯秀肌肉,好把欧洲继续捆绑在自己的战车上。至于利益——现在美国自己都没肉吃了,完全靠放水维持经济。要想避免最后自爆引发大萧条,除了寄望于虚无缥缈的第四次科技革命,美国必须要对外收割一个大型经济体,抄底它们的优质资产来弭平债务——而以美国的天量债务,全球能喂饱它的也就中欧两家——连日本都不太够格。而无论从哪方面看,欧洲在经济上都比中国危险的多——所以别说跟着美国喝汤了,现在欧洲最担心的其实是自己先撑不住爆掉,然后被美国收割。

  从美国那捞不到好处,反而要担心被它割肉,这样美国,跟它混能有什么好处?而中国就不同了,中国控制疫情得利,经济发展稳健,即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这样的市场,是欧洲拯救经济,反制美国收割不可或缺的——难得中国现在又面临美国战略压力,愿意对欧洲更大程度的开放市场。这样的利益摆在面前,很难想象欧洲现在有动力真跟中国翻脸。

  基于这些分析,我们基本可以相信:中欧这轮政治摩擦,其实并没有看上去那么严重。欧洲很大程度上只是演戏,演给拜登看、演给极端右翼看,演给因疫情和搞不到疫苗而越来越愤怒的民众。

  那么,中国方面既然明知欧洲这是在演戏敷衍美国,为什么还要趁势出击,用超出常规的方式加码反制?

  首先,这是为了维护尊严——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是一百二十年前的大清,不是你想玩就可以玩的——哪怕是为了应付美国交差也不行。咱们连面对美国都敢当面教他做人,何况你一个欧盟?

  其次,欧盟这次开了个恶劣先例。虽然欧盟这次的对华制裁,从内容上看确实很敷衍——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实际影响,但这毕竟是30年来欧洲首次对华政治制裁。这个先例太过恶劣,必须给予强势反击,正所谓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现在先给他一个超预期的反击,让他认识到中国已不复往日,这样才能避免以后无情无尽的麻烦。

  最后,也是为了震慑一下欧洲右翼。

  毕竟现在欧洲右倾化趋势已经十分明显——德国的默克尔马上就要下台,接班人明显不具备她的威望和号召力,能在多大程度镇住场子难以预料;而另一个欧盟核心——法国,马克龙的支持率接连下滑,已经跟右翼“国民阵线”的勒庞不相伯仲,下一次大选保不准就是右翼上位。

  这个问题还是需要重视的。虽说屁股决定脑袋,右翼就算上位,也必须考虑自家经济这个根本问题,但毕竟右翼受民粹意识形态影响更大,所以它们对华的态度肯定会更强硬。

  这就必须要给他们提个醒,让他们摆清楚自己的位置,别指望一边想从中国搞钱,一边还要对中国指手画脚。

  而现在,恰恰就是提醒的好时机:现在欧洲经济已经危如累卵,离自爆越来越近;而中国却因为防疫得力,经济在全球主要国家中相对最佳。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就算中欧经济合作是互利互惠,但至少在当下这个时间点。乃至未来一段时间,欧洲对中国的需要,远超中国对欧洲——中欧闹掰,中国最多是远虑,短期内冲击相对可控,而欧洲很有可能就会直接跌下悬崖,坐视美国资本收割了。

  所以,中国这次通过一定程度的“加戏”,用超出欧洲预期的反制裁力度,给他提个醒,让它理解“平视”这个词汇的内涵。这时候不打,等将来欧洲缓过气来,对中国指手画脚的欲望和胆量都会更大,到时候再教它,费的心思和投入的资源,肯定会比现在更多。

  综上所述,对欧洲议会取消《中欧投资协定》审议的决定,这个其实不必太过恐慌——正如华春莹在例行记者会上所说:中欧投资协定不是“恩赐”,而是互利互惠。而华春莹没说的是:以当下中欧两方的经济形势,至少在现阶段,乃至将来的很长一段时间,中欧投资协定对欧洲带来的利益比对中国更大——毕竟现在欧洲的经济状况要比中国糟糕的多——它更需要中国的钱,需要中国的市场;何况这份协定里面还包含了中国为欧洲中立不站队,而支付的政治溢价——欧洲在经济上本来就是更划算的!这样的协定,因为政治纠纷暂停一下有可能,但如果真会因为政治冲突就彻底撕毁——这种事儿我觉得中国干的可能性都比欧洲要大。

  所以,当下的外交形势,看着像山雨欲来,但实则似危实安。这一轮中外之所以激猛交火,一方面固然是西方出手挑衅,但另一方面其实也是我们稍微调整了下过去韬光养晦的程度,变的更加硬气。至于为什么我们会变硬气?原因很简单——谁叫我现在拿了一手好牌,你们却把牌打的乱七八糟呢?防疫的迥异表现,进一步缩小了东西方实力差距,更使得东西方在泡沫和大萧条面前,身处截然不同的境遇。既然形势发展到了这一步,那我们当然得亮亮剑,至于你美欧,乐意也得受着;不乐意也得受着,要不然,咱们就继续互杠,坐视大萧条加速来临,看到时候谁哭爹叫娘!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谁家时来,谁家运去,这一轮博弈下来,答案昭然若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 12:31 , Processed in 0.09379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